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玩具

搜索文档
“拉布布”火出圈!南昌4家门店均已断货,二手市场价格一路飙升!
搜狐财经· 2025-06-17 07:38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旗下LABUBU玩偶在全球市场引发抢购热潮 产品在线上线下渠道均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并衍生出庞大的周边消费生态 [1][3][6] 产品市场表现 - LABUBU玩偶在全球主要城市(包括美国洛杉矶 英国伦敦 韩国首尔)引发排队抢购 海外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3] - 国内市场线上线下同步缺货 南昌4家门店均处于断货状态 出现"一娃难求"现象 [1][10] - 二手市场价格大幅上涨 部分热门款式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3][15] 社交媒体与用户生态 - 抖音 小红书等平台相关开箱视频和收藏展示内容获得可观播放量和点赞量 [4] - 小红书平台"拉布布娃衣"相关分享笔记数量突破10万篇 用户积极参与穿搭分享和购买经验交流 [6] - 消费者开发出"盲盒购买-重复款式转卖"的资金回流模式 单次盲盒购买金额达2000元以上(购买6个装) [14] 衍生品市场发展 - 电商平台出现专门LABUBU娃衣店铺 产品价格区间为30-150元人民币 单链接销量超过5万件 [8] - 原有玩偶周边店铺快速上线LABUBU相关产品 试图抓住流量红利 [8] - 娃衣品类覆盖服装 鞋帽 配饰等 形成完整穿搭体系 [6][8] 行业意义 - 产品成为年轻人展示个性与审美的潮流符号 体现中国IP全球化拓展能力 [15] - 公司与游戏《黑神话 悟空》共同代表中国创意内容走向国际市场的趋势 [15]
博时基金王诗瑶:解析LABUBU爆火背后的新消费投资逻辑
新浪基金· 2025-06-17 01:37
新消费定义与特征 - 新消费指基于新技术、新业态形成的消费行为,包括智能家电、潮流玩具、美妆护肤、宠物经济、即时零售、茶饮等 [1] - 核心特征为数字化、绿色化、情绪价值导向 [1] 新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及AI、大数据技术应用加速线上线下融合 [2] - 消费升级需求:Z世代追求个性化、悦己体验,推动潮玩、宠物经济、玄学消费等情绪价值赛道爆发 [2] - 下沉市场潜力释放:高性价比国货品牌通过供应链优化覆盖低线城市,部分行业和公司实现高增长 [2]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差异 - 驱动逻辑:新消费以"情绪价值"和"供给创造需求"为核心,满足Z世代悦己、社交需求;传统消费依赖物质需求与人口红利 [3] - 估值方法:新消费高成长性支撑高估值;传统消费锚定稳定现金流与股息率 [4] - 风险特征:新消费高波动易受市场情绪影响;传统消费防御性强但需求增长乏力 [4] 新消费行业趋势 - 在宏观环境下新消费的高成长性较为稀缺,可能出现局部泡沫 [4]
张朝阳“后悔送回”的labubu,被胡润换了一台车
新华网财经· 2025-06-15 08:25
绝版Labubu的交换与拍卖 - 绝版Labubu由胡润通过人造蓝宝石与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交换获得,王宁称这是公司最后一个[3] - 该Labubu随后被交换给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但张朝阳后续将其送回胡润[3] - 6月15日胡润将该Labubu赠予小马智行CEO彭军,作为交换获得公司第一辆公共道路自动驾驶汽车,价值30多万元[1] - 6月10日一款初代薄荷色LABUBU以108万元拍卖成交,尺寸为高131cm,全球唯一[3] - 另一款全球限量15版棕色LABUBU以82万元成交[4] Labubu的市场价值与影响力 - Labubu是中国香港艺术家龙家升创作的北欧森林精灵形象,由泡泡玛特签下后推出系列潮流玩具[12] - 该形象在全球引起抢购热潮,具有显著的市场溢价能力[12] - 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对送回Labubu表示后悔,反映出该藏品的稀缺性和收藏价值[9] 相关企业动态 - 小马智行通过交换Labubu获得品牌曝光,其首辆公共道路自动驾驶汽车被作为交换物[1] - 泡泡玛特作为Labubu的版权方,其创始人参与了早期的藏品交换[3]
