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

搜索文档
伊利股份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大增31.78%乳业龙头重新定义中国乳业发展新高度
证券时报· 2025-09-01 18:4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 [2] - 扣非净利润70.16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1.78% [2] - 冷饮业务营收82.29亿元,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海外业务中冷饮营收同比增长14.4%,婴幼儿羊奶粉业务营收增长65.7% [11] 业务板块表现 - 液体乳/冷饮业务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低温白奶品类营收增长超20% [3] - 奶粉业务零售额市占率达18.1%,跃居中国市场第一 [3] - 羊奶粉市场份额达34.4%,营收增速超30% [4] - 成人奶粉稳居行业第一,"欣活"品牌带动营养品整体营收双位数增长 [4] - 奶酪业务在TO C/TO B端营收增长超20% [4] - 健康水饮板块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双位数高速增长 [4]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累计获得995件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较上年末增加22件 [7] - 自研AI技术平台提升研发效率,私域用户月活同比增长25% [6] - 生成式AI降低数字内容制作成本,供应链干线物流成本显著下降 [6] - 药食同源产品电商渠道增长超70% [6] - 获全球乳品创新奖四项及推荐奖六项,获奖数量全球乳业之首 [7] 全球化战略布局 - 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5个研发中心及81个生产基地 [10] - 通过金领冠/Cremo/Joyday等品牌在中国香港/中东市场快速布局 [10] - 在美国上市品类最全的中国乳企,覆盖安慕希/优酸乳/巧乐兹等品牌 [10] - 采用"嵌入式本地化"策略推动人才培养与供应链共建 [11] 行业领导力与产业升级 - 关键原奶品质指标(蛋白质/脂肪/体细胞)远优于欧盟标准 [8] - 推动乳深加工战略,实现乳铁蛋白等稀缺营养成分普惠应用 [9] - 参与制定行业规范,推动药食同源/乳深加工等领域技术迭代 [8] - 通过智能化生产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9] 战略发展方向 - 构建非乳业务新增长引擎,拓展牛肉/宠物食品/餐饮烘焙原料等领域 [4][12] - 推动"从饮奶到食奶"消费变革,提升奶酪/乳脂产品附加值 [9] - 人均奶类消费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长期增长动能充足 [12] - 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与国家政策形成高效协同 [12]
营收、利润双降的蒙牛,何时才能收复失地?
华尔街见闻· 2025-09-01 17:50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15.67亿元 同比下滑6.9% 销量与价格均出现低个位数下滑 [1] - 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41.7%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3.4%达35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4%至20.46亿元 净利率下滑0.6个百分点 [2] - 联营企业亏损导致5.45亿元账面亏损 剔除该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可与去年同期持平 [1][2] 业务结构分析 - 液态奶业务同比减少11.2%至322亿元 营收占比下降3.8个百分点至77.4% [7] - 低温业务保持21年市场份额第一 鲜奶实现20%以上增长 [8] - 冰淇淋和奶酪业务同比增幅均超10% 奶粉板块增长2.5% [9] - 新兴业务合计占比仍不超四分之一 [10] 行业环境状况 - 奶牛存栏量自2024年起持续下降 2025年处于同比负增长状态 [3] - 上半年牛奶产量实现0.5%同比增长 奶价持续在每公斤3元徘徊 [3] - 液态奶销售额1-5月同比下滑7.5% 6月降幅扩大至9.6% [7] - 周期实质性反转节点预计推迟至2026年 [4] 竞争格局变化 - 蒙牛液态奶半年度营收较两年前高位萎缩近百亿元 伊利同期减少63亿元 [7] - 两大巨头液奶市场份额差距两年间扩大40亿元 [8] - 中小乳企因原奶价格走低更主动加入价格战 头部企业承担较高喷粉处理成本 [11] - 传统商超渠道式微 份额被线上平台/仓储会员店/零食量贩渠道/即时零售瓜分 [11] 经营策略调整 - 资本开支同比降幅扩大至40% 减少6亿元至10亿元 [13] - 以12亿元出售新西兰奶粉工厂100%股权 [13] - 存货周转天数降至36天 较去年同期缩短4.3天 [14]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约10亿元至116.14亿元 销售费用率降0.5个百分点 [14] - 员工总数从4.1万人压缩至3.88万人 [14] 盈利能力管理 - 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 [15] - 目标持续实现每年30-50个基点的经营利润率扩张 [15] - 奶粉/冰淇淋经营利润率仍低于常温业务 预计未来两至三年有望反超 [16] - 全年经营利润率预计与去年持平 下半年将面临下行压力 [17] 产品创新举措 - 上半年推出上百款新品 覆盖全品类矩阵 [19] - 常温事业部推出72款新品 鲜奶板块上市15支新品 冰品上市20余支创新产品 [19] - 强调"三喝"战略:质价比/高端化/功能性产品 [19] - 推动消费习惯由"喝奶"向"吃奶"转变 [19] - 成立面向B端的"奶立方"事业部 服务星巴克/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等客户 [19][20] 渠道转型布局 - 针对京东/天猫/拼多多/胖东来/盒马/山姆等平台推出渠道定制化产品 [19] - 部分新品表现突出:冠益乳早8吨吨桶成为山姆爆款 特仑苏200ml限定装月销破1亿元 [19] - 从传统供应商向解决方案共创伙伴转型 提供定制化乳品应用解决方案 [19] 长期发展战略 - 向乳制品精深加工拓展 推动全产业链升级与价值提升 [20] - 2024年中国进口乳品277万吨 折合原奶约1700万吨 [20] - 黄油/炼乳/乳蛋白进口量持续上升 显示高附加值原料领域存在发展空间 [20]
伊利股份2025年上半年:多元业务驱动,扣非净利润大增超30%
智通财经· 2025-09-01 14:0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为行业第二名的1.49倍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扣非净利率11.33% [1] - 经营现金流过去三年(2022-2024)平均净流入178.2亿元,现金分红累计220亿元,分红比例持续超70% [7] 业务板块表现 - 液体乳业务收入361.26亿元,占比58.33%,其中低温白奶增长超20%,2B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收入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占比26.77% [1] - 冷饮业务收入82.29亿元,同比增长12.39%,占比13.29% [1] 市场份额优势 - 常温酸奶市场份额提升4.3个百分点,明星单品安慕希零售额持续领先 [3] - 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达18.1%(同比+1.3pct),其中羊奶粉份额34.4%(同比+3pct),成人奶粉份额26.1%(同比+1.8pct) [3] - 核心品类均居行业第一,呈现强者愈强趋势 [3][5] 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4%,重点投入新品类开发与品质提升 [5] - 开辟药食同源养生乳品新品类,推动企业标准及技术标准完善 [6] - 原奶核心指标远超欧盟标准,构建原料安全与产业链自主可控体系 [5][6] 非乳业务与全球化进展 - 健康水饮业务通过新品推出实现双位数高速增长 [5] - 海外市场冷饮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4%,婴幼儿羊奶粉业务营收增长65.7% [6] - 全球化采用本地化深耕模式,整合全球资源并反哺市场,产品登陆香港、沙特及国际赛事 [6][7] 战略布局与竞争力 - 多元业务组合形成"基本盘+增长引擎"结构,打破传统乳企增长模型 [3][5] - 通过全品类龙头地位构建高维度竞争护城河,支撑业绩持续增长 [5][7] - 全球化战略与成本优化共同驱动盈利提升及估值重塑预期 [7]
伊利股份(600887.SH)2025年上半年:多元业务驱动,扣非净利润大增超30%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3:5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619.33亿元 同比逆势增长3.3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 同比增长31.78% 扣非净利率达11.33% [1] - 经营现金净流入过去三年平均达178.2亿元 现金分红累计220亿元 分红比例保持70%以上 [7] 业务板块构成 - 液体乳业务收入361.26亿元 占总收入58.33% 低温白奶增长超20% 2B业务双位数增长 [1]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收入165.78亿元 同比增长14.26% 占总收入26.77% [1] - 冷饮业务收入82.29亿元 同比增长12.39% 占总收入13.29% [1] 市场份额优势 - 常温酸奶市场份额提升4.3个百分点 明星单品安慕希零售额持续霸榜 [3] - 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达18.1% 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3] - 羊奶粉市场份额达34.4% 同步提升3个百分点 成人奶粉市场份额26.1% 提升1.8个百分点 [3] 