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会计与审计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2025服贸会|安永携两项成果亮相服贸会
北京商报· 2025-09-13 12:06
核心观点 - 安永在2025年服贸会发布"安永智能问答"和《欧洲投资吸引力调查报告》两项成果 为企业提供高质量发展新思路和新工具 [1] 智能技术产品 - 安永基于自研METIS人工智能平台推出"安永智能问答" 专注审计 税务 战略与交易 咨询 金融服务五个板块 [1] - 产品已完成三轮迭代升级 最新3.0版本功能聚焦企业ESG管理与披露需求 [1] - 全新推出COP30专题模块 将前沿披露指引 方法论与实践经验融合转化为智能化解决方案 [1] 战略洞察报告 - 安永发布年度《欧洲投资吸引力调查报告》已连续发布20年 每年追踪欧洲超过5000个外商投资项目 [1] - 2025年报告深入分析欧洲竞争力机遇与风险 展望欧洲投资未来格局 [1] - 报告旨在探讨欧洲市场竞争力及其对全球企业吸引力 助力中国投资者抓住国际化布局新机遇 [1]
安永联合权威机构拆解“A+H”布局核心难点,把握赴港黄金窗口
搜狐财经· 2025-09-13 07:53
活动背景 - 安永联合北京上市公司协会和香港公司治理公会于2025年9月11日在北京举办"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研讨会" [1] - 活动汇聚香港联交所、中信证券、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沙利文咨询公司等机构专家 [1] - 吸引近百位A股上市公司及拟香港上市企业代表参与 [1] 战略意义 - 赴港上市被定位为拓宽融资渠道、引入国际长期资本的战略选择 [1] - 可优化股东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并增强全球品牌影响力 [1] - 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 [1] - 香港市场为内地企业提供战略机遇窗口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1] 市场机遇 - 香港资本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得益于政策红利、市场机制与企业需求三重驱动 [5] - 两地监管逻辑与制度日益趋同 内地公司法股东保障水平已满足港交所监管要求 [3] - 香港推行"监管效率革命"激活"A+H双平台"战略价值 [3] - "A+H"模式有助于推动港股市场机制持续优化并提升国际吸引力 [5] 财务准备要点 - 需系统准备港股上市所需的财务资料 关注准备过程中易错环节 [5] - 需深度剖析核心财务关注要点及监管常见问题 [5] - 需重点关注港股与A股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的差异 [5] - 需提前了解联交所问询中常见的财务相关问题 [5] 税务合规要求 - 企业必须紧跟最新税务监管趋势 严格遵守上市过程中的税务合规要求 [5] - 需关注股权激励计划的税务筹划 包括税收政策解读和实务操作建议 [5] - 通过精准税务规划可有效降低税务风险并提升上市效率 [5] ESG披露规范 - 联交所在IPO阶段即要求提供ESG相关信息 [7] - 需建立董事会级ESG治理架构并明确职责 [7] - 需系统识别重要性风险及应对策略 [7] - 需量化统计范围1至3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社会绩效 [7] - 需针对行业高风险议题制定专项管理政策 [7] - 建议提前建立ESG量化数据管理系统 [7] 内控合规建设 - 需系统了解联交所企业管治政策演变轨迹 [7][8] - 需重点关注公司治理、资金管理、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等领域的高发风险环节 [8] - 建议基于COSO内控框架提前布局内控合规建设 [7][8] 专业机构支持 - 安永具有国际化和本土化双重优势 在不同行业和资本市场拥有丰富上市服务经验 [11] - 专业机构可协助企业把握资本市场机会 实现多地上市 [11] - 中信证券、竞天公诚、贝克・麦坚时、沙利文等机构从各自专业领域提供支持 [10]
毕马威中国举办《我们的影响力计划》ESG报告发布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05:13
公司ESG战略与成果 - 毕马威中国发布《我们的影响力计划》报告 回顾过去五年在环境、社会及治理领域的深耕足迹[1] - 公司连续五年发布ESG报告 记录在环境、社会和治理各方面的努力与成果[1] - 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论坛、成果发布等环节携手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各界伙伴共商可持续发展新路径[1] 行业趋势与影响 - 气候变化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 "双碳"目标正推动经济新势能涌现并重构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与生态[1] - 高标准ESG管理体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也是捕捉经济转型机遇的关键举措[1] - 公司通过积累ESG信息披露案例推动企业践行ESG理念 实现高效ESG报告披露路径[1]
毕马威中国已连续四年100%采购可再生电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4 12:59
