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

搜索文档
【锋行链盟】2025年港股IPO行业趋势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9-16 06:22
2025年港股IPO市场的行业趋势将深度受全球经济环境、中国产业政策导向、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及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 响。结合当前(2024年中)的宏观背景与产业发展脉络,以下从核心驱动领域、政策支持方向及潜在风险三个维度,对2025年 港股IPO的重点行业进行分析: 一、核心驱动领域:高增长与强需求支撑的赛道 1. 科技与数字经济:AI+硬科技的深度融合 2. 生物科技与创新医疗:从"研发驱动"到"商业化落地" 3. 新能源与绿色经济:全球碳中和下的产业链分化 三、潜在风险:需警惕的变量 结论:2025年港股IPO的"黄金赛道" 综合来看,2025年港股IPO的核心机会将集中在科技(AI+硬科技)、生物科技(创新药+器械)、新能源(储能+电动车产业 链)三大方向,同时高端制造(专精特新)、消费复苏(新品牌+服务)也有结构性机会。企业需具备"技术壁垒+商业化能力 +政策契合度"三重优势,才能在港股市场获得高估值与投资者认可。 1. 高端制造与"专精特新":制造业升级的核心载体 政策背景:中国"十四五"规划强调"制造强国",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专精特新"企业(专业化、精细 化、特色化、新颖化 ...
华润电力等成立风力发电新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5:19
公司动态 - 华润国晶风力发电(定远)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郭兆星 [1]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风力发电技术服务 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生物质能技术服务 储能技术服务 蓄电池租赁等 [1] - 公司由华润电力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晶新能源(滁州)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 行业布局 - 新公司业务覆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服务的多个领域 包括风能 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1] - 储能技术服务和蓄电池租赁被纳入经营范围 显示公司布局能源存储配套服务 [1]
草原上的绿电革命:点对点直供如何重塑中国能源版图?
搜狐财经· 2025-09-16 04:17
02 技术创新:打造稳定可靠的全绿电"样板间" 在广袤的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上,一场静悄悄的能源变革正书写着中国绿色发展的新篇章。这里,企业不再仅仅依赖传统电网,而是通过"专线"直接获取绿 色电力——成本更低、来源清晰、认证合规。这并非实验室里的构想,而是已稳定运行超过10个月的现实。由运达能源科技集团打造的全国首个全备案绿电 直连园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园区绿色供电项目,不仅标志着中国绿电直连模式首次实现规模化实践,更跑通了绿电"发-送-用-交易"全链路的商业闭 环,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间"。 政策落地,实践先行。运达丰镇园区项目是这场绿电革命的核心载体。该项目采用了先进的"风光储一体化"系统设计,总装机容量达80MW,并配套了储能 设施,成功实现了园区企业100%绿电稳定直供。其核心突破在于打破了传统"源网荷储"项目的电网层级限制,创新性地打造了"绿电专线",实现了发电端 与用电端的点对点连接。这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损耗,提升了经济性,更确保了每一度电的绿色属性可追溯、可认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欧盟碳边境调 节机制(CBAM)逐步落地的背景下,这种直连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清晰可靠的绿电溯源路 ...
兴证国际:维持大唐新能源(01798)“增持”评级 关注国补回款带来报表改善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1:54
核心观点 - 维持大唐新能源增持评级 公司处于折价区间 政策推动绿电行业盈利中枢回归有望带动估值修复 [1]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9亿元 25.46亿元 26.61亿元 同比增长2.2% 4.8% 4.5% [1] - 对应2025年9月12日收盘价PE估值为7.1倍 6.8倍 6.5倍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68.45亿元 同比增长3.30% 增加2.19亿元 [2] - 归母净利润16.88亿元 同比下降4.37% 减少0.77亿元 [2] - 经营性现金流31.22亿元 同比增长76.05% [2] - 融资成本2.48% 较年初下降36个基点 财务费用同比压降1.05亿元 [2] - 单Q2营业收入32.86亿元 同比增长5.99% 增加1.86亿元 [2] - 单Q2归母净利润6.67亿元 同比下降4.26% 减少0.30亿元 [2] - 宣布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 每股0.03元人民币 [2] 装机容量与发电量 - 截至2025H1末控股装机容量19.07GW 其中风电14.52GW 光伏4.55GW [3] - 去年同期风电装机13.11GW 光伏装机2.44GW [3] - 上半年风电利用小时1138小时 同比减少29小时 光伏利用小时542小时 同比减少228小时 [3] - 风电发电量164.93亿度 同比增长8.16% 光伏发电量23.83亿度 同比增长26.97% [3] - 单Q2风电发电量75.72亿度 同比增长7.69% 光伏发电量13.99亿度 同比增长36.05% [4] 收入与盈利能力 - 上半年售电收入67.78亿元 同比增长3.04% [3] - 风电售电收入61.45亿元 同比增长2.09% 光伏售电收入6.34亿元 同比增长13.18% [3] - 风电度电售电收入0.373元/度 同比下降0.022元/度 光伏度电售电收入0.266元/度 同比下降0.032元/度 [3] - 风电经营利润46.91亿元 同比下降5.59% 光伏经营利润1.87亿元 同比下降29.01% [3] - 风电度电经营利润0.284元/度 同比下降0.041元/度 光伏度电经营利润0.079元/度 同比下降0.062元/度 [3] - 上半年合计净利润19.09亿元 同比下降3.66% 减少0.72亿元 [4] - 度电净利润0.101元/度 同比下降0.015元/度 [4] - 单Q2度电收入0.366元/度 同比下降0.018元/度 度电净利润0.086元/度 同比下降0.010元/度 [4] 资产负债状况 - 截至上半年末应收账款及票据余额243.71亿元 [4] - 应收账款及票据占当期总资产20.93% 占净资产62.79% [4] - 建议关注国补回款带来的现金流修复空间 [4]
