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服饰

搜索文档
出售传闻下,彪马被嫌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3:26
核心观点 - 彪马主要股东皮诺家族持有公司29%股份并接触潜在买家 可能推动出售事宜 消息刺激股价一度飙升20% 市值回升至32亿欧元 [1] - 安踏和李宁对收购传闻态度谨慎 安踏不予置评 李宁明确坚持单品牌发展战略并专注于自有品牌成长 [1] 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初步销售额同比下滑4.8%至40.18亿欧元 经货币调整后同比下降1.0% [2] - 第二季度销售额经汇率调整后下降2.0%至19.42亿欧元 [2] - 北美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9.1% 欧洲市场下滑3.9% 大中华市场下滑3.9% [2] - 第二季度调整后息税前亏损1320万欧元 季度净亏损达2.47亿欧元 [2] - 公司预计美国新关税政策将导致约8000万欧元毛利损失 [2] - 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4.4%至88.17亿欧元 但净利润同比下降7.6%至2.82亿欧元 [3] 财务指引 - 下调2025财年全年指引 预计销售额将出现低双位数百分比下滑 [3] - 从原本预计盈利4.45亿至5.25亿欧元转为预计经营亏损 [3] 战略调整 - 启动"Nextlevel"提效计划 包括全球裁员500人 关闭不盈利门店 加大高性能产品领域投入 [3] - 任命阿迪达斯前资深高管Andreas Hubert担任首席运营官 试图通过人事调整提振运营效率 [3] - 新CEO表示将从产品层面对品牌进行全面重塑 [2] 市场竞争 - 彪马陷入"高不成低不就"困境 缺乏差异化策略 渠道覆盖和价格竞争力不足 [4] - 在足球 篮球 跑步等主流运动领域深陷同质化 缺乏显著差异化优势 [4] - 安踏集团2024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份额提升至23% 稳居行业首位 [5] - 安踏在2025年全球最具价值运动品牌排行榜中首次超越彪马位列第四 [5]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直营业务同比增长20% 鞋类业务同比增长12% [5] - 618等电商大促中实现线上净销售额同比增长40% [5] - 在广州 重庆开设独家门店SNEAKER BOX和全新概念店FIELD OF PLAY [4] - 通过复刻与联名产品 赞助跑步赛事 联名健身平台等多措并举提升品牌影响力 [4] 行业格局 - 国际品牌如耐克 阿迪达斯在中高端市场凭借全球品牌溢价持续主导竞争 [6] - 本土品牌安踏 李宁 特步在中低端市场陷入激烈价格博弈 [6] - On昂跑 New Balance Hoka等快速增长的品牌不断赢得消费者青睐 [5] - 中国户外运动服饰市场近五年爆发性增长 催生至少6个新入局国际品牌年营收突破5亿美元 [5]
安踏、李宁回应收购彪马(蓝鲸新闻)
新浪财经· 2025-08-26 12:28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档仅包含免责声明,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公司或行业的实质性信息,因此无法提取任何关键要点或进行相关总结
智通港股解盘 | 美联储独立性遭质疑黄金发力 人工智能利好政策再起
智通财经· 2025-08-26 12:21
全球市场与政策动态 -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调整 法国CAC 40指数下跌超2% 港股收盘跌1.18% [1] - 特朗普威胁罢免美联储理事Lisa Cook 其任期原定2038年结束 若罢免成功将获得美联储七人理事会中四席多数席位 [1] - 特朗普威胁对华征收约200%稀土磁铁关税 并针对征收数字税国家加征后续额外关税 受影响科技巨头包括Alphabet、Meta、苹果和亚马逊 [2] - 美国政府提议将铜、硅、银列入2025年关键矿物清单 拟分析铀和冶金煤的纳入可能性 [2] 避险资产与资源板块 - 黄金股走强 中国黄金国际中报扭亏 大涨超10% 灵宝黄金涨超9% 招金矿业和山东黄金涨超4% [1] - 江西铜业和中国有色矿业再度涨超2% [2] 博彩行业表现 - 金界控股上半年博彩总收入3.32亿美元同比增长17.2% 净利润1.49亿美元同比增长68.8% 股价大涨近18% [2] - 新濠国际发展涨超9% 永利澳门涨超5% [2] 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电动车研发周期从传统4-5年压缩至2年 小鹏汽车和长城汽车获市场认可 [3] - 彪马探索出售选项 皮诺家族与安踏、李宁及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接洽 安踏和李宁均未对传闻置评 [3] 中国企业海外扩张 - 时代天使中期收入1.614亿美元同比增长33.1% 经调整净利润1950万美元同比增长84.8% 全球隐形正畸市占率4% 