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4% 探索药食同源新品类并建立行业标准 [5] - 关键原料国产化突破 构建"原料安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新格局 [6] - 原奶核心指标远超欧盟标准 持续推动乳品供给结构升级 [1][5] 非乳业务拓展 - 健康水饮业务实现双位数高速增长 推出抹春绿茶/清香乌龙/婴幼儿专用低钠淡矿水等新品 [5] - 冷饮业务海外营收同比增长14.4% 婴幼儿羊奶粉海外业务增长65.7% [6] 全球化战略 - 产品登陆香港/沙特市场 亮相FIBA亚洲杯赛事 [6] - 采用本地化深耕与供应链协同模式 整合全球优质原料 [7] - 通过深度本地化运营与全球渠道协同提升海外市场渗透力 [7]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业务组合每个主要品类均做到行业第一 形成基本盘+多增长引擎模式 [3] - 跨产业构建新增长曲线与高维度竞争护城河 呈现强者愈强趋势 [5] - 均衡增长模型驱动国内市场持续领先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引擎 [7]
宜品集团递表港交所,聚焦羊奶粉与特医食品双赛道
观察者网· 2025-09-01 11:47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海通国际与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核心聚焦羊奶粉及特医食品两大赛道 针对易过敏 乳糖不耐受及消化吸收不良等特殊营养需求人群提供差异化产品矩阵 [1] - 产品覆盖婴幼儿配方羊奶粉 特医食品 婴幼儿配方牛奶粉及儿童 成人专属奶粉等多个品类 [1] 市场地位与份额 - 以2024年零售额计 公司在中国羊奶粉整体市场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达14.0% [1] - 在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达17.6% [1] - 在婴幼儿特医食品领域排名行业第五 其中国产品牌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为4.5%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收入14亿元 2023年收入16.1亿元 2024年收入17.6亿元 [1] - 2022年年内利润2.27亿元 2023年年内利润1.68亿元 2024年年内利润1.72亿元 [1] - 特医食品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203.3% 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关键引擎 [2] 未来发展战略 - 持续深化羊奶粉专业化布局 构建低敏喂养科学认知体系 [2] - 依托低敏营养与工艺创新技术优势推动特医食品发展 [2] - 深化全球化布局 积极探索海外市场机遇 [2] - 加大成人营养赛道投入 扩大成人乳品市场覆盖与细分场景应用 [2]
三年营收稳步增长 宜品集团递表港交所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1:42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宜品集团于8月31日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海通国际与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在中国羊奶粉整体市场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达14.0% 在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细分市场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达17.6% [1] - 在婴幼儿特医食品领域位列行业第五 其中国产品牌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为4.5% [1] 业务布局与产品体系 - 核心聚焦羊奶粉及特医食品两大赛道 产品覆盖婴幼儿配方羊奶粉 特医食品 婴幼儿配方牛奶粉及儿童成人专属奶粉 [1] - 针对易过敏 乳糖不耐受及消化吸收不良人群打造"高营养 易吸收 低致敏"差异化产品矩阵 [1] - 形成全生命周期营养服务体系 [1]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亿元 16.1亿元 17.6亿元 呈现稳步增长 [2] - 同期利润分别为2.27亿元 1.68亿元 1.72亿元 [2] - 特医食品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203.3% 成为业绩增长关键引擎 [2]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深化羊奶粉专业化布局 构建"低敏喂养"科学认知体系 [2] - 依托低敏营养与工艺创新优势推动特医食品发展 [2] - 深化全球化布局探索海外市场机遇 [2] - 加大成人营养赛道投入 扩大成人乳品市场覆盖与细分场景应用 [2]
伊利股份(600887):2Q25业绩超预期,液体乳业务稳健发展,维持买入
