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创意
icon
搜索文档
「非典型人才」集聚「东方硅谷」:良渚何以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试验田?
36氪· 2025-09-29 02:55
9月25日,良渚"数栖湾AI+产业社区"(下文简称"数栖湾")在良渚文化村玉鸟流苏正式开园,这个落地在良渚新城,多方共建的AI产业孵化平台,聚焦人 工智能、数字游民经济、文化创意等前沿领域,旨在为全球AI探索者提供从创意萌芽到生态领航的全周期支持。 开园仪式项目签约现场 开园仪式上,启师傅、陶博士、氪主理人、杭一末、埃及小倪等首批主理人,杭创(人工智能)营、AI+产业项目正式签约入驻,标志着良渚作为"东方 硅谷"再落关键一子。 仪式现场还发布备受关注的"数栖八条",将为入驻企业提供覆盖面更全面、力度更大,诚意更足的资金、空间和经营辅导等支持。相应配套服务设施"数 栖湾人才驿站"也正式揭牌。 过去几年来,良渚以"离城不离尘"的独特气质,不断吸引越来越多创业者在这里聚集。而良渚数栖湾AI+产业社区,正是当地管理者献给所有从事AI产业 创新创业"SEEKer"(探索者)的港湾,为他们打造梦想启航和栖息的首选之地。伴随"数栖八条"专项政策的发布,良渚将进一步致力于构建从空间、社 群,到资源和技术全方位、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正如良渚新城在会上所提出的愿景,"让良渚成为不止于技术迸发、更是人文流淌的下一站AI雨林。" " ...
宝安华强广场开业一周年,顶流IP“熊出没”如何解锁商业新范式?
搜狐财经· 2025-09-28 10:05
从短期IP快闪到长期共生,宝安华强广场用一年实践,探索出"产业+商业+文化"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不仅成为区域商业标杆,更成为观察文创与商业地产融 合的典型样本。 从"借势引流"到"一体共生":IP价值贯穿运营全周期 在商业项目中引入IP并非新鲜事,但多数仍停留在短期快闪店、主题美陈的"借势"阶段。宝安华强广场的突破之处,在于依托华强集团内部资源整合,让熊 出没IP与商业体形成"一体共生"关系——不同于外部IP的短期合作,这种"自有IP+商业运营"的模式,消除了合作壁垒,允许IP价值贯穿项目运营全生命周 期。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丹 9月26日,深圳宝安华强广场迎来开业一周年庆。作为全国首家"熊出没"主题购物中心,一年来,这座商业综合体凭借国民级IP与商业空间的深度融合,成 为行业关注的热点案例。 H HOWIY 觉乌天赋' 提高层? 強名國 精准星球员 福得发品 WING JUNG TI JING 小天才 电话手机 (首席客室圈版 eelen he color 一世 周年庆期间,这种"共生"优势尽显:熊大、熊二以十二星座全新形象开启全国首展,不再是静态陈列的"打卡道具",而是化身为与消费者互动的"主人 ...
岭南股份披露股东部分股份拟被二拍,公司目前涉嫌违披调查进行
新浪财经· 2025-09-27 23:29
股东股份司法拍卖 - 股东尹某某持有的20000000股无限售流通股将于2025年10月9日进行第二次司法拍卖 占公司总股份1.10% [3] 证监会立案调查 - 公司及股东尹某某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5年9月5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4] - 立案具体事由尚未明确 可能与原实控人资金占用事项相关 [4] 资金占用情况 - 2021年3月通过供应商支付工程款1000万元资金转移至尹某某指定公司 已于2022年11月归还 [5] - 2024年1月至今通过供应商支付原材料货款形成资金占用 最高占用余额20000万元 占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的18.79%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占用余额15285万元 占净资产14.36% 近期归还1050万元后剩余未归还余额14235万元 占净资产13.37% [5] 投资者索赔进展 - 部分投资者已就资金占用事项向法院递交赔偿诉讼 索赔条件暂定为2021年3月1日至2025年4月28日期间买入且2025年4月29日后卖出或持有产生亏损的投资者 [6] - 诉讼时效为三年 需及时主张权利 [6][7]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园林绿化业务和文化创意业务 包括创意展示设计、活动创意策划等会展营销服务 以及水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 [7]
投聚中原 洽在此时丨来郑州,逛国际展会
河南日报· 2025-09-27 23:13
