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风云”在天上,道路在脚下
人民日报· 2025-09-24 02:30
推动国际合作,中国有诚意,更有优势。在展会上,绿色农业、氢能储能等被"装"进二维码,扫一 扫就能"连人带技术"一键直达需求方,给参展客商带来惊喜。可以说,展会就是建立"链接"的平台。从 36小时将中国黄瓜、茄子送到阿联酋的商超,到参与沙特国王港项目建设、打造"中国建造"标杆,中国 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底气所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让研发生 产分工协作、供需精准适配,中阿之间正打造出一条条机遇无限的"共赢链"。 推动国际合作,普惠共享是关键。宁夏牵头建设中阿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在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等 国示范运营,为当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级成果";宁夏大学团队研发的绿色智能节水灌溉技术,在阿 曼、埃及扎根。时下,中阿科技合作已成为阿拉伯国家实现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优先选项,中国智慧 正前所未有地融入当地发展脉络。相关技术可快速落地、可规模转化、可跨区域推广,有助于提升当地 自主发展能力,充分彰显了"授人以渔"的中国理念,也将推动中阿合作从"项目相加"迈向"能力相乘"新 阶段。 "风云"在天上,道路在脚下。中国连续多年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双方合作从经 贸往来、项目承包扩 ...
商业价值能否与生态和谐共生?|关注青藏高原烟花秀事件
中国环境报· 2025-09-24 01:46
另一方面,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也牵引着商业活动的走向,对商业活动起到制约与促进的双 重作用。资源瓶颈与政策调控对商业活动的刚性约束,正迫使企业为自身外部成本买单,倒逼其转向绿 色发展。一些商业活动举办者在寻找市场机遇的过程中逐渐从环境问题制造者转变为解决方案提供者, 成为环保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资源环境的内在价值也为商业活动提供了差异化优势与赛道。比如依托 自然景观与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生态旅游、绿色农业,创造出了更高的价值回报。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觉 醒也催生了环保咨询、碳资产管理等绿色服务产业的繁荣。 一方面,商业活动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推动社会进步、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 深远影响,是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的主要压力源。 喜马拉雅山脉烟花秀,初衷是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追求商业利益。然而过度侧重艺术效果与商业 价值却对青藏高原特殊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认识不足,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这引发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 题:商业价值能否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 可以看出,实现商业价值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矛盾的,但两者一定要寻求平衡。生态保护并非商业发 展的阻碍,商业活动也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经济利 ...
东盟—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00:30
会议概况 - 东盟—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由商务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同主办[1] - 来自中国 东盟 日本 韩国工商界的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柬埔寨商业部国务秘书 韩国中小企业部次官等出席并致辞[1] 活动内容 - 聚焦先进制造 绿色农业 数字科技等重点产业[1] - 充分发挥金融服务桥梁作用 以经贸园区 交通物流和新兴产业发展为主要抓手[1] - 举办66场"云"端和线下专题活动 为超过2000家中外企业提供对接服务[1] 活动成果 - 助力区域企业开展对接合作 取得积极成效[1]
两岸业内人士在湘共话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新机遇
新华网· 2025-09-19 03:30
活动当天举行了多场主题座谈会,来自台湾和福建、浙江、湖南等地专家学者、企业家们,围绕新能源、碳交易、绿色农业等主题深入交流探 讨。 9月18日拍摄的第三届海峡两岸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科技交流会暨台湾科技青年湖南行活动现场。新华社发 新华社长沙9月19日电(记者谢奔、张格)推介绿色低碳领域前沿科技成果,签约低碳农业合作项目,探讨新能源、碳交易等未来发展风向…… 第三届海峡两岸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科技交流会暨台湾科技青年湖南行活动18日在湖南长沙举办,两岸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及科技青年等 150余人展开交流合作,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发展,是两岸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交流会上,食品工程专家单杨,台湾共济联盟主席、鹏景集团总 裁王仲鹏,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方俊等6位专业人士聚焦行业前沿进行主旨演讲。 业内人士充分看好两岸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新机遇。现场,台湾绿宝实业有限公司、台湾共济联盟鹏景集团分别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丰华农 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签署农业碳汇领域合作协议。 "我们签约的有机农业水稻种植试点项目,将共同探索常规作物种植方式向有机农产品种植转型。"王仲鹏 ...