较隐适美64%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股价大涨超10% [4] - 美图公司获纳入MSCI中国指数 股价涨近8% [5] 人工智能政策与产业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70% 加强AI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技术协同创新 [6] - 加大AI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智能机器人等终端 利好中芯国际、商汤、微盟集团、第四范式、金蝶国际和明源云 [6] 商汤科技财务与技术进展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48.72亿元 中报营收预计19.5亿-22.0亿元同比增长25%-30% 上半年亏损缩窄至18亿-20亿元同比减少10%-20% 8月28日披露中报 [7] - 技术栈创新指数全球第二国内第一 资源利用率优化和模型压缩领先阿里云和百度智能云 日日新大模型多模态能力与GPT-4相当 Q2模型调用量同比增长300% [8] - 智能座舱视觉AI软件市占率连续5年全球第一 2025年Q1达38% 绝影智驾城市NOA市场份额7.2% 端到端方案UniAD量产交付超260万辆 [8] - 自研AI芯片元脑能效比达国际主流水平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50Wh/kg进入中试 计划2027年量产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3年18%提升至2024年27% [8] - 参股新源动力 参与设立100亿元上海人工智能生态基金 重点布局大模型产业链 [8]
耐克正式发布ACG Ultrafly
北京商报· 2025-08-26 10:55
产品发布信息 - 公司正式发布Nike ACG Ultrafly越野跑鞋 将于2026年春季通过Nike官网及指定零售店铺发售 [1] - 产品定位为专业越野超级跑鞋 旨在彻底改写山野奔跑速度 [1] 产品开发理念 - 产品与运动员共同开发 设计决策全程吸收运动员反馈并通过野外考验 [1] - 开发核心是重新思考如何打造兼具贴合性、造型感与舒适度的越野跑鞋 [1] 技术配置与性能 - 集结公司最前沿鞋类科技 配备ZoomX泡绵、ZoomX鞋垫及碳纤维FlyPlate三大核心组件 [1] - 三大技术协同作用提供强劲推进力与稳定灵敏脚感 能应对各类山径项目与极限挑战 [1] - 产品适用场景涵盖1公里陡坡攀升、多日分段赛事及全球最严苛地形 [1]
安踏李宁被传收购Puma股权,回应来了
观察者网· 2025-08-26 10:25
股权变动探索 - 德国运动品牌Puma最大股东Artemis SAS探索处置所持29.3%股份 可能涉及出售[1] - Artemis SAS为开云集团首席执行官Pinault家族投资工具 持股源于开云集团以股代息行为[1] - 开云集团同时考虑出售所持华伦天奴30%股份[1] 潜在交易动态 - Pinault家族已接洽安踏 李宁等潜在买家 并与全球基金行业买方接触[1] - 安踏回应不评论市场传闻 李宁称未进行任何实质性谈判或评估[1] - 出售磋商仍在进行中 无法保证最终达成交易[1] 财务表现恶化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下降2.0%至19.42亿欧元 为近两年首次季度销售额下滑[2] - 各地区销售全面下滑:EMEA地区下降3.1% 美洲地区下降0.5% APAC地区下降2.9%[3] - 按渠道看:批发渠道下降6.3% 直接面向消费者渠道增长9.2% 其中电商增长19.4%[3] - 按品类看:鞋类增长5.1% 服装下降10.7% 配饰下降6.4%[3] 业绩预期下调 - 下调2025财年业绩预期 从"低至中等个位数增长"调整为"低双位数百分比下降"[4] - 全年业绩可能从盈利4.45亿至5.25亿欧元转为经营亏损[4] - 下调原因包括销售增长不及预期 零售渠道结构调整 全球运动消费市场整体放缓[3] 经营压力与应对措施 - 美国拟加征关税预计使2025年毛利润减少约8000万欧元[4] - 公司通过供应链优化 价格策略调整及加强合作伙伴协作应对压力[4] - 2025年3月宣布裁员计划以削减成本提升效率[5] 品牌营销努力 - 曾与德国健身博主帕梅拉和韩国女团Blackpink成员Rosé合作[5] - Rosé穿着的Speedcat鞋款成为2024年以来最出圈产品之一[5] - 营销举措未能带来可持续的品牌增长动力[5] 行业背景 - 全球奢侈品行业持续低迷 开云集团受冲击最严重[1] - 开云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销售额和利润均出现两位数下滑 降幅超出市场预期[1]
彪马出售,安踏、李宁或不想接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09:39