商场一女子为抢LABUBU坠楼?谣言!关于LABUBU,警方提醒
环球网· 2025-06-14 05:36
泡泡玛特LABUBU盲盒抢购乱象 - 网传女子为抢购LABUBU盲盒坠楼事件被证实为谣言 商场泡泡玛特售卖点均在一楼且不在中庭位置 与坠楼事件无关 [1][3][4] - 多地出现LABUBU盲盒抢购冲突 网传视频显示泡泡玛特自动贩卖机旁发生多人扭打事件 疑似黄牛与顾客冲突 [4] - LABUBU系列盲盒引发线上线下抢购热潮 部分消费者凌晨排队购买 二手市场出现高价转卖现象 [6][8] 泡泡玛特盲盒销售的法律责任 - 律师指出企业有责任维护销售秩序 若未采取合理措施防范冲突可能面临侵权损害赔偿 [6] - 黄牛批量囤货高价转售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若使用暴力手段抢购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7] - 消费者参与抢购冲突同样可能面临治安处罚 购买到假冒产品可依法要求赔偿 [7] 盲盒消费陷阱 - 二手平台出现LABUBU整盒诈骗案例 骗子利用官方渠道缺货现状实施虚假购物诈骗 [11][12] - 警方提醒消费者应从正规渠道购买 警惕不符合常理的低价广告信息 [19][20] 泡泡玛特市场表现 - 公司旗下潮流玩具受年轻人追捧 带动股价持续上涨 [6] - LABUBU系列产品火爆引发"一娃难求"现象 反映IP运营成功但供应链面临挑战 [8]
泡泡玛特的基因深处早已刻下全球化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4 00:06
LABUBU潮玩现象与市场热度 - LABUBU成为全球最火的潮玩商品 引发从曼谷到纽约的抢购狂潮 日本官网几分钟售罄 [1] - 泡泡玛特市值创新高 LABUBU背后隐藏万亿蓝海市场潜力 [1] - LABUBU设计打破传统审美范式 融合北欧暗黑童话与东方志怪文化 契合Z世代个性表达需求 [1] 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 - 中国企业出海模式从成本优势转向以IP为核心 通过设计创新和文化共鸣构建全球情感认同 [2] - 泡泡玛特代表"生而全球化"企业 其盲盒文化灵感源于全球文化交融 设计师团队具有跨文化背景 [2] - 商业模式融合日本扭蛋文化 欧美IP衍生品经验 香港潮玩艺术精神 依托中国供应链优势 [2] 新型全球化企业特征 - 全球化企业新范式需具备:全球文化趋势洞察 多元审美把握 数字技术融合 初创期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3] - 数字化平台成为文化共振载体 企业出海需"全球在地化"策略 供应链向柔性敏捷转型 [3] - 全球化进入蜕变阶段 文化共鸣与创新价值需求持续存在 难以真正"脱钩" [3] 行业数据与商业动态 - 一只Labubu拍卖价达108万元 义乌Labubu商品下架 反映市场供需失衡 [5] - Labubu租赁服务兴起 日租金30元起 显示二级市场活跃度 [5] - 基金经理减持茅台增持泡泡玛特 显示资本对潮玩行业青睐 [5]
21社论丨泡泡玛特的基因深处早已刻下全球化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7:40
行业趋势 - LABUBU等潮流玩具在全球引发抢购热潮,从泰国曼谷到纽约、伦敦、日本均出现排队盛况和快速售罄现象,显示Z世代正在重新定义全球化市场[1] - 互联网潮流加速文化传播,推动潮流文化进入快速互相影响带动的新阶段[1] - 数字化平台成为文化共振的超级导体,供应链从刚性规模转向柔性敏捷,成为全球化深耕的韧性基石[3] 产品设计 - LABUBU采用"丑萌美学"设计,打破传统玩具审美范式,融合北欧神话暗黑童话与东方志怪文化,迎合Z世代个性表达需求[1] - 产品设计具有跨文化特质,尖牙、异色瞳和"亦正亦邪"的精灵气质成为全球年轻人消费热点[1] 企业战略 - 泡泡玛特代表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重大变化,从依赖成本优势转向以独特IP为核心,通过设计创新和文化共鸣构建全球情感认同[2] - 