公司ESG实践 - 毕马威中国连续四年实现100%可再生电力采购 [1] - 公司虹桥办公区KAMPUS获得LEED铂金认证 [1] - 90%办公面积位于绿色和健康认证楼宇中 [1] 行业转型趋势 - 全球企事业机构将绿色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必答题 [1] - 中国在绿色能源、碳排放管理和传统企业转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 - ESG战略将深度影响企业业务布局 需制定全面行动路线图 [2] 服务角色演变 - 毕马威中国从碳核算探索发展为覆盖全业务的ESG服务体系 [1] - 公司角色从报告者、参与者转变为推动者和牵头方 [1] - 服务机构紧跟国家战略部署 加强各方联动 [1]
安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海外投资概览》
搜狐财经· 2025-08-07 01:59
对外直接投资整体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800亿美元 同比下降6.2%[1][6] - 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22亿美元 同比下降0.5%[6] - 投资呈现"回稳、质升"态势 主要投向制造业、科技和新能源产业链[6] 海外并购表现 - 中企宣布海外并购总额196亿美元 同比上升79%[2][8] - 交易数量200宗 同比减少7%[2][8] - 超过5亿美元大额交易从去年同期的6宗增至14宗[2][8] -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交易金额达101亿美元 同比上升97% 占海外并购总额52%[8] 行业并购分析 - TMT行业继续成为最热门行业 并购金额占比约42%[10][15] - 采矿与金属、先进制造与运输业位列前三大热门行业 三者合计占并购金额72%[15] - 多个行业并购金额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2][10] - 在"一带一路"国家 采矿与金属和先进制造与运输业并购金额实现三位数增长[15] 区域并购分布 - 亚洲占据主导地位 占并购总额超过一半[2][11] - 拉丁美洲并购金额23亿美元 实现620%大幅增长[11] - 亚洲并购金额105亿美元 同比增长162%[11] - 北美洲并购金额23亿美元 同比增长80%[11] - 欧洲并购金额40亿美元 金额和数量双降[11] 对外承包工程 - 中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299亿美元 同比增长12.4%[1][14] - 在"一带一路"国家新签合同额1,134亿美元 同比增长19.6% 占总额87%[14] - 完成营业额781亿美元 同比增长8.1%[14] - 在"一带一路"国家完成营业额648亿美元 同比增长7.5% 占总额83%[14] "一带一路"投资表现 - 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89亿美元 同比增长20.7%[6] - 占同期投资总额26% 较上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6] - 热门投资目的地包括东南亚、中东、中亚和拉美国家[6] 国别并购分析 - 新加坡成为第一大中企海外并购目的地[16] - 巴西、哈萨克斯坦及瑞典新晋至前十位最受欢迎目的地[16] - 美国仍为按交易数量计的第一大目的地[16] - 新加坡、日本和法国交易金额实现大幅增长[16]
潮起香江 顺势共赢——安永与行业专家共话2025赴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7-28 04:32
香港IPO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香港资本市场强劲复苏,港股IPO数量和筹资额同比分别增长33%和711%,筹资规模创近五年同期第二高 [4] - 70%新股首日实现正回报,97%主板新股获得超额认购,平均超额认购倍数达642 [4]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市场机制优化及企业与资金需求有效对接是市场复苏的主要原因 [4] 安永市场表现 - 安永过去10年已助力超300家企业成功登陆港股,2025年至今已协助20家企业完成港股上市 [4] - 安永在企业上市服务领域持续领跑,具有"国际化"和"本土化"双重优势 [16] - 安永在北京、济南、深圳和苏州等多个城市协助举办香港IPO辅导课程 [2][4] 财务准备要点 - 财务规范是企业成功上市的基础,需提前进行财务健康检查 [6] - 上市前需关注重组路径设计、收入确认、研发费用、股份支付会计处理、关联交易披露等问题 [6] - 优先股和对赌协议的安排对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有重要影响 [6] 税务合规管理 - 税务监管重点关注高净值人士境外收入、股权激励所得及合伙企业自然人纳税合规性 [8] - 转让定价涉税风险关注点从境外关联企业间交易拓展到境内企业间关联交易 [8]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监控更加细化,税务机关对研发活动实质性与合规性审查更严格 [8] ESG合规要求 - ESG信息已成为香港IPO招股书必要部分,联交所要求快速提升 [10] - 需建立ESG治理体系,明确董事会职责,识别ESG风险 [13] - 需披露范围一、二、三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减排目标 [13] - 特定行业需披露高风险议题管理措施及绩效 [13] 内控合规重点 - 完善的内控体系是企业成功上市的有力支撑 [12] - 需关注香港联交所与其他国际交易所在内控监管框架和合规要求方面的差异 [12] - 基于COSO框架的内控体系建设是推进香港上市的关键 [12] 上市服务活动 - "香港IPO辅导公开课程"在苏州举行,汇聚百余位企业代表及专业人士 [2] - 活动围绕赴港上市核心问题及难点展开深度探讨,提供系统化理论框架与实战案例解析 [2] - 安永多位合伙人作为主题主讲人分享专业知识和经验 [4][6][8][10][12]
