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装备

搜索文档
瑞松科技:拟与马来西亚自然人叶城在马来西亚成立合资公司
快讯· 2025-05-23 11:04
合资公司成立 - 瑞松科技控股子公司广州瑞松北斗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拟与马来西亚自然人叶城在马来西亚成立合资公司 [1]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300万林吉特,其中广州瑞北出资240万林吉特占比80%,叶城出资60万林吉特占比20% [1] - 合资公司将专注于为东南亚客户提供机器人、机器视觉、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1]
瑞晟智能: 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关于浙江瑞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见证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5-23 10:43
股东大会召开情况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于2025年4月24日决议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并于2025年4月26日在《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及上交所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公告(编号2025-014),公告载明会议召集人、召开时间(含现场会议和网络投票时间)、股权登记日等要素,且公告发布时间距会议召开日超过20日[2] - 现场会议于2025年5月23日10:30在宁波市奉化区岳林街道圆峰北路215号公司会议室召开,网络投票通过交易系统平台进行,时段为9:15-9:25及9:30-11:30,实际召开时间、地点及方式与公告一致[2] 参会人员资格 - 出席现场会议的股东及代理人共3名,代表有表决权股份31,341,073股(占公司总股本60.2111%),网络投票有效表决股东14人,代表股份1,358,292股(占比2.6095%),合计出席股东17名,代表表决权股份32,699,365股(占总股本62.8205%)[2] - 参会中小股东(指非持股5%以上股东及非董监高股东)共15名,代表表决权股份3,092,756股(占比5.9417%)[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律师列席会议,其出席资格合法有效[2] 审议议案及表决结果 - 会议审议包括《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4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等11项议案,内容与公告所列一致,未出现临时修改或新增议案情形[3] - 全部议案均获通过,其中普通议案赞成票比例均超99.87%(如《董事会工作报告》赞成32,659,368股,占比99.8776%),反对票最高为51,097股(占比0.1563%),无弃权票[3][4] - 涉及关联股东回避表决的议案(如《关于变更公司注册资本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关联方宁波合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所持股份未计入有效表决总数,该议案赞成票1,307,195股(占比96.2381%)[4] - 需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的特别决议案(如公司章程修订)均达到法定比例要求[5] 法律意见结论 - 律师事务所认为本次股东大会召集程序、召开程序、召集人资格、出席人员资格及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证券法》《股东大会规则》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表决结果合法有效[5]
佰奥智能(300836) - 300836佰奥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2
2025-05-22 09:30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客户提供成套智能制造装备及相关零组件,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性电子、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和火工品行业 [2] - 2024 年公司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毛利率同比增加 10.82 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 5.83%;2025 年一季度销售净利率为 11.83%,较 2024 年全年增加 6 个百分点 [2]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在消费性电子、新能源汽车及火工品行业积累开发优质市场资源,研发产品满足多样化、定制化需求,通过高质量交付和售后获业界认可 [4] - 公司研发出替代国外产品的智能制造装备,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新国家生产安全法颁布,火工品及含能材料设备改造市场需求增加 [4] - 公司与战略合作伙伴协同创新,多项研发成果获专家认证;有十多年火工品设备研发制造经验,防爆技术积累丰富 [4] - 2023 年成立防爆机器人团队,研发的防爆机器人负载达 1,000Kg,可应用于多种危险环境,配套的传感器及侦测系统采用 AI 边缘计算与机器人结合技术,产品经认证,提高工作效率 [4] 火工品未来发展 - 第四代高安全性火工品和第五代集成产品等新型火工品开始应用并发展成熟,未来在军事领域应用范围和数量将扩大 [5] - 公司掌握防爆核心技术,研发的防爆机器人、本安型传感器等通过检测获证书并申请专利,在电子雷管等智能化生产和数字化改造技术方面领先,产品应用广泛 [6] 工业机器人销售 - 公司防爆机器人取得防爆认证,大量应用于火工品生产装备,在高危产业有巨大作用,相关产品应用广泛,带动业务扩张,市场销售加快 [7] - 公司中标的订单有序交付,洽谈及接洽项目有序推动转化,将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布局新市场领域,后续订单达披露标准将及时公告 [7] 研发情况 - 2024 年研发投入 37,329,156.23 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8.01%,较上期增长 2.63% [8] - 新国家生产安全法颁布使含能材料设备改造市场需求大,多重因素驱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 [8] 业绩展望 - 国家支持智能制造发展,未来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将较快发展,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转变,发展空间大 [9] - 公司将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及数字化工厂系统解决方案,提升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9] 科技创新举措 - 公司建立强大技术研发团队,研发涵盖多领域,能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优质设计方案 [10] - 公司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技术,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如载具高速循环精确定位技术等 [10][11] 新兴产业布局 - 公司在火工品防爆技术方面有丰富积累和先发优势,重视研发创新,结合新质生产力要求推动新产业发展 [11] - 公司核心工作是推进产品全价值链降本增效,严控成本费用,改善利润率 [11] 人形机器人领域 - 公司机器人与相关产业链相通,将根据未来发展情况调研市场需求,定位后发力人型机器人相关产业链市场 [11]
对话均普智能:以AI“智造”构筑核心优势,抢占具身智能规模化商用先机
第一财经· 2025-05-22 02:54
智能制造行业概述 -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环节的新型生产方式,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率 [1] - 2021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为887亿美元,预计2022-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8.5%,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82亿美元 [1] - 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精密加工设备的持续渗透是行业主要增长点,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及政策支持为核心驱动力 [1] - 预计2025-2030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2%-15% [2] 均普智能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并购整合吸收海外先进智能制造技术,业务覆盖汽车动力总成装配、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医疗设备及高端消费品装配等领域 [3] - 2019年以来国内业务加速发展,收入占比快速提升,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3] - 公司已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头部企业供应链,涉及电池、电池包、电驱系统等项目 [3] - 2024年汽车工业智能制造业务毛利率达17.88%,同比增长1.11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通用零部件业务毛利率达19.57% [4] 公司核心竞争力 - 通过项目执行标准化和AI赋能开发高附加值服务提升盈利能力,聚焦产品工艺与客户需求 [4] - 形成12大门类工艺标准并与客户行业标准结合,实现项目交付流程标准化,显著提升效率 [4] - 工业数字化软件实现对制造装备运行过程的数字化监控,提供生产管理、质量追溯等高附加值服务 [5] - 应用数字孪生和虚拟调试技术,在产线搭建前期完成软件调试,大幅缩短交付时间 [6] 未来增长战略 - 加快海外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业务开发,瞄准欧美市场电动化趋势 [7] - 拓展医疗器械智能制造海外市场,利用供应链本土化需求创造发展机会 [7] - 布局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第三代人形机器人预计2024年问世,聚焦智能制造场景应用 [8] - 依托汽车产业底层技术及均胜集团全球产能优势,获取机器人训练数据与场地资源 [8]
天永智能: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21 09:1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69亿元,同比下降2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亏6980万元,主要因行业周期低谷导致销售回款周期延长及客户延期提货等计提减值增加[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28.85万元,同比改善121.19%,主要因客户收款增加[2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9422.54万元,同比下降33.76%,主要因归还银行贷款增加[23] - 公司拟不进行2024年度利润分配,因处于转型成长阶段需保留资金用于研发投入及订单增长带来的生产经营需求[19][24]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2023年达1869亿元,同比增长44.66%,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5%[10] - 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带动动力电池及PACK环节智能制造需求[12] - 汽车焊装装备占整车制造固定资产投资约30%,焊装机器人及智能化系统集成成为发展热点,市场潜力巨大[11] - 2024年中国规上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8.94万台,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逼近700亿元,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应用逐步落地[13] 公司战略规划 - 调整经营战略聚焦项目全周期管理,降本增效措施包括优化人员结构、加强绩效考核、子公司成本控制[8] - 巩固赛力斯、大众、特斯拉等客户关系,同时拓展新能源车及锂电设备领域[8] - 计划2025年申请不超过10亿元银行综合授信额度,用于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业务[27]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标成为国际领先的智能型自动化生产线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14] 公司治理动态 - 拟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以完善治理结构[28][30][32] - 2024年董事及高管薪酬最高为董事长荣俊林42.94万元,独立董事薪酬为9.43万元[25][26] - 续聘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24]
