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改装

搜索文档
全力冲刺全岛封关运作!海南自贸港政策加紧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9-16 10:06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展 - 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冲刺阶段 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 [1] -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已扩大至全域试点 截至2025年7月累计内销货值104.6亿元 免征关税8.1亿元 [2] - 封关后将进一步优化加工增值政策 包括放宽享惠门槛/扩大进口料件范围/纳入海南自产料件增值部分 [3] 政策实施成效 - 自贸港累计进口"零关税"货物241.6亿元 免税46.8亿元(截至2023年6月) [2] - "两头在外"保税维修政策扩展至冷链集装箱零配件领域 洋浦完成首单进口冷链集装箱零配件保税维修业务 [2] - 加工增值/零关税/双15%税收优惠等政策构成制度型开放礼包 [3] 企业参与动态 - 海南港航鑫三利公司2020年落户洋浦 维修业务量连年递增 新业务提升国际竞争力 [2] - 和之力汽车公司完成加工增值政策申报 计划拓展露营车/商务车改装业务 [3] - 新希望集团将利用海南金融政策 探索建设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 [6] - 8月底民营企业推介会现场签约42个项目 覆盖清洁能源/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等领域 [3][6] 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 -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国际枢纽功能增强 外贸航线持续加密 [2] - 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迎来首艘国际邮轮"领航星"号 边检简化查验流程 [6] - 维修/检测等配套需求持续增长 鑫三利公司拓展堆存/清洗/检测综合服务 [2]
海南自贸港:加紧政策落地,冲刺封关运作
新华财经· 2025-09-14 23:31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展 - 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4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目前处于冲刺阶段 [1] - 洋浦港国际枢纽功能持续增强 外贸航线不断加密 带动维修检测等配套需求增长 [1] - 海口海关统计显示 截至2024年6月海南自贸港累计进口零关税货物241.6亿元 免税46.8亿元 [2] 保税维修与加工增值政策 - 洋浦首单进口冷链集装箱零配件保税维修业务完成 标志政策成功扩展至冷链领域 [1] -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已扩大至全岛试点 截至2025年7月加工增值内销货值达104.6亿元 免征关税8.1亿元 [2] - 封关后加工增值政策将优化 包括放宽享惠门槛/扩大进口料件范围/将海南自产料件纳入增值部分 [2] 企业投资与产业布局 - 和之力汽车公司完成加工增值政策申报 计划拓展露营车/商务车等改装业务 [2] - 新希望集团将海南作为国际业务平台 探索建设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 [3] - 海南民营企业推介会现场签约42个项目 覆盖清洁能源/现代农业/数字经济/高端商业和金融领域 [3] 基础设施与通关便利化 - 多个口岸加紧安装智能查验设备 运用人脸识别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无感通关 [3] - 三亚凤凰岛邮轮码头启用新查验流程 通过全省邮轮管控系统实现指挥调度与信息核验一体化 [4] - 邮轮勤务与口岸管理效率提升 保障国际邮轮旅客顺畅通关 [4]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海南自贸港:加紧政策落地 冲刺封关运作
新华网· 2025-09-14 09:26
