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条款

搜索文档
一图读懂|特朗普政府关税B计划是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9-04 07:39
事件背景 - 美国总统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自2025年4月2日起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征收所谓"对等关税" [1] 法律挑战与进展 - 多家美国企业及州政府提起诉讼指控IEEPA未授权此类关税 美国联邦贸易法院5月裁定相关关税超越法定权限 特朗普政府上诉但联邦巡回上诉法院8月29日维持原判并允许上诉至最高法院 [2] - 新公民自由联盟4月3日在佛罗里达州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所谓"对等关税"超出IEEPA授权 [8] - 五家小型企业4月14日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质疑所谓"对等关税"超出IEEPA授权 [8] - 加利福尼亚州4月16日成为首个起诉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州 指控滥用IEEPA并强调关税权属国会 [8] - 俄勒冈 纽约等12州4月23日在CIT提起诉讼挑战所谓"对等关税" 该诉讼与4月14日诉讼合并审理 [8] - CIT三位法官5月28日一致裁定特朗普依据IEEPA征收的全球与报复性关税和芬太尼关税超越法定权限 发布永久禁令暂停相关关税 [8] -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5月29日暂时搁置CIT禁止执行关税措施的裁决 [8] -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8月29日以7比4票维持CIT裁决 确认特朗普大部分关税措施违法 IEEPA未明确授权总统征收关税 [8] 备用法律方案 -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若最高法院败诉可使用232条款 122条款 301条款及338条款等替代方案 [2][4] - 第232条款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允许基于"国家安全"理由调查进口商品并征收关税 特朗普政府已开展11项调查包括钢铁 铝 汽车 铜 半导体 药品 关键矿产 卡车 木材 商用飞机及发动机 无人机系统及多晶硅 [7] - 第122条款依据1974年《贸易法》允许针对国际收支问题征收最高15%关税 实施快捷但最多持续150天 [6] - 第301条款依据1974年《贸易法》授权采取行动解决外国政府不公平行为 [8] - 第338条款依据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允许对歧视美国贸易国家征收最高50%关税持续5个月 历任总统从未实施 [8] 关税实施时间线 - 所谓"对等关税"4月2日宣布加征10%最低基准关税 [8] - 4月9日暂停90天但对几乎所有经济体征收10%关税 [8] - 7月7日延长暂缓期至8月1日 [8] - 大部分所谓"对等关税"8月1日确定 8月7日午夜后正式生效 [8] -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允许关税维持至10月14日以便政府向最高法院上诉 [8]
特朗普政府关税“B计划”曝光
第一财经· 2025-09-03 00:34
美国关税政策法律争议 - 美国财长贝森特透露若最高法院判决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的"对等关税"违法 政府仍有备用方案包括使用其他国内法条款[3]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于8月29日裁定特朗普政府大部分关税措施非法 认为国会才拥有宪法赋予的征收关税核心权力 允许关税维持至10月14日以待上诉[3][6] - 特朗普政府可能采用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第338条款 该条款允许对歧视美国贸易的国家进口产品征收最高50%关税 为期5个月[6][7] 替代性关税法律工具 - 除IEEPA外 美国政府可依据301条款、232条款、122条款及338条款等国内法继续征收关税 最高法院判决仅影响4月2日及之前依据IEEPA征收的关税[4][8] - 232条款基于1962年《贸易扩展法》 目前已涉及钢铝、汽车、半导体、医药产品等11项调查[9] - 122条款依据1974年《贸易法》 允许征收高达15%关税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最多持续150天且缺乏正式实施流程[10] 国际市场与贸易伙伴反应 - 金融市场对上诉法院裁决采取观望态度 与美国股指挂钩期货几乎无变化 市场已习惯关税政策波动[11][12] -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表示欧盟将捍卫主权和企业利益 正全球建立更强贸易伙伴关系以减少战略依赖[12][13] - 若最高法院作出不利裁决 可能影响现有贸易协定履行和后续谈判 贸易伙伴或采取更灵活应对策略[13][14]
特朗普政府关税“B计划”曝光 转折点出现了吗?
