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

搜索文档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顺利完成 新增股份9月16日将在上交所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9-15 14:09
交易概述 - 中国船舶以换股吸收合并方式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增发30.53亿股股份 将于2025年9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 - 中船重工集团等交易方换股取得的14.54亿股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 [2] 交易背景与目标 - 重组整合是贯彻落实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思想的重要举措 旨在统一整合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的船舶制造与维修业务 [2] - 交易目标包括提高上市公司经营质量 增强核心功能与竞争力 规范同业竞争 维护中小股东权益 [2] - 交易将促进专业化整合 发挥协同效应 聚焦价值创造 提高经营效益 提升品牌溢价 实现优势互补 [2] 财务与业务影响 - 合并后中国船舶总资产将超4000亿元 营业收入突破1300亿元 手持订单量全球占比近20% [2]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作为存续方将聚力兴装强军 承担"引领行业发展、支撑国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使命责任 [3] - 公司将紧抓船舶制造行业转型升级和景气度提升机遇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3]
国瑞科技总经理杨峰辞职,年薪64万居高管第一,副总经理火线代行
新浪证券· 2025-09-15 13:21
人事变动 - 国瑞科技董事兼总经理杨峰因工作调整辞职 即日起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任期未满提前离任[1] - 董事会授权副总经理赵辉章代行总经理职责 直至新任人选到位[1] - 杨峰自2023年11月起担任总经理 任职时间仅1年11个月 2024年薪酬为64万元 在高管层中位列第一[2]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半年报显示总营业收入1.05亿元 同比下降15.62% 归母净利润亏损0.25亿元 同比减少109.31%[4] - 业绩下滑主要由于船舶业务承压 船舶配电系统收入下降29.86% 机舱自动化系统收入骤降47.93%[4] - 价格竞争与需求波动叠加 使船舶行业整体陷入下行周期[4] 股价表现 - 截至9月15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收16.27元/股 年内累计涨幅高达113.80% 总市值达到47.87亿元[4] - 市场资本化与基本面出现明显割裂 形成股价翻倍上涨与业绩亏损并存的局面[4][5] 管理层背景 - 杨峰职业生涯横跨电子、证券、投资和产业领域 曾任职于银河证券、浙江证券及多家投资公司[3] - 2017年曾任浙旅盛景资本投资总监 2020年8月加入浙江省二轻集团 同年9月出任国瑞科技董事[3][4]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新增股份将于明日上市 全球最大造船航母即将正式启航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3:17
交易概览 - 中国船舶以换股吸收合并方式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增发30.53亿股股份 将于2025年9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标志着A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正式完成[1] - 中船重工集团等交易方换股取得的14.54亿股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1] - 此次合并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号召 落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 是提升中国在全球船舶制造行业话语权的关键举措[1] 整合意义 - 交易实现深度整合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长期各有侧重形成互补格局[2] - 中国船舶拥有先进海洋防务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 在特种船型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中国重工是产业链最完整的海洋防务装备上市公司 在超大型油轮和干散货船方面实力雄厚[2] - 通过整合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核心资产 新公司构建更完整造船产业链 发挥各大船厂优势船型作用 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2] - 在全球造船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背景下 新公司将充分交流技术经验 提升研发制造实力 实现全链条技术攻关[2] 财务与订单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实现归母净利润29.46亿元 同比增长108.59% 中国重工实现归母净利润17.45亿元 同比增长227.07%[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中国船舶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33艘2649.11万载重吨2334.87亿元 中国重工手持订单229艘3493.92万载重吨[3] - 整合后新公司总资产超4000亿元 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 手持订单量全球占比近20% 成为全球最大造船上市企业[3] - 新公司依托体量优势和完整产业链布局 在原材料采购、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有更强议价能力和竞争力[3] 行业背景 - 2025年全球造船行业处于良好发展态势 高盛预测在环保法规、船队老化和贸易增长推动下 全球造船业正进入可能持续到2032年的上行周期 带来价值1.2万亿美元的新船订单[4]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船舶制造国 从订单量、造船交付量、新签船舶订单、完工量等指标来看均处于领先地位[4] - 工信部实施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行动 印发绿色航空和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纲要[4] - 新公司将成为引领全球船舶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改变全球船舶制造行业竞争态势[5]
国产航母概念下跌1.29%,主力资金净流出2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0:33
板块表现 - 国产航母概念板块整体下跌1.29% 位列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2] - 板块内仅6只个股上涨 其中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中国动力分别上涨1.29%、0.81%、0.50% [1] - 中国卫星、金信诺、博威合金等个股跌幅居前 [1] 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11.67亿元 [2] - 28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8只净流出超5000万元 [2] - 中国卫星净流出2.17亿元居首 金信诺、泰豪科技、海兰信分别净流出1.71亿元、1.41亿元、1.37亿元 [2] - 中国船舶获主力资金净流入8533.01万元 中直股份和中船防务分别净流入968.31万元和954.70万元 [2] 个股表现详情 - 中国卫星下跌4.19% 换手率5.52% [2] - 金信诺下跌3.78% 换手率23.78% [2] - 泰豪科技下跌3.00% 换手率7.05% [2] - 航发控制下跌1.20% 换手率0.70% [3] - 宝钛股份下跌2.02% 换手率1.87% [3]
因未按规定航速航行等,扬州中远海运重工领罚
齐鲁晚报· 2025-09-15 09:31