海目星与艾微视达成战略合作
快讯· 2025-05-20 06:52
战略合作 - 海目星与苏州艾微视图像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双方将共同开发和推广面向智能制造的高端设备与解决方案 [1]
ST逸飞: 逸飞激光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6 10:20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4,326,190.71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5.94% [22] - 营业收入为692,068,745.41元,同比下降0.74% [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655,720.52元,主要由于客户回款周期延长和研发人员薪酬增加 [35][4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39%,同比增加3.43个百分点 [35] 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股,同比下降79.03% [3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0%,同比下降8.27个百分点 [35] - 总资产为2,822,617,495.55元,同比增长14.00% [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65,943,860.99元,同比下降5.98% [35] 资产变动 - 应收账款为362,098,488.50元,同比增长32.38% [36] - 存货为583,416,108.55元,同比增长44.52% [36] - 固定资产为211,821,021.64元,同比增长89.74% [36] - 在建工程为97,556,255.20元,同比增长88.17% [36] - 商誉为27,347,659.10元,主要由于收购新聚力产生 [37] 负债变动 - 短期借款为408,414,939.43元,同比增长46.35% [38] - 应付账款为323,671,569.33元,同比增长98.24% [38] - 合同负债为306,225,230.00元,同比增长65.51% [38] - 租赁负债为13,794,634.52元,同比增长12,209.05% [38] 公司治理 - 2024年度共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审议36项议案 [22] - 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各项议案均获通过 [24] -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 [24] - 独立董事分别编制了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11] 未来发展计划 - 推进业务发展与技术创新,通过人工智能、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8] - 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重点关注ESG实践与落地 [28] - 持续提升公司规范运作和治理水平,优化信息披露流程 [29] - 完善投资者关系管理机制,加强与投资者的互动交流 [29]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14] - 2024年半年度已派发现金红利12,197,207.58元(含税) [15] - 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金额合计12,197,207.58元(含税),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0.14% [15] 授信及担保 - 2025年度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额度不超过25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 [16] - 公司及子公司拟为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提供总额不超过15亿元的担保额度 [16] - 授信及担保期限自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止 [17]
信披违规牵出隐秘质押与兜底定增,瀚川智能控制权恐生变
钛媒体APP· 2025-05-16 09:36
信披违规与监管处罚 - 公司因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未及时告知股权质押及违约风险导致信披延迟 被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 [1] - 上交所对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因股份冻结及质押事项披露不及时给予通报批评处分 [1] - 公司存在与牛散签署抽屉协议、诉讼引发股权冻结等信披违规行为 暴露内控缺陷 [1] - 2024年10月因未披露与实控人及关联方479.5万元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公司及实控人、时任财务总监被江苏证监局警示 [6] 股权质押与冻结风险 - 实控人蔡昌蔚2023年7月将控股股东瀚川投资52.43%股权质押给华能贵诚信托 占其直接和间接持股80.58% 占公司总股本14.64% [1] - 瀚川投资将持有的1313.43万股公司股票质押给华能贵诚信托 占其持股26.74% 占公司总股本7.47% 并约定债务违约时华能贵诚信托可随时办理质押登记 [2] - 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亏损且实控人债务逾期未清偿 已触及加速到期条款 若华能贵诚信托行使权利将导致控制权不稳定或变更 [2]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因与蒋海东的差额补足协议纠纷 所持股份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被司法冻结 