展会规模与结构 - 展览面积达6.5万平方米[1] - 参展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1] - 设置农业、制造、数智、交通、文旅、科教六大主题板块[1] 河南本土产业展示 - 采用"实物+模型+多媒体"沉浸式矩阵展示发展成果[1] - 展出航空航天领域最新成果"中原三号"卫星模型[1] - 汴绣展台展示传统绣品与时尚手袋、丝巾等衍生品[1] - 汝瓷展区吸引大量参观者[1] 国际参与情况 - 马来西亚作为主宾国参展 展示棕榈油、白咖啡和燕窝等特色产品[2] - 来自英国、德国、塞尔维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2] - 俄罗斯参展商推广西伯利亚原始森林蜂蜜产品[2] - 乌干达参展商推广皂石工艺品[2] 科技创新展示 - 人形机器人表演展示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1][3] - 特斯拉赛博越野旅行车亮相新能源汽车展区[4] - 比亚迪展示"天神之眼"高阶辅助驾驶系统[4] - Xbot咖啡机器人实现40秒制作带拉花咖啡[4] 文化交流与合作 - 新加坡投资者计划与河南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发东南亚特色文创产品[1] - 马来西亚展区展示特色食品饮品、健康保健产品和生活时尚用品[1] - 展会主题为"共商开放合作共赢发展未来"[4]
“开源无界·湾区共创季”在佛山南海启幕,国庆期间精彩纷呈
南方都市报· 2025-09-26 11:40
9月26日,"开源无界·湾区共创季"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汇泰创投中心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开 源"与"共创"为核心,联合政府、企业、青年团体及文创机构等多方力量,旨在打造一场贯穿数月、融 合音乐、艺术、策展、市集与非标商业的沉浸式城市创新盛宴,激发湾区文化创新与城市更新活力。 启动仪式上,南海团区委授予汇泰创投中心"青年之家"称号,广州设计周亦为其先锋学院授牌"城市美 学中心",标志着该区域正式成为湾区青年文化与艺术创新的重要实践基地。 "共创季"活动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城市共创实验,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城市更新与社区营造。"开源"不 仅代表资源的开放共享,更是一种鼓励每个人成为城市"开发者"的创新态度;"共创"则强调通过跨界协 作激发灵感,为城市注入持续活力。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孙振凌 近年来,桂城街道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深入实施"人文桂城"城市发展战略,打造"佛山总部 经济集聚区"。汇泰创投中心作为桂城重点发展的"垂直生态公园",突破传统地产模式,构建了涵盖金 融、产学研合作等服务的八大体系,并依托第五街区这一开放式生活社区,融合办公、商业、文化等多 元业态,为企业与公众提供创新办公体验和休闲生 ...
「非典型人才」集聚「东方硅谷」:良渚何以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试验田?
36氪· 2025-09-25 10:45
开园仪式项目签约现场 开园仪式上,启师傅、陶博士、氪主理人、杭一末、埃及小倪等首批主理人,杭创(人工智能)营、AI+产业项目正式签约入驻,标志着良渚作为"东方硅 谷"再落关键一子。 仪式现场还发布备受关注的"数栖八条",将为入驻企业提供覆盖面更全面、力度更大,诚意更足的资金、空间和经营辅导等支持。相应配套服务设施"数栖 湾人才驿站"也正式揭牌。 9月25日,良渚"数栖湾AI+产业社区"(下文简称"数栖湾")在良渚文化村玉鸟流苏正式开园,这个落地在良渚新城,多方共建的AI产业孵化平台,聚焦人 工智能、数字游民经济、文化创意等前沿领域,旨在为全球AI探索者提供从创意萌芽到生态领航的全周期支持。 良渚的终极目标,是让数字产业有温度, 让创新创业有归属。 过去几年来,良渚以"离城不离尘"的独特气质,不断吸引越来越多创业者在这里聚集。而良渚数栖湾AI+产业社区,正是当地管理者献给所有从事AI产业创 新创业"SEEKer"(探索者)的港湾,为他们打造梦想启航和栖息的首选之地。伴随"数栖八条"专项政策的发布,良渚将进一步致力于构建从空间、社群, 到资源和技术全方位、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正如良渚新城在会上所提出的愿景,"让良 ...
“第五立面”蝶变记:从“闲置空间”到“活力节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7:09
"第五立面"蝶变记:从"闲置空间"到"活力节点" 中新网重庆9月25日电 题:"第五立面"蝶变记:从"闲置空间"到"活力节点" 作者 黄维正 在袁梓益看来,网球初学者大都害怕在传统球场露怯,园区屋顶球场若没有无人机拍摄,就是一个天然 的私密练习空间,能帮助新手开启"隐身模式",达到良好的训练、锻炼效果。 在重庆两江新区,"屋顶上的运动空间"不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有。在寸滩国际新城时尚消费区,N·98 数创园正采用顶棚可开合设计加速建设屋顶网球场。该网球场可随天气和采光条件变化,在室内球场和 露天球场间切换。 去露台餐厅品美食、赏江景,到屋顶花园看一场沉浸式表演,赴空中运动场酣畅挥拍…… 在重庆,越来越多城市"第五立面"正以多元创意形态走进人们生活,成为盘活存量空间、提升城市宜居 宜业度的新载体。它不仅延伸了商业功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的消费场景,也让城市天际线更加亮 眼灵动。 既"好看"又"好用" 城市"第五立面"是指建筑物的屋顶面、露台面,影响着鸟瞰角度下城市建筑整体风貌。 当前,城市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如何盘活有限的城市空间资 源?打造"好看""好用"的"第五立面"是 ...
京彩文化“四问” | 北京文化产业如何转型?