公司违规处罚 -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因在限制航速区域和汛期高水位期间未按规定航速航行被张家港海事局处罚 [1][2] - 处罚金额为人民币2000元整 [2] - 处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十七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第(九)项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八十一条 [2]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 注册资本6300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翟亚军 [3] - 公司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隶属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3] - 主要从事中大型船舶和水上浮动装置制造 [3] 公司运营规模 - 已累计交付各类船舶220余艘 总载重吨达2200万载重吨 [3] - 拥有3500米造船黄金水域岸线 配备7个大型泊位 [3] - 拥有8万吨级船坞1座和40万吨级船坞2座 年规划产能350万载重吨 [3]
恒力重工集团旗下大连造船公司增资至100亿 增幅约54%
新浪财经· 2025-09-15 08:47
公司注册资本变更 - 恒力造船(大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65亿人民币增至100亿人民币 增幅约54%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 法定代表人为安锦香 [1] - 经营范围包括非金属船舶制造 船舶制造 船舶修理 [1]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由*ST松发(603268)旗下恒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
中国动力终止收购中船柴油机16.51%股权 原定价38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06:35
交易终止决定 - 上交所终止对中国动力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的审核 [1] - 公司和独立财务顾问中信建投证券主动申请撤回申请文件 [1] - 终止决定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第五十二条第二项 [1] 原交易方案概述 - 公司拟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中船柴油机16.5136%股权 [2] - 交易总对价38.14亿元 其中现金支付7.53亿元 可转债支付30.61亿元 [3][4] - 配套融资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 [2] 标的资产估值 - 中船柴油机净资产评估价值239.71亿元 较账面价值173.48亿元增值66.23亿元 [4] - 增值率38.18% 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8月31日 [4] - 最终交易对价扣减标的公司现金分红8.73亿元后确定为38.14亿元 [4] 配套资金用途 - 配套融资总额不超过30.61亿元 占可转债支付金额的100% [5] - 资金用途包括支付现金对价7.53亿元 占比37.66% [8] - 补充流动资金9.8亿元 占比49% 另有关重零部件能力建设等项目投资 [6][8]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总股本22.53亿股 控股股东为中船重工集团 [2] - 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交易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2] - 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重组上市 但构成关联交易 [8] 交易终止程序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终止交易并撤回申请文件的议案 [9] - 董事会同意与交易对方签署相关终止协议 [9] - 会议于2025年9月12日召开 [9]
新能船业:内河造船“汽车化”的首探者
齐鲁晚报网· 2025-09-15 05:17
纯电短途"倒货船" 20分钟可完成"能量补给" 碧波荡漾的京杭大运河畔,粼粼水光映着天光,一艘装载集装箱的新能源货轮正缓缓驶离龙拱港码头。 船长段俊友轻点手机APP,实时航道水位、气象信息、前方船舶动态等关键数据一目了然。系统根据这 些信息,结合货轮性能与载重,瞬间为他规划出一条最优、最高效的航行路线。 段俊友驾驶的,正是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研发的67.6米短途"倒货船"。这艘船刚刚在龙拱港完成了一 次仅用时20分钟"能量补给"。与传统燃油或充电模式截然不同,这艘船的核心动力源并非燃油或需要长 时间充电的巨型电池包,而是采用了创新的"船舶箱式电源换装"模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茜 通讯员 冯劲舸 作为国内内河船领域首个践行"像造汽车一样造船"理念的企业,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 新能船业)对标海船建造工艺,以绿色创新与数智变革引领产业升级。其67.6米纯电短途运输船实现20 分钟"极速换电",同等吨位LNG船每百公里较柴油船节省300元;依托激光加工、数字化等技术建成的 国内首个小组立前全面自动化智能工厂,年产能达240艘,率先开启内河船舶数智化变革新征程。 "过去,传统电动船舶的推广一直受制于 ...
经济增长“稳”没有改变、房地产市场朝止跌回稳方向迈进……国家统计局发布会速览
第一财经· 2025-09-15 04:23
三季度经济运行有望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9月15日,国新办就2025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 2025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以下是部分要点汇总: 8月经济增长"稳"没有改变 前8个月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保持平稳增长,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增速与1-7月份基本相当,经济增长"稳"没有改变。 从就业看,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虽受毕业季因素影响,比上个月略有上升,但与上年同 期持平,其中30-59岁就业主体人群调查失业率与上月和上年同期都是持平,就业"稳"也没有改变。 从价格看,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主要受食品价格下拉影响,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 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价格"稳"也没有改变。 房地产市场仍朝着止跌回稳方向迈进 从前8个月情况看,受国内外形势变化影响,房地产市场虽有所波动,但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同比降 幅还是在收窄,去库存成效继续显现,房地产市场仍朝着止跌回稳方向迈进。 但也要看到,房地产销售仍在下降,房地产市场修复需要一个过程,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 ...
国家统计局:市场竞争秩序得到优化,8月份PPI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搜狐财经· 2025-09-15 03:41
9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二是新兴行业需求带动增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扩 大,相关行业价格上涨。8月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1%,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价格上涨 0.9%。人工智能应用快速发展,智能产品受到市场欢迎,对价格带动作用增强。8月份,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 格同比上涨1.6%。 三是提振消费政策拉动效果显现。今年以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促进消费 潜力释放,带动升级类商品需求扩大,部分行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月份,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 涨13%,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7%,专项运动器材及配件制造价格上涨0.4%,营养食品制造、保健食品制造 价格分别上涨0.9%和0.3%。 付凌晖说,也要看到,当前PPI仍处在下降区间,不利于工业企业经营改善。下阶段,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纵 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范企业竞争秩序,促进工业品价格合理回升。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在宏观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