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演出
icon
搜索文档
端午假期出游“新风尚”激发消费“新活力”
消费日报网· 2025-06-04 02:38
端午假期旅游市场概况 - 端午小长假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6.57亿人次,日均2.19亿人次,同比增长3.0% [1] - 短途游、周边游仍是主流,同时划龙舟和文化研学成为新兴旅游方式 [1] - 北京市公园接待游客449.21万人次,同比增长14.67%(2024年为391.74万人次) [3] - 北京游客量前三的公园:天坛公园30.48万人次、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28.7万人次、颐和园26.34万人次 [3] 文化体验活动表现 - 太行水镇推出六大主题活动与全天候沉浸式演艺,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融合 [1] - 北京各市属公园推出科普游园会、艺趣游园会、文化游园会等系列特色活动 [3] - 2025千帆音乐季·奇遇海音乐节吸引近7万人到场,首次融合音乐、电竞、文旅 [8] - 音乐节共有19组音乐人和2支电竞战队参加,创新打造多元文化盛宴 [8] 龙舟运动发展情况 - 龙舟观赛最火爆城市:广州、佛山、杭州、岳阳、成都 [7] - 龙舟观赛人群中外地游客占比18%,境外游客规模较平日增长64% [7] - 广西(钦州)-东盟海上龙舟公开赛有16支国内外队伍参赛,包括东盟地区队伍 [7] - 俄罗斯交换生参与龙舟比赛,显示这项运动正在国际化 [7] 旅游消费新趋势 - 游客更倾向于穿着古装游览景区,体验历史文化 [3] - 太行水镇活动呈现"白昼市井烟火,星夜光影传奇"的沉浸式体验 [1] - 音乐节创新性地将电竞与文旅结合,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8]
假期文旅有多“热”?数据盘点“端午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03 02:03
文旅市场总体表现 - 端午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21.1万人次同比增长5.4% 旅游总花费107.7亿元同比增长6.7% [7] - 内蒙古接待国内游客915.65万人次同比增长4.41% 国内游客总花费62.70亿元同比增长5.54% [11] - 甘肃接待游客1492万人次同比增长5.1% 旅游花费96.4亿元同比增长8.3% [11] - 湖南累计客流1728.8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6% 其中省外游客203.95万人次同比增长110.61% [12] 区域文旅活动亮点 - 黄河壶口瀑布推出"非遗+文旅"主题活动 包含旱地龙舟赛、壶口斗鼓等特色项目 [3] - 山西太原晋祠博物馆开展舞蹈民乐表演和非遗制作体验活动 [3] - 青海湖游客参与跳锅庄、与斑头雁等野生动物互动 [3] - 贵州施秉县举办千人抬独木龙舟、万人长桌宴等传统活动 [3] - 黑龙江双鸭山70亩油菜花田吸引游客观光 [3] - 云南峨山县呈现融合千年技艺与民族风情的文化盛宴 [5] - 江苏如东举办科技烟花秀 新疆喀什古城千架无人机灯光表演 [5] 细分市场增长动力 - 北京演出市场开票316台超1100场演出 同比增加32% 国家体育场刷新单场观演人数纪录 [9] - 北京入境游客6.7万人次同比增长35.8% 入境游客花费7.2亿元同比增长41.1% [9] - 内蒙古亲子游和民俗体验游成主流 区外游客主要来自河北、江苏、重庆 [11] - 江西吉安发布长颈鹿家族城市IP 吸引亲子游客互动 [14] - 河南安阳太行大峡谷推出香囊缝制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15] 消费行为特征 - 游客出游以进城旅游和本地休闲为主 客源地集中在广东、山东、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 [15] - 江苏省内旅游占比达65.6% 受足球联赛带动跨市观赛热潮 [15] - 高铁和自驾成为主要出行方式 小众旅游目的地热度增长 [15] - 商圈、度假区、文博场馆、城市公园为游客主要选择 [15] - 民俗非遗活动和亲子游成为新亮点 南方龙舟比赛受青睐 [15]
国风端午 畅游三秦
陕西日报· 2025-06-02 23:07