核心观点 - 彪马主要股东皮诺家族评估出售其29%股份 潜在买家包括安踏和李宁等中国体育用品公司 但两家公司对收购彪马兴趣有限 [1] - 李宁明确表示坚持单品牌战略 未就收购彪马进行实质性谈判 [1] - 安踏虽实行多品牌战略 但彪马可能不在优先收购行列 [2][18] 彪马运营状况 - 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6%至86.017亿欧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13.7%至3.049亿欧元 [4] - 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4%至88.2亿欧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7.6%至2.82亿欧元 [4] - 2025年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2.0%至19.422亿欧元 其中EMEA地区下降3.1%至7.717亿欧元 美洲地区下降0.5%至7.799亿欧元 亚太地区下降2.9%至3.905亿欧元 [6] 中国市场表现 - 耐克2025财年第四季度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下滑21%至14.8亿美元 [7] - 李宁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3%至148.2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0%至17.4亿元 [8] - 李宁管理层承认线下客流减少带来压力 竞争加剧 下半年面临更大挑战 [8] 安踏收购战略 - 实行"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 2009年以来完成多项收购包括FILA、迪桑特、可隆体育、亚玛芬体育等 [11] - 2025年1月以500亿韩元(约2.64亿元人民币)购入Musinsa约1.7%股份 4月以2.9亿美元100%控股狼爪品牌 [11] - 2024年安踏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3.6%至708.26亿元 亚玛芬收入同比增长17.8%至51.83亿美元 [12] - 2025年一季度亚玛芬营收14.73亿美元(固定汇率同比增长26%) 调整后营业利润2.32亿美元(同比增长79%) [12] 品牌运营案例 - 始祖鸟在被安踏收购后实现快速增长 2020年至2022年全球收入CAGR超30% [13] - 2019至2022年始祖鸟中国流水CAGR达58% 2021-2022年大中华区坪效1251美元(北美地区622美元) [13] 潜在收购障碍 - 彪马定位与安踏旗下FILA存在竞争关系 [15] - FILA 2024年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6.1%) 但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低单位数 [16] - 安踏集团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滑0.4个百分点至62.2% 主因价格战压力 [16]
彪马出售,安踏、李宁或不想接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09:37
文章核心观点 - 彪马主要股东皮诺家族考虑出售所持29%股份 潜在收购方包括安踏和李宁等中国体育用品公司[1] - 李宁公司明确表示坚持单品牌战略 未就收购传闻进行实质性谈判或评估[1] - 安踏集团采取多品牌战略 但收购彪马存在与现有品牌FILA的定位冲突[1][13] - 彪马面临运营困境 2025年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2%至19.422亿欧元[3][6] - 中国运动品牌市场整体承压 耐克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下滑21% 李宁净利润同比下降11%[6] 彪马运营状况 - 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6%至86.017亿欧元 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3.7%至3.049亿欧元[5] - 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4%至88.2亿欧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7.6%至2.82亿欧元[5] - 2025年二季度EMEA地区销售额下降3.1%至7.717亿欧元 美洲地区下降0.5%至7.799亿欧元[6] - 亚太地区销售额下降2.9%至3.905亿欧元 主因大中华区持续疲软[6] 李宁公司战略 - 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核心发展战略 专注于李宁品牌成长[1]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3%至148.2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0%至17.4亿元[6] - 采取"该攻的攻、该控的控、该调的调"策略 严格控制库存风险维持库销比在4个月[7] - 