合计占公司总股本1.48% [3] 诉讼与协议纠纷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2023年10月与蒋海东签署《差额补足协议》 后因纠纷被诉要求支付4497.21万元 导致股份冻结 [3] - 蒋海东通过大宗交易以2885.32万元购入50万股公司股票 均价57.7元 并参与定增以5049.9972万元获配86.9万股 发行价58.11元 [3] 业绩与股价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19年4.57亿元增至2023年13.39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始终未超8000万元 2023年首次亏损0.85亿元 [6] - 2024年营收4.74亿元 同比下降64.61% 归母净利润亏损11.03亿元 主因汽车装备业务交付及验收低于预期 新能源业务战略性收缩及资产减值 [6][7] - 股价自2023年3月以来下跌80% 截至5月16日报13.71元 较高点跌幅超60% [7] 管理层变动 - 时任财务总监何忠道因资金往来信披问题被免职 [6] - 时任董秘唐高哲因违规减持258187股(成交金额582.21万元 均价22.55元)违反招股承诺 被监管关注后辞职 [6]
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第二届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协同发展大会在津举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6 02:30
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协同发展大会 - 第二届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协同发展大会于5月13日~14日在天津武清京津产业新城召开,主题为"共建产业协同新生态、共享国家战略新机遇" [3] - 大会是京津冀三地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旨在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3] 政策与战略定位 - 工业和信息化部强调要发挥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加强协同联动和科技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4] - 天津市将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化创新协同和产业协作 [5] - 武清区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作用,高水平建设武清京津产业新城 [9] 产业对接与合作 - "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仪式启动,推动工业母机供需双方在应用迭代、市场拓展等方面合作 [11] - 国家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与天津、北京工信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支撑工业母机产业升级 [13] - 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联盟与广东、安徽行业组织签订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15] - 9家行业优质企业及重点项目意向入驻"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机器人park [16] 前沿技术与产学研融合 -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校学者及头部企业负责人就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母机等前沿技术作专题报告 [18] - "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座谈会"成立"具身智能协同发展计划共同体",推动技术产业化 [20] 供需对接与场景应用 - 海洋石油工程和中船(天津)发布机器人在能源、船舶制造中的应用需求 [22] - 大会举办工业母机、轨道交通、电力装备等行业供需对接会,搭建上下游产业"直通车" [22] 大会成果与展望 - 大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对接和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动能 [24] - 未来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继续深化协同合作,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24]
【私募调研记录】宏惟创世调研新益昌
证券之星· 2025-05-16 00:13
公司概况 - 新益昌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半导体、新型显示封装和电容器老化测试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 [1] - 2024年实现营收93,38704万元,净利润4,04580万元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2,66667万元,净利润1,16963万元 [1] 业务布局 - 通过收购开玖自动化和设立新益昌飞鸿科技,研发生产半导体焊线设备和测试包装设备,覆盖半导体封测领域主要节点设备市场 [1] - 已推出半导体固晶机、焊线机和测试包装设备,封测业务涵盖多个领域,多款先进封装设备受市场和客户欢迎 [1] - 控股子公司深圳新益昌海威真空设备有限公司的光学镀膜设备正在有序验证优化中 [1] 产能与订单 - 现有产能充足,新益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稳步推进,投产后将视市场需求调配产能,维持较高产能利用率 [1] - 在手订单充足,生产经营情况良好 [1] 财务与客户管理 - 公司考虑客户多种融资需求,积极配合客户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提升款效率,2024年现金流改善明显 [1] - 出口比例不高,下游客户受影响波动较小,目前尚无直接明显影响 [1] 市场与竞争 - 对焊线、测试包装设备市场持积极态度 [1] - 竞争对手主要为荷兰、日本、美国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 [1] 未来规划 - 公司暂无海外建厂计划,持续开拓海外合作伙伴蓝图 [1] - 如有资本运作相关计划,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