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OFC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大洋电机20250924
2025-09-26 02:29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大洋电机 全球建筑通风及家居电器电机领域龙头企业 业务可类比卧龙电驱的暖通空调电机[3] -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同时覆盖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动力方案的独立第三方供应商[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50% 在美国 墨西哥 英国等地拥有7个制造基地和4个研发中心 员工总数13000多名 其中海外员工近3000人[5] - 公司正在加速全球化布局 新建泰国工厂已投产 摩洛哥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 美国印第安纳工厂预计2026年底投产[2][5] 核心业务板块 - 传统建筑及家居用电机业务营收占比超过60% 为格力 美的 海尔 大金 开利 特灵等主流暖通玩家提供产品[4] - 汽车相关电机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占比超10% 客户有北汽 长安 东风 吉利 奇瑞等 传统燃油车占比近30% 主要做起发电机 客户包括潍柴 玉柴 玉通客车 康明斯卡菲勒等[4] - 氢燃料电池业务主要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和核心零部件 目前营收占比较低[4] 财务表现与业绩预测 - 公司过去几年业绩复合增速超过70%[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16%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8] - 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盈亏平衡[2][8] - 预计2026年主业实现14亿元业绩 对应不到20倍估值 其中家用电器业务贡献约10亿元同比增长10% 汽车业务贡献约4亿元同比增长超35%[2][17] - 基于2026年30倍PE目标市值420亿元 当前市值280亿元 有50%以上上涨空间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3][17] 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 -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元 中国市场占比约70%-80% 未来增速预计20%左右 更多增长来自海外市场[6] - 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预计2025年迎来盈利拐点 未来三年海外定点项目释放将拉动利润弹性[2][6] - 第三方供应商份额企稳回升 具有技术迭代能力 成本控制及全球化布局优势的供应商份额将持续提升[6] - 公司通过订单筛选和提高关键零部件自制率提升运营效率[7][8] 传统业务支撑与增长 - 传统建筑及家居用电机业务稳健增长 受益于全球家用电器需求向好[2][9] - 全球暖通 电驱动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9000亿至1万亿元 其中制冷 通风 空气循环等领域占比20%至30%[9] - 传统业务为新能源汽车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 保障研发投入[9] - 预计传统主业未来三年营收复合增速10%~15% 毛利率因海外占比和高效智能电机产品提升而持续上升[10][15][16] 新业务布局与技术研发 -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成立项目组 与同济大学合作攻关核心技术 投资参股AI+3D视觉龙头梅卡曼德[2][12] - 计划推出基于轴向磁动关键模组产品 加快机器人研发并申请30多项专利 借助AMF积累实现弯道超车[12] - 氢能领域早在2016年投资参股美国巴拉德引进技术 实现公交车物流车落地应用 截至2023年底氢燃料专利储备超200项[12] - 目前关注固体氧化物燃料 未来有望推动氢能商业化进程[12] SOFC技术布局 - SLFC主要应用于热点延展和固定式电源发电场景 尤其是在数据中心 具有较高转换效率[13] - 公司布局了技术支撑的SOFC技术 预计随着SOFC在数据中心备用电源应用场景渗透率提升 该领域有望贡献业绩增量[14] 风险因素 - 面临国际贸易与地缘政治风险 下游行业需求波动以及新业务与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等风险[18] 历史包袱清理 - 过去几年逐渐清理历史包袱 包括北京佩特来和上海电驱动商誉减值 新能源汽车行业低谷期应收账款减值以及汽车租赁折旧问题[5] - 氢燃料模组库存减值问题也逐步好转[2][5] 研发与激励 - 自2020年以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数字化转型力度 并推出8次员工激励计划 加强核心团队与战略长期绑定[5]
佛燃能源(002911) - 2025年9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3 10:2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199.06亿元,较期初增长3.08% [2] - 营业收入153.38亿元,同比增长8.59% [2] - 归母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增长7.27%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11.66%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86亿元,同比增长602.45% [2] 天然气业务 - 天然气供应量21.31亿方,工商业及贸易用户占比81.29%,居民用户占比5.47%,电厂用户占比11.98%,代管输量占比1.26% [3] - 城市燃气业务毛差6.66亿元,同比增长2.1% [3] - 城燃业务毛利率10.12%,同比增加0.69% [3] - 电厂用户用气量2.55亿方,占比11.98% [5] 气源结构与管网 - 形成以国内资源为主、国外资源为补充的多元化气源结构 [6] - 与广东大鹏、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国内供应商及碧辟、切尼尔能源等国际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6] - 高压管网实现广佛极点辐射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格局 [4] 分红政策 -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30.88亿元,年均分红比例超65% [7] - 2024年现金分红6.23亿元,占归母净利润73% [7] - 2025年实施特别分红每10股派2.5元(共3.25亿元)及年度分红每10股派2.3元(共2.98亿元) [8] 供应链业务 - 2025年上半年供应链营收82.82亿元,同比增长22.66%,占总营收54% [9] - 经营品类扩展至成品油、燃料油、沥青、生物柴油、甲醇等能源化工产品 [9] 创新业务布局 SOFC业务 - 组建60余人研发团队(含十余名博士及教授级高工) [10] - 完成50kW SOFC系统样机组装并开展调试 [10] - 正在建设300kW SOFC示范应用项目 [10][12] - 计划应用于数据中心、垃圾处理厂等场景 [12] 绿色甲醇项目 - 内蒙古项目公司年产5万吨绿色甲醇并实现批量销售 [13] - 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目标打造100万吨/年绿色燃料产能 [13] - 已获得欧盟ISCC EU及ISCC PLUS国际认证 [13] 发展战略 - 采取谨慎投资策略,注重风险收益平衡 [8] - 通过绿色甲醇项目融入全球绿色船用燃料供应链体系 [14] - 发挥珠三角区位优势及石化仓储资源协同效应 [13][14]
科力远上半年净利大增187% 独立储能电站下半年集中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1: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22亿元同比增长23.21% [1] - 归母净利润5121.8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87.23% [1] - 扣非净利润472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66.6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8亿元同比增加134.39% [1] 电池与材料业务 - HEV用泡沫镍销量134.84万㎡同比增长41% 销售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30% [2] - HEV正负极板销售收入6.34亿元同比增长36% [2] - 锂资源总储量1200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40万吨 [2] - 消费类电池业务销售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28% 产品通过国家3C认证 [2] 储能业务发展 - 2025年1-5月国内独立/共享储能并网项目90个 装机规模11.05GW/24.69GWh 数量同比增长95% 容量同比增长107% [3] - 河北井陉200MW/400MWh与望都100MW/200MWh独立储能电站已并网运营 投资收益优于预期 [3] - 2025年计划完成储能电站建设并网不低于4GWh 内蒙古鄂尔多斯1.2GWh等项目已开工 [3] 技术创新布局 - 完成干法电极技术阶段性突破 与中固时代等合作开发固态电池关键材料 [4] - 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实现半固态电池产品市场化应用 [4] - SOFC阴极连接片实现国产化 已完成7家客户送样 1家客户装堆50KW并出货 [4] - 三维泡沫金属向20家客户及实验室送样 可匹配生产镍铁、镍钼合金电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