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发电

搜索文档
绿色动力20250923
2025-09-24 09:35
公司概况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为北京国资控股的垃圾焚烧平台 成立于2000年 2014年和2018年分别于港交所和上交所上市 业务覆盖全国2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3] - 运营37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日处理能力达4.03万吨 位居行业第二梯队[2][3] - 自2024年1月起无在建项目 运营收入占比达98.9% 2025年完全依赖运营收入[3] - 收入从2021年开始大幅提升 主要因会计确认准则变动使BOT建造收入占比增加 但2024年建造收入降至约4000万元[3] 股权结构与国资支持 - 北京国资直接持股42.63% 通过国资香港间接持股1.78% 合计持股44.4% 股权结构稳定[5] - 作为北京国资旗下唯一环保治理平台 在2018-2021年行业扩张期获得37.5亿元低息贷款和担保支持[5] 行业趋势与公司运营 - 行业从新建项目转向提升运营效率 自由现金流转正并持续提升 各企业提高分红比例[5] - 公司资本开支从2019年20亿元降至2024年3.7亿元 2019-2024年垃圾焚烧量复合增长率达20.5%[5] - 运营指标处于行业中等水平 产能利用率、自用电比例和吨垃圾收入仍有提升空间[2][5][7] - 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内部改造有望提升指标 东部和华南地区业务毛利率较高[7] 新业务拓展 - 积极拓展2B业务应对国家补贴退坡风险 包括移动储能供热、供气和沼气提纯[2][6] - 2025年上半年供气量同比增长116%至51.55万吨[2][6] - 在北京市拥有2850吨/日产能 受益于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政策 拓展向工业企业供电供热及绿证交易[8] 财务表现 - 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45.4% 净利润回升至17.7%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进一步升至49.5% 净利润达23.7%[12] - 财务费用率从2015-2020年约19%降至2025年上半年17.8%[13] -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61.2% 有息资产负债率52.5% 负债率持续下行[13]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 经营活动现金流自2020年转正 2024年达14.4亿元[16] - 应收账款票据总额2024年同比增长27% 其中应收垃圾处理费占比从2022年37%增至2024年54%[14] - 2025年七八月以来收到意外国补资金 应收账款压力缓解[14] 股权激励与分红政策 - 股权激励目标:以2023年为基数 2026-2028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5%/20%/25% 即达7.11亿/7.4亿/7.7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2%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不低于11.41亿/12亿/13亿元 供气量不低于49万/51万/53.58万吨[9] - 2024年分红比例从33.2%提升至71.5% 加回减值后达59.1%[10] - 未来分红比例有望提升至70%-80% 2025-2027年A股股息率预计达4.27%-5.66% H股股息率预计达6.17%-8.18%[4][17] 投资价值 - 业绩稳健增长 控供热业务可能带来超预期表现 EPS有提升空间[18] - H股股息率6%-8% 具备较强竞争力[17][18]
圣元环保(300867) - 300867圣元环保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8
2025-09-18 13:04
财务与补贴情况 - 2025年7月财政部下达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461.83亿元,其中生物质能发电39.42亿元 [2] - 公司已陆续收到多笔国补收入,可冲回前期计提坏账准备,对2025年三季度利润有积极贡献 [2] 供汽供热业务 - 供汽售价普遍在每吨200元以上,相比发电供电经济效益更好 [3] - 2025年新签署梁山圣元供汽业务采用梯度价格,起底价格为205元/吨 [3] - 2025年上半年度7个垃圾发电厂对外供蒸汽5.62万吨,对外供热50.86万吉焦 [3] - 正在开发漳州圣元、曹县圣元、安徽圣元等供汽项目 [3] 垃圾发电盈利潜力 - 通过发电技改升级、供汽供热拓展、应收账款回收改善、炉渣开发、国补收入确认、绿电交易和CCER等多方面因素,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未来盈利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4] 牛磺酸项目 - 年产40000吨牛磺酸原料项目于2024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进行主体工程施工,达产后产能规模将居国内前三 [4] - 项目按照中国GMP、美国cGMP要求进行注册认证 [4] - 主要原料环氧乙烷和液硫来自所在园区,与联合石化签署合作协议保障充足稳定供应 [4] 牛磺酸衍生品业务 - 已开发生产多款"牛磺酸+"产品,涵盖普通食品、特膳食品及保健食品 [5] - 线上通过媒体电商+社交媒体矩阵+传统媒体营销,线下推出品牌MIS系统及招商手册 [5] - 已签约北京、上海、四川、重庆、福建、浙江、山东、江苏等省市代理,年内各地品牌体验店将陆续开业 [5] 酒店项目建设 - 厦门瑞吉酒店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正在进行样板房施工、机电安装、幕墙施工及室内装修 [6] - 计划2026年底完成竣工验收并进入试营业 [6] - 项目位于厦门湖里区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区,将引入万豪国际集团专业管理公司进行品牌经营管理 [6]
