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药
icon
搜索文档
珍宝岛9月15日现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400.01万元 溢价率为-10.16%
新浪证券· 2025-09-15 10:01
股价表现 - 9月15日收盘价12.30元,单日涨幅0.74%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3.80% [1] - 主力资金近5日净流入1386.25万元 [1] 大宗交易 - 当日发生1笔大宗交易,成交量36.2万股,成交金额400.01万元 [1] - 成交价11.05元较收盘价溢价率为-10.16% [1] - 买方为方正证券总部,卖方为国泰海通证券哈尔滨比乐街营业部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2笔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712.47万元 [1]
资金坚定“高切低”!中药ETF(560080)收跌0.54%两连阴,全天溢价高企,基金份额创上市以来新高,连续10日“吸金”超1.78亿
新浪财经· 2025-09-15 09:40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中药ETF(560080)当日收跌0.54%且连续两日下跌,全天成交额近1亿元,收盘溢价率达0.24% [1] - 中药ETF连续10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超1.78亿元,基金份额刷新上市以来新高 [1] - 中药ETF融资余额持续攀升,最新融资余额超7000万元 [1] 板块估值水平 - 中证中药指数市盈率TTM为25.76倍,处于2021年以来低位水平 [3] 成分股表现 - 指数成分股多数下跌:达仁堂跌超2%,东阿阿胶跌1.29%,太极集团跌1.73%,以岭药业跌1.40%,片仔癀跌0.60%,白云山跌0.16% [5] - 部分成分股上涨:中恒集团涨近3.97%,云南白药涨0.03%,众生药业涨0.05% [5] - 权重分布:片仔癀(10.92%)、云南白药(10.56%)、东阿阿胶(5.23%)、同仁堂(5.67%)为前四大权重股 [5] 政策驱动因素 -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强化县级中医医院重点科室建设,要求每家医院至少建成2个中医特色专科和1个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 [7] - 方案目标到2030年实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设立中医馆 [7]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稿正在推进,基药目录调整有望促进中药在基层市场放量 [7] 行业发展趋势 - 中药材市场临近传统用药旺季,市场热度回升,需求上涨带动行情反弹 [6] - 价格治理主线关注集采降幅、院端市场份额及研发创新能力,独家品种有望实现以价换量 [7] - 医保谈判主线关注新增进入医保目录的品种,"医保+非基药+独家"品种可能受益于基药目录调整 [8] - 消费复苏主线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提升,品牌中药龙头企业具备配方、原材料和品牌优势 [8] - 国企改革主线关注国资控股企业提质增效带来的业绩增长机会 [8] 投资关注方向 - 研发实力强且独家品种多的企业 [9] - 受集采影响较小的企业 [9] - "医保+非基药+独家"品种 [9] - 品牌力和产品力突出的龙头企业 [9] - 国企改革带来业绩增长的企业 [9]
中药板块9月15日跌0.37%,ST香雪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5 08:42
板块整体表现 - 中药板块当日下跌0.37%,跑输上证指数(下跌0.26%)但跑赢深证成指(上涨0.63%)[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7亿元,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7221.12万元和3.98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万邦德以10%涨幅领涨,收盘价11.33元,成交量41.47万手,成交额4.48亿元[1] - 康美药业涨幅4.81%,收盘价2.18元,成交量954.63万手,成交额20.86亿元[1] - 中恒集团上涨3.97%,收盘价2.88元,成交量109.22万手,成交额3.11亿元[1] 领跌个股表现 - ST香雪下跌4.39%领跌,收盘价10.66元,成交量20.12万手,成交额2.16亿元[2] - 恩威医药下跌3.25%,收盘价33.09元,成交量1.41万手,成交额4714.85万元[2] - 振东制药下跌2.97%,收盘价7.51元,成交量41.71万手,成交额3.14亿元[2] 资金流向特征 - 康美药业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87亿元,主力净占比8.94%,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8500.78万元和1.02亿元[3] - 万邦德主力资金净流入6754.67万元,主力净占比15.08%,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995.14万元和5759.53万元[3] - 天士力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94.58万元,但游资净流入1924.57万元,散户净流出2519.15万元[3]
甘肃陇神戎发2025年半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发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8:28