公司采用"生而全球化"的创生逻辑,从初创阶段就具备全球资源配置视野,融合日本扭蛋文化、欧美IP衍生品市场经验和中国香港潮流艺术精神[2][3] - 商业模式整合全球设计资源,设计师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创作语言天然具有跨文化表达能力[2] 市场机会 - LABUBU现象揭示潮玩市场存在万亿蓝海潜力,全球年轻人消费热情被持续激发[1] - 全球化红利依然存在,中国企业通过开放心态和核心能力建设可继续获得全球化机遇[4] 文化影响 - 潮流玩具成为新时代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人类对文化共鸣和创新价值的持续追求[3] - 成功的企业出海需立足于"全球在地化"智慧,实现文化共情与融合[3]
日媒对比Labubu和HelloKitty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3 09:54
泡泡玛特与IP热潮 - 泡泡玛特旗下IP"拉布布"在全球掀起热潮,外媒报道称其"席卷全球"并引发时尚圈疯狂 [1] - 泡泡玛特市值自2020年12月上市以来仅用4年半时间超过3300亿元人民币,对比三丽鸥(凯蒂猫母公司)市值约850亿元人民币 [1] - 摩根大通报告显示拉布布在商品化授权、谷歌搜索热度等方面快速追赶凯蒂猫 [1] IP生命周期与成功案例 - 凯蒂猫诞生于1974年,通过"不变的面孔+不断变化的内涵"维持50年人气,契合日本文化软实力输出需求 [1] - 熊本熊通过"蠢萌"定位在"失去的30年"社会压力背景下获得广泛认同,其免费授权策略和行政化运营助力IP破圈 [2]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强调"尊重时间,尊重经营",显示对IP长期运营的认知 [2] 中国潮流文化出海策略 - 专家建议中国企业需深耕本地化策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拓展欧洲及中东市场、持续研发创造国际影响力IP [3] - 配套平台出海能为潮流文化产品提供持久灵活支持,提升竞争力 [3] - 中国潮玩走红趋势有望进一步凸显"酷实力" [3]
年内股价暴涨超200%,泡泡玛特全是“泡泡”?步步高段永平点评看衰言论:有点意思
金融界· 2025-06-13 03:36
泡泡玛特市场表现 - Labubu系列产品市场热度极高 两只Labubu拍出190万天价并在国外引发抢购甚至斗殴事件 [1] - 泡泡玛特股价创历史新高 6月12日盘中达283 4港元/股 较年初上涨超200% 较2024年2月低点上涨超16倍 [1] - 公司市值突破3600亿港元 超过携程集团 中国财险 中信证券等港股上市公司 [1][2] 同行业对比 - 泡泡玛特市值约为名创优品的9倍 前者超3600亿港元 后者仅400多亿港元 [2] - 名创优品正评估分拆TOP TOY赴港上市 目前处于初步阶段 上市细节未定 [3] 市场争议 - 有观点质疑泡泡玛特商业模式 认为盲盒本质是赌博行为 产品易被模仿 缺乏长期价值 [4] - 步步高集团董事长段永平对看空评论表示"有点意思" [5]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回应股价质疑 强调公司将通过业绩成长证明价值 [6] 财务指标 - 泡泡玛特动态市盈率109 92倍 市净率32 16倍 显著高于港股同业水平 [2] - 中银香港 携程集团等可比公司市盈率均低于20倍 市净率普遍在1-2倍区间 [2]
“顶流”诞生记:是谁在为“小怪兽”们定价
金融时报· 2025-06-13 01:40
LABUBU IP现象与市场表现 - 薄荷色初代LABUBU PVC雕塑以124.2万元成交价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1] - LABUBU"三博士"系列作品1个月内从18.6万元升值至58.65万元 [1] - 泡泡玛特2019年起推出LABUBU盲盒系列 逐步构建跨领域现象级IP [1] 消费市场反应 - LABUBU 3.0系列引发全球抢购 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出现"一BU难求"现象 [3] - 明星带货效应显著 Lisa、蕾哈娜等名人推动IP热度 [3] - 