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D技术

搜索文档
微导纳米(688147.SH):开发的国内首台成功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前道生产线的量产型High-k ALD设备
格隆汇· 2025-09-26 07:50
公司技术地位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ALD设备供应商 产品涵盖行业所需主流ALD薄膜材料及工艺 [1] - 公司开发了国内首台成功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前道生产线的量产型High-k ALD设备 [1] - 该设备解决了国内集成电路突破28nm制程节点最核心工艺之一的高介电常数栅氧层薄膜工艺 [1] 技术应用与拓展 - ALD技术在45nm以下节点以及3D结构等先进半导体薄膜沉积环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 - 公司持续拓展技术覆盖面 研发推出HKMG技术 柱状电容器 金属化薄膜沉积技术及高深宽比3D NAND等技术 [1] - 工艺解决方案覆盖逻辑芯片 存储芯片 先进封装 化合物半导体和新型显示中ALD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 [1] 行业发展前景 - ALD技术是半导体设备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1] - 技术在先进半导体制造环节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特别是在45nm以下制程节点和3D结构领域 [1]
微导纳米股价涨5.06%,诺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9万股浮盈赚取2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3:04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7日股价上涨5.06%至49.79元/股 成交额4.99亿元 换手率10.12% 总市值229.61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以ALD技术为核心 专注于微纳米级薄膜沉积设备研发与产业化 [1] - 收入构成:光伏设备76.54% 半导体设备18.43% 配套产品及服务3.07% 其他业务合计1.96% [1] 机构持仓动态 - 诺安高端制造股票A(001707)二季度增持1万股至9万股 持仓占基金净值4.21%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21.6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28.72% 近一年收益率59.24% [2] 基金产品信息 - 诺安高端制造股票A规模6273.19万元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76.6% [2] - 基金经理童宇管理规模6443.8万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1.45% [3]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20:19
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 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明确现场检查要求 [2] - 保荐协议已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报备交易所 [2] - 督导职责涵盖公司治理、财务管理、资金往来、募集资金使用、高管访谈及舆情监控等八项具体工作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04,994.82万元,同比增长33.42%,主因光伏和半导体设备验收数量增长及订单转化 [12] - 光伏设备收入同比增长31.53%,半导体设备收入同比增长27.17% [12] - 归母净利润19,236.06万元,同比上升348.95%,主因收入增长、费用降低及政府补助增加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170.27万元,同比收窄,因原材料备货充足减少现金支出 [13] 核心竞争力 - 技术路线以ALD为核心,具备原子层级薄膜厚度控制能力,应用于半导体、光伏及柔性电子等领域 [14] - 研发团队拥有顶级半导体公司经验,产业化应用中心提供定制化Demo设备线 [14][15] - 掌握十一项核心技术,半导体ALD设备为国产首台量产型High-k设备 [16] - 产品覆盖半导体、光伏及新兴领域,平台化布局平抑市场波动 [17] - 客户包括通威、隆基等光伏企业及多家国内主流半导体厂商 [18] - 提供非标定制化设备及驻厂技术服务 [19] 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因部分项目前期已产业化结项 [20] - 新增专利授权40项,累计218项;新增申请98项,累计710项 [21] 风险因素 - 核心竞争力风险:技术迭代可能使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3] - 经营风险包括新产品验证进度不及预期、季度业绩波动及订单履行风险 [4][5][6] - 财务风险涵盖存货跌价及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7][8] - 行业风险涉及下游半导体/光伏波动及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9][10] - 宏观风险包括供应链中断及贸易摩擦影响零部件供应 [11] - 知识产权争议风险可能引发纠纷 [12]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西藏万海盈持股50.43%,实际控制人为王燕清家族 [22] - 董事、监事及高管无质押、冻结或减持情况 [22] 其他事项 - 无重大违规事项及需特别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12][23] - 募集资金使用符合监管规定,保荐人将持续督促规范性 [21][22]
微导纳米(688147):业绩高增,半导体新品布局与市场拓展并举
华安证券· 2025-09-15 06:38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高增,营业收入10.5亿元,同比上升33.42%,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上升348.95%[4] - 半导体业务收入19,353.64万元,同比增长27.17%,光伏设备收入80,360.90万元,同比增长31.53%[6] - 半导体领域在手订单达23.28亿元,较年初增长54.72%[6] - 公司推出iTomic Spatix系列及四站架构腔体的高产能ALD、CVD设备,成为国内少数具备研发和生产空间型ALD设备的厂商之一[7] - 维持增持评级,基于公司在ALD领域领先优势及半导体领域持续突破[9]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毛利率36.05%,同比下降2.35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18.32%,同比上升12.88个百分点[4]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4亿元,同比下降12.43%,环比上升5.76%,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上升175.65%,环比上升28.72%[5]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46/33.32/35.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8/4.96/5.30亿元[9] - 2025-2027年预测EPS为0.69/1.08/1.15元,对应PE倍数分别为64/41/39倍[9] 业务发展 - 半导体设备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2023年度7.2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18.45%[6] - iTomic HiK系列、iTomic MeT系列ALD设备和iTronix MTP系列CVD设备获得量产批量订单[7] - iTomic PE系列ALD设备市场认可度提升,获得多家产业链重要客户订单[7] - iTronix PE系列CVD设备拓展至先进封装领域,获得重要客户订单[7] - 光伏业务加速TOPCon、XBC、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等新型电池技术研发[8] - HY系列板式ALD设备应用于钙钛矿电池,获得客户验收并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8]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44.32元,近12个月最高价48.75元,最低价18.35元[1] - 总市值204亿元,流通市值45亿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