第一财经· 2025-09-02 12:31
美国最高法院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潜在影响 - 美国财长贝森特透露政府有备用方案 相信最高法院将支持特朗普依据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全面关税的做法[1]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于8月29日裁定特朗普政府大部分关税措施非法 允许关税维持至10月14日以便政府向最高法院上诉[1] - 若最高法院判决所谓"对等关税"违法 判决仅涉及依据IEEPA征收的关税(4月2日关税及之前芬太尼关税) 不影响301关税或232关税等其他国内法关税[2] 美国政府可替代的关税法律工具 - 替代法律工具包括301条款 232条款 122条款以及338条款等[2] - 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第338条款允许对歧视美国贸易的国家进口产品征收最高50%关税 为期5个月 但上世纪30年代后未被正式使用过[4] - 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允许征收高达15%关税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最多持续150天 但无正式实施流程[7] - 232条款涉及钢铝 汽车 半导体等11项产品的调查[6] - 其他国内法缺陷包括时间限制 征税幅度限制或需走法律程序 不如IEEPA好用[7] 国际市场及贸易伙伴反应 - 上诉法院裁决于美国劳动节假期前夕宣布 金融市场未立即反应 与美国股指挂钩期货几乎无变化[8] - 市场参与者已习惯关税政策波动 预期法律纠纷和政策转变将持续[8] -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承认欧盟在与美贸易中被动 强调欧盟将捍卫主权及公民企业利益 正建立更强贸易伙伴关系[9] - 若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关税违法 国际条约不自动失效 但会影响当前条约履行和后续谈判 贸易伙伴可能采取拖延策略[9]
特朗普政府关税“B计划”曝光,转折点出现了吗?
第一财经· 2025-09-02 11:32
美国关税政策法律依据与潜在替代方案 - 美国财长贝森特承认其他关税方式效率和威力不如《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1] - 若最高法院判决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违法 政府备选方案包括《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第338条款 允许对歧视美国贸易国家征收最高50%关税(为期5个月)[4] - 其他可用国内法包括301条款、232条款、122条款 其中122条款允许征收高达15%关税解决国际收支逆差(最长150天)[2][7] 司法裁决对关税政策的影响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8月29日裁定特朗普政府大部分关税措施非法 认为国会拥有宪法赋予的征收关税核心权力[3] - 裁决允许关税维持至10月14日以便政府向最高法院上诉[1] - 若最高法院否决IEEPA关税 仅影响4月2日"对等关税"及芬太尼关税 不影响301关税、232关税等其他法律依据的关税[2] 232调查适用范围与限制 - 232条款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 目前涉及11项调查包括钢铝、汽车、半导体、医药产品、关键矿产、无人机系统及多晶硅等[6] - 其他国内法缺陷包括时间限制(如122条款150天)、征税幅度限制(如338条款50%)或法律程序要求 均不如IEEPA灵活[7] 国际市场与贸易伙伴反应 - 金融市场对裁决反应平淡 期货几乎无变化 投资者采取观望态度[8] -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表示欧盟将捍卫主权和企业利益 正建立全球贸易伙伴关系提高可预测性和弹性[9] - 若美国关税被判违法 国际条约不自动失效 但会影响现有条约履行和后续谈判 贸易伙伴可能采取拖延策略[9]
407类产品!美国钢铝关税征收范围扩大,“午夜突袭”令进口商措手不及
第一财经· 2025-08-20 09:44