商务部副部长鄢东出席东盟—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1:37
会议概况 - 东盟—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由商务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同主办 [1] - 来自中国 东盟 日本 韩国的工商界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柬埔寨商业部国务秘书桑兴波拉和韩国中小企业部崔承宰次官等出席并致辞 [1] 活动规模与形式 - 举办66场云端和线下专题活动 为超过2000家中外企业提供对接服务 [1] 重点产业领域 - 会议聚焦先进制造 绿色农业 数字科技等重点产业 [1] 主要合作抓手 - 以经贸园区 交通物流和新兴产业发展为主要抓手 [1] 金融支持作用 - 充分发挥金融服务桥梁作用助力区域企业开展对接合作 [1]
中阿共筑科技新丝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0 22:49
中阿博览会合作成果 -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围绕数字经济、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现代农业、水资源、智慧气象等领域推动形成一批合作成果[1] - 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面向阿拉伯国家集中发布500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 涵盖绿色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1] - 通过线上数据库精准匹配、线下示范园区集中孵化和第三方评估机构跟踪方式确保技术落地转化[1] 技术合作机制与成果 - 博览会发布《中阿先进适用技术成果500项》和《中国—阿拉伯国家清洁能源标准体系比对成果》 标志其成为规则对接、知识共享的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2] - 500项成果从60余家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报送的1300项技术中精选而出 具有可快速落地、规模转化和跨区域推广特征[2][3] - 技术成果对应阿拉伯国家在粮食安全、荒漠化防治、工业升级、建筑节能、数字经济及能源转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3] 具体技术应用案例 - 绿色农业领域AI智控新能源多功能温室集光伏发电、降温防暑、防御风沙功能于一体 在-25℃至43℃环境中实现恒温种植 较传统温室节水15%以上[3] - 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领域无人机清洗装置可一键完成大型玻璃天幕与高楼立面智能清洗 大幅降低高空作业成本并提升安全性[3] - 宁夏沃之源科技与沙特企业合作实现农作物供水、施肥、控温等智能控制 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和高温农业生产问题[3] 科技创新合作网络 - 自2013年以来宁夏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框架下与阿拉伯国家开展科技创新合作[4] - 建成8个双边技术转移中心、2个海外合作基地和1个联合工作组[4] - 构建链接数千家中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4] 人才培养与协议签署 - 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累计发布1300多项技术成果 促成109项科技合作协议 举办24期国际技术培训班 为阿拉伯国家培养1000多名技术人才[5] - 本届博览会签署13项合作协议 锚定平台共建、技术转化、人才服务三个核心维度[5] - 具体包括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在浙江、北京、陕西设立分中心 清华大学与阿尔及利亚国立高等人工智能学院共建实验室等合作项目[5] 人工智能与新兴产业合作 - 博览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和游戏产业展 华为、中兴、腾讯云等31家企业展示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应用、工业机械臂、医疗脑机接口等技术[6] - 宇树科技展示机器狗Go2和人形机器人G1 该公司自2019年已在中东多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与当地高校开展合作[6][7] - 科威特驻华大使表示科中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科威特正推动经济多元化摆脱对能源依赖[7] 医疗健康领域合作 - 卫生健康对接交流活动展示机器人理疗、舌苔拍照生成体质报告等前沿科技应用[8] - 多家医疗卫生头部企业发布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新一代转运呼吸机等高端医疗设备及AI辅助诊断、智能可穿戴监测等技术[8] - 博览会从首届以传统贸易为主发展到如今覆盖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多元领域 加速创新技术转移[8]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将发布500项高质量技术成果 为中阿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证券日报网· 2025-08-16 03:37