4月国内销售增速超一季度 预计5-6月持续加速 [4] - 盲盒隐藏款二手市场溢价达数十倍 [2] 公司财务与资本表现 -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38亿元(+106.92%) 净利润31.25亿元(+188.77%) [6] - THE MONSTERS系列收入30.4亿元 同比增长7.3倍 [6] - 2025年股价累计上涨约两倍 市值突破3600亿港元 [5] - 创始人王宁以203亿美元身家跻身中国富豪榜前十 [6] - 2025Q1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5% [6]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谷子"经济2024年规模1689亿元(+41%) 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元 [6] - IP经济概念股4-6月累计涨幅超30% 多只个股涨停 [7] - 行业形成"IP内容—技术应用—全球生态"立体化竞争格局 [7] IP运营与文化输出 - 公司通过限量销售策略制造稀缺性 强化市场热度 [3] - IP产品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具备跨文化传播潜力 [9] - 明星社交平台展示引发链式反应 推动IP向时尚符号转型 [3]
基金分析报告:如何捕捉港股科技的估值修复和成长性机会?
民生证券· 2025-06-12 12:02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因流动性和成长性提升估值回升,科技、医药等成关注方向,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多策略基金长期收益弹性强,持仓偏好高成长板块,有望在港股估值修复中获超额收益 [1] 如何捕捉港股科技成长机会 - 港股市场长期估值低但近期回升,近十年恒生指数平均 PE_TTM 为 10.53,当前处于 57%的十年估值分位数 [8] - 2024 年至今港股日均成交额达 1241 亿港元且持续提升,南向资金净流入大幅增加,2025Q1 公募基金对港股偏好提高,持仓市值达 3146 亿元,加权港股总仓位 13.51%创历史新高 [10][12] - 中概股回流提高港股成长性,前中国 10 家科技巨头公司流通市值在港股占比约 34%,科技、医药等成今年港股主要关注方向 [14][15] 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多策略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风险收益特征 - 曲少杰管理以来基金长期收益高、弹性强,自 2019 年 6 月年化超额收益 5.54%,2024 年以来年化夏普 1.8,滚动持有一年期胜率超 50% [20][22][23] 配置偏好 - 约九成港股持仓且近年占比增加,资产配置以港股为主 A 股为辅,择时准确度较高 [25] - 偏好 TMT、医药等成长型板块,2024 年年报前五大重仓行业占比约 90.25%,下半年增持电子等行业 [27] 持仓特征 - 重仓股采用买入持有策略,多为行业龙头或新兴小巨人,2023 年底买入泡泡玛特贡献高收益 [30] - 2025 年一季报前十重仓股占比 74%,集中于新消费和互联网企业,持仓估值低于港股整体且处历史低位 [33][34] - 持仓股盈利能力强,2020 年以来 ROE 和毛利率增长,当前加权 ROE 达 14%,毛利率超 30%,归母净利润增速约 80% [37] 操作特点 - 投资风格偏好热门股,近三年换手率中枢约 180%,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高于同类基金平均水平 [38] 管理人特征梳理 - 基金管理人长城基金成立于 2001 年,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募管理规模约 3342 亿元,产品线丰富且获多项业内大奖 [42] - 基金经理曲少杰管理 3 只基金,规模 11.54 亿元,投资理念是长期持有优质公司,选股注重估值与盈利增速匹配 [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