*ST中装:与康恒环境开启实质业务合作 提升长期内在价值
中证网· 2025-09-15 08:49
核心观点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标康恒环境全球总部物业服务项目 中标价3197万元 标志双方开启实质性业务合作[1] - 公司与康恒环境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1] - 法院已对公司启动重整程序[1][5] 物业服务合作 - 中标项目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核心位置 将打造数字化管理标杆项目[2] - 项目将通过智能化管理体系和6A级服务标准构建华东区域数字化基建物业管理标杆[2] - 中标有利于提升物业服务行业竞争力 对市场拓展产生正面影响[2] - 公司物业板块营业收入和利润占比不断提升 是未来业务重要补充[2] - 物业板块以科技园区管理为主 具有业务延展创新潜力[2] - 与康恒环境合作将显著增强环保基建领域物管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2] - 康恒环境90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拟全面引入公司物业管理服务[3] - 宁波 大足等4个项目已率先落地新物业管理合作模式[3] 绿电直供AIDC业务 - 双方将共同探索绿电直供AIDC业务[4] - 国家政策要求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提升至80%以上[4] - 康恒环境投资建设90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日处理生活垃圾约12万吨 占全国总处理量10%[4] - 康恒环境在国家算力中心关键节点城市有20多个项目 年提供超过37亿千瓦时绿色电力[4] - 公司拥有IDC业务积累 五沙数据中心采用溴化锂制冷解决方案[4] - 公司IDC技术将为康恒环境AIDC+垃圾焚烧业务提供支持[4] - 康恒环境构建环保+能源+算力三位一体业务模式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4] 重整参与 - 恒涔公司与康恒环境组成的联合体成为公司重整投资人[5] - 恒涔公司与康恒环境为同一实控人[5] - 双方于3月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8月法院启动重整程序[5] 康恒环境行业地位 - 康恒环境是全球最大垃圾焚烧设备与技术提供者 全球前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运营商[6] - 公司设备与技术应用于超300座焚烧厂 日处理规模超30万吨 市场占有率超40%[6] - 公司在超高压余热锅炉 炉外再热技术 污染物控制技术等领域形成成熟技术体系[6] - 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垃圾焚烧行业 走在全球解决方案前端[6]
雪浪环境:聘任张建强为公司总经理助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12:39
公司人事变动 - 公司聘任张建强为总经理助理 该任命由董事长提名并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核及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 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构成中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占比54.98% 工业废物处理占比27.15% 钢铁行业占比17.38% 其他行业占比0.49%[1] 市值情况 - 公司当前市值为18亿元[1]
永兴股份9月11日获融资买入680.85万元,融资余额9330.4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2:2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1日公司股价微涨0.12% 成交额7186.06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680.85万元 融资偿还478.76万元 融资净买入202.08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9353.11万元 其中融资余额9330.46万元占流通市值2.39% 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1]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11日融券偿还1300股 融券卖出400股 卖出金额6520元[1] - 融券余量1.39万股 融券余额22.66万元 低于近一年20%分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04万户 较上期减少25.45%[2] - 人均流通股7894股 较上期增加34.14%[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0.65亿元 同比增长12.60%[2] - 归母净利润4.61亿元 同比增长9.32%[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08亿元[2] - 工银红利优享混合A持股514.50万股保持第五大股东[2] - 易方达环保主题混合A新进持股408.81万股为第六大股东[2]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249.13万股为第十大股东[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2009年5月21日成立 2024年1月18日上市[1] - 主营业务聚焦垃圾焚烧发电 逐步拓展生物质处理业务[1] - 收入构成中项目运营占比98.91% 其他业务占比1.09%[1]
公用事业AI带动数据中心景气向上,电力需求有多少?