关税政策变动 - 美国政府于8月19日将407个产品类别纳入50%钢铁和铝关税征收范围 涵盖风力涡轮机零部件 移动起重机 推土机 铁路车厢 家具 压缩机和泵等重型设备及工业品 [3] - 关税调整自8月18日东部时间凌晨12:01立即生效 美国报关行和进口商几乎未获提前通知 导致企业措手不及 [3][6] - 此次行动是特朗普政府强化美国钢铁和铝工业的最新举措 此前已在2月将税率提至25% 6月进一步提至50% 并逐步扩大征税范围至家用电器等衍生产品 [5] 关税覆盖范围与影响 - 受影响产品涵盖消费品包装 家用和工业产品 重工业与运输设备 化学品和涂料 以及能源与基础设施产品 包括铝容器 工具 家具 推土机 铁路车辆和风力涡轮塔等 [6] - 美国工业与安全局估计共有673种钢铁衍生产品和188种铝衍生产品被纳入 约占所有美国协调关税表编码的3.5% [6] - 国际货运代理公司Flexport指出新政策将带来更高落地成本 企业需从供应商收集铝重量 价值百分比及冶炼国家等数据 合规负担极重 [7] 经济影响与行业反应 - 基于2024年一般进口海关价值 钢铝关税影响到328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 较调整前的1910亿美元显著上升 [12] - 关税推高美国国内生产成本 7月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9% 为三年来最大单月升幅 同比升幅达3.3% [13] - 美国两大钢铁生产商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和钢铁动力第二季度产品价格进一步攀升 钢铁动力平均售价从每吨998美元涨至1134美元 克利夫兰-克利夫斯从每吨980美元增至1015美元 国内钢铁价格年内累计上涨16% [13] 企业应对与成本转嫁 - 戴姆勒卡车北美公司大量采购钢铁用于生产卡车和校车 在25%关税税率时将约3500美元额外成本转嫁至平均售价约10万美元的校车上 [14] - 货运代理人士指出已出运货物只能交税 未出运货物需重新计算关税 预计将影响货量 [7] - 贸易合规咨询公司Trade IQ表示此次措施尤其影响所有客户正常运营 缺乏过境豁免机制导致进口商无法作出合理购买决定 [6] 政策背景与法律依据 - 白宫称企业应预料到商品会被列入征税范围 指出4月已建立产品纳入程序 5月接受企业提交请求 下一个窗口期将于9月开启 [8][9] - 特朗普动用232条款权力广泛 可基于国家安全理由任意修改税率和扩大范围 涵盖衍生品原料及主要产品 [8][9] - 根据美国商务部程序 公众每年有三个窗口期提交产品纳入请求 Flexport预计在9月窗口期关税范围可能继续扩大 [9][10]
美国关税风暴冲击中国台湾上市公司17%营收 电脑、半导体、零部件等将是重灾区
经济日报· 2025-08-05 23:08
核心观点 - 美国232条款半导体调查结果及最终关税措施可能对中国台湾上市公司造成显著冲击 直接或间接销美营收达7.71万亿元新台币 占总营收17.3% 最高恐影响近两成营收量能 [1] - 关税影响可能通过原产地课税原则延伸至终端应用市场 即使经第三地组装出口美国也可能被追溯课税 [2] 营收影响规模 - 中国台湾上市公司直接销美营收达7.6万亿元新台币 上市公司间接销美营收1147亿元新台币 [1] - 前五大受影响产业(电脑及周边设备、半导体、其他电子、电子零部件、通信网路业)合计351家公司 销美总营收7.29万亿元新台币 占总营收约16% [1] - 前三大产业(电脑周边、半导体、其他电子)销美金额均超过2万亿元新台币 为首波冲击核心 [1] 产业冲击分布 - 电子产业及其供应链上下游受冲击最剧烈 被市场视为关税风暴"惨业" [1] - 半导体上市公司销美营收达260亿元新台币 电脑周边设备厂商销美营收194亿元新台币 [1] - 关税影响可能延伸至笔记本电脑 手机等终端应用市场 取决于原产地课税原则 [2] 企业应对措施 - 各公司已采取因应措施 包括调整生产基地 供应链重组 调整海外布局 或与客户调整售价 [1]
美国对进口半成品铜等产品征收50%关税不会影响智利
文华财经· 2025-07-31 08:12
美国铜进口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从8月1日起对进口铜半成品及高铜含量衍生品统一征收50%关税[1] - 铜输入材料(铜矿石、精矿、锍铜、阴极铜、阳极铜)和铜废料明确排除在232条款及对等关税适用范围外[1]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市场反应 - 公司董事会主席Maximo Pacheco对关税豁免声明给予积极评价 认为阴极铜产品免关税保障了其持续供应国地位[1] - 该政策被公司视为对智利、企业自身及美国客户三方有利的消息[1] 大宗商品市场即时影响 - 政策宣布后COMEX期铜价格出现剧烈波动 单日跌幅超过19%[1]
突然暴跌!特朗普宣布:50%关税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00:07
核心政策内容 - 美国总统宣布自8月1日起对进口半成品铜产品和铜密集型衍生产品征收50%普遍关税 [1] - 铜原料和铜废料不受232条款或对等关税约束 [1][2] - 白宫要求25%的优质铜废料和原铜产品需在美国本土销售 [2] 市场反应与影响 - 纽约铜价在精炼铜被排除关税计划后数分钟内暴跌逾18% [2] - 美国媒体警告此举可能导致美国制造商投入成本飙升并给制造业带来沉重打击 [1] - 约40%美国铜废料和75%铜精矿已在国内加工 出口限制短期内难产生实质影响 [2] 政策背景与实施机制 - 关税依据为《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 以国家安全为由采取进口限制措施 [2] - 新关税是继钢铁和铝关税后的又一举措 旨在提振美国本土产业并解决贸易不平衡 [2] - 铜关税不与汽车进口额外关税叠加 汽车类产品适用汽车进口税而非铜关税 [2]
