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旅游

搜索文档
剑指千亿规模!成都发布银发经济三年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9-22 11:01
近日,成都市民政局等5部门印发了《成都市做优做强银发经济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计划成都将努力打造银发经济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核心产业承载 地、高端服务供给地。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银发经济发展布局基本形成,优势特色更加凸显,产业规模达1100亿元 以上,争创一家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打造15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银发经济知名企业和一 批品牌产品,推动30项以上产品(服务)进入国家推广目录。 (三)发展布局 推动形成"1+3+7+N"银发经济发展格局。以创建1家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为引领,打造温江 区、锦江区、武侯区3个主要承载地和成华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金堂 县7个协同发展地。温江区重点围绕医药研发、智能制造、康养医养,打造银发经济智能制造区、品质 消费区、康养服务区;锦江区立足金融、文旅、生物科技等产业资源,推动形成医养、康养、金融联动 发展体系;武侯区依托川渝医疗、文化、科技等资源,创建川渝银发经济产业园。协同发展地在高端养 老、旅居养老、银发中医药、银发绿色食品等领域形成特色,协同发力。其他区(市) ...
贵州兴义:北纬25度的康养“引力场”
新京报· 2025-09-12 06:01
中国西南的青山绿水间,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犹如地球精心雕琢的一块"翡翠",完美契合了世界公认 的"黄金气候带"——北纬25度,也精准踩中了最适合人类生存的"黄金海拔区间"——1000米至1500米。 在这片被自然眷顾的土地上,天南海北的人们找到了理想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清风拂过万峰林,1200米的平均海拔里,空气似乎都是甜的。来自天津的马拉松爱好者郎荣淑,六年前 第一次在万峰林小跑了一段,便爱上了兴义,定居于此。西安人"小龙侠兜兜"因病出门散心,路过万峰 林,被淳朴的民风所挽留。如今,她不仅举家搬迁至兴义,还创办了公司,用短视频向全球推介这片康 养福地。 兴义市,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中心地带,素有"三省通衢""黔桂锁钥"之称,也是黔西南州 府所在地。近年来,兴义市发挥比较优势,探索发展康养旅居新业态,"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品牌 影响力持续提升。 52岁的郎荣淑是天津人,夫妻俩均在铁路系统工作。"跟着项目建设,我们跑遍祖国大江南北,每个城 市一呆就是三五年。"郎荣淑回忆,2019年,丈夫因肺炎住院,儿子在网上搜索"全国空气最优的城 市",为他们物色退休后的定居地,兴义因此进入全家人的视线。当年3月, ...
贺州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西日报· 2025-08-27 02:04
交通扩能 - 构建水陆空并进、多式联运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补齐铁、公、机、水短板,实施一批重大互联互通项目 [1] - 开工建设连贺等6条高速公路,“十四五”期间实现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1] - 目前有3条高速公路直连大湾区,每天往返大湾区的高铁动车超100趟次,是全区第4个高铁直达香港的设区市,实现高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 [1] 产业振兴 - 积极开展精准招商,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培育高端碳酸钙新材料等7条循环产业链 [1] - 承接大湾区黄金珠宝、电子信息等产业组团落户,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承接地、协同发展新高地 [1] - 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签约项目864个,计划投资总额近2780亿元,其中大湾区项目数量占比52.43%、计划投资总额占比48.76% [1] 创新驱动 - 