兴证国际:维持大唐新能源“增持”评级 关注国补回款带来报表改善空间
智通财经· 2025-09-16 01:52
投资评级与估值 - 维持大唐新能源增持评级 公司当前处于折价区间 政策推动绿电行业盈利中枢回归有望带动估值修复 [1]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9亿元 25.46亿元 26.61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2.2% +4.8% +4.5% [1] - 对应2025年9月12日收盘价PE估值分别为7.1倍 6.8倍 6.5倍 [1] 2025年中报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45亿元 同比增长+3.30%或+2.19亿元 [2]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88亿元 同比下降-4.37%或-0.77亿元 [2] - 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31.22亿元 同比增长+76.05% [2] - 融资成本2.48% 较年初下降36个基点 财务费用同比压降1.05亿元 [2] - 第二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32.86亿元 同比增长+5.99%或+1.86亿元 [2] - 第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6.67亿元 同比下降-4.26%或-0.30亿元 [2] - 宣布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 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03元人民币 [2] 装机容量与发电量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控股装机容量19.07吉瓦 其中风电装机14.52吉瓦 光伏装机4.55吉瓦 [3] - 去年同期风电装机13.11吉瓦 光伏装机2.44吉瓦 [3] - 上半年风电利用小时1138小时 同比减少29小时 光伏利用小时542小时 同比减少228小时 [3] - 上半年风电发电量164.93亿度 同比增长+8.16% 光伏发电量23.83亿度 同比增长+26.97% [3] 收入与盈利能力分析 - 上半年售电收入67.78亿元 同比增长+3.04% 其中风电售电收入61.45亿元 同比增长+2.09% 光伏售电收入6.34亿元 同比增长+13.18% [3] - 风电度电售电收入0.373元/度 同比减少0.022元/度 光伏度电售电收入0.266元/度 同比减少0.032元/度 [3] - 风电经营利润46.91亿元 同比下降-5.59% 光伏经营利润1.87亿元 同比下降-29.01% [3] - 风电度电经营利润0.284元/度 同比减少0.041元/度 光伏度电经营利润0.079元/度 同比减少0.062元/度 [3] - 上半年合计净利润19.09亿元 同比下降-3.66%或-0.72亿元 度电净利润0.101元/度 同比减少0.015元/度 [4] - 第二季度度电收入0.366元/度 同比减少0.018元/度 度电净利润0.086元/度 同比减少0.010元/度 [4]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截至上半年末应收账款及票据余额243.71亿元 占总资产20.93% 占净资产62.79% [4] - 建议关注国补回款带来的现金流修复空间 [4]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从“沙戈荒”到“新蓝海”——新疆能源建设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9-16 01:48
新疆新能源发展现状 - 新疆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建设大型风电和光伏项目 包括新天若羌县罗布庄10万千瓦风电项目[3]和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项目[3] -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2024年6月10日投产送电 配套电源规模达1420万千瓦 其中风电、光伏、光热等新能源装机占比超70%[5] - 新疆已形成3条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 分别通往华中、华东、西南地区[5] 新能源外送成效 - 2024年1至7月新疆外送新能源电量约259亿千瓦时 占总外送电量的三成以上[5] - 新疆绿电已输送至11个省份 外送总量突破90亿千瓦时[6] - 疆沪绿电交易达23笔 同比增长24% 实现跨省精细化调度[6] 储能系统建设 - 截至2024年7月底新疆电网新型储能总装机规模达1241万千瓦/4121万千瓦时 规模居全国前列[6] - 阜康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于2024年全面投产 形成"新型储能+抽蓄"多元调节体系[6] - 建成全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大型构网型储能项目和全国最大100%国产化构网型风机示范项目[3] 装机容量结构 - 截至2024年7月底新疆电网总装机容量达2.26亿千瓦[6] - 水电、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约六成[6] - 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加速推进[6]
中国电建拟分拆子公司上市 标的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中国经营报· 2025-09-16 01:25
