火锅

搜索文档
初代网红小火锅呷哺呷哺,5年间亏了13亿
观察者网· 2025-08-05 08:31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约19亿元 同比减少18.9% [1] - 净亏损预计收窄至0.8-1.0亿元区间 亏损同比降幅达63.2%-70.5% [1] - 2021-2024年累计亏损超12亿元 2024年亏损3.98亿元较2023年1.9亿元显著扩大 [1] - 五年累计亏损总额超过13亿元 [1] 战略调整 - 亏损收窄主要得益于持续成本优化 运营效率提升与综合成本下降 [1] - 关闭低效餐厅并重点聚焦高潜力区域的新增餐厅策略 [1] - 2024年净减少呷哺呷哺门店73间及凑凑门店60间 关店主因区域定位不符 [2] - 呷哺呷哺2025年计划新开不低于95间餐厅 目标翻座率3倍以上 重点布局大型娱乐主题乐园 机场 火车站等高客流点位 [2] 品牌定位演变 - 2016年从快餐向轻正餐转型 客单价从2017年48.4元升至2020年62.3元 [1] - 提价导致失去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同时难以与海底捞等品牌竞争 [2] - 高端副牌凑凑采用"火锅+奶茶"组合 但面临专业茶饮品牌竞争压力 [2] - 凑凑近期在深圳 珠海 南宁推出限时自助餐活动 定价168元/位和258元/位两个档位 [2] 资本市场表现 - 8月5日开盘价0.77港元/股 总市值8.3亿港元 [3] - 南向资金连续13日净卖出累计达37.0万港元 显示投资者谨慎态度 [3]
59.9元/位,麻辣烫巨头布局小火锅赛道
36氪· 2025-08-05 01:51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在青岛市北区开设首家自助旋转小火锅门店 采用黄色门头设计并标注"YANGGUOFU 楊國福自助小火锅 HOT POT"品牌标识 [1] - 新门店采用环形传送带布局 提供一人一锅用餐模式 工作人员定时补充菜品至传送带 [3] - 锅底提供7款经典口味包括招牌麻辣锅和酸果番茄锅 食材涵盖肉类/素菜/海鲜等上百种品类 并根据季节上线时令水果蔬菜 [4] - 开业期间推出限时优惠活动:7月19-21日价格29.9元 7月22-28日价格34.9元 活动结束后恢复59.9元原价 美团APP显示人均价格33元 [7] - 此次布局为子品牌拓展策略的延续 2022年推出泰式麻辣烫品牌"吗啦吗啦" 2023年推出冷锅串串品牌"十二嘎" [8] 战略动机分析 - 拓展自助旋转小火锅业务旨在扩宽消费人群和消费场景 重点吸引偏好一人食的年轻消费者并延长晚间经营时段 [7] - 利用麻辣烫与小火锅供应链的高度协同性 复用现有蔬菜/肉类/豆制品/调味料等产能和物流体系 降低试错成本 [7] - 通过供应链工业化能力的场景迁移 实现数字化系统的复用 寻求新业务增长点 [7] 海外市场发展 - 欧洲市场扩张显著:2023年12月欧洲5国10城同步开店 2024年7月在美国/德国/法国5城新增门店 [10] - 伦敦旗舰店创销售纪录:单日营业额突破12万元人民币 单日售卖碗数近700碗 成为欧洲中餐单店开业首日销售冠军 [10] - 日本市场直营门店达19家 覆盖东京/大阪/京都/福冈等城市 2024年因电视节目播出实现人气暴涨 [10] - 创新海外运营模式:2023年6月在新加坡开设首家联营店 融合类直营管理和全托管服务 为当地第8家门店 [11] - 全球门店规模近7000家 覆盖20多个国家 其中海外门店近200家 2017年启动出海战略 [11]
满足多元消费需求,餐饮企业寻找新突破口
搜狐财经· 2025-08-04 14:36
麦当劳中国发展 - 麦当劳中国门店数量突破7100家 是8年前的三倍 年服务顾客超13亿人次 [2] - 公司采用"全球品牌+本地运营"的"金拱门模式" 餐厅已深入全国280余个地级市 [2] - 90%以上食材实现本地采购 本土供应商比重提升至近六成 [4] - 拥有超过3800家LEED认证绿色餐厅 规模全球领先 [4] - 预计到2028年将实现1万家餐厅的目标 全球新开餐厅约一半在中国 布局将持续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6] 麦当劳中国社会价值 - 长期助力"麦当劳叔叔之家"公益项目 为1700+户异地就医家庭免费提供超过7.7万个安睡夜晚 [4] - 全国20余名员工中50%为00后 8年来累计培训学员超7万 [4] 海底捞战略布局 - 全国首家臻选店落地北京 主打粤式火锅 食材以高品质海鲜、和牛为主 采用限量预订模式 [7] - 臻选店设置九个独立包间 十余个大厅餐位 配备茶室、调酒区 服务团队来自高端酒店和餐厅 [9] - 未来将逐步增加私厨上门业务 门店主要布局在一线或新一线城市 数量不会太多 [11] 火锅行业趋势 - 火锅价格呈两极化发展 中高价格带火锅店对追求品质消费者吸引力增强 [9] - 海底捞2024年推出包间店、亲子主题店、夜宵主题店、企业店等多种特色场景店 [11]
