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年友好型社会
icon
搜索文档
60岁的老人,为什么租不到房?
虎嗅· 2025-09-05 04:41
中国老年人租房市场现状分析 - 超三分之二中介机构对60岁以上老人设限 要求子女陪同签约或直接拒绝 [4] - 29.9%的老年人无自有或配偶产权住房 全国独居老人比例达14.2% 其中20%依赖租房解决居住问题 [7] - 6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达1800万人 约占全部流动人口7.2% 一线城市流动老人数量持续增长 北京流动老人占比28% 广州2023年60岁以上流动人口56.45万人同比增长16.84% [21][22] 老年人租房需求特征 - 主要租房原因包括照顾孙辈就近入学(老漂族) 医疗资源寻求 以及传统养老模式瓦解产生的"候鸟老人"群体 [6] - 需求集中于低楼层 近医疗点 带扶手或防滑设施的适老化房源 且预算普遍有限 [9] - 城市独居老人住房需求尤为突出 现有市场房源主要满足年轻群体需求(高楼层 开放式布局) [7][9] 市场供给端限制因素 - 中介机构普遍设置年龄限制 部分平台将租客年龄限制在18-60岁之间 线上平台缺乏老年群体专属入口 [14] - 适老改造成本高昂 后续维修成本可能无法通过租金覆盖 [15] - 房东担忧风险成本增加 包括意外事故法律纠纷(如北京案例中房东因防滑措施不到位被判赔3万元)及房屋闲置损失(上海案例中房屋闲置8个月需高额消毒费用) [9] 政策与市场机制缺陷 - 公租房政策优先保障本地户籍老人 流动老年群体缺乏完整政策保障 [22] - 现有租房险种未覆盖老年群体 房东投保意愿低导致风险收益比失衡 [18] - 法律层面存在矛盾:《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禁止年龄歧视 但房屋租赁属于平等市场行为 房东享有租客选择权 [13] 国内外解决方案探索 - 广州2024年新修订公租房管理办法放宽收入标准 增加适老化设施 杭州对70岁以上老人实行优先保障选房 [22] - 北京中介推出"省心租"模式 由公司全权管理房源并配备租房管家 [23] - 日本2001年立法细分三种老年人租房类型 2023年附带服务的老年住宅达28.5万户 新加坡允许公积金支付租金并推行"长者优先配屋计划" [23][24] 行业发展建议方向 - 建立政府主导的"租赁责任保险"机制 由房东 租户 企业共同承担突发意外经济损失 [19] - 完善市场准入规则 通过具体标准评估老年人经济与行为能力而非简单年龄限制 [14] - 推动适老化改造从自有房向租赁市场延伸 平衡政策执行偏差 [16]
让家门口养老更幸福
人民日报· 2025-08-21 01:24
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 预计2035年突破4亿 [1] - 73.72%受访老年人倾向于居家(上门)养老模式 [2] - 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且布局不合理 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1] 养老服务供给策略 - 城市地区采用"见缝插针"方式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体 将专业照护融入城市肌理 [1] - 农村地区试点"身边有伴、村里有站、云端有护"互助养老模式 搭建志愿者服务队伍 [1] - 优先在老年人口密集区域布局养老设施 避免结构性供给不足 [2] - 在高龄失能老人集中区域提高护理型床位比例 [2] 政策规划与实施 - 民政部与自然资源部联合要求加快健全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1] - 统筹养老服务设施与医疗卫生教育公园绿地综合交通等规划有效衔接 [2] - 兼顾"不宜安排在地下层"和"方便子女探望"等软硬件要求 [2] - 根据未来5-15年老龄化趋势预测设施数量并进行动态调整 [2] 行业发展方向 - "十四五"时期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3] - 促进为老服务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 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 [3] - 推进社会环境适老化改造 将老年友好理念融入空间规划公共服务产业升级等领域 [3] - 将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与乡村振兴科教兴国扩大内需数字中国等重大工程相衔接 [3]
让家门口养老更幸福(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8-20 22:23
行业政策与规划 - 民政部与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通知 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协调适配 [1] - 政策提出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优化设施配置 积极回应老龄化趋势 [1] - 规划实施需统筹软硬件要求 包括避免设施安排在地下层 方便子女探望 并实现与医疗卫生 教育 交通等规划的有效衔接 [2] 市场需求与人口结构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 预计2035年突破4亿 形成海量养老服务需求 [1] - 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且布局不合理 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1] - 四川 青海 重庆联合调查显示73.72%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 需优先在老年密集区域布局设施 [2] 区域实践与模式创新 - 安徽在城市采用"见缝插针"方式将养老服务综合体嵌入居民区 在农村试点"身边有伴 村里有站 云端有护"互助养老模式 [1] - 需结合未来5-15年老龄化趋势预测设施数量 在高龄失能老人集中区域提高护理型床位比例 [2] - 农村养老通过搭建志愿者队伍提供服务 城市养老注重将专业照护融入肌理 [1] 战略发展与产业融合 - "十四五"时期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促进为老服务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 [3] - 需将老龄事业与乡村振兴 科教兴国 扩大内需 数字中国等重大战略工程相衔接 [3] - 老年友好理念将融入空间规划 公共服务 产业升级 就业安排 健康安全等城市发展多方面 [3]
【省民政厅】陕西全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8-08 00:13