普华永道亮相第三届链博会 聚焦先进制造与可持续供应链发展
央广网· 2025-07-17 01:21
普华永道亮相链博会 - 公司首次以参展商身份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全面展示贯穿全产业链与供应链生态的专业服务体系 [1] - 公司全球主席表示链博会是推动创新与合作的重要盛会 有助于加强全球制造业与国际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1] - 公司以低空经济作为核心展示主题 预计该领域到2035年市场规模将接近5000亿美元 [1] - 展示采用"横纵交叉"逻辑:横向展示助力全球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纵向展示为中国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1] 低空经济与先进制造 - 公司与生态伙伴联合展出"载人智能驾驶垂直起降飞行器" 展现推动前沿科技向先进制造产能转化的能力 [2] - 公司报告显示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划时代变革 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企业拥抱自动化、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2] - 物联网企业、人工智能公司等新兴参与者为制造业注入新活力 [2] - 预计到2035年 制造业领域将为全球GDP贡献超过34万亿美元 [2] 中国市场与制造业转型 - 公司中国区CEO表示中国在先进制造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 把握这一机遇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3] - 实现高质量生产需要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 重点是强化资源模式和构建稳健的风险管理体系 [3] - 公司致力于通过专业服务助力客户把握新增长机遇 积累发展动能 [3]
十年绽放,心向未来—— “2025年度安永亚太区成功女性企业家项目”年度峰会圆满落幕
搜狐财经· 2025-06-16 10:24
活动概述 - 安永在印尼雅加达召开2025年度"亚太区成功女性企业家项目"十周年峰会 主题为"聚信心 塑未来" [1] - 来自亚太区的24位新晋女性企业家及往届获奖者参会 聚焦商业趋势与女性领导力发展 [1] 项目发展历程 - EWW项目十年间从愿景发展为成功平台 累计助力超百位女性领袖突破地域行业壁垒 实现从本土到国际的跃升 [2] - 十周年作为新起点 通过多元形式探讨全球经济变革 AI商业应用及人才团队建设等议题 [2] 活动特色内容 - 峰会安排2016年度印尼设计师Lisa Mihardja和2020年度中国设计师陈野槐的时装秀展示 [3] - 大中华区女性企业家身着设计师作品展示商业领袖多元魅力 [3] - 设置印尼传统艺术装置Suntiang的共创装饰环节 象征女性"优雅承重"领导力 最终作品用于慈善拍卖支持女性赋能公益 [2] 参与者反馈 - 菲律宾获选者评价EWW社群具有温暖力量 安永以专业和真心培育人才 [12] - 越南企业创始人认可安永十年赋能女性领导力 通过精心议程设计提供企业重塑信心 [14] - 大中华区获选者参与峰会并给予高度评价 [8][10] 项目未来规划 - 安永亚太区负责人表示项目将持续汇聚女性商业领袖 释放商业潜能 [2] - 大中华区负责人强调将依托全球网络与专业资源 携手女性企业家书写商业新篇章 [18]
“安永复旦最具潜力企业”2025评选活动启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13:36
评选活动概况 - 以"无限可能·智能具身拓未来"为主题的"安永复旦最具潜力企业"2025评选活动于5月23日启动 [1] - 活动聚焦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应用及具备规模化落地能力的创新主体 [1] - 旨在构建"技术—产业—民生"协同进化的新生态并发掘高成长性非上市公司 [1] 行业趋势与政策背景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1] - 人工智能大模型爆发式发展正加速重构产业图景 [1] - 具身智能被定位为我国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 [1] - 技术革新与场景应用的深度融合为经济增长注入"智能动能" [1] 评选机制与支持体系 - 评选由安永联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等学术界专家共同协作 [2] - 活动历经15年积淀 从早期聚焦供给侧改革转向深度融入数字经济 [2] - 为入选企业提供战略咨询到资本市场对接的全周期支持 [2] 战略意义 - 具身智能被视为引领产业变革 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1] - 评选活动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连接学术智慧与产业前沿 [2]
普华永道在新加坡设人工智能中心,未来三年拟投资超400万美元
快讯· 2025-05-21 11:01
公司投资与扩张 - 普华永道在新加坡启动人工智能中心,未来三年投资将超400万美元 [1] - 该中心目前拥有15人团队,目标未来12至15个月扩增至20人规模 [1] 行业合作与支持 - 该项目得到了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支持 [1] - 该中心目前已为金融服务、政府和公共部门、交通运输和物流等行业拓展相关解决方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