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回收

搜索文档
格林美、金晟新能接连赴港上市,抢滩锂电“退役潮”
高工锂电· 2025-09-23 10:13
倒计时56 天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 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产研(GGII) 协办单位: 卡洛维德 总冠名: 海目星激光 年会特别赞助: 大族锂电 专场冠名: 英联复合集流体、逸飞激光、华视集团、欧科工业空调 金球奖全程特约赞助: 思客琦 时间&地点: 2025年11月18-20日 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 会议合作: 陈女士 13560731836(微信同号) 格林美的创始人许开华教授是金属资源再利用领域的科学家,这使得公司从基因上就倾向于技术驱 动的全产业链布局。 而金晟新能的李氏兄弟从有色金属贸易起家,敏锐地捕捉到锂电回收的风口,更侧重于在产业链的 特定环节建立商业优势。 格林美构建的是一个"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的一体化产业闭环。其业务不仅覆盖前端的电池及汽 车回收,还将回收的金属资源进行深度加工。 根据招股书,其主要业务板块包括新能源材料、关键金属资源、锂离子电池及报废汽车回收。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两家代表性企业——格林美与金晟新能,正同时推进在香港交易所的上市 计划。 作为已在A股上市的企业,格林美近期正式提交了"A+H"两地上市的申请文件 ...
“锂电回收巨头”18亿债务压顶,金晟新能上市“补血”?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19 00:05
导语:"锂电池回收巨头"金晟新能第三次谋求上市,但背负18亿短债与连年亏损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在行业爆发前景与激烈竞争夹击下,金晟新能能否 成功融资,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抢占市场份额? 摘要: 1、流动性承压:金晟新能一年内有18亿元债务到期,而现金储备不足4千万,短期流动性和偿债压力极其严峻。 2、单一大客户依赖: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过六成,最大客户贡献近半营收,客户集中度带来极大依赖与风险。 3、市场前景:全球动力电池退役潮加速到来,回收市场预计将高速扩张,为金晟新能提供难得的增长机会。 在全球动力电池退役潮即将来临之际,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企业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金晟新能")正上演着一场紧张的资本突 围战。 9 月 17 日,金晟新能 再次 更新港股 上市 申请文件,不到一年时间里 三次谋求上市 ,迫切 冲击 IPO 的背后,是 这家行业龙头 背负的 18 亿 债务即将在一年内到期,能否成功融资或将决定 金晟新能 的未来走向 。 锂电池回收"一哥", 综合实力不敌行业巨头 金晟新能引用 弗若斯特沙利文 报告称, 以 2024 年再生利用销售收入计, 公司是 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 ...
格林美与美国AE签署谅解备忘录,锂电池回收业务扩大至欧洲
巨潮资讯· 2025-09-18 09:13
战略合作 - 公司与美国动力锂电池回收企业ASCEND ELEMENTS签署谅解备忘录 共同构建欧洲领先动力锂电循环产业体系[2] - 合作涵盖动力锂电池回收体系 拆解与黑粉制造体系 锂镍钴资源化与电池材料再制造产业体系[2] - 合作基于双方地缘关系 资源 资本 技术与运行管理优势 服务欧洲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2][3] 技术协同 - ASCEND ELEMENTS拥有专利Hydro-to-Cathode®前驱体直接合成工艺 可高效提取黑粉 碳酸锂及前驱体材料[2] - 技术能够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生产高性能新正极材料 变革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模式[2] 全球布局 - 公司通过本次合作将动力锂电池回收产业布局扩展至欧洲 此前已在中国 韩国 印尼布局工厂[3] - 双方正积极探索在美国合作推进锂离子电池回收与工程电池材料生产的可能性[3]
财务承压、估值波动,金晟新能负重闯关IPO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14:07
上市申请 - 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企业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3日再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这是该公司继2024年12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尝试[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6月报告期内收入持续下滑 分别为29.05亿元 28.92亿元 21.57亿元和9.37亿元[2] - 2022年实现1.51亿元盈利后陷入亏损 2023年 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分别亏损4.71亿元 3.44亿元和1.44亿元 近三年半累计亏损额超过10亿元[2] - 2023年及2024年出现毛亏损的核心原因在于碳酸锂 镍 钴等金属价格的断崖式下跌 导致产品售价与成本倒挂[2] 客户结构 - 客户主要为中国内地的电池材料制造商和再生利用产品贸易商[2] -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52.7% 41.3% 53.9%及67.3% 最大单一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13.9% 18.4% 26.6%及45.2% 客户集中度越来越高[2] 应收账款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38天延长至2025年中的56天 增幅近50%[3] - 大客户凭借强势地位要求延长账期 企业受制于有限议价能力被迫接受不利条件[3] 原材料价格 - 碳酸锂均价从2022年每吨42.69万元暴跌至2024年每吨8.01万元 累计跌幅超80%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探至每吨6.23万元历史低位[4] - 硫酸镍平均售价从2022年每吨34732元跌至2025年上半年每吨22939元 降幅近34%[4] - 硫酸钴平均售价从2022年每吨6.1万元跌至2025年上半年每吨3.1万元 降幅近50%[4] - 原材料采购与产品加工及销售完成之间存在时间差 在市场下行期直接侵蚀利润空间[4] 股权与估值 - 由李氏五兄弟于2010年创立 李氏兄弟通过江西东亮 肇庆晟达 肇庆森龙直接和间接持有55.69%投票权[5] - 2023年3月估值最高达到120亿元 2024年7月一度跌至62亿元 2024年11月回升至76亿元 目前估值较高点缩水超过三成[5] - 投资方包括中金 复星 广汽 德国博世等知名机构[5] 发展战略 - 选择构建从回收到再生的产业闭环 以摆脱看天吃饭的盈利模式[5]
