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科技投资赋能
icon
搜索文档
衢州发展(600208):上海壹号院销冠 收购先导电科助力转型
新浪财经· 2025-09-02 04:2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下降94.39% 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下降83.07% 主要受房地产结算收入较少影响 [3] - 同期合同销售面积21.62万平同比上升4.04% 合同销售收入184.24亿元同比大幅上升325.86% [3] - 上海亚龙壹号院2025年累计销售额突破220亿元 成为全国单盘销冠 [3] 战略转型 - 拟收购先导电科95.4559%股份 进入高端先进材料制造领域 标的公司拥有高端溅射靶材完整技术链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及光伏行业 [4] - 公司对高科技企业投资累计超100亿元 加快向"高科技投资赋能+地产资产管理"战略转型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持有495.21亿元股权投资规模 被投企业拥有国产自主可控技术和数字化技术 有望受益于股权投资增值收益 [4] 股东资源 - 控股股东衢州工业控股集团资产总额达1750亿元 重点发展产业投资和产城融合两大板块 [5] - 工业集团搭建"城投+产投+创投"模式 健全股权基金投资、供应链服务、设备融资租赁等资本招商服务链条 [5] - 通过智造新城、衢州综保区、衢饶示范区等开放平台 辐射带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发展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21元、0.28元和0.33元 2025年BPS为5.39元 [2] - 给予2025年1.6倍动态PB 合理价值8.09元 对应2025年动态PE为38.52倍 [2]
衢州发展(600208):收购先导电科,战略布局先进新材料领域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13 13:3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报告给予衢州发展"增持"评级,目标价格为8.16元[6] - 基于2025年1.5倍动态PB估值,对应2025年动态PE为31.38倍[12] - 当前股价为4.53元,较目标价有80%上涨空间[7][12] 核心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164.85亿元,同比下降4.2%,预计2025年恢复增长至179.77亿元(+9%)[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0.16亿元,同比下降37.7%,预计2025年大幅增长114%至21.74亿元[4] - 2025年预测EPS为0.26元,2027年提升至0.35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6.5%[4][12] - 当前市净率0.9倍,低于行业平均1.51倍[8][31] 战略转型与收购事项 - 公司正从"地产+高科技投资"双主业向"高科技投资赋能+地产资产管理"转型[17] - 拟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先导电科95.4559%股权,标的估值不超过120亿元[14][23] - 配套融资不超过3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标的公司项目建设[14]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仍为衢州智宝,控股权不变[16] 被收购标的分析 - 先导电科主营先进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应用于显示面板、光伏、半导体等领域[17][18] - 拥有300+发明专利,实现"原料提纯-粉体合成-靶材制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18][20]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44亿元,静态PE不高于27.03倍,PB不高于1.41倍[23][24] - 核心技术包括7N级超高纯金属提纯、大尺寸靶材精密绑定等国际领先技术[20] 股权投资布局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股权投资规模达518.6亿元,覆盖人工智能、区块链、高端制造等领域[25][29] - 主要被投企业包括杭州趣链科技(9.72亿元)、浙江邦盛科技(3.79亿元)等科技企业[29] - 投资组合中国际领先的自主可控技术企业有望带来增值收益[12][25] 行业比较与估值 -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23.93倍,PB为1.51倍,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31] - 标的公司业务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方向,产品列入重点新材料应用指导目录[18] - 通过收购切入半导体、新型显示等战略新兴产业,降低对地产业务依赖[22]
衢州发展(600208):收购先导电科 战略布局先进新材料领域
新浪财经· 2025-08-13 12:29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收购先导电科95.4559%股份加速向"高科技投资赋能+地产资产管理"战略转型 强化先进新材料实体制造平台 [1][2][3] - 公司对高科技企业累计投资超100亿元 被投企业拥有国际领先的自主可控技术和数字化技术 [1][2] - 标的公司先导电科100%股权预估值不超过120亿元 2024年静态PE不高于27.03倍 PB不高于1.41倍 [3][4] 交易结构 - 公司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48名股东持有的先导电科95.4559%股份 发行价不低于市场参考价3.46元/股的80% [3] - 配套融资不超过30亿元 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项目建设和支付交易费用 [3] - 交易后控股股东仍为衢州智宝 控股权保持不变 [3] 财务影响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26元、0.30元、0.35元 2025年BPS为5.44元 [2] - 给予2025年1.5倍动态PB 合理价值8.16元 对应2025年动态PE为31.38倍 [2] - 标的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4.44亿元 归母净资产85.15亿元 [4] 战略意义 - 收购直接提供先进新材料领域实体制造业务发展平台 推动硬科技实体制造转型 [3] - 形成"高科技投资赋能+地产资产管理"双轮驱动格局 增强可持续发展韧性 [3]