会议概况 -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将于8月28日—29日在银川举办,聚焦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等重点方向发布500项高质量技术成果 [1] - 自2015年起,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已连续举办五届,累计发布800项技术成果、签署96项合作协议 [1] - 会议旨在为中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并推动宁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1] 技术成果征集与发布 - 会议举办方通过部区会商、央地协作机制获取400项适宜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广的先进技术成果 [2] - 依托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面向中国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征集800项应用型技术成果 [2] - 通过中阿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从全国范围内征集100项意向出海的企业技术成果 [2] - 在1300余项成果基础上,针对阿拉伯国家实际需求,最终确定500项高质量技术成果用于发布 [2] 会议活动形式 - 会议将通过技术专题推介、供需双方对接等形式,向阿拉伯国家提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 - 通过签署人才联合培养、网络共建等协议,完善常态化协同机制、搭建包容性合作平台 [2] - 通过技术培训、实地考察、主旨报告等活动,推动中阿科技人员在更广泛领域合作 [2] 专题活动 - "人工智能技术推介对接会"将聚焦阿拉伯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需求,邀请中阿学术界、产业界人士深入探讨合作方向 [3] - "清洁能源技术交流考察国际培训班"将面向阿拉伯国家技术人员,采用"授课+考察"方式,推动中阿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 [3] 合作潜力与机遇 - 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在清洁能源、绿色农业、沙漠治理等领域有较大合作潜力 [3] - 中阿博览会是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会展活动,为宁夏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重要机遇 [3] - 会议将促进宁夏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的发展 [3]
在链博会上“攒”一辆车
新华网· 2025-08-12 06:37
展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16日在北京开幕[1] - 展会设置六大链条包括先进制造链、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以及一个供应链服务展区[1] - 展会展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最新成果和经验[1] 展示内容 - 智能汽车链作为重点展示链条之一[1] - 记者现场体验"创业造车"寻找适合的供应链产品[1] - 供应链服务展区提供配套服务支持[1]
广交“链”上伙伴 中国供应链为全球伙伴搭起共享发展桥梁
央视网· 2025-07-21 09:12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余家参展商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1] - 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及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1] - 172个境外观展团组数量达上届2.2倍 70多场专题活动促成企业对接[3] 创新成果展示 - 参展商首发首展首秀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较上届增长67%[3] - 线上线下观众超21万人次 同比增长5%[3] - 102家机构已签署下届参展协议 签约量同比增加50%[9] 供应链本土化实践 - 麦当劳中国联合11家供应商展示本土化成果 2024年采购量近80万吨涵盖400多种食材[5] - 南非约30家企业推介制造业与新能源合作 塞尔维亚13家企业展示软件开发和智慧物流[7] - 最不发达国家企业展示特色产品 体现供应链多元化[7] 全球经贸联动效应 - 上半年中国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11] - 中国供应链为全球伙伴搭建共享发展桥梁 获得国际机构认可其规模化应用能力[11]
“链” 动各方 共绘 “丰” 景——从链博会看绿色农业发展新动态
新华社· 2025-07-19 09:39
农业产业链合作 - 大连金马衡器与内蒙古基硕科技达成合作 共同开发畜产品全链路溯源系统 通过重量数据和牛生理数据结合实现精准养殖和全流程溯源 [1] - 基硕科技的"AI瘤胃胶囊"在首届链博会受关注 双方从展会相识到第三届成为合作伙伴 链博会平台促成企业协同 [1] - 麦当劳中国展示供应链整合能力 超过7000家餐厅的食材来自圣农集团、首农食品集团、三元食品等本土供应商 体现"麦链"的全球化与本地化结合 [3] 农业技术创新 - 先正达展示农业产业链协同潜力 包括抗逆性种子、绿色生物制剂和种植技术解决方案 集团计划开放合作共建高效供应链 [3] - 先正达在挪威布局海藻绿色循环基地 提取物用于全球生物制剂生产 覆盖中国等市场 体现跨国资源整合能力 [5] - 河北硅谷肥业研发有机硅功能肥 解决传统化肥水溶性与缓释性矛盾 同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缓解过度施肥问题 [5] 行业发展趋势 - 链博会推动企业"朋友圈"扩大 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合作伙伴同台展示 中外企业互动与大中小企业融通成为趋势 [6] - 绿色农业链展区集中呈现智能设备、环保植保产品等创新成果 传统农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5] - 中国农业深化对外开放 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通过技术合作与资源共享提升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