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搜索文档
票根何以成为消费“新钥匙”(新知)
人民日报· 2025-07-08 22:15
票根经济模式 - 票根经济是以各类实体或电子活动票据为凭证,在后续消费场景中获得优惠,延伸和激发文化、社交、消费等更多价值的经济模式 [2] - 该模式创新作用显著,例如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带动周边消费超百亿元 [2] - 今年以来票根经济呈爆发之势,一张小票根带动消费长链条,在多地形成消费联动效应 [2] 票根经济应用案例 - 江苏无锡游客凭球赛门票可享受住宿、餐饮等优惠 [2] - 山东青岛马拉松选手号码布成为游览城市的"万能门票" [2] - 河南洛阳持高铁票可半价畅游龙门石窟等景区 [2] 票根经济价值分析 - 对消费者而言,票根既是省钱优惠券,也是深度解锁城市魅力的导览图,能提供情绪价值 [2] - 对商家而言,折扣虽摊薄单客利润,但能提升复购率与购买量,带来长期收益和用户黏性 [2] - 票根成为城市消费"流量入口",像隐藏关卡激发游客探索欲望 [2] 票根经济挑战 - 过度依赖折扣易增收不增利 [3] - 纸质票根易被伪造 [3] - 电子票根跨平台兑换流程繁琐 [3] - 部分商家虚假宣传损耗消费者信任 [3] 票根经济发展建议 - 优化合作机制,协调各方利益 [3] - 完善票根设计,赋予更丰富文化审美价值 [3] - 突出地域特色,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消费体验 [3] - 需要统筹兼顾、通盘设计,将单次消费延展为多次消费 [3] 票根经济创新意义 - 激活沉睡资源体现创新思维 [3] - 突破传统消费模式,打通上下游消费链条,从"卖单品"转向"卖生态"体现系统思维 [3] - 精准回应游客情感需求,围绕用户体验设计体现用户思维 [3] - 为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提供参考思路 [3] 消费新业态趋势 - 从票根经济、谷子经济到潮玩经济、首发经济,消费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4] - 这些创新印证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中微小创新也能激荡大能量 [4]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三年行动方案印发 四市谋划推进190项跨区域项目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08 08:09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方案 - 珠海、中山、江门、阳江四市联合印发"3+1"文件,系统部署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合作机制 [1] - 构建"一核三极"发展格局,以珠海为核心,中山、江门、阳江为增长极 [1] - 目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全球影响力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高水平开放合作新高地、高品质发展区域 [1] - 四市谋划190项跨区域重大项目,建立市际统筹协调机制保障实施 [1] 重点任务部署 - 实施8大重点行动:提升区域合作开放水平、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协同共建湾区高端产业带、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共建共享宜居都市圈、共保共治优美生态环境、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2] - 珠海市将加强与中山、江门、阳江的沟通对接,推进任务落实和项目实施 [2] - 重点优化人口和经济空间格局,加快培育现代化珠江口西岸都市圈 [2]
如何锻造海洋经济“金引擎”
金融时报· 2025-07-08 01:43
海洋经济政策与规模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1]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GDP 0.9个百分点 [2] - 2024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2] 产业结构与趋势 - 2024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占比分别为4.6%(第一产业)、35.8%(第二产业)、59.6%(第三产业) [3] - 传统产业(渔业、船舶、油气等)持续发展,新兴产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海洋电力等)快速崛起 [2] - 科技创新成为第一引擎,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推动海洋经济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3] - 数字经济催生海底数据中心、海洋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加速海洋产业数字化 [3] 金融支持与产品创新 - 海洋信贷总量规模较小,银行贷款主要覆盖传统海洋产业(如渔业) [4] - 银行业推出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海洋科技易贷等特色产品 [4] - 全国现有超10只海洋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向海洋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 [4] - A股海洋经济板块上市公司80%集中于主板,前十大市值公司占板块总市值70% [5] 金融体系完善建议 - 建议扩大海洋信贷质押物范围,实施税收减免、贷款利息补贴等激励政策 [6] - 提议成立国家海洋信托基金,初始资金由国家财政提供,后续依靠海洋资源税费等 [6] - 保险业探索"多元共治"模式,包括专业海洋保险机构、政府政策支持及"蓝色保险"共保体 [7]
成都:不断提升农村清洁能源占比 扩大农村5G通信信号网络覆盖范围
快讯· 2025-07-07 07:02
智通财经7月7日电,据"成都发布"7日消息,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 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推动乡村基础设施补齐短板。推 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分类推进农村道路设施修缮,开展村道安全隐患整治,提升农村路网交通 安全水平。开展农房特色风貌改造,推进美丽乡村特色风貌重点线路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 震改造。持续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最大程度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加 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提升农村用电可靠性、安全性。推进天然气"村村通"工程, 不断提升农村清洁能源占比。扩大农村5G通信信号网络覆盖范围。深化快递进村,加强村级寄递物流 综合服务站建设,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 成都:不断提升农村清洁能源占比 扩大农村5G通信信号网络覆盖范围 ...