盈利警告!呷哺呷哺:预计半年净亏破亿,收入跌近两成
新浪财经· 2025-08-04 10: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预计1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18.9% [2][3]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0.8-1亿元 较去年同期2.74亿元收窄63.2%-70.5% [3] - 2021-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4.01亿元 加上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13.26亿元 [3] 品牌运营 - 高端副品牌凑凑2024年收入19.48亿元同比下跌26% 净亏损3.53亿元占公司总亏损近九成 [8] - 凑凑客单价从142.3元降至123.5元 翻台率从2.0倍跌至1.6倍 [8][9] - 主品牌呷哺呷哺同店销售额2024年下滑23.3% 凑凑同店销售额下滑32% [5] 门店策略 - 餐厅总数从2023年末的1090家降至2024年末的957家 净减少133家 [5] - 关闭低效门店使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同比大降64.1% [3] - 启动"凤还巢"合伙人计划 现有5家合伙门店运营 规划每年新增50-100家合伙门店 [10] 市场竞争 - 2024年亏损加剧归因于餐饮行业竞争加剧及消费者消费疲软 [4] - 全国餐饮收入2025年1-6月累计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 行业呈现复苏趋势 [3] - 品牌定位模糊导致陷入中间地带 既无法竞争高端市场又失去价格敏感客户 [8] 资本市场 - 股价跌至0.77港元/股沦为仙股 总市值仅剩8亿港元较巅峰期蒸发超90% [5] - 根据港交所规定若股价持续低于1港元可能被强制退市 [5] - 2024年创始人薪酬348.3万元同比下降约27% [6] 战略调整 - 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实现结构性降本增效 优化物流配送网络 [3] - 加强数字化转型提升供应链效率 加大研发投入创新菜品服务模式 [10] - 2025年计划新开不低于95间餐厅且翻台率目标至少3倍 [10]
盈警!呷哺呷哺:预计半年净亏破亿,收入跌近两成
新浪财经· 2025-08-04 09: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18.9% [2][3]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0.8亿-1亿元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2.74亿元亏损收窄63.2%-70.5% [2][3] - 2021-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4.01亿元 加上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13.26亿元人民币 [3] - 2024年因餐厅关闭及减值损失等合计约2.6亿元人民币 [4] 经营数据 - 截至2024年末餐厅总数降至957家 较2023年净减少133家 [5] - 2024年呷哺呷哺品牌同店销售额下滑23.3% 凑凑品牌下滑32% [5] - 凑凑品牌2024年收入19.4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跌26% [8] - 凑凑品牌客单价从142.3元降至123.5元 翻台率从2.0倍跌至1.6倍 [8][9] - 一线城市客单价从140.9元降至122.3元 翻台率从2.2倍降至1.6倍 [9] 战略转型 - 推出数字化供应链驱动结构性降本增效 物流配送网络优化升级 [3] - 