{动力电池退役潮起,金晟新能源如何破局循环经济与盈利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9-07 21:47
金晟新能源在招股书中披露,其核心业务为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通过连接下游应用与上游材料生产,构建了产业内循环经济模式。公司目前覆盖三元 锂、磷酸铁锂等主流电池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及消费电子领域。作为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企业(按2024年再生利用销售收入计), 金晟新能源已在广东肇庆、江西宜春及赣州布局三大生产基地,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退役电池高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中国内地退役锂电池总量达45.51万吨,其中54.9%来自动力电池,44.8%源于消费电子。动力电池寿命通常为5至8年,随 着充放电次数增加,续航与充电效率下降,最终被更换或退役。而消费电子的高渗透率与快速迭代,也催生了大量退役电池。预计到2031年,中国退役锂电 池总量将激增至480万吨,2024年至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达40.1%。 行业参与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锂电池制造商或电动汽车企业,通过自有销售及服务网络回收电池;另一类是第三方回收商,如金晟新能源,需通过建立 回收点、与零售商合作等方式获取退役电池。某动力电池企业高管指出,车企在回收渠道与成本上具有优势,退役电池经检测后可用于储能领域,技术转化 门槛较 ...
锂电回收巨头再次冲刺IPO!
新浪财经· 2025-09-07 00:41
公司IPO申请与行业地位 - 金晟新能于2025年9月3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中金公司与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公司为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 按2024年再生利用销售收入计排名全球第二 同时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锂电池回收企业[1][2] - IPO募集资金计划用于赣州生产基地建设 上游原材料拓展 研发投入及补充流动资金[1] 业务布局与产能 - 核心产品包括碳酸锂 硫酸镍 硫酸钴等 应用于电动汽车 储能系统及消费电子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2] - 已在广东肇庆 江西宜春及赣州设立三大生产基地 重点处理三元锂电池及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业务[2] - 正推进赣州基地磷酸铁锂电池处理产线建设[7] 股东结构与融资背景 - 股东包括复星国际 达晨创投 陕汽 广汽 德国博世等知名机构[3] - 2025年5月完成最新一轮融资 获江西东亮注资1.48亿元[3] - 李氏五兄弟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公司55.69%投票权 家族成员在董事会及高管团队占据核心职位[4]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11.33亿元 29.05亿元 28.92亿元 2024年降至21.57亿元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9.37亿元(同比降5.83%)[5] - 2022年盈利1.51亿元 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近9.6亿元[5] - 亏损主要因产品价格下跌 存货减值及行政研发开支增加[5] 产品价格与偿债能力 - 碳酸锂平均售价从2022年近40万元/吨跌至2025年上半年不足6万元/吨(降幅85%) 硫酸镍 硫酸钴价格同期分别下跌34% 50%[6] - 截至2025年6月末 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均仅为0.5 流动资产净值为-10.29亿元 短期偿债能力显著恶化[6]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67.3% 最大单一客户占比达45.2% 依赖度显著增加[6] - 同期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51.4% 最大供应商占比35.2% 供应链稳定性面临挑战[6] 行业风险与标准化进程 - 锂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导致收入与成本错配 2023年碳酸锂价格暴跌直接引发亏损[7] - 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加剧 价格竞争或进一步压缩利润[7] - 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工作持续推进 涉及废旧锂电池材料修复 电解液回收 碳减排量评价等11项技术规范[10]
又一个超级IPO诞生丨IPO一周要闻
搜狐财经· 2025-09-07 00:08
IPO审核情况 - 上交所与深交所上市委本周审议2家企业且全部过会 [2] - 锡华科技主板IPO过会 公司主营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制造 2024年营业收入9.55亿元 净利润1.42亿元 在风电铸件细分领域全球市占率约20% [3] - 中国铀业主板IPO过会 2024年营业收入172.79亿元 净利润17.12亿元 天然铀产量全球前列 罗辛铀矿为全球第六大铀矿 中核集团间接控股79.48% [3] 港股新增上市表现 - 奥克斯电气9月2日港交所上市 发行价17.42港元/股 首日破发下跌7%至16.73港元/股 市值257.27亿港元 募资50%用于智能制造升级 全球空调市占率7.1%排名第五 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居行业首位 [4][7] - 华新精科9月5日登陆上交所主板 发行价18.6元/股 首日涨幅超300%达74.9元/股 募资8.14亿元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制造 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港股新递表企业 - 金晟新能源9月3日递表港交所 为全球最大第三方锂电池回收企业 2024年再生产品销售收入全球第二 2025年上半年锂镍再生产品收入占比超70% [6][8] - 轻松健康集团8月31日二次递表 为中国数字综合健康服务市场第7名 健康保险服务市场第10名 [9] - 宜品营养科技8月31日递表 为中国第二大羊奶粉品牌 羊奶粉零售额市占率14% 婴配粉零售额市占率17.6% [10] - 天辰生物9月1日递表 核心产品LP-003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11] 机器人行业动态 - 宇树科技计划2024年10-12月提交上市文件 目前处于中信证券上市辅导期 定位为民用机器人公司 [12]