线下客流同比减少带来业务压力 三季度市场挑战超出预期[7] 安踏集团收购策略 - 推行"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 2009年收购FILA大中华区经营权[10] - 2019年完成对亚玛芬体育收购 包含始祖鸟等品牌 2024年亚玛芬收入同比增长17.8%至51.83亿美元[11] - 2025年1月以500亿韩元(约2.64亿元人民币)购入Musinsa约1.7%股份 4月出资2.9亿美元100%控股狼爪品牌[11] - 通过零售和供应链系统优势提升品牌价值 始祖鸟大中华区坪效达1251美元显著高于北美地区[12] 市场环境分析 - 中国运动品牌市场竞争加剧 各品牌均面临价格战压力[6][13] - 安踏集团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滑0.4个百分点至62.2% FILA品牌销售额存在波动[13] - 安踏曾传闻收购锐步品牌但遭否认 彪马与FILA存在定位重叠可能影响收购优先级[13]
李宁称未与彪马谈判,安踏不予置评
财经网· 2025-08-26 08:48
市场传闻与公司回应 - 市场传闻称皮诺家族接触安踏和李宁作为彪马潜在竞标方 还与美国运动服装企业及中东主权财富基金进行初步沟通 [1] - 受竞标传闻影响 彪马股价一度飙升20% 创2001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1] - 李宁公司表示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核心发展战略 专注于李宁品牌成长与发展 [1] - 李宁公司确认未就传闻交易进行任何实质性谈判或评估 [1] - 安踏公司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 [1] 彪马估值变动 - 德国运动品牌彪马过去一年市值缩水约一半 [1]
从供应链到消费端,企业如何构建绿色闭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08:41
文章核心观点 - 绿色消费正加速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深度变革,链主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数字化管理和源头设计优化实现减排与资源循环,并将可持续实践融入日常运营以促进消费者参与[1][7] 供应链减排挑战 - 麦当劳供应链覆盖种植、加工、物流、餐厅运营及废弃物管理,上游农林牧渔领域减碳挑战最大,公司积极探索再生农业以降低环境污染[2] - 阿迪达斯80%碳排放来自供应商,品牌方虽不拥有工厂但高度依赖供应商配合减排,推动废弃煤燃料改用清洁能源[2] - 阿迪达斯实现99%聚酯纤维为可再生材料,远超行业12%的标准[2] 消费端回收难题 - 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从2015年1250亿元激增至2024年1.5万亿元,包装垃圾回收问题严峻[3] - 玛氏指出中国食品包装实际回收量不超过5%-10%,以MM巧克力豆塑料软包装为例,多数最终进入焚烧厂[3] - 索尼业务横跨电子、娱乐及科技板块,面临跨行业多元化ESG管理挑战[3] 技术研发与数字化实践 - 索尼开发"So Plus"技术,将废旧光盘与PET水瓶转化为可再生材料,再生塑料占比达99%且阻燃性提升,应用于箱包品牌及电子产品[4] - 玛氏投入超1亿美元研发成本改进包装,两年前将巧克力豆改为纸包装,并通过"软塑新生"项目回收1万吨软塑包装[4] - 麦当劳通过餐厅用电数据采集与模型对比实现近两位数能耗节省,有效降低电费与减排[4] 源头设计与运营优化 - 华住集团采用模组化设计与营建,使新酒店版本成本降低15%、工期缩短30%、建筑垃圾减少40%,并广泛使用可降解材料与数字化系统管理资源[5] - 阿迪达斯将退货或不达标服装用物理方式打碎制成环保袋,累计循环利用6万吨废旧衣服,从员工试用发展为会员积分兑换产品[5] - 华住在APP推出"绿色住"活动,鼓励客人自带洗漱用品及选择免打扫,通过奖励积分促进消费者参与,年轻住客积极响应[5] 可持续实践与消费者融合 - 企业需将可持续深度融入日常运营,避免环保成为消费者额外负担,使其在选择产品时自然接纳可持续生活方式[6] - 绿色转型需重新思考治理与人员、风险管理及运营管理,将潜在成本转化为效率红利与品牌价值,推动三链深度协同[7]
李宁回应收购彪马传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6 06:38
市场传闻与战略动态 - 皮诺家族正考虑为德国运动品牌彪马探索包括出售在内的战略选项 [1] - 皮诺家族与包括安踏和李宁在内的潜在买家接洽 并试探美国其他运动服装公司及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意向 [1] 公司回应与战略定位 - 李宁公司未就上述传闻所提及的交易进行任何实质性谈判或评估 [1] - 李宁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核心发展战略 目前仍专注于李宁品牌的成长与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