分拆上市计划 - 中国电建拟分拆子公司电建新能源至上交所主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1] - 电建新能源计划募集资金90亿元带动484.81亿元风光电项目总投资预计新增装机规模846万千瓦[1] - 分拆完成后电建新能源仍为合并报表范围内控股子公司中长期有助于提升整体盈利水平[1] 财务表现 - 中国电建2024年营业收入6336.85亿元同比增长4.07%归母净利润120.15亿元同比下降7.21%[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27.57亿元同比增长2.66%归母净利润54.26亿元同比下降13.81%[2] - 电建新能源2024年营业收入98.10亿元净利润28.22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72亿元同比增长8.57%净利润12.05亿元同比下降18.19%[3] 业务结构 - 电建新能源整合中国电建所有新能源电站资产是唯一风光发电业务平台[4]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控股装机容量2124.61万千瓦其中风电989.09万千瓦太阳能1135.52万千瓦[4] - 2024年风力发电收入占比超69%太阳能发电收入占比超28%[4][5] 经营动态 - 2025年1-7月中国电建新签能源电力项目3230个合同金额4720.68亿元[5] - 风电新签合同1572.26亿元同比增长68.4%太阳能新签合同1185.09亿元同比下降29.96%[5] - 新能源电力市场化交易电价下行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降[3] 资本结构 - 电建新能源资产负债率持续保持70%以上[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总资产1390.98亿元总负债1040.77亿元资产负债率74.82%[5] - 项目资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和融资租赁等筹资渠道[5]
龙净环保在手环保项目合同199.7亿 拟投逾52亿建海内外两新能源电站
长江商报· 2025-09-15 23:43
战略布局 - 公司践行环保加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 深化全球清洁能源布局[2][3] - 通过海外水电站项目强化产业协同优势 优先保障紫金矿业在刚果金权属企业的能源供应[3] - 国内源网荷储项目融合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清洁能源高效消纳与电力系统灵活运行[6] 投资项目 - 全资子公司收购刚果金GML公司80%股份 获取140MW凯兰庚水电站开发权 总投资3.99亿美元(约28.43亿元人民币)[2][3] - 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麻米措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站 总规模420MWp光伏加412.5MW/1650MWh储能 总投资23.91亿元人民币[5] - 两项目合计总投资金额超过52亿元人民币[2][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连续6年超过100亿元 2024年达100.19亿元[7] - 2024年净利润8.30亿元 同比增长63.15% 扣非净利润7.61亿元 同比增长119.25%[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83亿元 同比增长0.24% 净利润4.45亿元 同比增长3.27%[7] 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新增环保设备工程合同53.70亿元 其中电力行业占比61.61% 非电行业占比38.39%[8] - 期末在手环保项目合同199.71亿元 环保业务总量居行业龙头地位[2][8] - 清洁能源业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近亿元 储能电芯业务开始盈利[7] 技术研发 - 高海拔源网荷储项目需突破大规模微电网稳定构网 分钟级黑启动等关键技术难题[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2.19亿元 同比增长4.7%[8] - 公司坚持技高一筹战略 统筹推进产品技术升级规划[8] 资产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277.63亿元 归母所有者权益102.87亿元 较期初增长1.12%[8] - 资产负债率62.36% 有息负债率17.21% 长期处于较低水平[8]
募资90亿!毛率超50% ,新能源巨无霸,冲IPO
DT新材料· 2025-09-15 16:05
【DT新材料】 获悉, 获悉,9月11日,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电建新能")上交所主板IPO申请获受理。 资料显示, 电建新能 成立于2004年7月,注册资本75亿,股东共20家, 中国电建集团 通过其控制的中国电建及其全资子公司水规总院合计控制电建新能 80%股份。 电建新能已 成为中国电建旗下境内风力、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发、投资、运营和管理业务的唯一平台,主要资产遍布国内28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 。 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目前市场主力是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包括 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 中广核集团、国投电力、华润电力 ,以上几家企业共计拥有5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电建新能市场份额为1.43% ,居行业前列。其中,风力发电项目 989.09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为1.85%;太阳能发电项目1135.52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为1.20%。 业绩方面 ,2022年到2025年第一季度,电建新能 营收分别为83.82亿元、87.28亿元、98.1亿元和26.6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8亿元、23.2亿 元、25.89亿元和5.11 ...