交银国际· 2025-09-01 08:4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33 3元人民币上调至34 50元人民币 潜在涨幅20 7% [2][3][8] 核心观点 - 2Q25业绩超预期 上半年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 4%至619 3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 8%至71 6亿元 [8] -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1 1个百分点至36 1% 扣非净利率同比提升2 4个百分点至11 3% [8] - 基于2026年20倍预期市盈率上调目标价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期股息率约4 3% 具有吸引力 [8]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期收入119,064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8% 但较前预测下调6 5% [4][9] - 2025年预期归母净利润10,980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1 8% 较前预测下调6 8% [4][9] - 预期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5年的35 0%逐步提升至2027年的35 8% [9][10] 业务分部表现 - 液体乳业务表现稳健 上半年营收361 2亿元 2季度降幅环比收窄至0 8% 表现优于行业 [8]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增长强劲 上半年收入165 8亿元 同比增长14 3% [8] - 冷饮业务恢复双位数增长 上半年收入82 3亿元 同比增长12 4% [8] 市场与行业地位 - 公司液态奶市场份额已企稳 积极布局新兴渠道和下沉市场 [8] - 当前奶价周期仍处底部 未来若迎来拐点有望进一步释放利润弹性 [8] - 公司多元化布局高附加值产品 持续支持整体收入增长 [8] 预测与估值 - 基于Visible Alpha对比 交银国际的毛利率预测较市场预期高出0 9-1 5个百分点 [10] - 2025-2027年预期每股盈利分别为1 72元、1 90元和2 06元人民币 [4] - 当前市盈率16 6倍(2025年) 低于2023年的17 5倍 [4]
蒙牛亮相国际营养界“奥斯卡”,以自研益生菌引领精准营养新时代
中金在线· 2025-09-01 06:25
核心观点 - 公司自主研发的益生菌菌株Lc19通过微生物色氨酸-胆酸(TRP-CA)新机制调控血糖 为全球血糖健康管理提供中国方案 彰显公司在国际精准营养领域的实力和引领地位 [1][5] -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Cell》 成为全球食品科学领域首篇获该刊收录的应用型成果 标志公司突破益生菌技术卡脖子问题 推动中国菌跻身全球营养科学第一梯队 [3][6] - 公司以长期主义坚持自主科研 构建超1.8万株菌种的资源库 研发投入年均增速13% 2024年达5.13亿元 在全球设立9大研发基地 引领乳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9][11] 技术突破 - 打破国外菌种技术垄断 自主研发出副干酪乳酪杆菌Lc19 通过TRP-CA信号通路激活人体受体 促进GLP-1和胰岛素分泌 改善血糖稳态 [5] - 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应用 推出悠瑞安糖盾益生菌粉 每盒活菌含量高达10200亿CFU 结合桑叶提取物等天然植萃成分 通过多靶点协同满足控糖需求 [6] - 自主研发专利菌株PC-01消化不良改善率达88% 两款母乳低聚糖(HMO)通过国家卫健委审批 其中2'-岩藻糖基乳糖获得美国FDA的GRAS认证 [9] 市场与战略 - 中国糖尿病患者达2.33亿 占总人口13.7% 规模和比例均居全球首位 公司以消费者健康需求为中心 提供全新营养干预路径 [5] - 公司坚定推进一体两翼战略 夯实核心基本盘 全面布局营养健康平台和海外平台 推动乳品从基础营养向精准营养跨越升级 [13] - 在银发营养 特医营养和运动营养等领域广泛布局 针对中老年人群构建全细分领域精准产品矩阵 针对儿童群体打造四维营养矩阵 针对运动健身人群创新运动产品矩阵 [14] 行业影响 - 公司2010年实现中国自主菌种研发零的突破 当前通过体系化成套技术解决方案在益生菌研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9] - 自主研发3个品种的苜蓿对标国际已达优级水平 母源MLCT+新型OPO专利亲和配方荣登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utrients》 [9] - 公司加快中国乳业芯突破 实现关键技术 商业价值 社会效益的三重收益 以科技自立引领产业革新 让精准营养惠及全球消费者 [16]