衢州信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
交易方案概述 - 本次交易包括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和募集配套资金两部分 其中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是主体 募集配套资金实施与否不影响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进行 [7][69]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先导电科95.4559%股权 交易对方包括先导稀材等48家机构 [8][70] -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30亿元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交易完成后总股本的30% [9][72] 交易定价与估值 - 标的公司100%股权预估值不超过120亿元 最终交易价格将以评估机构出具的报告为参考依据由双方协商确定 [10][73]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定价基准日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 发行价格确定为3.46元/股 不低于市场参考价的80% [13] - 募集配套资金采取询价发行方式 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 发行价格不低于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 [20][21] 股份锁定安排 - 交易对方持有标的股权满12个月的 认购股份自上市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 不足12个月的锁定期为36个月 [16] - 募集配套资金认购方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 [24] - 若因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调查 在调查结论明确前不得转让股份 [4][16] 交易影响分析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仍为衢州智宝 实际控制人仍为衢州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控制权不会变更 [30][77] - 标的公司主营先进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 产品应用于显示面板、光伏、半导体等领域 将充实公司业务链条 [31][61] - 本次交易将推动公司从"地产+高科技投资"双主业向硬科技实体制造转型 形成"高科技投资赋能+地产资产管理"新格局 [32][64] 审批程序进展 - 交易已取得控股股东原则性同意 并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审议 [35][79] - 尚需履行国有资产评估备案、国资监管机构批准、股东大会审议、反垄断审查及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注册等程序 [36][80] - 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但构成关联交易 [26][27][75] 标的公司业务特征 - 标的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拥有完整的"原料提纯-粉体合成-靶材制备"核心技术链条 [64][66] - 产品终端应用市场包括新能源、计算机、消费电子等领域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较高 [31][57] - 报告期末存货金额较大 主要为原材料金属铟 存在存货跌价风险 [56] 战略转型背景 - 国家政策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 支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并购重组 [62] - 公司正处于向科技制造领域转型的关键阶段 本次交易是落实"高科技投资赋能+地产资产管理"双轮驱动战略的核心举措 [64][66] - 通过整合标的公司 将形成覆盖基础软件、硬件材料与行业应用的科技投资生态闭环 [68]
600208,大动作!明日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8-12 15:45
交易概述 - 衢州发展拟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先导电子95.4559%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2][3] - 交易类型包括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对方为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等48名)和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4]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4] 交易结构 -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30亿元,以询价方式发行股份,资金用途包括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标的公司项目建设及支付交易相关费用[5] - 募集配套资金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为前提,但后者实施不受前者影响[5] 战略转型 - 公司当前为"地产+高科技投资"双主业模式,通过地产现金流支撑高科技产业培育[7] - 先导电子主营先进PVD溅射靶材、蒸镀材料及高纯稀散金属业务,下游覆盖显示面板、光伏、半导体等领域[7] - 收购将扩展公司主营业务范围,推动向硬科技实体制造转型,形成"高科技投资赋能+地产资产管理"新格局[7] 标的财务数据 - 先导电子2024年营业收入34.31亿元,归母净利润4.44亿元[8]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总计169.67亿元,负债合计74.12亿元,所有者权益95.55亿元[9]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21亿元,净利润1.03亿元,归母净利润1.03亿元[10] 市场表现 - 衢州发展复牌时间为2025年8月13日,截至7月29日收盘价4.12元/股,总市值351亿元[10]