文旅市场表现 - 端午假期陕西省55个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70 21万人次 同比增长0 23% [1] - 旅游经营收入达11994 53万元 同比增长2 73% [1] - 入境游接待362团4324人 同比分别增长61 6%和72 2% [1] - 全省11家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客流量192 39万人次 同比增长8 61% 营业收入1 25亿元 同比增长11 92% [6] 文体旅融合活动 - 安康汉江龙舟节吸引256万人次观看直播 包含抢鸭子、摸鲤鱼等特色节目 [2] - 汉中市举办100余项文商体旅促消费活动 包括桨板公开赛、亲水运动季等 日均吸引3万余名游客 [2] - 咸阳推出湖畔音乐会、国潮古风影视动漫主题曲专场等活动 [2] - 渭南火车站展示非遗产品 景区免费演出皮影戏 [3] - 商洛棣花古镇开展诗词诵读、包粽子活动 柞水溶洞景区举办百步投壶等互动项目 [3] 文化体验与创新 - 西安城墙景区推出金甲武士巡演、《不良帅》互动等盛唐主题内容 [4] - 张载祠通过拓印活动传播关学文化 大唐芙蓉园举办唐文化巡游及非遗展演 [5] - 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举办儿童剧展演 包括《丑小鸭》等剧目 [5] - 多家博物馆推出青铜文明展、社教课程 并延长开放时间优化服务 [5] 演出市场动态 - 全省营业性演出举办229项1582场次 流行乐、儿童剧等占比28 8% [6] - 脱口秀、现代舞等新兴演出形式表现活跃 13类演出受年轻群体欢迎 [6]
端午假期江苏迎客超1240万人次
新华日报· 2025-06-02 22:02
旅游行业表现 - 端午假期江苏省接待游客1241.55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46.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和0.20% [1] - 银联商务数据显示假期前两天全省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65.57亿元,同比增长1.5%,占全行业异地消费的35.10%,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的10.80% [1] - 全省共举办584场演出活动,观演人次28.7万,同比增长352%,票房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574% [2] 文旅活动亮点 - 江苏省推出超1880项文旅活动,涵盖非遗展演、民俗体验、亲子互动、音乐演出、文博展览等 [1] - 常州站举办大运河龙舟赛、国潮非遗集市等活动,南京清凉山公园举行青年非遗群展、精品非遗市集等 [2] - 苏州、南京溧水、淮安里运河等地举办龙舟竞渡活动 [2] 体育赛事带动消费 - 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江苏金坛站吸引上千位沪苏浙皖运动爱好者 [3] - "苏超"联赛带动9万名观众现场观赛,主场6个城市的银联异地渠道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 [3] - 常州、徐州、镇江推出景区免票优惠政策,盐城、南京、泰州推出"看球+旅游+美食"套餐 [3] 亲子及文博市场 - 端午适逢"六一"儿童节,飞猪平台数据显示大型景区与主题乐园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5%,"一价全包"套餐预订量同比大涨超140% [3] - 全省65家博物馆延时开放,16家博物馆开展主题夜游活动,推出教育课程和研学项目 [3] 惠民政策 - 淮安西游乐园、扬州瘦西湖、镇江三山等热门景区推出优惠购票或免票入园政策 [4] - 宿迁发放旅游满减券超3000份,无锡、徐州联合滴滴出行发放消费券包超千万,常州实施外地游客免费乘坐公共交通政策 [4]
2025端午上海旅游亮眼:文旅商体展联动 三天全要素旅游消费超124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6-02 18:26
旅游消费数据 - 2025年端午假期上海市接待游客648.08万人次 全要素旅游交易总金额124.77亿元 同比增长3.30% [1] - 上海市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59% 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主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27万人次 [1] - 节日前两天上海全市线上线下消费近200亿元 同比2024年增长4.1% [1] 主题乐园经济 - 端午假期上海文旅消费规模全国第二 餐饮类消费同比增长38% 