分红方案 - 公司以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股本303,345,000股为基数实施半年度分红 [1]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含税) [1] - 现金分红总额为6,066,900元 [1] - 分红方案不包含送股及转增股份 [1] 实施安排 - 股权登记日确定为2025年9月23日 [1] - 除权除息日确定为2025年9月24日 [1] - 分红对象为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 [1] - A股股东现金红利将于2025年9月24日通过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划入资金账户 [1] 决策程序 - 分红方案于2025年9月9日经公司第四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 [1]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2025.09.08-2025.09.12):自免迈入后Dupi时代,关注PoC率先验证的TSLP类自免双抗
中邮证券· 2025-09-15 07:53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维持[2] 核心观点 - 自免领域双抗药物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重点关注Proof of Mechanism验证的TSLP类双抗[5][6] - 国内创新药出海交易持续 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优势[8][22] - 医疗器械板块下半年有望迎来拐点[9][29] - 医疗服务看好眼科口腔行业市占率提升和消费复苏弹性[9][31] - 中药板块关注集采基药政策受益和创新驱动方向[9][32][33] 细分领域投资观点 创新药 - 国内创新药出海BD交易持续验证研发实力 受益标的包括信达生物 康方生物 迈威生物等[8][22] - 建议关注创新资产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 如信达生物 康方生物 三生制药等[23] - 仿创Pharma企业推荐翰森制药 中国生物制药 华东医药等[23] - 创新差异化Biotech关注德琪医药 科济药业 乐普生物等[23] CXO - 国内创新药景气度见底 CRO行业业绩有望修复[8][23] - CDMO板块海外需求呈现拐点 多肽ADC等新疗法带动需求扩容[23] - 受益标的包括药明康德 康龙化成 泰格医药[8][24] 化学制剂 - 看好研发思路明确 资金效率高的企业[8] - 受益标的包括恒瑞医药 科伦药业 丽珠集团等[8] 生物制品 - 关注核心产品放量和BD预期带来的估值重估[9][28] - 血制品景气度下行 关注天坛生物[28] - 疫苗行业增长乏力 关注欧林生物III期数据[28] - 其他受益标的包括神州细胞 安科生物 我武生物等[9][28] 医疗器械 - 反腐边际改善 集采反内卷和设备采购落地推动行业拐点[9][29] - 高景气赛道关注惠泰医疗 微电生理 迈普医学等[29] - 集采受益型关注心脉医疗 南微医学 安杰思[29] - 困境反转标的包括迈瑞医疗 开立医疗 澳华内镜[29] 医疗服务 - 持续扩张和资产注入推动市占率提升 受益标的爱尔眼科 固生堂[9][31] - 消费复苏下眼科口腔行业弹性较大[9][31] 中药 - 创新驱动方向关注众生药业 康缘药业 天士力等[32] - 集采基药政策受益标的包括佐力药业 方盛制药[9][33][34] - 高基数出清拐点方向关注以岭药业 贵州三力[9][34] 医药商业 - 零售药店行业加速集中 龙头药房强者恒强[35] - 推荐益丰药房 大参林[35] 行情数据表现 指数表现 -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收盘点位9157.77 52周最高9323.49 最低6070.89[2] - 本周(9月8日-12日)医药生物下跌0.36% 跑输沪深300指数1.75个百分点[7][19][36] - 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28位[7][36]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1.45% 跑输恒生指数5.27个百分点[7][36] 子板块表现 - 医疗设备板块上涨3.02%表现最好[19] - 化学制剂板块下跌2.83%表现较差[19] 个股表现 - A股涨幅前五:振德医疗(+41.26%) 浩欧博(+27.96%) 济民医疗(+25.88%) 康为世纪(+23.23%) 奥精医疗(+20.47%)[40] - 港股涨幅前五:药捷安康-B(+205.07%) 脑动极光-B(+38.63%) 圣诺医药-B(+32%) 映恩生物-B(+24.06%) 君圣泰医药-B(+23.73%)[40] 估值水平 - 截止9月12日医药板块TTM估值31.72 较上周下降0.12[42] - 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136.86% 环比下降3.75个百分点[42] - 子行业市盈率前三:生物制品 医疗器械 化学制药[42] 自免双抗专题分析 市场空间 - Dupilumab覆盖适应症患病人数庞大 特应性皮炎哮喘COPD均为千万人数级别[15] - 生物制剂可及患者总数近900万人[15] - Dupilumab年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15] 技术优势 - 双抗在成药把握性和双靶点协同疗效上具备机制优势[5] - TSLP/IL-13组合机制互补性好 临床试验证实抬升疗效潜力[16] - Sanofi的Lunsekimig在1b期临床中FeNO下降40.9% 优于Dupilumab的27%和TSLP单抗的25%[17] - 嗜酸性粒细胞下降40%[17] 投资建议 - 优先关注Proof of Mechanism验证的TSLP/IL-13双抗[6][18] - 国内布局企业:康诺亚 信达生物 荃信生物 华深智药[6][18]
羚锐制药:董事陈燕拟减持不超过20万股
新浪财经· 2025-09-15 07:53
公司董事减持计划 - 董事陈燕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减持公司股份 [1] - 减持数量不超过2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353% [1] - 将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 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 [1] 交易安排 - 减持价格将根据实施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1] - 减持计划时间窗口为2023年9月15日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开始的三个月周期 [1]