封关运作进展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4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目前处于冲刺阶段 [1] - 洋浦港国际枢纽功能增强 外贸航线持续加密 带动维修及检测等配套需求增长 [1] - 海南多地口岸加紧安装调试智能查验设备 通过人脸识别和大数据技术支撑未来"无感通关" [4] 政策落地成效 - 自2020年6月总体方案发布以来 累计进口"零关税"货物达241.6亿元人民币 免税46.8亿元 [2] -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全域试点 截至2025年7月累计内销货值104.6亿元 免征关税8.1亿元 [2] - 保税维修政策扩展至冷链集装箱零配件领域 洋浦完成首单进口冷链集装箱零配件保税维修业务 [1] 企业参与动态 - 海南举办民营企业参与自贸港建设推介会 100余家企业参会并现场签约42个项目 覆盖清洁能源及数字经济等领域 [3] - 和之力汽车公司通过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申报 抢占汽车改装市场 并计划拓展露营车及商务车改装业务 [2] - 新希望集团计划利用海南金融政策建设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 提升全球资金运营效率 [3] 基础设施升级 - 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完成口岸项目验收 迎来首艘国际邮轮"领航星"号 [5] - 边检部门通过简化查验流程和全省邮轮管控系统 实现指挥调度与信息核验一体化 [5] 政策优化方向 - 封关后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将放宽企业享惠门槛并扩大进口料件范围 激发高端制造领域创新活力 [3] - "零关税"及"双15%"税收优惠政策被企业视为具有吸引力的制度型开放礼包 [3]
阿尔特:公司轻卡油改电业务已于今年4月首批交付103套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10:50
日本电动改装卡车市场机遇 - 日本将电动改装卡车纳入2024年电动化补贴发放对象 补贴额达改造费总额的三分之二[1] - 日本存量轻型和中重型卡车超300万辆 对应油改电业务市场空间超万亿元[1] 公司业务布局与商业模式 - 公司为客户开发油改电技术方案并出口三电套件至日本 由合作伙伴实施电动化改装[1] - 轻卡油改电业务于今年4月完成首批103套交付 新获重卡油改电订单金额约3.37亿元[1]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重点拓展日本油改电业务 探索其他区域市场同类业务模式[1] - 该业务将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重要动力[1]
华源证券:给予天铭科技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8 05:21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01亿元、归母净利润223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066万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032万元同比增长64.36% [1] - 2025Q2实现营收0.59亿元环比增长41%、归母净利润1297万元环比增长38.48%、扣非归母净利润1222万元环比增长44.70% [1] - 上半年整体收入与利润承压 Q2营收和利润环比有所改善 整体现金流情况良好 [1] 业务构成 - 2025H1越野主产品业务实现营收8708万元毛利率43.68%同比增长0.70个百分点 其他辅件产品业务实现营收1387万元毛利率28.58% [2] - 销售区域方面境内业务实现营收6660万元 境外业务实现营收3435万元 [2] - 境内市场主要直接与汽车主机厂合作在汽车前装阶段装配产品 已推出适配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绞盘产品 [2] 行业前景 - 预计2025年国内改装市场整体规模达1600亿元 其中定制改装年增长率接近100% [2] - 预计2025年美国汽车改装市场规模达552.1亿美元 [2] - 境外市场电动绞盘和电动踏板产品主要应用于CUV、SUV和PICKUP三种车型 相关改装配件市场份额较大 [2] 新产品进展 - 机器人驱动关节及电动踏板驱动关节产品已完成三轮以上小批量试制和型式试验验证 关键性能测试均达到设计目标 [3] - 电动踏板驱动关节已按客户节点完成装车验证阶段 待验收后即可转入小批量供货 [3] - 募投项目预计2025年年底前投入试生产 空压机产品有望实现批量化、规模化市场推广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3亿元、0.80亿元、1.01亿元 [3] - 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9.8倍、23.4倍、18.6倍 [3] - 公司作为越野改装市场稀缺企业 电动踏板及国内越野车前装市场产品具备较强竞争力 [3]
不止于车,筑造生态:论卡泰驰的“破局式”布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3 04:33
