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赛道

搜索文档
康惠制药收到民事上诉状;*ST苏吴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23:33
百利天恒双抗ADC联合用药获批 - 公司自主研发的iza-bren(EGFR×HER3双抗ADC)联合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肾癌的II期临床试验获NMPA批准 [1] - 该疗法通过多靶点协同增强抗肿瘤效果 有望填补肾癌治疗领域未满足需求 [1] - 若临床试验顺利 将提升公司在ADC赛道的竞争力 [1] 康惠制药股权回购纠纷进展 - 公司与湖北科莱维的股权回购诉讼一审胜诉 科莱维需支付定金200万元及第二期股权回购款3599.40万元 [2] - 科莱维已提起上诉 案件进入二审阶段 执行仍存不确定性 [2] *ST苏吴业绩预亏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000万至4000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6460万至4460万元 [3] - 亏损主因贸易业务应收款计提大额减值准备 反映应收账款质量恶化 [3] - 作为退市风险警示股 若年内无法扭亏可能面临退市危机 [3] 华东医药布局减脂领域 - 公司在减脂及肌肉健康方向已有早期项目布局 目前处于探索阶段 [4] - 瞄准GLP-1类药物热潮 未来或抢占代谢治疗市场先机 [4] 先为达GLP-1头对头临床 - 公司启动XW003注射液对比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治疗肥胖的II期头对头临床研究(SLIMMER-UP-SWITCH) [5] - 若II期结果积极 将验证其cAMP偏向型GLP-1机制的临床优势 加速冲击减重市场 [5]
大赚!知名外资借道ETF加仓创新药
天天基金网· 2025-07-04 05:04
巴克莱银行投资港股创新药ETF - 巴克莱银行持有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000万份,占总份额的4.5997%,位列第一大持有人 [3] - 巴克莱银行曾于2024年底买入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 8500万份,占总份额的42.02%,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超56% [4] -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巴克莱银行占比最高,申银万国期货和华泰柏瑞基金各持有3000万份,占比14.83% [5] 创新药ETF持有人结构 -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券商占7席,东亚期货公司为第一大持有人,占比8.43% [6] - 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个人投资者占6席 [6] - 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企业年金计划占9席 [6] 创新药板块表现与政策支持 - 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上涨近68% [8] - 国家医保局和卫健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支持措施 [8] - 华宝大健康混合基金经理认为创新药板块回调是市场情绪与资金面共振结果,机构持仓仍处于历史中枢水平 [9] 行业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政策支持创新药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将提升创新药市场空间 [9] - 富国基金赵伟表示中国创新药产业或迎来关键转折点,重点关注ADC与双抗技术、二代免疫药物及出海能力强的企业 [9] - ADC赛道需警惕同质化竞争,AI在药物研发中仍属辅助工具 [10]
药明合联:2025年中期策略会速递:ADC赛道景气,全球双厂战略推进-20250606
华泰证券· 2025-06-06 03: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66.40 港币 [3][9][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 月 4 日药明合联出席 2025 年中期策略会,指出 ADC 赛道热度持续攀升,2024 年报显示在手订单与项目数量储备均持续高速增长,产能端国内及海外生产设施建设正有序推进,重申公司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稳固、业绩持续兑现能力强劲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DC 行业发展东风正劲 - 商业化及后期临床生产需求攀升,德达博妥单抗、Teliso - V 分别在 25 年 1 月和 5 月获 FDA 批准上市,近年 MNC 通过 BD 与 M&A 引进大量 ADC 管线并开展全球注册临床,拉高后期临床生产需求 [4] - 偶联药物研发持续升温,国产分子领衔新一轮创新浪潮,AACR 2025、ASCO 2025 中 ADC 再度成为焦点,近半数 ADC 研究摘要来自国内,5M25 国产 ADC 实现 10 项对外 BD,总金额 177 亿美元,国产 ADC 的全球竞争力有望为国内优势的 ADC CRDMO 带来竞争优势 [4] 订单充沛,增长动能强劲 -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储备订单金额合计 9.91 亿美元(+71%yoy);2024 年综合项目数量达 194 个(+36%yoy),包含 15 个 III 期临床项目(8 个处于 PPQ 阶段,较 2023 年的 5 个显著提升)及 1 个商业化阶段项目 [5] - 综合项目获取顺利,临床阶段项目持续向后转化,新加坡工厂落成后有望进一步吸引海外后期项目订单 [5] 全球双厂战略推进,海外产能落成在即 - XBCM2 L2 已在 2024 年底投产,具备年产 60 批 2,000L 规模抗体中间体和 80 批 1,000L 规模偶联原液生产能力,有望补充商业化产能供应 [6] - 预计公司有望于 2025 年内在无锡扩建 DP 产能,新加坡产能建设顺利,有望于 2025 年底开始承接海外客户订单,并在 2026 年开始生产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 25 - 27 年经调整净利润为 16.2/21.7/25.8 亿元,对应 EPS 为 1.35/1.81/2.03 元,维持 24 - 26 年 CAGR 为 36%,同时维持公司 25 年 1.28 倍 PEG,对应 25 年 45.92 倍 PE,维持目标价为 66.40 港币 [7][1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2,124|4,052|5,829|7,611|9,406| |+/-%|114.44|90.80|43.84|30.58|23.5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283.54|1,070|1,481|1,987|2,438| |+/-%|82.07|277.25|38.44|34.20|22.68|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24|0.89|1.23|1.65|2.03| |ROE (%)|8.18|17.69|20.05|21.77|21.48| |PE (倍)|159.63|42.96|31.06|23.14|18.86| |PB (倍)|8.30|6.92|5.66|4.54|3.66| |EV EBITDA (倍)|96.40|30.59|22.21|15.55|11.44|[13] 盈利预测 - 给出 2023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等多项财务指标的预测数据 [18] 营运能力 - 2023 - 2027 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 0.46、0.51、0.60、0.64、0.6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