潮头立·大势起丨一图读懂伊利股份2025年半年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03:1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 [3] - 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创历史新高 [3] 业务板块表现 - 奶粉及奶制品营收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达18.1%跃居中国第一 [4] - 羊奶粉市场份额34.4%,营收增速超30%,稳居全球销量与销售额双第一 [5] - 冷饮业务营收82.29亿元,实现双位数增长,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6] - 面向餐饮客户的奶酪及乳脂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96% [11][12] - 健康水饮业务实现双位数高速增长,伊刻活泉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13] 创新与战略布局 - 与同仁堂达成全面战略合作,首创药食同源理念与乳业结合 [7] - 5款功能性产品上市后电商渠道销售显著增长 [8] - 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上市第3个月增长迅猛 [9] - 奶酪业务2C与2B端协同发力,推动行业从"饮奶"向"吃奶"转型 [10][13] - 推出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响应国家生育政策 [32] 国际化进展 - 海外业务保持高增长,冷饮业务营收同比增长显著 [16][17] - Cremo冰淇淋登陆沙特市场,销售点突破3000家,月销量近50万支 [26] - 伊利旗舰店在洛杉矶投入运营,成为在美上市产品品类最多的中国乳企 [27] - 产品销往全球347个国家和地区,研发中心覆盖6大洲 [30] 行业与品质标准 - 原奶菌落总数等核心指标远超欧盟标准,重新定义中国奶业品质高度 [15] - 人均奶类消费量存在增长空间,健康意识提升驱动行业持续发展 [35] - 公司通过多元化战略布局构建跨产业增长曲线,聚焦健康营养主赛道 [35]
新乳业(002946):收入环比加速,利润再超预期
中邮证券· 2025-09-01 02: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超预期 收入环比加速增长 利润表现亮眼 [4] - 25H1实现营业收入55.26亿元(同比+3.01%) 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33.76%) 扣非净利润4.11亿元(同比+31.17%) [4] - 单Q2营业收入29.01亿元(同比+5.46%) 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27.37%) 显示季度加速增长态势 [5]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5H1毛利率30.02%(同比+0.79pct) 归母净利率7.18%(同比+1.65pct) [4] - 管理费用率优化明显 25H1管理费用率3.22%(同比-1.25pct) 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和人力成本优化 [4] - 产品结构持续升级 新品收入占比达双位数 低温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 [7] - 高端鲜奶和"今日鲜奶铺"实现双位数增长 "活润"系列增速超40% [7] - 电商渠道收入5.95亿元(同比+15.41%) 显著高于整体增速 [7] - 中期分红比例15% 较去年同期提高约5pct [8]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12.71/120.30/130.57亿元 同比增长5.68%/6.74%/8.53%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16/8.70/10.41亿元 同比增长33.16%/21.51%/19.66% [10] - 对应EPS为0.83/1.01/1.21元 对应当前股价PE为24/20/16倍 [10] - 2024年实际营收106.65亿元(同比-2.93%) 归母净利润5.38亿元(同比+24.80%) [12]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预计净利率从2024年5.2%提升至2027年8.1% [15] - ROE水平保持高位 预计2025-2027年ROE为19.5%/19.8%/19.7% [15] 业务分析 - 液体乳业务稳健增长 25H1收入50.67亿元(同比+4.60%) [6] - 奶粉业务高速增长 25H1收入0.46亿元(同比+32.29%) [6] - 区域表现分化 西南/华东区域收入分别19.70/16.05亿元(同比+5.09%/+6.79%) [6] - 华北区域收入4.51亿元(同比-15.81%) 西北区域收入6.67亿元(同比-1.86%) [6] - 子公司表现改善 四川乳业营收8.35亿元(同比+3.54%) 净利润0.63亿元(同比+17.26%) [6] - 寰美乳业营收9.02亿元(同比-4.88%) 但利润实现正增长 净利润0.73亿元(同比+8.57%) [6] 战略与展望 - 以低温品类为战略核心 DTC业务作为渠道增长第一引擎 [8] - 通过产品创新和重点产品推广加速低温品类增长 [8] - 新兴渠道发展迅速 山姆渠道新品获得市场认可 [7] - 持续推出高毛利创新产品 如唯品芭乐酸奶和焦糖烧生牛乳布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