与大湾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打造创新平台、培优创新主体,推动大湾区科研成果在贺州转化应用 [2] - 新增认定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27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较“十三五”期末增长66.7% [2] - 17项科技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奖,累计登记科技成果877项 [2] 环境优化 - 以大湾区一流标准为标杆,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实施并联审批、容缺受理、一窗通办等创新举措 [2] - 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可办率达99.58% [2] 绿色发展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强生态保护 [2] 人文交流 - 推动两地人员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互鉴,在全区率先开展粤桂跨区域协同立法 [2] - 携手肇庆共建“粤桂一家亲·肇贺好邻里”省际睦邻廊道 [2] - 来自大湾区的游客占区外游客比重常年保持七成左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 [2] 经济表现 - 2021—2024年GDP年均增长6.2%,今年上半年增长7.2%,增速排全区第2 [2]
让生态资源更好转化为富民资产(治理者说)
人民日报· 2025-08-25 22:03
核心观点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超越简单资源变现 通过产业升级和文化赋能实现可持续转化 提升生态资源的经济效益 [1][2][3] 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 - 森林覆盖率超56% 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森林粮库" 茯苓、菖蒲、竹笋等绿色产品畅销全国 [1] - 发展山区稻渔综合种养 探索绿色种养循环和林药林菌复合产业模式 提升初级产品溢价能力 [1] - 在资源环境可承载前提下取用有节 避免竭泽而渔的开发方式 [1]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 发展康养旅游产业 打造集科普研学、旅游观光、康养食疗于一体的药博园 [2] - 建设栖凤峡等康养旅游示范地 推出天然温泉疗养和山地运动健身等20余种健康养生套餐 [2] - 挖掘蜀道文化和三国文化 开发古蜀道徒步游品牌 开展追觅蜀地的绿野仙踪活动 [2] - 通过研学旅游和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加工和手工艺制作等业态发展 延伸产业链 [2] 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 - 推进生态产业化 提升生态品质和产品量质 科学评估开发中的环境风险 [3] - 推进产业生态化 对一二三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 发展生态工业 [3] - 建设环保产业园区 吸引中粮油脂和冰鸟矿泉水等生态企业落户 提升产业结构生态绩效 [3] 可持续发展路径 - 通过产业化经营、品牌化打造、数字化赋能和多元化参与扩大生态产品价值 [3] - 保护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实现生态致富和旅游致富的可持续性 [3]
甘肃通渭:擘画“四大名片”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国发展网· 2025-08-20 06:28
文旅产业发展战略 - 以四大文旅名片(书画艺术、温泉康养、红色文化、耕读传统)为核心引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1] - 深化四大名片融合工程 打造书画文创和温泉康养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8] 书画艺术产业生态 - 拥有1.2万人的书画创作群体和280万件民间书画收藏量 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 [2] - 文房四宝交易规模占西北市场60%以上 培育30余家文创企业开发百余种衍生品年产值达5000万元 [2] - 建成12个国家级书画培训基地汇聚800余家画廊 每年举办艺术节吸引千余名艺术家 [2] - 2025年正式上线数字书画交易平台推动传统艺术与科技融合 [1][2] 温泉康养产业建设 - 温泉日涌量6000吨水温53℃ 氟离子含量达8.7mg/L对皮肤病关节炎有效率超过85% [3] - 2025年3月启动总投资18亿元温泉康养综合体 