旅游景点类消费同比增长53% [2] - 上海迪士尼乐园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等主题乐园推出亲子活动 成为流量担当 [2]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开启试运营 串联金山和平湖文旅资源 推出两条新线路吸引客流 [4] 夜间经济 - 端午假期上海夜间消费同比增长20.8% 苏州 杭州 北京等地游客是主力 [4] 票根经济 - 端午假期上海举办447场演出 同比增长5.82% 接待观众37.9万人次 票房收入1.03亿元 同比增长156.27% [5] - FE电动方程式上海站赛事期间每天吸引上万观众 嘉定区组织180余家商户参与票根联动 最高优惠7至8折 [5] - 浦东启动"跟着演出游浦东"活动 近百场演出参与 凭票根可兑换酒店景区优惠 住宿订单最高优惠1000元 景区门票最高优惠100元 [6] - 东方明珠利用票根经济提升文化附加值 延长消费链 推出景点门票优惠为暑期旅游预热 [6]
端午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21.1万人次
新华社· 2025-06-02 13:27
旅游行业表现 - 端午假期北京共接待游客821.1万人次 同比增长5.4% [1] - 实现旅游总花费107.7亿元 同比增长6.7% [1] - 入境旅游持续升温 接待入境游客6.7万人次 同比增长35.8% [2] - 入境游客花费7.2亿元 同比增长41.1% [2] 文旅活动与产品 - 推出1700余场文旅活动 主题为"悠悠端午情·京彩夏日行" [1] - 民俗文化活动受欢迎 包括龙舟嘉年华 非遗市集 汉服体验等 [1] - 亲子游 研学游成为出游主旋律 适逢"六一"国际儿童节 [1] - 推出7条"山野寻踪·端午自然观察家"主题游线路 [1] - 聚焦"传统景点新体验"与"新兴景点新发现"两大主题 [2] 演出市场表现 - 营业性演出316台1119场 观众45.8万人次 票房1.4亿元 [1] - 演出场次 观众人数 票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 75% 130% [1] - 大型演出活动11场 观众25万人次 票房收入1亿元 [1] - 大型演出显著拉动周边住宿 餐饮 交通 购物等消费 [1] 国际推广活动 - 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余位旅行商参与"发现北京之旅" [2] - 考察体验北京旅游的新产品 新场景 新服务 [2]
新场景新业态层出不穷 文旅“玩法”不断上新 各地假期消费市场欣欣向荣
央视网· 2025-06-02 04:52
文旅消费新场景 - 北京艺术中心举办"城市绿心森林音乐周",结合非遗文创和美食市集吸引音乐爱好者 [1] - 长辛店国潮时尚街区融合少儿表演与古镇景观,提升假期文化演出活力 [1] - 江苏青年文艺爱好者创作环境舞蹈和古风朗诵,结合端午民俗体验为乡村文化消费注入新活力 [1]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 - 湖南《竹海幻境》剧目融合全息投影等技术,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带动当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4] - 江西德安博物馆利用3D数字技术展示文物,端午假期日均游客超6000人次,同比增长30% [7] - 深圳福田龙舟赛采用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吸引约4万名观众 [9] 亲子消费热潮 - 四川北川羌城旅游区推出亲子旅拍套餐,带动家庭消费 [14] - 布达拉宫背景创意拍摄吸引游客排队3小时,旅拍搜索量同比增长230% [16] - 小红书数据显示近五年旅拍笔记数增长9倍,23—27岁女性及亲子旅拍需求旺盛 [19] 创新活动形式 - 南昌旱地龙舟赛和端午蹴鞠吸引儿童参与 [9] - 四川南充无人机编队表演结合龙舟元素,增强节日氛围 [11] - 四川龙泉村机器人和机器狗舞蹈表演吸引游客互动 [13] 文化IP热度 - 洛阳博物馆北魏彩绘陶牵手女俑成为热门打卡点 [17] - 江西德安博物馆展示750年前的粽子文物,通过数字技术增强观赏性 [7]
“票根经济”激活上海文旅消费,下一步是打破更多壁垒
新浪财经· 2025-05-31 06:23