美国半导体关税要来了?芯片进口调查结果将在两周内公布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00:37
半导体进口国家安全调查 - 特朗普政府将在两周内公布对半导体进口的国家安全调查结果 可能导致新一轮芯片关税出台 [1] - 调查基于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款 可能为芯片进口新关税奠定基础 [1] - 巴克莱研报预测美国232条款半导体关税征收时间窗口为8月中旬之后 最迟不超过9月 [1] 欧盟与美国贸易协议 - 特朗普表示欧盟通过"更好的方式"避开芯片关税 许多公司将在美国投资半导体制造以避免关税冲击 [2] - 美国与欧盟达成15%税率的关税协议 欧盟将增加对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 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和军事装备 [2] - 钢铝关税保持现状 美国将在芯片领域投入大量精力 [2] 半导体行业动态 - 特朗普政府4月启动调查 关注半导体和整个电子供应链对外国依赖是否构成国家安全威胁 [1][2] - 特朗普政府已运用232条款调查对钢铁 铝业和汽车行业实施25%关税 [2] - 欧盟寻求谈判更广泛贸易协议以"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 半导体关税调查是推动因素之一 [2]
特朗普再掀关税战,但市场为何对“对等关税”逐渐脱敏?
搜狐财经· 2025-07-23 09:57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 - 特朗普政府于7月初连续推出三轮关税措施,分别针对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25%-40%关税)、菲律宾、巴西等8个国家(20%-50%关税)以及加拿大(35%关税),并计划对未接函国家征收15%-20%统一关税 [1] - 将"对等关税"暂缓期延长至8月1日,并宣布自8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铜征收50%统一关税 [1] - 分析师认为实际威胁不及4月首次宣布"对等关税"时,预计未来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在15-16%水平 [1] - 新关税涉及国家除日韩外占美国进口份额普遍小于0.1%,加权后对有效税率影响可忽略不计 [1] 关税政策影响分析 - 若加上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涉及美国进口份额将增至七成,但美墨加协议和潜在美欧协议可能维持大局稳定 [2] - 市场对关税政策反应平淡,美股创新高,长端美债利率升至4.4%,美元指数涨至97.7,显示投资者已逐渐脱敏 [5] - 新关税政策被视为施压和谈判技巧,市场不会重演4月2日的极端波动 [5] - 6月关税收入达266亿美元(平常水平的4倍),上半年累计872亿美元,其中10%基准对等关税贡献177亿美元,汽车行业特定关税贡献107亿美元 [5] 关税收入与财政平衡 - 中金测算2024年底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仅2.3%,若保持10-14%可年增关税收入3000-4000亿美元,基本抵消"大美丽法案"年均3400亿美元新增支出 [6] - 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持续,以抵消"大美丽法案"支出,实现财政边际改善而不加剧债务担忧 [5] 关税政策分类 - 基于芬太尼和边境问题的关税(中、加、墨,美墨加协议商品已豁免) [7] - 已达成贸易协议国家(英国、越南、印尼)注重供应链安全和美国商品采购 [7] - "对等关税2.0"延长谈判期限至8月1日 [7] - 行业关税包括钢铁铝制品、汽车及零部件、铜关税 [7] 有效税率变化 - 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时有效税率达23.1%,5月12日中美协议生效后降至13.4% [7] - 当前有效税率约12-13%,8月1日后或达15-16%,完全实施新关税可能推升至18% [10] - 若动用232条款,有效税率可能升至17.5% [10] 通胀与货币政策 - 6月CPI同比涨2.7%,核心CPI环比涨0.2%连续5个月低于预期 [11] - 6月"超级核心通胀"环比涨0.12%,高于4月0.01%和5月0.07% [11] -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多数官员认为关税可能对通胀产生持久影响 [12] - 预计年底美国CPI同比或升至3.3%,核心CPI达3.4%,通胀压力集中在四季度 [13] - 市场预期7月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概率97%,9月降息概率跌破60%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