8000亿“两重”项目清单全部下达,下半年稳投资如何发力
第一财经· 2025-07-03 13:58
重大项目投资 - 重大项目对投资平稳增长发挥"压舱石"作用,基建投资后期有望提速,全年增速预计扩大至6% [1] - 国家发改委安排8000亿元支持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涉及生态修复、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等1459个项目 [2][4] - 1~5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6个百分点 [4] 项目资金支持 -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早发行早使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紧谋划 [1][6] - 1~5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公路8607亿元、水运870亿元),铁路投资2421亿元(同比+5.9%) [6] - 1~5月水利建设投资4089.7亿元,在建项目3.1万个 [6] 行业投资进展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1~6月运输货物74.6万标箱(同比+76.9%) [4] - 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超14万公里,提升安全韧性能力 [4] - 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加快,民间项目投资稳定增长 [9] 政策与工具创新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基建、科技创新、消费及外贸领域,初始规模或不及2022年但可能扩容 [7][8] - 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7400亿元,支持2700余个重大项目 [7] - 国家发改委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投向,规范PPP新机制,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11841个(总投资10.19万亿) [10] 下半年投资展望 - 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推动铁路、水利等重点领域投资增长,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扩大至6% [9][10] - 民间投资活力激发为稳投资重点,需加强产权保护与政策预期一致性 [11] - 商务部将举办"投资中国"展会及招商活动,引入高质量外资项目 [11][12]
实探“数字经济体验周” 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7-03 13:28
人工智能在文娱领域的应用 - AI与VR结合实现游戏世界从"预设剧本"到"开放宇宙"的转变,为玩家提供探索自由并推动VR设备迭代 [1] - 中影年年公司推出基于AIGC的3D内容创作工具"年年彩椒",用户通过描述即可快速生成逼真3D形象 [5] - AI技术显著降低3D建模门槛和成本,使非专业人员也能参与创作,为游戏、影视、动画行业带来变革机遇 [8]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 - 智能工厂中AI与物联网、大数据深度融合,欧必翼公司开发的可信底座整合多项关键技术 [8] - 欧必翼平台提供定制化数据技术服务和深度运营服务,突破传统技术服务局限 [8] - 该平台能为政府部门、企业总部、产业园等快速构建数字化解决方案 [8] 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的应用 - AI实现对城市交通、能源、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如优化信号灯缓解拥堵 [8] - 蘑菇车联MogoMind大模型实现交通环境数字化并提升自动驾驶车辆感知决策能力 [9] - 蘑菇车联计划将大模型成熟应用赋能合作伙伴平台和车企,拓展数据应用场景 [9]
8000亿“两重”项目清单全部下达!
第一财经· 2025-07-03 02:39
国家"两重"建设项目投资 - 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城市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 [1][3] - "两重"建设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2024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 [4] - 重大项目对投资增长发挥"压舱石"作用,1-5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 5%,增速比全部投资高2 8个百分点 [4] 多领域重大工程进展 - 1-5月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 2万亿元,其中公路、水运分别完成8607亿元和870亿元,铁路投资2421亿元同比增长5 9% [7][8] - 全国在建水利项目3 1万个,1-5月水利建设投资达4089 7亿元 [9] - 交通重大工程涵盖27省区市83个项目,7月将有多个项目进入重要节点如南云高速隧道贯通 [8] 资金支持政策 -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三季度将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4只发行时间提前 [9][10]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多地已开展项目培训 [11][12] - 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7400亿元支持2700余个重大项目,本轮工具虽初始规模较小但有望扩容 [13][14] 行业影响与预期 - "两重"项目将推动城市地下管网改造超14万公里,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和管网系统安全 [5] - 机构预计2025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增长9%左右,继续发挥托底经济作用 [1]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精准支持基建、科技创新、消费及外贸等领域 [14]
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将启动
中国证券报· 2025-07-02 20:16
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概况 - 活动将于2025年7月4日启动 聚焦促进暑期入境消费 打造城市活动品牌 [1] - 2025年1-6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 8万人次 同比增长38 5% 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85% "即买即退"销售额同比增长28 1倍 [1] 活动核心策略 - 通过"活动+产品+服务+政策"组合 突出国际化特色 针对日韩 东南亚 欧美游客差异化设计活动 [1] - 重点围绕"好来 好玩 好购"三大方向 提升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吸引力 [1] 入境便利化措施 - 东方航空推出专属优惠机票 滴滴出行提供超100万张打车券 [2] - 锦江国际集团超200家酒店推出住宿优惠方案 [2] - 大众点评推出中英韩三语夏日必吃榜及优惠套餐 [2] - 为240小时过境免签旅客推出"上海+青海"联动产品 携程设专属主题页面 提供免费城市游览服务 [2] 离境退税服务升级 - 上海已开通1391个离境退税商店 较2024年底增加近一倍 [3] - 设立16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新增外滩中央 张园 浦东八佰伴三个全市集中退付点 [3] - 推出14种语言退税指南 开通支付宝电子退付渠道 中国邮政提供专用封装袋 中行建行推出消费让利优惠 [2][3] - 大丸百货布设全国首台自助开单机 自助办理率达50%以上 机场增设自助退税机 [3] 政策支持 - 2025年6月底出台《上海市优化离境退税消费环境行动方案(2025-2027)》 包含16项具体举措 [3] - 从网点布局 商品供给 便利化水平 服务环境四方面系统优化 [3]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2日(周三)新闻联播今日要点