电竞赛事与消费转化 - 2025英雄亚洲冠军联赛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举办反恐精英2、英雄联盟、王者荣耀三个项目的巅峰对决 [1] - 电竞流量在场外转化为实体消费动能 世博天地商场推出100元零售券和7折至95折餐饮折扣券 覆盖近50家餐饮商户 [1] - 大型活动串联住宿、餐饮、交通、购物、旅游等多个产业 形成从流量到消费的闭环 [1] 浦东演艺市场数据 - 截至4月底 浦东举办境内(外)营业性演出8856场(次) 其中万人及以上大型演出44场(次) 占全市总量69.84% [2] - 累计吸引观众近478万人次 票房收入近5亿元 [2] - 截至9月还将举办近5000场(次)演出 包括大张伟、陈小春等近百场大型演出活动 [2] 票根经济政策与实施 - 浦东新区实施演艺票根券提振旅游消费 消费者凭票根可在携程、美团兑换酒店、景区优惠 住宿订单最大优惠1000元 景区门票最大优惠100元 [3] - 投入财政资金2000万元 政企合作推出半价礼包 区财政补贴30% 酒店及景区提供20%优惠 [5][6] - 活动覆盖5月30日至9月30日 涉及大麦网、票星球、纷玩岛三家票务平台 [4] 行业联动与消费延伸 - 演唱会门票消费对当地消费拉动达1∶4.8 83%演出观众会规划相关旅游动线 [3] - 上海前滩香格里拉酒店针对观演宾客调整餐厅运营时间并开设深夜简餐吧 [6] - 东方明珠塔利用演出经济带动效应推出门票优惠 计划在6月和9月淡季实施 [6] 票根经济起源与案例 - 票根经济概念起源于2024年"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大展带动南京路商圈消费增长 [7] - 上海国际电影节将拓展影院展映联动模式 商圈类展映影院与餐饮商户联动 推出"赶场套餐"和文创产品 [6][7] - 部分影院如百丽宫影城、sfc上影影城凭票根可兑换自制徽章等特色周边 [7] 票根经济现存挑战 - 激励机制依赖政府补贴与商家让利 缺乏长效收益分配机制 部分商家参与度低 [8] - 跨行业数据共享不足 难以评估联动效果 政策制定缺乏数据支撑 [8] - 电子票根需打通多平台接口 部分兑换流程繁琐 影响消费者体验 [8]
提振消费进行时丨前五月南宁演唱会拉动经济增长超16亿元
广西日报· 2025-05-31 02:11
演唱会经济效应 - 刀郎演唱会在南宁吸引观众约4.76万人次,拉动经济增长近1亿元 [1] - 1至5月南宁举办8场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接待观众约24.05万人次,拉动经济增长约16.43亿元 [1] - 南宁市通过创新举措和精细化服务管理推动演唱会经济,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兴商、以商带体"的良性循环 [1] 城市文化推广策略 - 南宁演唱会融入在地文化,如刀郎演唱会上献唱广西民歌、伴唱身着民族服装 [2] - 嘉年华活动设置漂流夜市,涵盖旅行社、餐饮、宾馆、景区、文创、非遗美食等商家,展示本地特色文化 [2] - 活动现场免费发放包含广西特色商品、手绘地图、美食兑换券等在内的文旅宠粉大礼包 [2] 粉丝互动与体验优化 - 设置南宁文旅老友音乐季打卡点,开设5个群众舞台、3个老友互动现场,为未购票歌迷提供展示平台 [2] - 推出48项宠粉措施覆盖景区、餐饮、商超、公共交通等消费场景,强化"演唱会+"聚集效应 [1] - 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实现城市与粉丝的"双向奔赴" [2]
灯塔推出演出行业首个AI口碑服务产品 助力商家实现宣发提效
中国经济网· 2025-05-30 05:39
行业创新 - 大麦联合灯塔研究院推出演出行业首个AI口碑服务产品——灯塔AI演出口碑分析 基于大麦端内200万条用户评论 通过AI算法精准分析剧目口碑 涵盖剧情 演员 制作 创新 嘈点等多个细分维度 [1] - 灯塔AI演出口碑分析已在部分演出项目中初步验证 未来将重点聚焦剧场项目 帮助商家优化作品和宣发策略 [1] - 大麦通过"想看""许愿"等数据化产品实现剧场"超前蓄水" 2024年《SIX》《猫》等百余个戏剧IP的"想看"提升20% 想看用户购票转化率是非想看用户的2.4倍 [1] 营销策略 - 大麦增设场馆阵地 聚合演出资讯和活动福利 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平台入驻戏剧内容厂牌超200家 德云社 开心麻花 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粉丝数超100万 [2] - 大麦打造档期营销 团购 周三半价等多元玩法 团购通兑券核销率行业第一 首次观剧新用户占比68% [2] - 大麦布局MCN淘秀营销 构建全域演出营销服务体系 累计服务国家大剧院 中国国家话剧院等30余家客户 服务项目超200个 [2] 行业活动 - 大麦举办2025剧场商家推介会 全国150家核心剧场客户参会 当然有戏 话剧九人 九维文化等带来重点巡演项目分享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