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种植

搜索文档
麦浪映金辉 金融赋新能
金融时报· 2025-09-30 03:48
广袤的北疆田野间,新疆奇台县的麦田正铺展成金黄色的翻滚麦浪。作为新疆重要的优质小麦主产区, 这片土地在金融活水的滋养下,正绘就着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的美好画卷。 作为农业产业链发展的根基,粮食种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行昌吉分行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把奇 台县小麦产业作为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核心抓手,针对奇台县腰站子村特色小麦产业的种植、加工、 销售直至餐桌的全链条发展需求,持续输送金融动能,为乡村振兴添彩赋能。 种植户解困扩产增收 不远处的面粉加工厂里,热浪伴着机器运转的声响扑面而来。依托丰裕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创建的万亩 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当地于2017年成立了丰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不仅建成了面粉加工 厂、手工有机拉面厂等生产场所,更以"生产研发+加工+销售"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彻底摆脱了过去仅 靠种粮盈利的传统发展路径。 据介绍,腰站子村注册的"腰站子"品牌农产品已获得多项有机认证,面粉、油料、挂面、杂粮四大类几 十个品种的腰站子系列有机农产品推向市场以来,远销多地,受到广大消费者好评。 从一粒小麦到一袋有机面粉、一碗有机挂面,腰站子村的小麦产业链延伸背后,离不开农行对乡村振兴 的有力支持。 丰驿农 ...
让丰收成果颗粒归仓
经济日报· 2025-09-29 22:20
秋粮收获减损重要性 - 秋粮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面临收获环节的损耗风险[1] - 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理念 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1] - 需通过系统性措施实现颗粒归仓 涉及收获装备、时机把握、运输仓储等多环节[1][2] 机收环节减损措施 - 农机装备质量参差不齐 老旧设备难以满足高效低损收获要求[1] - 需提前做好农机具保养 重点检查割台、摘穗装置、粉碎装置等关键部位[1] - 加强农机手培训 经验丰富者能显著降低粮损 通过实战练兵提高规范操作能力[1] 应急服务体系构建 - 极端天气带来风险挑战 需建立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应对突发灾害[2] - 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的农机力量推动协同合作[2] - 加快培育区域农机服务中心 建强常态化应急作业服务队并强化装备保障[2] 全链条减损技术应用 - 运输环节需强化原粮运输过程管理 检查载具密封性避免漏粮污染[2] - 采用隔热、保温、抑菌等技术手段防止原粮品质劣变[2] - 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和旧仓改造升级 运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实时监测粮情[2] 系统化实施与推广 - 秋粮减损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户利益的系统工程[3] - 需探索完善相关技术与模式 落实落细具体工作[3] - 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重视粮食安全的氛围[3]
连年丰收! 实地揭秘1.4万亿斤粮食怎么“数”
人民网· 2025-09-28 09:13
1.4万亿斤!去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二十一连丰"。今年,夏粮稳产丰收,早稻亩产首次突 破400公斤,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夺取新一季丰收有基础、有条件。 "中国饭碗端得更稳"的背后,离不开广大农民的辛勤劳作,同时也有着全国粮食产量调查人的贡献。搞 准粮食产量调查数据,关乎着国家安全与政策制定。 那么,"1.4万亿斤"这个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在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调查采取以省为总体,抽选具有代表性的村和地块开展调查。调查贯穿全年各个 时期,主要分为种植意向调查、播种面积调查、单位面积产量调查这三步。 种植意向调查是了解农户在新的一年里种植农作物的打算,目的是为了能及时掌握农户种植动向与趋 势,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规划本地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为科学研判全年 的农业生产形势、制定各项惠农政策提供参考。 播种面积调查采取空间抽样技术抽选调查样本,全国共抽取近1万个国家调查样本村,每个样本村再抽 取3个约60亩的"样方地块"。在每个调查季,调查员使用装载了调查任务包的手持智能移动终端 (PDA)到实地开展调查,或者操作无人机拍摄后解译航拍影像。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推算出各省粮食播 种面积,最 ...