北京青年报· 2025-09-24 03:01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文化产业通过文旅融合与IP开发实现高速增长 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收12223.3亿元同比增长13.3% 利润1759.2亿元同比增长33.5% [1][3][9] 文化资源转化 - 中轴线文旅融合形成网红打卡线路 通过铛铛车美食、京剧主题咖啡馆等体验式消费实现历史文化遗产活化 [2] - 文物文创化开发成效显著 如万善正觉殿天宫藻井冰箱贴成为爆款产品 推动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同频共振 [1][3] - 科技赋能文化体验 无界之境科技艺术中心通过VR技术提供沉浸式长征体验 实现从"观看"到"行走"的历史参与感 [6] 产业集群升级 - 郎园Station转型为影视创意基地 聚集近200家影视企业 参与2024年春节档4部爆火影片制作 [4][5] - 北影节期间园区人流量近10万人次 带动商业消费约1700万元 较平日增长180% [4] - 798·751园区形成泛文化生态圈 吸引600余家机构入驻 涵盖12大业态 2025年上半年游客量突破700万人次 [6] IP价值挖掘 - 北京环球度假区带动区域旅游升级 开业半年通州游客量同比增长46.7% 五一期间单日达限流5万人 [7] - IP辐射效应显著 周边酒店订单量曾暴涨800% 推动通州从"旅游途经地"变为"消费目的地" [8] - 演唱会经济带动全域消费 鸟巢44场演唱会观演人数240万人次 朝阳区商圈北影节期间销售额超4.8亿元 [9] 消费市场表现 - 1-8月北京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4% 文化娱乐服务贡献显著 [9] - 大型活动联动商圈消费 北影节期间朝阳区商圈客流超500万人次 周环比增长超10% [9] - "IP引流+配套留客"模式有效拉动住宿、餐饮、零售产业增长 [9]
北京文化产业如何转型?
北京青年报· 2025-09-23 19:01
文化传承与文创产业发展 - 文物文创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以万善正觉殿天宫藻井为灵感的冰箱贴成为爆款文创产品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文创店出现限量发售和提前预约的抢购现象 [1] - 中轴线7.8公里空间序列通过文旅融合形成网红打卡线路 串联正阳门大北照相馆 前门大街铛铛车美食 钟鼓楼京剧主题咖啡馆等体验场景 实现历史文化遗产可触摸化 [2] - 传统符号现代转译使文化传承突破传统认知 文气浓郁的网红打卡地成为年轻人社交密码 体现文化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的路径 文创载体使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同频共振 [3] 文化产业集群与园区转型 - 郎园Station由上世纪60年代纺织仓库转型为影视创作基地 聚集近200家影视上下游企业 参与2024年春节档4部爆火影片制作 [4][5] - 北影节期间园区承办超百场活动 前三日入园人流近10万人次 带动商业消费1700万元 较平日增长180% 票根联动机制促进文创产品8折消费 [4] - 798·751园区形成以艺术为核心的12大业态泛文化生态圈 吸引600余家机构入驻 2025年上半年游客量突破700万人次 VR科技艺术中心提供沉浸式长征体验 [6] IP赋能与文旅消费拉动 - 北京环球度假区作为全国唯一环球主题IP公园 开业半年使通州游客量同比增长46.7% 五一期间单日限流5万人 优速通售罄 热门项目排队超2小时 [7] - IP效应推动通州从旅游途经地转为消费目的地 周边酒店订单量暴涨800% 催生数百家餐饮民宿购物门店 客源辐射京津冀及周边省份 [8] - 演唱会经济显著带动消费 鸟巢44场大型演唱会观演人数达240万人次 朝阳公园表情球 Q版公仔打卡点等配套活动使看演唱会升级为全域文旅体验 [8][9] 产业经济数据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北京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收12223.3亿元 同比增长13.3% 利润总额1759.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3.5% [1] - 2024年1-8月北京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4% 文化娱乐服务带动作用明显 北影节期间朝阳区10余商圈吸引客流超500万人次 销售额4.8亿元 周环比增超10% [9] - 索尼音乐娱乐中国2019年因北京文化地位选址郎园Vintage 强化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 体现国际文化机构对北京文化中心地位的认可 [6]
北京文化产业跨界创新活力涌现
北京晚报· 2025-09-23 06:10
公司创新与业务发展 - 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引入超大无人售货机 最多可容纳9000个商品并支持24小时运营 机器人配送夜间订单 [1] - 同仁堂将药食同源理念与年轻消费潮流结合 推出枸杞拿铁 陈皮拿铁等创新热销单品 [1] - 集思科技在"模数世界"产业社区开发数字人生成技术 3分钟录入形象声音 2小时生成高度还原的数字人 [2] - 集思科技生成的个性化数字人已应用于超过500家品牌直播间 问答准确率超过98% [2] 行业技术应用与升级 -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文化创意升级 数字人技术突破传统形象生成限制 [2] -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通过VR影院提供沉浸式体验 数字文物展打破时空限制汇聚海内外博物馆瑰宝 [2] - 文化数据资产柜集成展示 存储 管理功能 解决文化单位数据资产管理难题 [2] 产业生态建设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模数世界"人工智能新质产业社区 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 [2] - 传统中医文化混搭新消费潮流 人工智能科技赋能文化升级 数字技术助力文化传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