龙源电力20250915
2025-09-15 14:57
龙源电力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绿电行业 公司为龙源电力 全球最大风电运营商 国家能源集团旗下风电业务整合平台[2][6] * 公司港股上市于2009年 A股上市于2022年[6] * 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持股59% 集团绿电装机122GW 公司风电和光伏装机分别占集团风光总装机的46%和19%[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政策与行业拐点** * 国内风光装机新增量现拐点 2025年7-8月绿电公司国补回收加速 超2024年全年 龙源电力等公司现金流有望修复[2][3] * 136号文落地及绿电强制消费政策推动公司市净率修复至0.76倍 但估值仍处历史底部[2][12] * 2024年2月以来国家更重视行业装机增速和合理收益率的平衡[2][12] **公司资产与装机**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公司控股风电装机31.4GW(占总装机73%) 光伏12GW(占27%) 海上风电2.6GW[2][13] * 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7.5GW 2025年目标投产5GW绿电(风电2.7GW 光伏1.8GW)[2][13] * 存量资产集中在优质资源区和负荷中心 西北 华北 华东的风电装机占比分别为24% 22%和17%[13] **未来增量资产** * 集团后续将注入约4GW绿电机组 2024年10月启动首批收购2GW 集团承诺2028年1月前注入符合条件的资产 集团内未上市风电资产约25GW[14] * 以大带小项目改造老旧机组 公司运行超15年老旧机组约4.6GW 已启动1.23GW项目 利用小时数预计提升20%~50% 从2200小时提升至2600小时可使IRR提高两个百分点以上[14] * 海上风电储备项目超5GW 主要分布在江苏 福建 海南等地[14] **估值与股价表现** * 公司港股估值自2021年9月PB 2.34倍降至2024年2月历史底部0.52倍 目前小幅反弹至0.76倍 仍处历史低位[2][4][11] * 估值波动受消纳 电价 装机增速和补贴支付节奏等因素影响[2][10] **盈利与ROE** * 公司ROE长期稳定在8%~9% 历史业绩稳健增长 仅2013年和2022年出现下滑(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1%和20%)[2][7][8] * 2025年受风况和市场价格影响 业绩预计持平或略有压力[2][8]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3亿元 72.2亿元和79.3亿元 同比增长0.1% 12%和10% 对应PE分别为8倍 7.1倍和6.5倍[20] **电价与收入** * 度电脱硫收入从2017年的0.5元/度震荡下行至2024年的0.47元/度左右 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0.03元至0.19元/度[2][9] **现金流与国补** * 2024年自由现金流缺口121亿元 若放缓常规项目开发 海上优质资产投产及国补回款加速 2025年自由现金流有望转正[4][1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应收账款规模495亿元 占净资产56% 超港股总市值85%[18] * 以往每年产生国补金额120-130亿元 每年回收约50亿元 新增应收账款70-80亿元 2025年前六个月回收2.5亿元 7月回收19亿元 8月进一步加快[18] **绿证与交易** * 绿证价格从2023年每张30元跌至2025年初的一两元 随着强制需求政策出台 2025年6月均价升至3.4元(环比提升25%) 7月升至4.6元(环比增长35%)[19] * 2024年公司完成绿证交易110,224万张(同比增长141%) 绿电交易量67亿度(同比增长289%) 占公司当年绿电上网量的24%[19] * 多个行业被纳入可再生能源消费考核范围 如完成指标 对应绿电耗量将超6300亿度 占全国风光发电量40%以上[19] **市场化交易优势** * 风电出力曲线与负荷匹配度高 市场化交易中风电竞争优势明显 价格普遍高于光伏[4][15] * 公司以73%比例持有优质风资源 在市场化推进中具显著优势 新能源布局与集团火电协同效应明显[15][1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75%的项目进入第一批合规清单(绿码项目)[18] * 136号文规定机制电量价差结算取市场交易均价与机制电价之差 若项目自身交易价格高于市场均价 则能获得更高综合电价和超额收益[15] * 136号文规定不重复获得绿证收益 短期内可交易供给受限 价格中枢有望持续抬升[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