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科技

搜索文档
旅游“新”潮涌动:“科技+文旅”释放消费潜能
新华网· 2025-09-27 12:08
科技赋能文旅体验升级 - VR/AR技术在文旅项目中的应用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如上海前滩公园巷"光域奇境"VR展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凡尔赛宫园林艺术[1] 上海天文馆在徐家汇书院等场所设立VR元宇宙体验站提供沉浸式赏月体验[1] - 裸眼3D和交互技术增强参与感 上海自然博物馆通过投影技术实现恐龙化石"复活" 观众可通过手势交互参与投喂恐龙的互动体验[3] -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物理空间限制 上海自然博物馆让和平永川龙"走"出博物馆 实现跨地域虚拟游览[3] 科技优化文旅服务体系 - 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集成一站式服务 文旅智能体"沪小游"涵盖26大类语料库资源 提供实时商业网点 景区客流 交通路况及城市气象等综合出行信息[4] - 科技助力文化旅游形成新质生产力 通过信息化 网联化 数字化 智能化等技术实现产业高效化与绿色化升级[4] 科技与内容深度融合 - 优质内容是科技赋能成功的关键 业界认为科技提升用户体验的核心在于优质内容支撑[3] - 科技创新为文旅产业提供试验和应用平台 文化旅游作为生产场景最丰富的产业之一 为科技创新提供广阔落地空间[4]
AI“黑科技”点亮多元场景——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观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2 04:43
转自:中国质量报 AI"黑科技"点亮多元场景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观察 数字教育专题展区,北京猿力科技有限公司(猿力科技)旗下海豚AI学带来的国内首个专注读写能力 培养的AI语文学习产品,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驻足。在"我的奇思妙想"四年级写作单元的演示画面 中,一位小学生正与AI伙伴语音对话:"我想写'会飞的房子',但不知从何下笔。"话音刚落,AI伙伴便 回应道:"这个想法真棒!能先说说它为什么会飞吗?"之后引导学生拆解、理解题目。海豚AI学的教研 人员佘明立介绍:"我们先用生动的动画,帮助孩子读懂题目、搭建写作框架,再让AI伙伴通过轻松的 聊天,引导他们逐步丰富细节,直到完成写作。" "教育AI+"正在重塑校园生态,让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与关怀贯穿学生在校的每一刻。北京尚睿通教 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机器人"小研",在"智"趣汇展区展现了强大的多场景适应能力:走廊里,它是贴 心伙伴,提供作业辅导、口语游戏、情绪疏导与美育创作;操场上,它是专业教练与安全卫士,指导运 动并守护安全;食堂里,它是营养顾问,为学生提供膳食建议;教室里,它是得力助教,协助教师进行 课堂管理与互动教学。 文旅服务专题展区 ...
科技赋能 让文旅遇见“数智未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2 02:13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文化和旅游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 数智变革。近日,2025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优秀案例及解决方案发布,14项优秀案例和8项优 秀解决方案集中呈现了北京在智慧文旅领域的重要突破与创新成果,彰显了科技赋能首都文旅高质量发 展的成效。 ■ 激发活力 征集评选启新篇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发展"科技+文旅"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为激发北京市 文化和旅游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赋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关 于开展2025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优秀案例及解决方案征集评选的通知》。 经过公开征集、各区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遴选出了北京市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优秀案例和优秀解决 方案,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强优秀案例及优秀解决方案成果推广,促进文旅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应用,推 动科技赋能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 ■ 硕果累累 文旅体验再升级 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文旅局积极推动文旅科技创新探索和实践,持续开 展优秀案例和解决方案评选发布活动。目前已经征集并发布88项优秀案例和9项优秀解决方案,为促进 文旅 ...