关闭低效门店和聚焦高潜力区域策略使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同比大降64.1% [3] - 启动"凤还巢"合伙人计划 已有5家合伙门店投入运营 规划每年新增50-100家合伙门店 [10] - 2025年计划新开不低于95间餐厅 且翻台率至少为3倍 [10] 市场定位 - 主品牌价格带上移至人均60-80元 陷入"高不成低不就"尴尬境地 [2][8] - 高端副品牌凑凑定位中高端市场 客单价一度高达150元 [8] - 2024年凑凑亏损3.53亿元 占公司整体亏损近九成 [2][8] - 品牌覆盖多个价格带导致形象不够鲜明 难以吸引特定消费群体忠诚度 [9] 行业环境 - 2024年餐饮行业竞争加剧 消费者消费持续疲软且降级 [4] - 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2748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3% 行业显现复苏趋势 [3] 资本市场 - 股价跌至0.77港元/股 沦为"仙股" 总市值仅剩8亿港元 较巅峰期蒸发超90% [5] - 若股价持续低于1港元可能被港交所强制退市 [5] - 2024年创始人薪酬348.3万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约27% [6]
海底捞臻选店诞生前的600天:千万投资预算、装修十个月、多轮筛选出140道菜
财经网· 2025-08-04 07:38
公司战略与创新 - 海底捞在2024年推出红石榴计划 旨在通过创新项目打造差异化门店 突破标准化复制模式 [1][9] - 公司内部孵化小嗨火锅等子品牌 探索校园店 露营火锅 企业店等新店型 并授权基层尝试鲜切 亲子 夜宵等主题店 [3] - 创新项目由普通员工主导 公司给予资源支持让一线员工放手去做 李佳杰的臻选店即为典型案例 [9][10] 臻选店运营模式 - 臻选店定位高端餐饮 人均消费双人餐628-1088元 六人餐1818-3088元 与传统大众化海底捞形成差异化 [7] - 门店面积1000平米仅设26张桌(17大厅+9包间) 配备35名员工 远低于传统门店70张桌的配置 强调私密性与服务密度 [5] - 坚持140道菜全部现制 包括现炸响铃卷 主打食材新鲜与稀缺 每日限量供应松茸3-5份 云南空运血燕红番茄 [7][8] 门店筹备与投入 - 臻选店筹备期超600天 投入资金上千万 远超常规门店75-85天装修周期 因工程问题装修耗时十个月 [1][5] - 店经理李佳杰亲自面试招聘60名员工(20后厨+40前厅) 全员接受40天茶叶 酒水 礼仪培训 并邀请米其林背景专家陪跑 [4] - 餐具规格升级 酒杯从20元/个更换为120元/个法国定制款 筷子从鸡翅木升级为黑松木 [5] 服务与品质管控 - 服务模式强调前置判断顾客需求 每桌用餐体验均被记录 针对不满意见连夜开会调整 如顾客抱怨上菜慢后推行预定提前点单 [7] - 口味标准动态调整 原主厨因"太听话"被更换 新主厨坚持健康养生理念不提供辣锅 但根据顾客反馈调整偏咸小料 [8] - 选址强调闹中取静 放弃商场店选择街边店以保障高端客群隐私 原定国贸桥点位因工程问题更换至汉威大厦 [5] 经营绩效与测试反馈 - 店经理李佳杰曾用6个月将北京合生汇门店扭亏为盈 翻台率提升两轮 实现月度利润几十万元 [3] - 方庄店测试阶段邀请黑海会员免费体验 通过"自来水"宣发积累口碑 菜品从190种缩减至140种 桌位从27桌调整为26桌 [7][8] - 当前采用全预约制 顾客预定表详细标注忌口与特殊需求 以缓解现制菜品导致的等待时间问题(如帝王蟹需等30分钟) [7]
海底捞搞小火锅,陪吃熊哭了
36氪· 2025-08-04 05:40
行业格局变化 - 呷哺呷哺关店后释放的单人小火锅市场正被围辣、龍歌、农小锅、一围等新兴品牌抢占[1] - 海底捞7月在长沙、南京、宁波试水自助小火锅品牌"举高高",定价59.9元/位[1][2] - 2025年全国小火锅门店超5万家,占火锅总门店数10%[18] 海底捞新品牌策略 - "举高高"采用轻资产模型:门店面积小、人力配置轻(1服务员管10+人)、冷冻食材为主降低损耗[13] - 与外部团队合作运营(原一围肥牛小火锅创始人操盘),打破完全自建副牌的传统[15][16] - 目标客群聚焦预算有限人群(学生、打工族、家庭客),消费场景强调短平快[13] 消费者反馈 - 长沙首店等位时间达2小时,大众点评评分4.2,位列当地自助餐热门榜第二[2][9] - 差异化亮点包括榴莲披萨、应季水果、多巴胺配色餐盘,但核心菜品与其他品牌趋同[2][6][8] - 