海尔集团汽车产业布局 - 海尔集团旗下卡泰驰品牌自2023年起全面进军二手车领域并涉足汽车定制改装业务 [1] - 2024年2月卡泰驰控股战略入股汽车之家 为构建汽车生态打开想象空间 [1] - 公司计划到2025年布局近200家门店 2024年重点建设MMC系统包括商城平台打通和全流程数字化改造 [3] 二手车行业现状与战略 - 中国流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70%二手车车商处于亏损状态 行业存在信任不足与高额差价问题 [3] - 行业经营主体呈现"小散弱"特征 透明度低且线上线下未打通 消费者品牌认知度较低 [3] - 公司采用合伙人模式 不通过赚差价盈利 而是提供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增值服务 [4] - 太原合伙人案例显示 加入平台后经营规模达500台 位列全国百强前十 在山西运营三家门店 [6] 增值服务创新 - 重点布局汽车个性化定制业务 与苏州罗伦士达成战略合作 [9] - 罗伦士专注奔驰车型改装 创新融入智能座舱技术 已拓展福特猛禽及新能源车改装业务 [10] - 针对皮卡限行问题 创新改造为多功能后舱旅居车 新能源领域与东风猛士开展合作 [12] - 与海尔智慧家居合作开发车载制氧模块 解决高原行车氧气不足问题 [13] 生态战略布局 - 海尔集团聚焦三大战略赛道:智慧住居生态、大健康产业生态、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15] - 汽车平台正从"交易工具"转向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用户生态体系 [15] - 探索汽车生态与家庭生态协同融合 发挥技术创新和用户洞察优势构建高效生态系统 [15]
京东汽车亮相iCAR玩车嘉年华 30天免费试用让汽车改装有保障、更划算
财富在线· 2025-07-22 02:38
京东汽车改装业务发展 - 公司于7月21日在广州iCAR玩车嘉年华展示改装供应链实力 推出有保障更划算的改装服务新选择 [1] - 展台设置都市户外改装实验室 整合乔卓 TTSPORT AW 巨久 第壹社 TEI DWD等联盟品牌资源 [1][3] - 现场展示深度改装iCAR V23车辆 配备哑光越野涂装 高性能轻量化轮毂 亮黄色赛道级卡钳等专业配置 [3] 场景化改装方案展示 - AW品牌呈现全车改装生态解决方案 包含装备箱 快拆底座 延展式天幕 碳纤维支架 车顶趴梯及多功能收纳箱等露营探险配件 [3] - 永康便携式车载制氧机与车载电源对接演示长途自驾健康保障 DWD减震器提供舒适体验 [3] - 沉浸式体验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改装件性能提升与风格转变 同步开展趣味抽奖活动赠送价值三千余元阻尼杆等奖品 [4] 行业趋势与战略合作 - 汽车改装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消费 反映消费者对汽车生活空间和个性化表达需求显著增长 [4] - 公司与iCAR在个性化需求探索 场景化改装设计方面深度契合 未来将开展用户共创 生态构建等深度合作 [4] - 6月联合东箭 黑曼巴等超50家品牌成立京东改装品牌联盟 推出行业首个覆盖全品类全品牌的30天免费试用服务 [4] 生态建设与服务体系 - 改装联盟持续深化与主机厂 品牌方协作 提供多元可靠改装解决方案 [4] - 通过京东APP提供海量正品改装配件与专业服务 强化有保障更划算的改装体验定位 [4]
地方政策再次支持汽车改装,距离形成改装“大市场”还有多远?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08:57
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 福建省印发《福建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汽车改装等汽车后市场消费 [3] - 国内已有多份文件支持汽车改装消费,包括3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1月商务部等8部门办公厅的通知 [4][5] - 政策支持为汽车改装行业指明发展方向并提供广阔空间,鼓励打造汽车与旅游、文化、体育等跨界融合的消费创新项目 [5] - 汽车改装项目如贴膜、车体改色、升级音响等占国内整个汽车改装市场的85% [5] - 汽车后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汽车改装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6] 消费需求与市场现状 - 汽车用户对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兴起,体现在外观、内饰及整体风格的深度定制与改装 [6] - 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汽车改装成为展现个性、体现品位的路径之一 [6] - 202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3.53亿辆,为改装提供广阔市场基础 [11] - 2024年汽车改装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近15%,其中新能源汽车改装占35% [11] 改装规范与边界 - 改变车身颜色需选择合法合规颜色并备案登记,禁止使用特殊标识性颜色 [7] - 车身贴膜面积和图案有要求,大面积改变外观需备案,图案不能违法违规或影响交通安全 [7] - 外观套件安装需符合安全标准,不能影响行驶稳定性或遮挡重要标识如车牌、灯光 [7] - 轮毂尺寸不能随意改变,必须与原厂规定相符,轮胎规格也需符合要求 [8][9] 行业挑战与建议 - 国内汽车改装市场存在政策法规滞后、标准与市场需求脱节、认证体系盲区等问题 [10] - 建议健全法规标准,借鉴国外成熟制度,明确改装范围、标准和程序 [10] - 建议建立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加强市场监管,打击非法改装和山寨件销售 [10] - 推动保险公司开发改装车保险产品,制定合理费率提供保障 [10] - 广东省支持有条件地市探索建立汽车改装地方标准和行业规范,上海已推出汽车定制改装广场 [10]