衢州发展收购先导电子95.46%股份 加码硬科技生态链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5:18
交易方案 - 衢州发展拟发行股份收购先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5 4559%股份 发行价格确定为3 46元/股 [1] - 配套募资不超过30亿元 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标的项目建设及支付交易费用 [1] - 标的公司100%股权预估值不超过120亿元 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1] - 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 控股股东仍为衢州智宝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实际控制人为衢州工业控股集团 [1] 标的公司业务 - 先导电子主营先进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研发生产 同时涉及高纯稀散金属回收提纯业务 [2] - 产品应用于显示面板 先进光伏 半导体和新型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 终端市场覆盖新能源 计算机 消费电子等 [2] - 2024年营业收入34 31亿元 净利润4 44亿元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 03亿元 总资产169 67亿元 [2] - 拥有发明专利超300项 实用新型专利超250项 在原材料精炼提纯和化合物粉体合成领域布局研发 [2] 战略意义 - 重组将充实上市公司业务链条 扩展主营业务范围 提供新材料领域实体制造平台 [2] - 推动公司向硬科技实体制造转型 形成"高科技投资赋能+地产资产管理"双轮驱动格局 [2] - 公司近年重点布局半导体材料 区块链及人工智能领域 构建硬科技生态链 [3] - 半导体领域实现氧化镓晶体生长技术突破 区块链技术落地政务金融场景 人工智能形成数字人平台规模化应用 [3] 公司转型进展 - 地产业务战略转型聚焦长三角高价值区域 轻资产管理面积突破百万平方米 无新增拿地 [3] - 高科技投资项目进入收获期 通过退出部分被投企业实现投资变现 同时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3] - 被投企业中多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3]
衢州发展拟购买先导电科95.4559%股份 明起复牌
智通财经· 2025-08-12 12:34
交易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先导稀材 中金先导 上海半导体合计持有的先导电科95.4559%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标的公司100%股权预估值不超过120亿元 [1] - 标的资产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审计评估工作未完成 [1]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8月13日复牌 [1] 标的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先进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同时从事高纯稀散金属及化合物的回收提纯制备销售 [1] - 下游市场覆盖显示面板 先进光伏 半导体和新型固体燃料电池领域 [1] - 终端应用包括新能源 计算机 消费电子 精密光学 数据存储市场 [1] 战略意义 - 标的公司业务盈利能力良好且发展前景广阔 [2] - 标的公司是国内高端溅射靶材及蒸镀材料领先企业 [2] - 核心产品全面覆盖新型显示 光伏及半导体等战略产业 [2] - 重组将充实上市公司业务链条并扩展主营业务范围 [2] - 提供先进新材料领域实体制造业务发展平台 [2] - 推动公司业务结构向硬科技实体制造转型 [2] - 形成高科技投资赋能加地产资产管理双驱动格局 [2] - 增强可持续发展韧性 [2]
衢州发展(600208.SH)拟购买先导电科95.4559%股份 明起复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2:23
交易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先导稀材 中金先导 上海半导体等持有的先导电科95.4559%股份[1] - 标的公司100%股权预估值不超过120亿元[1] - 交易标的资产的审计和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交易价格尚未确定[1]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8月13日开市起复牌[1] 标的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先进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1] - 同时从事高纯稀散金属及化合物的回收提纯 制备和销售[1] - 产品下游市场覆盖显示面板 先进光伏 半导体和新型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1] - 最终产品应用于新能源 计算机 消费电子 精密光学 数据存储等终端市场[1] 战略价值 - 标的公司业务盈利能力良好且未来发展前景广阔[2] - 标的公司是国内高端溅射靶材及蒸镀材料的领先企业[2] - 核心产品全面覆盖新型显示 光伏及半导体等前沿新兴战略产业[2] - 重组将充实上市公司业务链条并扩展主营业务范围[2] - 提供先进新材料领域的实体制造业务发展平台[2] - 推动公司业务结构向硬科技实体制造转型[2] - 重组后形成高科技投资赋能加地产资产管理双驱动格局[2] - 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韧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