数字化文旅智绘川蜀风光
经济日报· 2025-09-16 09:54
手势感应、脑电波交互、AI算法解析……当前沿科技遇上古老石窟艺术,会碰撞出怎样的文旅火花? 近日,记者来到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开启了一场特殊的文化探索之旅。 安岳是中国石刻艺术之乡,石刻以"古、多、精、美"为特色。安岳石窟研究院院长谢杨介绍:"全县现 有石窟寺近5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现存摩崖造像10万余尊、居全国第二,摩崖经 文近40万字、居全国第一。"过去,欣赏这些藏于乡野的石刻需要跋山涉水;如今,一座总投资5亿元、 占地107亩的石窟数字展示中心,让千年艺术瑰宝"走"出乡野山间、"活"在游客心中。 "科技赋能,就是要建设智慧文旅平台,提升数字治理与服务能力。"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吕 志军介绍,四川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大力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推动全省旅游景区开展"微改 造、精提升"和数字化建设。同时,加快建设全省旅游智慧管理平台,完善"文旅指数"应用场景建设方 案,提升文旅服务智能化水平,开展安全应急管理、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等线上服务应用创新,提升消费 体验,吸引更多游客从"头回客"成为"回头客"。 在峨眉山海拔2540米的接引殿租赁点,一群游客正排队体验刚 ...
可感知 可交互 可延伸 文旅新消费 “玩”出科技感
中国青年报· 2025-09-16 01:01
"当前,数字技术正深刻重塑文旅产业形态,科技创新已成为破解文旅发展痛点、激发消费活力的核心 动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科技赋 能文旅数智焕新发展"专题论坛上表示。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融入日常生活,文旅消费正实现三大转向:从"走马观花"走向"深度沉浸",从"单点 服务"迈向"全域智能",从"线下局限"跨入"跨域联动"。 在同日举办的"科技赋能文旅 数智焕新发展"专题论坛和"科技新场景激活新消费"专题论坛上,多家企 业分享了他们关于文化和旅游的科技创新案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超高清、多模态等新科 技,正以"体验重构者""需求激活者""边界拓展者"的角色,为旅游新消费注入强劲动能,催生出一批可 感知、可交互、可延伸的文旅新场景。 沉浸式体验重构:让"过目"变"沉浸" 智能化服务渗透:让"被动响应"变"主动适配" 旅游消费的核心痛点,在于"服务跟不上需求"——人工导游话术重复、景区寻路难、咨询响应慢等问 题,曾制约游客消费意愿。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的智能服务体系,正以"千人千面"的适 配能力,精准对接线下线上不同群体的需求,将"满 ...
从AI、AR、VR、XR等新技术,看科技给文旅带来的革新变化
长江日报· 2025-09-14 02:54
AI技术在文旅行业的应用 - 贵州展区推出AI数字形象代言人"黄小西" 基于贵州旅游大模型打造 提供个性化行程规划 实时推荐 智能多轮对话 一键订购 AI伴游 游记生成等功能 [1] - AI与可穿戴设备结合 灵伴科技推出AI眼镜Rokid Glasses 支持全球多种语言实时翻译 AI识物问答 声纹识别支付 导航 拍照等功能 [2] - AI+AR技术重新定义文旅消费场景 灵伴科技产品Rokid AR Studio通过对现实场景虚拟增强 在博物馆中"让文物活起来" 在文旅景区中"让文化景观动起来" [2] VR/AR/XR沉浸式体验技术 - 湖北数字文旅集团展示《逍遥武当》VR项目 游客通过VR头显"化身"云中客 飞越三天门 金顶 在云海太极中穿梭 支持与同伴实时互动探险 [2] - 我的宇宙XR科技体验馆推出三部XR作品 《登陆火星》精细还原火星场景 《绝境突围》打造真人虚拟对战体验 《悟空重返西游》以XR重新演绎经典 [3] - XR技术在VR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更逼真 交互更强 让观众从"身临其境"走向"亲身经历" [3] 技术融合推动行业变革 - AI AR VR XR等技术各有侧重 共同推动文旅体验步入更智能 更沉浸 更互联的新阶段 [3] - 新技术广泛运用于文旅行业 改变文旅行业的体验模式 [1][2][3]
2025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优秀案例和优秀解决方案发布
北京商报· 2025-09-12 10:33
经过征集、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实地踏勘及路演展示等环节,北京市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14个优秀案 例和8个优秀解决方案被选出。入选的案例和解决方案既包括国家大剧院超高清数字演艺、圆明园VR大 空间体验等具有首都历史文化特色的科技化呈现,也涵盖AI数字店长、多语种AI透明屏、星火伴游大 模型平台等人工智能在文旅服务与治理中的垂直应用;既有798VR院线、艺云数字艺术中心等元宇宙沉 浸式体验空间,也有阿派朗户外智玩乐园、海淀公园AI科技主题公园等线上线下(300959)虚实融合 的实体文旅场景,同时还包含文化数据资产柜、5G+VR全景制播系统等支撑文旅数字化转型的底层技 术解决方案。 北京商报讯(记者关子辰牛清妍)9月12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2025年北京市文化 和旅游科技创新优秀案例和优秀解决方案发布活动于首钢园举行。 在发布现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壮表示,科技是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效能、增 强文化表现力和传播力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旅领域 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开展文旅科技创新案例的征集与发布工作,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性的优秀成 果 ...