小米争议让汽车改装行业瑟瑟发抖?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3 01:20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新能源汽车热销和Z世代个性化需求推动汽车改装从小众走向大众 市场空间扩大 [2] - 中央及八部委多次在政策中提及支持汽车改装发展 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拓展汽车改装后市场消费 [3] - 新能源车主对个性化和功能性需求释放改装市场空间 官方改装件逐渐成为品牌差异化手段 [3][4] 车企官方改装布局与案例 - 别克在2025上海车展推出君越改装件(电吸门2399元 悬停桌板899元 巨幕投影4999元)和君威GS改装套件(6799元) 限量100套预售即售罄 [3] - 上汽大众推出途昂Pro越野改装版"征服者" 通过众筹量产 悬架升高+AT轮胎 铝合金底盘护甲等升级 首批众筹超百人 [4] - 长城 捷途 红旗等品牌较早布局官方改装 红旗2020年成立定制改装中心 2021年挂牌尊享定制分公司 形成品牌差异化战略 [5] - 官方改装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2023年新捷达ABT限量版热销 江淮改装版曾带动月销达2000辆 [5] 官方改装优势与行业特点 - 官方改装以合法合规为前提 经过质量认证 安全性有保障 提升行业透明度和水平 [7][10] - 官方改装制定统一收费标准和指导价 价格透明 毛利率约15%-30% 而民间改装存在以次充好 利润率超100%的现象 [9][11] - 官方改装具备原厂数据支持 模块化量产 年检和保险保障 偏向主流消费群体 [16] - 专业改装门店优势在于高度定制化 满足小众需求 依赖技师经验 客群为发烧玩家 [16][18] 小米事件与行业反思 - 小米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售价4.2万元 仅实现1.3公斤减重和稍好散热效果 引发消费者不满和行业对"智商税"的讨论 [2][12] - 事件暴露官方改装存在成本与溢价不透明 关键技术表述不准确 宣传误导等问题 易触发负面舆情 [11] - 改装产品包含情绪价值 碳纤维材料成本高(1.73平方米) 但4.2万元价格争议需消费者自行判断价值 [12] - 行业需避免过度宣传 平衡感性诉求与理性参数 防止损害品牌形象 [10][12] 市场趋势与发展潜力 - 中国汽车改装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全球最大汽车保有量和销量市场 发展潜力巨大 [13] - 官方改装与专业改装可形成互补和共创模式 如红旗 长城与社会改装资源合作 [7] - 经济不确定性使消费更理性 改装市场告别暴利 需依靠口碑和服务积累客户 [18] - 政策松绑和消费升级推动行业从灰色地带转向合规市场 加速透明度升级和监管重构 [16]
小米汽车事件或是改装行业的“矫正器”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8 00:41
小米汽车改装事件 - 小米汽车推出售价42000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选装配置 但被车主发现实际功能与宣传不符 导致数百名车主要求退车和赔偿 [1] - 该事件引发消费者对官方改装服务的信任危机 并质疑改装套件的成本与溢价透明度 [6] 汽车改装行业现状 - 中国汽车改装产业处于政策松绑和消费升级的双重红利期 正从灰色地带转向合规市场 [3] - 政府出台政策明确将汽车改装作为后市场发展重点方向 以延伸汽车消费链条 [3] - 车企通过改装实现品牌差异化竞争 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 [3] - 汽车改装可为整车带来增值效益 新能源汽车尤其能通过OTA升级和订阅服务形成持续收益 [4] - 主机厂推出的官方改装服务在合规性、安全性和价格透明度方面更具优势 [4]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者认知升级促使监管与标准化提速 行业组织正推进《汽车改装服务规范》等文件制定 [6] - 欧美国家改装行业成熟 德国要求改装件通过TÜV安全试验 确保合规性和质量安全性 [6] - 官方改装服务发展前景强大 小米事件将促进行业增加消费透明度和形成更健康生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