天风证券· 2025-09-08 02: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AI带动数据中心景气度向上 电力需求快速增长[3][4] - 中国数据中心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达3048亿元 标准机架规模突破1000万架 双双同比增长超20%[2][25] - DeepSeek带动中国第三方数据中心上架率显著上升 环京和长三角区域算力中心或率先实现供需反转[3][88] - 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2030年将达945TWh 较2024年增长一倍以上 2024-2030年复合增速约15%[4][101] - 中国数据中心用电量2030年预计达3000-7000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2.3%-5.3% 2024-2030年复合增速10.4%-27.1%[4][108] - 需求和能源矛盾倒逼算力绿色化变革 包括算力设备高效化 算力载体节能化 算能协同清洁化和算用协同赋能[4][111]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进度 - 中国数据中心发展历经网络中心 IT中心 云中心和算力中心四个阶段 2020年后算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发展引擎[9][13][17] - 2023年全球数据总产量129.3ZB 过去五年平均增速超25% 预计2028年达384.6ZB 较2023年翻近3倍[24] - 2023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1397EFlops 同比增54% 其中智能算力规模875EFlops 同比增94% 占比63%[24] - 中国数据中心呈现八大枢纽十大集群布局 2023年机架区域分布京津冀21.5% 长三角24.5% 其他六大枢纽25.5% 非枢纽节点28.5%[32][34] - 2023年签约情况呈现东热西冷特征 华北 华东和华南地区签约率和服务费价格普遍高于其他地区[38] - 2023年算力行业应用互联网占比46.3% 政务21.3% 金融11.3%[41] - 2023年中国在用算力中心平均PUE1.48 较2022年1.52改善 超大型算力中心平均PUE1.33 大型1.43[45] - 2024年全国算力中心PUE降至1.46[45] 数据中心景气度变化 - 2020-2023年受投资热潮和需求放缓影响 数据中心服务费和上架率承压 2023年末中国内地运营中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56.4%[53][56] - 2020-2023年上海平均机柜租赁服务费累计下降约20%[56] - 2022-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建设投资金额回落[59] - 2023年底全球多数成熟市场数据中心空置率跌破10% 核心区域低于5%[3][74] - 2023年北美主要数据中心租赁市场250-500KW需求平均月服务费同比涨18.6% 达163.44美元每月每KW[75] - 2025年1月DeepSeek发布 7天增长1亿用户[80] - 万国数据2025Q1和2025Q2数据中心上架率分别为75.7%和77.5% 创2022年以来新高[84] - 2024年末全国第三方算力中心上架率69% 灼识咨询预计环京地区2025年上架率突破80% 长三角2026年超80%[88] 电力需求预测 - 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占运营总成本50%-60% 互联网类终端客户项目占比高达70%-80%[95] - 训练一次GPT-3模型耗电量约19万度 10万GPU集群年耗电量近16亿度[100] - 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415TWh 占全球电力需求1.5%[101] - 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较2024年增长约240TWh(增130%) 中国增长约175TWh(增170%) 欧洲增长超45TWh(增70%) 日本增长约15TWh(增80%)[101] - 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用电量1660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1.68%[104] 算力绿色化变革 - 绿色算力发展框架包括算力设备高效化 算力载体节能化 算能协同清洁化和算用协同赋能[111][113] - 算力设备绿色化核心指征IT设备能耗 算效(CE) 存效(SE) 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相比八年前Pascal芯片AI算力提升1000倍 能耗下降350倍[114] - 算力载体绿色化核心指征电能使用效率(PUE) 水资源利用率(WUE) 2024年底中国超140个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等级达4A级以上[116] - 算能协同绿色化核心指征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数据中心绿电绿证采购应用量 中国数据中心超过80%绿电消费通过市场化采购实现 自发自用清洁能源占比不足2%[122] - 算用协同绿色化案例包括镇海炼化采用5G+AI视觉检测使VOCs排放量下降37% 海尔冰箱工厂通过数字孪生优化发泡工艺使单台产品能耗降低19%[12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新能源运营商 火电转型新能源运营商 核电运营商 垃圾焚烧发电公司和液冷设备等相关公司[5][132]
