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数据服务

搜索文档
抖音在杭州成立智汇数谷科技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7:46
人民财讯9月4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杭州智汇数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陆婷,经 营范围包含:计算机系统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等。企查查 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抖音集团(香港)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 ...
皖通科技等成立数智科技公司,含民用航空材料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3:28
公司动态 - 北京皖通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赵勇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数据服务 交通设施维修 民用航空材料销售 办公用品销售等 [1] - 该公司由上市公司皖通科技(证券代码002331)等共同持股 [1]
南兴股份:公司子公司唯一网络自建的数据中心在建设与运营上遵循节能、低碳原则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12:13
数据中心技术应用 - 子公司唯一网络自建数据中心采用水冷+风冷行业先进技术 [1] - 应用智能化控制技术提升运行效率并降低能耗 [1] - 遵循节能低碳原则打造绿色数据中心 [1]
奥飞数据:第四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13 13:39
公司融资活动 - 奥飞数据第四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二次修订稿)的议案》[2]
奥飞数据:8月13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1:13
公司动态 - 奥飞数据第四届第二十四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13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 [2] - 会议审议了《关于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论证分析报告的议案》等文件 [2] 资本市场活动 - 公司计划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2]
*ST榕泰将获超10.8亿元重整投资款 重整后拟协同发展IDC及算力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伴随重整计划的推进,*ST榕泰在主营业务方面也在谋求出路。从2023年开始,*ST榕泰逐渐抛弃原有 化工业务,向互联网数据服务商转型。此次重整计划中,公司也披露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ST榕泰表示,公司现有IDC业务(互联网数据中心)主要以轻资产运营模式为主,业务进一步发展过 程中已显现诸多瓶颈。重整完成后,未来业务发展方向主要聚焦数据中心,同步发展算力产业。 *ST榕泰将聚焦"政府和科研+金融信创AI+互联网客户"三大客户市场,以数据中心为基础,算力产业为 目标,深耕算力产业链,聚焦算力底座、算力服务、算力运营、算力调度,探索新能源与算力中心的协 同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重整引入的产业投资人也和互联网、算力业务相关。据了解,城市智算执行事务合 伙人为北京城市中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市中芯")。城市中芯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集IT产品 分销、应用软件开发与虚拟化实施云计算咨询建设、数字化方案等多元化整合IT服务商为一体的多元化 信息系统集成公司,公司曾中标多项关于软硬件相关服务。 *ST榕泰于12月19日发布重整计划草案(以下简称"重整计划"),公司将获得超过10.8亿元的重整投资 款。当日收获涨停 ...
助剂龙头跨界算力,日科化学:对专注主业说不!
市值风云· 2025-08-11 10:08
公司概况 - 日科化学是国内塑料和橡胶助剂龙头之一,主产ACR和ACM系列产品,应用于装饰材料、建筑材料等领域 [4] - 2024年通过全资子公司哈金贝斯斥资1.1亿元收购碳和科技51%股权,布局算力租赁业务,但该业务营收仅3200万,占比不到1%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5.18亿,同比增38.64%,其中化工行业占比95.36%,互联网数据服务占比0.91% [5] - 分产品看,ACR系列营收17.3亿(占比49.17%),ACM系列营收12.27亿(占比34.87%),算力服务营收3217万(占比0.91%)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大增54%至9亿,但ACM系列毛利率大跌8.7个百分点至-3.68%,ACR系列毛利率降3.6个百分点至8.46%,导致扣非归母净利润转亏 [8][9] 产能扩张 - 2024年新投产"年产20万吨ACM装置"等多个项目,导致固定资产从2023年5.6亿飙升至26.5亿,新增转固资产占总资产40% [19] - 产能爬坡阶段导致折旧摊销大增,固定资产折旧从2023年343万增至2024年2075万 [16][17] - 有息负债率从2022年3%升至2024年26%,新增负债13亿几乎全部用于产能建设 [19][22] 股权激励争议 - 公司推出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拿出4.15%股份激励算力业务团队,授予价5.26元/股 [26][27] - 业绩考核目标宽松:以2022-2024年均值为基数,2025-2027年营收增速仅需26%/32%/38% [30][32] - 实控人鲁民投主导跨行业并购,但原实控人赵东日多次对算力业务收购表达异议,认为缺乏相关经验且标的亏损风险大 [33]
润和软件等投资成立新能源公司,含互联网数据服务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8-06 04:06