我国粮食主产区秋粮陆续成熟,即将迎来大面积收获
经济观察网· 2025-09-28 01:59
经济观察网据央视新闻消息,我国粮食主产区秋粮陆续成熟,即将迎来大面积收获。农业农村部最新农 情调度显示,目前西南地区秋粮收获近六成,长江中下游收获过两成,东北、黄淮海主产区开始零星收 获。今年吉林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当地主推了20个水稻优质主导品种。这几天,永昌县 万昌镇早熟新品种水稻迎来收获,由于采用了绿色集成增产技术,实现了产量增加、品质提升。 ...
农业农村部: 奋力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夯实明年夏季粮油生产基础
人民网· 2025-09-26 04:43
我国粮食实现稳产增产,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单产。2024年,通过深入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 升行动,全国粮食亩产比上年提高5.1公斤,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八成。 今年,我国聚焦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油菜五大粮油作物,在702个主产县整建制推进大面积单产 提升,通过全环节、全过程挖掘粮油单产潜力,集成应用综合性增产技术,着力推广应用密植技术,有 效提升了每亩土地的产量。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不仅关系到我国粮食稳产保供,也关系着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摆在突出位置,首要就是"深入推进粮 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大力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持 续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大户小户联动、点上面上结合、政策保障和包保指导协同,粮油 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取得显著成效。 要加快高性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着力推进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优机优补",大力推广应用高性能播种 机、高效耕整地机具、农用植保无人机、高效低损联合收获机等先进适用机具,因地制宜推进储粮装具 及配套设施建设,东北 ...
9月25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9-25 10:18
中国通号:中标4个铁路市场重要项目 总计约13.6亿元 9月25日晚,中国通号(688009)发布公告称,公司在2025年7月至8月期间,共中标4个铁路市场重要项 目,包括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四电及相关工程TYRD标段项目等,中标金额总计约13.6亿元,约占 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24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19%。 资料显示,中国通号成立于2010年12月,主营业务是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及其衍生业务,同时开展轨道交 通配套工程施工业务、市政信息化及其配套工程总承包业务和海外轨道交通建设相关业务等。 所属行业:机械设备–轨交设备Ⅱ–轨交设备Ⅲ 中国中铁:中标11个重大工程 中标价合计约502.15亿元 9月25日晚,中国中铁(601390)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中标11个重大工程,中标价合计约502.15亿 元,约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24年营业收入的4.34%。中标项目包括新建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临哈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新建焦作至平顶山铁路等。 资料显示,中国中铁成立于2007年9月,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市政、城轨等)、勘察设计与咨 询服务、工程设备与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开发等。 所属行业:建筑装饰–基础建 ...
“沃野粮仓”科技大显身手 金秋多彩“丰”景有“智”又有“质”
央视网· 2025-09-25 04:35
粮食仓储与技术创新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粮食仓储基地采用智慧粮库综合管理平台 集成智能出入库 粮情监测和智能通风系统 确保粮库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下并持续通风 [3] - 秋粮收获期间粮库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 运粮车排队卸粮 传输带持续运转保障稻谷安全入库 [3] - 多部门协同通过技术指导 稳定供电与科学储粮管理守护粮库稳定高效运行 [1][3] 特色农产品种植与产销模式 - 湖南宁乡市大成桥镇3000多亩香芋进入采收期 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食品公司与合作社签协议保底收购 [4][8] - 种植大户高薪香芋种植面积从200亩扩至2025年1500亩 亩产超3500斤 较2024年增产30%以上 [6] - 该模式带动12家合作社和500多名农民灵活就业 预计2025年总产值超1500万元 [8] 农产品流通与消费促进 - 江苏盐城阜宁县开展农家土特产惠民直通车活动 40多个摊位展销无公害农产品 [8] - 采用即采即卖模式 最快3小时将农产品送达消费者餐桌 部分产品快速售罄 [10] - 计划持续开展直通车活动以扩大农产品消费并让消费者享受实惠 [12] 高价值作物产业化发展 - 山西静乐县5万亩藜麦进入收获期 藜麦原粮经济收益较传统小杂粮增加50%以上 [13][16] - 精深加工后藜麦米售价达每斤70-80元 全县12家加工企业年加工量约1000万斤 [16] - 开发藜麦酒 藜麦醋 藜麦片等50余种衍生产品 全产业链年产值超5.3亿元 [16][18] - 累计带动3500余户农户就业 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18] 高标准农田与产业融合 - 四川蓬安县建成高标准农田49.69万亩 通过土地平整 土壤改良和灌溉配套措施使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5%以上 [21] - 采用即收即烘模式 稻谷离田后经传送带直送烘干中心 当天加工成优质大米发往全国 [18][21] - 将优质农产品与乡村旅游 体验式旅游及文创产品结合 2025年全县第三产业收入近1亿元 [21]