东湖高新: 关于控股子公司拟与关联方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22
核心交易内容 - 控股子公司泰欣环境与关联方鸿基骏业共同投资设立项目公司 注册资本75,126,060元 泰欣环境持股49% 鸿基骏业持股51% 项目公司由泰欣环境合并报表 [1][2] - 项目公司负责建设运营长治市西南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采用BOOT模式 特许经营期40年 总投资37,563.03万元 日处理垃圾500吨 [3][5] - 项目配置1台500吨/日焚烧炉及12MW汽轮发电机组 选址长子县 用地47.31亩 服务覆盖长子县/屯留区/上党区/壶关县四个区县 [5] 关联方关系 - 鸿基骏业为金州水务全资子公司 与东湖高新同受湖北联投集团控制 构成关联关系 [2][3] - 本次共同投资构成关联交易 但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 [2][3] 公司治理与协议安排 - 交易已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审议 独立董事发表同意意见 [3][10] - 项目公司董事会设5名董事 泰欣环境提名董事长 董事会决议需过半数通过 泰欣环境通过董事会控制项目公司 [7][8] - 双方按出资比例提供股东借款及融资担保 若一方违约需赔偿直接经济损失 [6][7] 战略影响与项目价值 - 投资符合公司固废处理发展战略 提升子公司泰欣环境经营协同性 [8] - 项目供热需求充足 未来可拓展污泥/餐厨垃圾/医疗废弃物协同处置 具备静脉产业园开发潜力 [9] - 为公司在山西及华北地区固废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具有较高战略投资价值 [9] 财务安排与历史交易 - 投资资金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 不对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8] - 过去12个月内公司与关联方发生多笔交易 包括向湖北数据集团增资31,000万元 调增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至318,100万元等 [11][12][14][19]
节能环境:9月4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9-05 11:4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营收入29.56亿元 同比上升1.03% 归母净利润5.45亿元 同比上升24.61% 扣非净利润5.37亿元 同比上升24.52% [8] - 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15.34亿元 同比上升2.16%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63亿元 同比上升9.69% 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58亿元 同比上升8.23% [8] - 利润增幅显著高于收入增幅主要由于生产成本及财务融资成本降低 生产经营精细化管理及全面提质增效措施见效 [2]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费用下降因前期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陆续结题 相关成果正推广应用 [3] - 当前集中资源投入核心研发项目 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自动控制系统 SCR低温脱硝催化剂及餐厨垃圾预处理浆液制备碳源等科技项目 [3] -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 [3][6] 应收账款管理 - 应收账款主要为上网电费及垃圾处理费 对手方多为地方政府部门及国有电网公司下属企业 违约概率较低 [4] - 采取三项清收措施:紧盯重点债权风险 加强大额债权监控 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两金"精细化管理 抓住化债窗口期推动纳入地方政府清欠台账 [4] - 应收款项回收存在不可控性 但公司按会计准则要求综合考量风险确定坏账计提比例 [4]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 - 2024年度完成2次现金分红 累计分红超过3.6亿元 占当年归母净利润61.42% [5] - 2025年拟中期现金分红1.86亿元 分红预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5] - 通过提升经营质量 加强投资者交流及分红举措强化市值管理 [5] 发展战略与业务布局 - 形成"一核两翼三支撑"业务格局 核心为生活垃圾处理主业 [6][7] - 主营业务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及相关业务 节能环保装备和电工专用装备业务 [7] - 正在谋划"十五五"战略 将巩固主业核心竞争力并探索新业务机会 秉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6]