2025服贸会|2025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优秀案例和优秀解决方案发布
北京商报· 2025-09-12 10:28
活动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优秀案例和优秀解决方案发布活动在首钢园举行[1] - 活动通过征集、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实地踏勘及路演展示等环节选出14个优秀案例和8个优秀解决方案[1] 案例与解决方案内容 - 入选案例包括国家大剧院超高清数字演艺、圆明园VR大空间体验等具有首都历史文化特色的科技化呈现[1] - 涵盖AI数字店长、多语种AI透明屏、星火伴游大模型平台等人工智能在文旅服务与治理中的垂直应用[1] - 包含798 VR院线、艺云数字艺术中心等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空间[1] - 包含阿派朗户外智玩乐园、海淀公园AI科技主题公园等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实体文旅场景[1] - 包含文化数据资产柜、5G+VR全景制播系统等支撑文旅数字化转型的底层技术解决方案[1] 政府表态与支持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壮表示科技是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效能、增强文化表现力和传播力的关键力量[2]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旅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2] - 将继续营造更优的创新生态 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科研机构大胆探索、协同攻关[2] - 推动更广的融合应用 让科技创新成果更深入地融入文旅场景[2] - 打造更强的示范标杆 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引领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潮流[2] 后续活动与计划 - 发布活动举办了以"新场景、新服务、新生态"为主题的供需对接会[2] - 参与企业分享了各自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2]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加大对文旅科技创新的支持推广力度 促进文旅与科技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2]
创新点亮未来生活——2025年服贸会描绘民生服务新图景
科技日报· 2025-09-12 01:13
水环境监测技术 - 芯视界公司推出"水环境侦察兵"系统 采用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 源自2015年《自然》杂志研究成果 可对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实现秒级精准检测[3] - 该系统具备污染预警和溯源功能 已在全国20余个城市应用 北京南沙河案例中污染源排查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数十倍 处置时间仅需3小时[4] - 量子点光谱传感器具备小型化优势 未来可植入手机检测食品新鲜度 或搭载于无人机实现农业微量元素监测[4] 体育科技系统 - 瑞盖科技研发智能网球鹰眼系统 通过高速摄像机和三维建模算法 实现毫米级网格精度追踪 实时生成3D运动轨迹[5] - 系统可即时判定球体界内外状态 杜绝判罚争议 赛后自动统计发球成功率、回球落点等数据并生成可视化图表[5] - 技术延伸至足球VAR系统 获国际足联认证 应用于亚足联杯等赛事 智能乒乓球系统获国际乒联授权 服务于世乒赛等顶级赛事[6] 教育智能体 - "京娃"智能体包含"京小健"和"京小壮" 分别聚焦身心健康和课间活动 采用多模态传感与AI算法[7] - "京小健"通过智能手环收集心率、睡眠等数据 结合心理行为分析识别情绪倾向 配备AI健康师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7] - "京小壮"通过物联网平台连接体育设备 具备久坐监测和AI运动指导功能 实时评估动作标准度并统计运动数据[8] AR科普教育 - 北京动物园与猿力科技联合开发AR拼搭积木 整合计算机视觉和增强现实技术 涵盖6种中国本土珍稀动物模型[10] - 产品通过扫描积木触发3D动物模型和语音讲解 支持360度旋转展示 内容涵盖动物习性及栖息环境[10] - 未来将结合学校课程开发教学资源 拓展动物种类和互动游戏功能 旨在提升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11] 服贸会创新成果 - 2025年服贸会集中展示数智技术成果 涵盖环境、教育、文旅等领域 展现科技与生活的深度融合[2] - 创新产品包括水质监测系统、体育裁判系统、教育智能体和AR科普产品 均以前沿技术突破传统场景局限[2]
华侨城A:华侨城文旅科技不在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
证券日报网· 2025-09-11 11:44
公司业务结构 - 华侨城文旅科技不在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 [1] - 公司部分文旅项目与华侨城文旅科技存在业务合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