融合温泉游乐+中医养生+书画文创三大业态 [1][3] - 建设西北首座温泉博物馆 重现明代"温泉冬涨"盛景 [3] - 设计"品书画+泡温泉+游乡村"复合型旅游线路 推动温泉经济成为县域增长新引擎 [3] 红色文化旅游体系 - 拥有3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年均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4] - 以榜罗镇会议纪念馆为核心构建全域红色教育网络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红军宣传标语门板"具重要历史价值 [4] - 创新红色+研学+文旅融合模式 推出"如意甘肃'研'途乡遇"主题线路 [4] - 2025年启动革命遗址景区升级工程 建设长征步道和情景剧场等项目 [4] 乡土文化传承发展 - 耕读传家传统融入血脉 村落间"耕读第""清平居"门匾彰显昼耕夜读文化传承 [6][7] - 刚强兄弟五十余年植树400亩打造黄土旱塬"小江南" 同步开展书画雕刻艺术创作 [7] - 将质朴生活与艺术创作相结合 守护乡愁文化底蕴 [7]
追星逐雾 气象游成新风尚
经济日报· 2025-06-28 21:56
气象与文旅融合 - 气象与文旅深度融合正成为拉动旅游市场增长的新引擎,拓宽旅游场景边界、丰富产品供给、提升目的地吸引力[1] - 气象旅游资源包括天气景观资源、气候环境资源和人文气象资源,具有极高观赏和利用价值,可直接转化为旅游生产力[2] -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已分三批发布"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名单,涵盖云雾、彩虹、冰雪、星空等自然奇观,延伸出地域特色鲜明的新IP[3] 气象赋能特色旅游IP - 重庆利用"烟雨巴渝指数"预报未来3日雨雾情况,助力游客规划路线体验烟雨风情[3] - 福建平潭推出"蓝眼泪"气象条件预报,提供未来5天发生概率预测[3] - 吉林长白山开展天池开冰、可见度监测,破解"十次九不见"难题,预报云海出现概率[3] - 气象部门推动气候要素成为生产要素,打造"一地一特色"绿色发展模式,激活区域经济[3] 气候资源与农产品价值提升 - 咸丰白茶在19℃至23℃冷凉气候下形成独特品质,气象部门通过数据分析赋予其"特优"气候品质标签,提升市场竞争力[4] - 咸丰白茶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通过茶旅融合打造非遗展演、森林茶海等场景,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5] - 气象部门量化分析农产品生育期数据、关键气象因子,为创建区域品牌提供科学依据[5] 气象康养新业态发展 - 气象康养以气象资源、自然生态为依托,融合医疗、文旅等产业,配套康养设施提升健康管理水平[6] - 全国69%的县至少具备1种气象康养资源,气象部门确立11种特色气候康养资源分型,编制《气候康养资源评价技术规范》[6] - 浙江磐安建立气象医养中心实时监测负氧离子,贵州安顺发展避暑康养产业,河南嵩县打造"气象+全季康养"融合场景[7][8]
总投资超300亿元!广元借力四川国际老博会推出“银发经济投资机遇机会清单”
搜狐财经· 2025-05-28 07:16
银发经济投资机遇 - 广元市推出"银发经济投资机遇清单"包含23个项目 总投资金额达304亿元 [1] - 重点项目包括苍溪县牛角半岛"湖区+生态"康养旅居项目 旺苍县天星一盐河生态康养区项目等 [1] - 广元市定位为"康养福地" 强调生态优势对发展银发经济的支撑作用 [1][3] 产业博览会展示内容 - 广元馆设置4大展区:养老服务 康养旅游 康复辅具 老年中医药 [3] - 参展企业以实物展示辅具用品 老年中医药产品 并设计互动体验环节 [3][6] - 首次亮相的桌面益智游戏产品兼具娱乐与康复功能 获得老年观展者高度关注 [6] 参展企业及产品 - 10余家银发经济企业参展 覆盖智能终端 康养用品等领域 [6] - 特色展品包括桌面冰壶 桌面台球 老年人艾草枕 灵芝粉等 [6] - MCI训练七彩球作为新型康复辅具产品亮相展会 [5]
广西四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经”
广西日报· 2025-05-28 01:46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模式 - 广西蒙山县、凌云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资源县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高(凌云84.35%、三江79.73%、资源62.07%),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1] - 四县通过生态农业、绿色工业、康养旅游等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3][6][8][11] 