半年报看板丨优质资产注入“增色添彩” 沪市半年报凸显并购红利
新华财经· 2025-09-03 11:09
并购重组政策效果 - 自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104单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1] - 并购重组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成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 [1] - 并表效应在沪市公司半年报中得到印证 多家公司通过收购优质资产实现业绩改善 [1] 企业并购案例业绩表现 - *ST松发2025年5月完成置入恒力重工100%股权 主营业务转型高端船舶及装备制造 半年报营业总收入66.8亿元同比上升315.49% 归母净利润6.47亿元同比上升15646.55% [2] - 瀚蓝环境2024年底完成对粤丰环保私有化收购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63亿元 归母净利润9.67亿元同比增长8.99% 总资产634.3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1.40% 垃圾焚烧发电规模达97590吨/日居行业前三 [3] - 宁波富邦2024年完成对电工合金55%股权收购 电工合金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29.18% 净利润2963.15万元同比增长89.52% 触点产品销量达14.6亿颗 [3] - 赛力斯2024年9月以81亿元收购龙盛新能源100%股权 2025年半年报营收624.02亿元 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4] 并购重组特征转变 - 本轮并购重组以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为主导逻辑 从"数量扩张"走向"质量提升" [5] - 央国企持续发力上下游资源整合 远达环保收购五凌电力100%股权和长洲水电64.93%股权 构建"环保+流域水电+新能源开发"业务架构 [5] - 蓝科高新收购蓝亚检测100%股权和中国空分51%股权 实现央企国机集团内部资源战略性调整 [5] 科技领域并购动态 - 沪硅产业整合旗下核心硅片资产 实现300mm大硅片全资掌控 [6] - 至纯科技收购威顿晶磷 向半导体上游延伸补齐电子材料短板 [6] - 奥浦迈收购澎立生物 提升CRO研发服务能力 [6] - 北自科技收购穗柯智能100%股权 强化智能物流系统及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业务 [6] - 沪市公司通过并购切入新质生产力赛道 形成"补链强链延链"产业协同效应 [6]
中科环保(301175) - 2025年9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2 14:2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19.83%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8亿元,同比增长24.52%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37%,资产负债率50.68% [2] - 2024年投资性支出5.40亿元,2025年上半年投资性支出3.59亿元 [4] 项目投资与建设 - 在建项目总投资额15-16亿元(自有资金30%,项目贷款70%) [4] - 玉溪项目已投产,衡阳项目全面启动建设 [3] - 藤县、江油项目前期手续基本完成,石家庄热力工程推进中 [3] - 在建项目预计2026-2027年陆续投产 [3] - 年技改及研发产业化投入1-2亿元 [4] 供热业务优势 - 项目区位优势明显(均位于工业园区内或附近) [5] - 垃圾焚烧供热具成本优势及绿色属性 [5] - 热能利用效率达60%(以慈溪项目为例) [6] - 运营经验丰富,可通过模式切换优化发电与供热平衡 [6] 业务拓展规划 - 打造浙江、河北、四川、广西四大绿能中心 [7] - 浙江:扩大宁波项目供热规模,巩固全国最大绿色热能中心地位 [7] - 河北:推进石家庄3建设及晋州改造,打造京津冀最大热能中心 [7] - 四川:推进三台管网建设及绵阳审批,培育西部低碳能源示范中心 [7] - 向移动供热、民用供热、压缩空气及制冷领域延伸 [7] 海外业务 - 装备销售已进入泰国、印尼、巴西等市场 [10] - 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两个垃圾发电项目合作备忘录(1500吨/日+800吨/日) [10] - 海外投资谨慎,要求收益率高于国内项目 [10] 运营与政策 - 平均产能利用率超100% [12] - 近期收到两批次国补回款,预计2025年回款改善 [10] - 垃圾焚烧行业受益于财政支持及化债政策 [11] - 正与地方政府对接应收账款回款事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