快讯· 2025-07-02 13:39
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 - 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总投资规模达8000亿元 支持1459个项目 [2] - 硬投资领域包括长江流域生态修复 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西部陆海新通道 高标准农田 重大水利工程等 [2] - 软建设领域包括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 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 完善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等改革创新举措 [2]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 - 湖北汉南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首次下沉到位 大桥设计为主跨1600米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 [4] - 黑瞎子岛公路口岸旅检楼完成封顶 涵盖岛下工程 岛上工程及口岸专用通道三部分 [4] - 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全线铺轨完成 线路全长299.8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开通后西安至延安运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左右 [4] -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新航站楼站前枢纽高架全线贯通 预计2026年建成 [4] 水利能源基础设施 - 四川亭子口灌区一期控制性工程"金甲坪"渡槽全线贯通 一期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71.5万亩 供水人口451万 [5] - 青海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线路全长507.5千米 铁塔1134基 预计7月中旬投运 将惠及40多万名牧区群众 [5] 俄乌冲突动态 - 俄罗斯国防部称击落乌军多枚"风暴之影"巡航导弹和173架无人机 [6] - 乌克兰称袭击俄罗斯伊热夫斯克一家生产防空导弹系统和攻击型无人机的工厂 [6][7] - 美国国防部已暂停向乌克兰运送部分防空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 [7] 巴以冲突动态 - 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北部打击约100个军事目标 巴勒斯坦媒体称袭击造成至少51人死亡 [8] - 加沙地带超过82%的地区被以军下达撤离令 [9] - 也门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和无人机 打击特拉维夫机场等目标 [9]
数据资源优势持续巩固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环球网· 2025-06-30 00:41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 -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资源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数字中国建设深入推进使数据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涌现 对经济社会产生乘数效应 [1] - 数据资源驱动技术创新突破 在人工智能领域大规模高质量数据集加速AI与大模型技术优化升级 推动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场景落地 在量子科技领域数据要素高效流动为量子算法优化和量子通信网络构建奠定基础 [2] - 数据资源促进跨领域技术深度融合 以医药研发为例 数据平台共享基因序列临床数据等资源 构建跨领域协作网络 推动研发从经验试错转向数据精准驱动 [2] 数据资源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 数据资源向传统生产要素渗透 与劳动力资本技术等深度融合 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提高要素利用效率 例如改变传统劳动力工作模式为智能预判-派发任务-自动执行的互动模式 [3] - 数据要素实现传统要素靶向集聚和配置优化 加速各类要素市场化智能化进程 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在不同领域有效配置 提升经济整体运行质效 [3] 数据资源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 数据资源推动产业组织方式变革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数字化升级 带动生产方式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大规模个性化生产转变 [4] - 数据资源帮助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深度挖掘与应用为产业赋予新价值维度 创新市场空间和商业模式 如服务化延伸平台化设计 催生高附加值新业态新模式 [4] 数据资源规模优势持续巩固 - 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ZB) 同比增长25% 智能设备数据量增长突出 工业视觉质检设备单日数据生产量超100太字节(TB) 智能网联汽车单台每天数据生产量达20太字节(TB) [5] - 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生产量同比增幅突破30% 低空经济机器人等领域增速显著高于传统行业 5G+北斗技术实现厘米级定位 带动相关领域数据规模快速提升 [6] - 量子计算机性能达超级计算机百万亿倍 可在几百秒内完成普通计算机1万年的计算量 实现对ZB级气象数据的快速解密 [6] 数据资源管理与算力发展 - 结构化数据占存储总量比重同比增长36% 增速远超非结构化数据 金融企业结构化数据存储规模居行业首位 政务数据上云成效显著 [7] - 智能算力在算力总规模中占比提升至32% 中央企业算力规模增长近3倍 智能算力占比40.22% 数据技术企业算力规模同比增长近1倍 智能算力占比达43.63% [8] 政策建议 - 优化顶层设计 构建数据资源法规体系 明确阶段性目标与实施路径 加快形成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加速构建数据领域法律法规体系 [9] - 推进标准协同 形成全域数据治理格局 完善金融医疗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重点行业数据市场信息交互渠道 加快构建数据流通交易标准体系 [9] - 强化安全防护 打造可信数据空间生态 推广联邦学习同态加密等隐私计算技术 推动可用不可见可溯可审的数据使用安全环境建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