蒙山县生态产业发展 - **生态农业**:桑蚕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桑园面积6.3万亩,2025年蚕茧产值预计突破2.3亿元,带动1.2万农户增收;打造7000亩绿色蔬菜基地,2000亩获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认证 [3] - **生态工业**:引进三峡新能源等太阳能发电项目,总投资15亿元,年发电量4亿度,年增绿色税收8000万元;获"中国西部茧丝绸织造新城"称号 [4] - **康养旅游**:构建"一轴·两翼·七极"文旅格局,天书侠谷景区获"中国森林养生基地",水韵瑶寨获"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区" [4] 凌云县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 **产业体系**:构建"产业+加工/经营/旅游"三大体系,引进8家企业,建成玉玺茶叶产业园、平怀蚕桑产业园,生产茶叶酒、桑果酒 [6] - **品牌培育**:推动"圳品"认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品牌;凌春茶场打造采茶体验和星空民宿疗养基地 [7] - **生态旅游**:浩坤湖湿地公园吸引游客,民宿"云栖阁"结合疗养与慢生活体验 [5][6] 三江侗族自治县生态旅游升级 - **生态农业**:2024年茶叶种植21.5万亩,干茶年产量2万吨,综合产值87亿元;油茶林61.7万亩,年产值20.59亿元;稻渔种养8.26万亩,年产值2.85亿元 [9] - **茶旅融合**:开发布央仙人山丛林穿越、观茶·山境度假民宿等项目;程阳八寨景区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入选"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 [9] - **绿色工业**:建设"四园两区"生态工业园,引进茶油加工、竹材汽车等项目;谋划低空经济产业园,发展无人机观光等新业态 [9] 资源县"生态+"模式 - **生态旅游**:丹霞八角寨景区年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增收30%;2024年"五一"单日接待量突破5000人次,营收同比增100% [12] - **茶产业转型**:引入浔源茶业公司,加工本地茶叶提升附加值,村民月收入达4000元 [13] - **生态保护**:实施"林长制""河长制",开展绿色矿山修复、流域治理等举措 [14]
东软睿新集团(09616)拟合共斥资7500万元获取熙康云舍9.9341%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09:30
公司交易 - 东软睿新集团全资附属东软睿新拟以人民币3000万元收购熙康健康持有的熙康云舍4.2255%缴足资本 [1] - 东软睿新同日拟向熙康云舍出资人民币4500万元 [1] - 目标公司将资本储备人民币4,136,047元转化为注册资本并全数分配予买方 [1] - 交易前目标公司股权结构为东软控股55.9176%、卖方11.8339%、独立第三方32.2485% [1] - 交易后股权变更为东软控股52.5847%、买方9.9341%、卖方7.1549%、独立第三方30.3263% [1] - 目标公司不会成为公司附属公司且财务业绩不并入集团报表 [1] 战略转型 - 公司2024年启动战略转型从单一教育服务转向"教医养康旅"五位一体生态 [2] - 目标集团运营5间康养酒店并与集团老年教育业务灵康旅课程深度合作 [2] - 收购将扩大康养旅游服务领域并加强酒店与老年教育业务的协同效应 [2] - 董事会认为交易符合扩张策略可建立多元化收入及可持续现金流 [2]
东软睿新集团(09616.HK)拟战略入股熙康云舍 加速布局“教医养康旅”生态
格隆汇· 2025-05-20 09:28
交易概述 - 东软睿新集团全资附属公司作为买方,与独立第三方熙康健康及目标公司订立股份转让协议,以人民币3000万元收购目标公司约4.2255%的缴足资本 [1] - 买方同时与目标公司订立出资协议,以现金出资人民币4500万元,目标公司将资本储备人民币413.60万元转化为注册资本并全数分配予买方 [1] 股权结构变动 - 交易前,东软控股、上海互象、北京用友、卖方及宁夏诚贝分别持有目标公司约55.9176%、12.8994%、12.8994%、11.8339%及6.4497%的权益 [2] - 交易完成后,上述各方持股比例分别调整为约52.5847%、12.1305%、12.1305%、9.9341%、7.1549%及6.0653%,目标公司仍为非附属公司且财务业绩不并入集团报表 [2] 战略转型与业务协同 - 公司自2024年起从单一教育服务转向“教医养康旅”五位一体融合生态,目标公司旗下5家康养酒店已成为老年教育业务灵康旅课程的重要合作基地 [3] - 此次收购将进一步扩大康养旅游服务领域,深化酒店与老年教育业务的协同,形成特色化老年教育服务模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