港交所8月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同比上升192%;高盛上调港交所目标价至524港元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6:44
港交所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底证券市场市价总值达46.6万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31.8万亿港元上升47% [1] - 2025年8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791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955亿港元上升192% [1] 机构对港交所的评估 - 高盛将港交所目标价从509港元上调至524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2] - 港交所通过简化交易及结算费率和扩大衍生品持股限额提升市场效率 [2] - 高盛下调港交所今年 明年及2027年保证金收益率预测 但上调同期每股盈利预测 [2] 企业赴港上市动态 - 金晟新能于9月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为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极米科技于9月2日公告拟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专注于智能投影和激光电视产品 [4] - 金晟新能业务涵盖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回收 产品用于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 [3] 港股市场行情 - 恒生指数9月4日收报25058.51点 单日下跌1.12% [5] - 恒生科技指数9月4日收报5578.86点 单日下跌1.85% [5] - 国企指数9月4日收报8937.09点 单日下跌1.25% [5]
金晟新能二度递表港交所,碳酸锂价格下跌致连亏三年,短期借款激增至1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4 12:48
9月3日,据港交所披露,全球第二大"锂电回收再生企业"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晟新 能")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 去年12月20日,金晟新能源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了申请,今年6月20日因申请满6个月有效期而失效。更早 之前,公司还曾计划在A股上市,于2022年12月启动了深交所主板上市程序,又在2024年8月12日终止 了A股上市辅导。 除业绩下滑外,招股书显示,金晟新能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从2022年末的2.11亿元下降至2025年上 半年末的0.37亿元。 而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及其他贷款"达18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已远无法覆盖 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及其他贷款,存在短期偿债风险,能否成功上市融资或已成为关键。 股权方面,金晟新能源由来自广东茂名信宜的李氏五兄弟——李森、李鑫、李尧、李炎和李汪共同创 立。从2010年公司前身成立之初,五兄弟就平均持股,各占20%。IPO前,李氏兄弟通过多种方式合计 控制公司约55.05%的投票权。李森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李鑫为执行董事兼副董事 长,李尧为副总经理。 招股书显示,金晟新能是全 ...
金晟新能二次递表上市 此前超百亿电池回收项目落地湖北黄冈
新浪财经· 2025-09-04 08:08
公司上市进展 - 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3日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由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3] - 公司曾于2024年12月首次递表港交所 后因超过6个月失效 另于2022年12月启动深交所上市程序 2024年8月终止[3] - 公司成立于2010年 总部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 2014年通过成立江西睿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入锂电池回收业务领域[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9.374亿人民币 其中锂再生利用产品占比48.4% 镍再生利用产品占比30.8%[4] - 锂再生利用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9.6%波动至2025年上半年的48.4% 镍再生利用产品同期从31.8%降至30.8%[4] - 其他产品收入占比显著增长 从2022年的0.7%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3%[4] 业务构成 - 收入主要来自再生利用产品销售 包括碳酸锂、硫酸镍、硫酸钴 以及硫酸锰、磷酸铁、黑粉等副产品和加工服务[4] - 2025年上半年锂和镍再生利用产品销售额合计占总收入79%以上[4] - 梯次利用电池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0.1%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2%[4] 产能扩张 - 2025年5月在湖北黄冈黄州签约退役电池综合利用项目 投资超百亿人民币[5]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处理40万吨退役电池的产能 实现锂、磷、铁等战略资源的高效回收再利用[5] 市场地位 - 在《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排名第1183位 估值达73亿人民币[3] - 公司专注于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领域 业务涵盖从回收到资源再生的完整产业链[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