焦点访谈丨产业兴、动能新、活力旺 新画卷正在新疆徐徐展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5 01:44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巍巍天山、壮美昆仑,见证三山两盆间70年沧海桑田。上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发布,以丰 富的史料和翔实的数据,展现了新疆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看到70年来,尤其是党的 十八大以来,新疆高质量发展跑出的加速度。 金秋,新疆大地五彩斑斓,又到了收获的季节。收获时节,农民们的笑脸是新疆人民今天幸福生活的写照。白皮书中有这样一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2024 年,新疆粮食单产达每亩1049.7斤,跃居全国第一,粮食总产量由2012年的303.5亿斤增至2024年的466亿斤,增长53.6%,新疆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粮仓"。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 许建英: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对我们国家粮食安全有极大的贡献。它是新疆总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缩影。新中国 成立以来,新疆各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根本遵循,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始终心系新疆各族人民。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 ...
新疆已起飞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5:59
中国新闻网消息,中国面积最大同时又拥有最多民用机场的省区市,是哪里? 答案是新疆。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这个占国土面积1/6的省份,已在时代浪潮中完成"从落 后到追赶、从追赶至跨越"的蜕变。 翻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答卷,用"腾飞"形容并不为过。 新疆1955年GDP仅12.31亿元,到2017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足足用了62年。2024年GDP突破2万亿元, 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只用了7年。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7.04%,跑出了新疆加速度。 外贸的爆发力同样不容小觑。2022年到2024年,新疆进出口总值以一年迈上一个千亿台阶的节奏,连续 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关口。新疆已从相对封闭的内陆日益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与世界 的联结愈发紧密。 如今的新疆,凭借硬实力拿下多个第一: 2024年粮食单产达每亩1049.7斤,跃居全国第一,"中国碗"里装入了更多的"新疆粮"。 棉花总产568.6万吨,占全国92%以上,连续32年居全国第一,天下棉仓称号当之无愧。 作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外送基地,新疆外送电量连续五年突破千亿千瓦时,点亮全国22个省区市。 在"向新"发展的道路 ...
四川仁寿:筑牢“天府粮仓”根基“丰”景这边独好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12:57
又到一年丰收节,九月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秋阳洒满广袤乡野,金黄的稻浪在微风中翻滚,空 气中弥漫着清甜的稻香,收割机的轰鸣声与农民的欢声笑语交织,勾勒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丰收画卷。 近年来,仁寿县紧扣"天府粮仓"丘区示范区建设目标,在良田、良机、良技上持续发力,推动粮食 生产迈上新台阶,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了坚实力量。 金黄的稻浪里,联合收割机沿着笔直的田埂匀速穿行,不到半小时便完成了以前需要数名人工一整 天的工作量。机械轰鸣间,不仅是丰收的喜悦,更藏着仁寿县破解丘陵地区农业发展瓶颈的智慧——经 过科学改造的土地,让现代化农业装备有了用武之地。 立足"两山一坝七分丘"的地貌特点,仁寿县因地制宜,让规划布局与资源现状精准"握手"。通过实 施田(地)块整治,将原本零散破碎的小田块合并为大块,短田埂变长埂,陡坡地改造为缓坡,弯曲的 田边变得笔直。同时,修建机耕道路与地块进出坡道,使得农田间互联互通,为大中型农业机械畅行无 阻创造了条件。 灌溉与排水工程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仁寿县大力整治山坪塘,让沉睡的水源重焕生机;在 山顶上新建高位蓄水池,在雨季储存水源,旱季时为农田解渴;新建及整治提灌站,让水能够按需输送 到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