珍宝岛跌2.05%,成交额4124.4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52.1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5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5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11.96元/股 总市值112.54亿元 成交金额4124.41万元 换手率0.3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52.15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17.15%金额707.23万元 大单卖出占比32.96%金额1359.38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45% 近5日涨0.93% 近20日跌3.31% 近60日涨7.46% [2]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4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57.05% 归母净利润亏损7828.99万元 同比下滑119.90%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珍药商品销售(工业)占比84.82% 外购药材销售(商业)7.13% 外购药品销售(商业)5.11% 其他收入2.5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02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56亿元 [3] 股东结构与行业属性 - 截至7月18日股东户数2.15万户 较上期增加2.34% 人均流通股43744股 较上期减少2.29% [2] - 公司属于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黑龙江自贸区、抗流感、医药电商等 [2] - 公司成立于1996年10月28日 2015年4月24日上市 主营高端中药制剂研发、生产和销售 [2]
爱玛科技目标价涨幅超90% 上海瀚讯等评级被调低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1:15
券商目标价涨幅排名 - 爱玛科技目标价涨幅90.44% 位列第一 属于摩托车及其他行业 [1][2] - 老板电器目标价涨幅78.46% 位列第二 属于厨卫电器行业 [1][2] - 东阿阿胶目标价涨幅71.84% 位列第三 属于中药行业 [1][2] - 太极股份目标价涨幅65.65% 位列第四 [2] - 爱柯迪目标价涨幅63.53% 位列第五 [2] 券商推荐家数排名 - 桐昆股份获得8家券商推荐 位列第一 属于炼化及贸易行业 [2][3] - 赛力斯获得6家券商推荐 位列第二 属于乘用车行业 [2][3] - 森麒麟获得5家券商推荐 位列第三 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 [2][3] - 三诺生物、中国太保、海天味业等7家公司均获得5家券商推荐 [2][3] 评级调高情况 - 券商调高上市公司评级共21家次 [3] - 芯原股份评级由增持调高至买入 机构为国投证券 [3][4] - 再升科技评级由增持调高至买入 机构为华泰金融控股(香港) [3][4] - 中牧股份评级由持有调高至买入 机构为西南证券 [3][4] - 京新药业、北汽蓝谷等7家公司评级均由增持调高至买入 [4] 评级调低情况 - 券商调低上市公司评级共19家次 [4] - 上海瀚讯评级由买入调低至增持 机构为山西证券 [4][5] - 华利集团评级由买入调低至增持 机构为万联证券 [4][5] - 盛科通信评级由买入调低至增持 机构为中泰证券 [4][5] - 新集能源、中科软等7家公司评级均由买入调低至增持 [5] 首次覆盖情况 - 券商首次覆盖共109次 [5] - 冰轮环境获得兴业证券增持评级 属于通用设备行业 [5][6] - 果麦文化获得长江证券买入评级 属于出版行业 [5][6] - 迈瑞医疗获得华源证券买入评级 属于医疗器械行业 [5][6] - 苏垦农发获得中原证券增持评级 属于种植业行业 [5][6] - 京新药业、巨星科技等16家公司获得首次覆盖 [6]
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发布 突出全链条、全环节和全过程质量控制
人民日报· 2025-09-14 22:07
政策内容 - 国家药监局公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1] - 规定强调从中药材基原管控到药品上市后监测评价的全链条质量控制 [1] - 聚焦影响中药生产和质量的源头问题及关键环节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1] 行业发展方向 - 鼓励中药生产加快改造升级并推进数智化转型 [1] - 有序推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 [1] - 引导中药企业将质量管理体系延伸到中药材生产全过程 [1] 生产监管要求 - 加强供应商审核和中药材质量评估 [1] - 优化工艺验证规定并明确均一化处理和提取浸膏偏差控制要求 [1] - 强化中药委托生产及恢复生产的研究验证与监督管理 [1] - 严格中药注射剂生产监管并要求企业保证中药质量 [1]
收益再创历史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9-14 12:32
投资组合表现 - 年内收益达28% 自2022年记账以来总收益24% 年化收益率5.58% [1] - 2022年收益-7.61% 2023年收益-8.61% 2024年收益14.32% 2025年收益28.04% [2] - 同期沪深300指数2022年收益-21.63% 2023年收益-3.70% 2024年收益14.68% 2025年收益14.92% [2] 持仓结构 - 腾讯控股占比60% 贵州茅台占比28% 分众传媒占比10% 片仔癀占比2% [2] - 腾讯控股年度涨幅55.66% 主要受利润增长驱动 [6] - 贵州茅台年度涨幅-0.52% 市值1.9万亿元 [8] - 分众传媒年度涨幅16% 片仔癀年度涨幅-5.25% [10] 估值分析 - 腾讯控股基于2025年预估净利润2340亿元 当前市盈率19倍 处于合理偏低水平 [7] - 贵州茅台基于2025年预估净利润930亿元 当前市盈率20倍 处于合理偏低水平 [9] - 持仓股票整体未出现高估情况 [11] 市场环境 - 主要指数估值水平接近历史高点 [3] - 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特征 不同标的表现分化显著 [5] - 投资策略应聚焦个股估值 高估即卖出 低估即买入 合理持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