公司基本信息 - 江苏开拓智联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7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陈华 登记状态为在业 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未披露[1][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龙山路4号C幢132-4 邮编214100 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类型[2] - 国标行业分类为研究和试验发展(M73) 英文名称为Jiangsu Kaituo Zhilian New Energy Co Ltd[2] 股权结构 - 江苏开拓信息与系统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100%股权 认缴出资额2000万元 认缴出资日期为2030年7月14日[1][3] - 江苏开拓信息与系统有限公司的股东包括孙旭初(持股47.8002% 认缴984.737万元) 郭东明(持股29.9997% 认缴618.027万元) 陈华(持股12.2001% 认缴251.336万元) 以及润和软件(持股10.0000% 认缴206.01万元)[3]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和光伏设备销售[1][2] - 附加业务涉及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 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管理服务以及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与销售[2] - 技术服务范围包括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和技术推广[2]
新兴产业用电量激增44.6%!数据中心、新能源车成用电增长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8-04 00:22
全国用电负荷创新高 - 入夏以来全国用电负荷屡创新高 新动能支撑作用显著 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保持较强市场韧性 [1] - 用电量变化反映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与新趋势 用电结构优化体现经济结构升级 [1] 新兴产业用电增长驱动因素 - 新兴产业对用电负荷增长贡献显著 在国家"两新""两重"政策推动下新质生产力快速成长 [3] - 6月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44.6%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17.4%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增13.0% [3]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上半年用电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二季度较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 [3] - 信息传输业和充换电服务业二季度用电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高4.6和3.3个百分点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用电特征 -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技术、需求推动下快速发展 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用电需求 [3] - 电池生产、充电桩建设等环节用电需求大幅上升 [3] 电力消费格局重构 - 新兴产业改变传统重工业用电集中格局 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使更多区域用电增长 [4] - 内蒙古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基地增加绿色制造用电 浙江县域智能家电等产业推高县级电网负荷 广东数据中心用电量同比增44.43% [4] - 上半年广东209家数据中心用电量达35.20亿千瓦时 [4] 新兴产业用电趋势 - 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成为电力消费新增长极 [4] - 预计2025-2027年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占比将从3%升至6% [4] 能源结构调整 - 新兴产业用电需求推动清洁能源发电比重提升 促进智能电网技术进步 [5] - 电力消费结构优化助力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 [5]
从新兴产业成用电主力军看电力供需新逻辑
证券日报· 2025-08-03 16:11
用电量增长与新兴产业发展 - 全国用电负荷屡创新高 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用电量增长的"主力军" 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热门赛道用电量增速迅猛 6月份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44.6%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4%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13.0% [1] -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扩张 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推动产销量持续高速增长 整车制造规模扩大 上下游产业链如电池生产、充电桩建设蓬勃发展 带动整个产业用电量大幅上升 [2] 电力消费版图重构 - 新兴产业崛起重塑电力消费模式 从重工业集中转向数字经济、新能源等多区域布局 内蒙古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生产基地扩张 浙江县域经济中智能家电、跨境电商推动县级电网负荷攀升 广东数据服务用电量大增支撑数字产业集群 [3] - 上半年广东209家数据中心用电量35.2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4.43% 电力消费结构变化成为新兴产业崛起的具象化表达 打破传统产业布局路径依赖 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3] 电力供需逻辑变化 - 新兴产业成为电力消费新增长极 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拉动用电量增长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2027年中国数据中心电力消耗量占比将从3%增长到6% [4] - 新兴产业用电需求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电力供应端加大清洁能源发电比重 智能电网技术进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电力系统稳定性 用电数据成为经济动能转换的"风向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