社会救助体系 - 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持续保障122.23万城乡低保对象、13.25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 [1] - 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2.4万人次、医疗救助326.5万人次、教育救助152.65万人次、住房救助67.1万户、就业救助1849人次 [1] - 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覆盖178万低收入人口和578万关注对象,将15.23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兜底保障 [1] 养老服务与老龄化应对 - 制定"五床联动"医养融合整合照护试点方案,推动县(区)先行先试 [2] - 全省现有养老服务机构944个、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440个、城市日间照料中心2538个、农村互助幸福院9419个、养老床位24万张 [2] - 完成4.7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成老年助餐点4929个 [2] - 评审"陕字号"养老品牌企业37家,52万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活动 [2] 社会福利水平 - 市级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实现全覆盖,县级和乡镇站点覆盖率分别达83%、95% [3] - 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08亿元保障近1.1万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累计帮助845名孤儿完成大学学业 [3] - 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7.05亿元,惠及107.1万名困难和重度残疾人 [3] - 实施慈善帮扶项目2254个,受益群众达76.57万人 [3] 社会事务管理 - 全省121个婚姻登记处全部实现规范化、电子化,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 [3] - 殡葬服务机构累计取消或降低收费1499项次,群众人均治丧费用降低1000元,惠及4.39万人 [3] - 76个县(区)实施"四项基本殡葬服务"减免政策 [3] 社会治理创新 - 支持社会组织开展扶老助老、关爱儿童等服务项目206个 [4] - 规范备案、公告地名1135个,提升地名管理标准化和公共服务能力 [4]
一组数据看2024年我国老龄事业各方面发展
央视新闻· 2025-07-24 05:40
人口老龄化概况 - 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占总人口22 0 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15 6 [2] - 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2 8 人均预期寿命达79 0岁较2023年提高0 4岁 [2]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 -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扩大 企业年金参与企业15 93万户覆盖职工3242万人投资规模3 6万亿元 [3] -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在售产品1010款含理财储蓄商业保险和公募基金 [3]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覆盖49城参保人数18786万人享受待遇146万人服务机构8800家护理人员30万人 [3] 养老服务体系 - 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40 6万个床位799 3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65 7 [4] -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36 6万个床位291 5万张 老年助餐点达7 5万个 [4][5] 老年健康服务 - 2024年基层医疗机构为1 41亿65岁以上老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6] - 医养结合机构超8400家其中3600家为备案医疗机构4800家为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总床位210万张 [6] 银发经济 - 2024年新增老年产品服务企业7 76万家 [7] - 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5188个覆盖商业网点137 1万个服务1 18亿居民 [7] - 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130万件金额30亿元 银发旅游列车计划启动 [7] 老年友好环境 - 2024年完成小区适老化改造1 45万个加装电梯2 96万部 [8] - 十四五期间累计支持208万户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 [8] - 银发网民达1 56亿占网民总数14 1 超1亿台智能终端完成适老化改造 [9] - 3000个常用网站应用完成改造 2 85亿家庭实现电视便捷操作 [9]
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7件代表建议
杭州日报· 2025-06-23 02:57
高能级开放强市建设 - 会展经济被定位为杭州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市的"内引外联"核心抓手 建议内容涵盖打造国际交往中心主平台 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建设 提升会展业国际影响力 加速科技转化落地 [1] - 外国来华人员"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被纳入重点督办 旨在优化国际化服务配套 [3] AI产业高质量发展 - 杭州AI产业需优化算力资源配置 加速垂直场景应用落地 加强国产化能力建设 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并打造创新策源地 [2] - AI智能体将重构民生实事管理模式 推动从事后查证向事前预防和事中处置转型 [2] 老年友好型社会构建 - 适老化改造覆盖居家与公共设施 需完善多元养老服务体系 构建养老助老数字化环境 打造适老居住/敬老社会/助老数字三重体系 [2] 低空经济发展 - 杭州将通过整合低空资源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强化基建 拓展应用场景 激励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等措施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农产品高质量发展 - 完善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后续配套措施成为重点督办方向 涉及产业链后端支持体系建设 [3]
听·见︱65岁成隐性消费门槛,是给银发经济出的一道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5-25 10:00
老龄化社会现状 - 2024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023万人占全国人口15.6%表明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进程将加快[2] - 部分行业如健身房和租房平台设置65岁或60岁以上年龄门槛将老年群体归类为高风险导致服务受限[2] 银发经济机遇 - 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催生银发经济蓝海适老化改造成为潜在突破口[3] - 南京智慧社区健身中心通过加长扶手跑步机等设备实现适老化改造[3] - 上海推出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提供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3] - 多地铁路部门开通银发旅游专列打造适老化旅游模式[3] 政策与制度尝试 - 广州2016年给予中低收入孤老群体优先配租公租房权利[3] - 杭州对符合条件且家庭成员70岁以上的家庭优先保障公租房选房[3] - 当前公租房数量有限需进一步设计专门制度如风险分担机制和鼓励性措施[3] 行业服务优化方向 - 健身房因老年人使用器械受伤风险高需配备专业教练但会增加经营成本[2] - 适老化改造案例显示通过设备优化和服务创新可降低风险并拓展市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