负面评价集中在菜品保温不足、牛肉需打卡获取、体验"中规中矩"[8][10] 行业挑战 - 价格战白热化:平台出现2元锅底、9.9元牛肉等极端促销,导致品质与复购率下降[19][20] - 同质化严重:SKU相似度超80%,装修风格雷同,品牌辨识度快速稀释[23] - 加盟扩张风险:部分品牌仅提供锅底和Logo,供应链和品控体系缺失[24][25] 商业模式分析 - 小火锅品类经历三次定位迭代:从时尚符号(2000年代)到情绪价值(2010年代)再到性价比(2020年代)[18] - 当前盈利依赖极致成本控制(选址B1层、高翻台率)与规模效应,但租金和损耗压力显著[23] - 海底捞若实现千店规模,将主要依靠现有供应链和资金优势而非品类创新[27]
火锅巨头业绩暴雷,股价被“涮”成仙股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05:2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午盘收报24627.25点,涨119.44点,涨幅0.49% [1] - 恒生科技指数午盘收报5447.62点,涨50.22点,涨幅0.93% [1] - 黄金股集体爆发,山东黄金、赤峰黄金一度涨超9% [1][15] 呷哺呷哺业绩暴雷 - 公司预期上半年收入约19亿元,同比减少18.9% [3] - 上半年净亏损约0.8亿至1.0亿元,亏损同比降幅63.2%至70.5% [3]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净亏损约13.26亿元 [4] - 股价自2023年高点累计跌幅超92%,市值仅剩8.15亿港元 [5] - 公司通过关闭低效餐厅、优化供应链等措施降本增效 [3] 黄金行业动态 - 伦敦金现货上周五大涨超2%至3362.64美元/盎司 [1][16]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提升黄金吸引力 [1][16] - 华源证券指出降息预期是短期金价主要驱动因素 [16] 英诺赛科股价大涨 - 与英伟达合作推动800 VDC电源架构在AI数据中心落地 [12] - 两个交易日股价累计涨幅约42% [11] - 近期完成配售1358万股新H股,募资净额5.43亿港元 [13] - 富瑞预测公司2025年资本开支将增至14亿元人民币 [13] 半导体行业表现 - 华虹半导体、上海复旦涨超6% [13] - 晶门半导体涨超3%,中芯国际涨超2% [13]
呷哺呷哺:预计上半年收入约19亿元 同比减少约18.9%
中国能源网· 2025-08-04 02:49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为人民币19亿元 同比减少约18 9% [1] - 公司预计将录得净亏损介乎约人民币0 8亿元至1 0亿元之间 亏损同比降幅介乎约63 2%至70 5%之间 [1] 经营状况 - 公司收入与净利润均呈现下滑趋势 显示经营面临挑战 [1]
呷哺呷哺(00520)发盈警 预计中期净亏损约0.8亿元至1.0亿元 同比收窄约63.2%至70.5%
智通财经网· 2025-08-03 23:12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19亿元 同比减少18.9% [1] - 净亏损预计收窄至人民币0.8-1.0亿元区间 较2024年同期亏损2.74亿元大幅改善63.2%-70.5% [1] -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同比大幅下降64.1% [1] 成本优化措施 - 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实现结构性降本增效 依托集采优势打通供应商协同链路 [1] - 升级新型物流枢纽及标准化流程 优化配送路径网络降低综合成本 [1] - 关闭低效餐厅并聚焦高潜力区域新增门店 提升整体餐厅运营效率 [1] 战略升级举措 - 实施餐厅网络焕新策略 通过高潜力区域精准布局与低效门店出清实现资源再配置 [2] - 深化即时配送服务生态布局 驱动业务规模高质量扩张 [2] - 拓展预付式消费模式 通过动态价值治理机制优化折扣策略 [2] - 与头部动漫IP达成深度合作 通过联名产品开发、主题门店改造及数字化营销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2] 现金流管理 - 公司持续确保现金流稳健及财务状况良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