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信贷风险

搜索文档
零售金融转型阵痛:上半年24家上市银行个贷不良率上升
中国经营报· 2025-09-07 03:21
零售信贷风险现状 - 28家A股上市银行中仅3家2025年6月末个人贷款不良率较2024年末下降 江苏银行 兴业银行 平安银行位列其中 [1][2] - 24家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出现上升 信用卡不良率呈现全行业上升趋势且未见拐点 [2][3] - 行业零售贷款不良率2025年二季度微降至1.27% 但平台合作类消费贷不良率高达12.37% 形成显著风险敞口 [6] 风险成因分析 - 经济增速放缓 房地产市场下行 居民收入水平下降共同导致还款能力弱化 [2] - 信用卡客群下沉放大风险敏感度 住房装修贷 教育贷因资金用途监管难 收入波动影响大而风险较高 [2][3] - 平台合作类贷款存在"数据依赖陷阱" 助贷机构数据黑箱导致风控模型失真 [3] - 深圳数据显示房价每下跌10% 抵押经营贷逾期概率上升1.2个百分点 约15%贷款违规流入楼市 [4] 银行应对措施 - 兴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降低0.36个百分点 个人住房不良率降低0.06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信用卡不良率降低0.26个百分点 个人住房不良率降低0.19个百分点 [5] - 平安银行主动压降高风险资产 信用卡余额较高峰时期压降超1000亿元 [6] - 部分银行采用总行领导挂钩督导 风险防控敏捷小组等机制化解风险 [5] 行业发展趋势 - 零售信贷风险压力或延续至2026年一季度 当前处于结构性释放期 [6] - 风控体系需转向非财务数据采集 广州试点通过用电 用工数据将小微贷审批通过率提升15个百分点 [6] - 科技赋能精准风控 B+C联动模式可降低获客成本30%以上 联邦学习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 [6][7] - 业务方向聚焦高价值客群 深化教育 医疗等场景化服务 从资金放贷转向价值创造 [6][7]
招行大财富管理收入恢复增长势头,零售信贷风险拐点何时至?
新浪财经· 2025-09-03 00:31
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增利不增收"态势 归母净利润实现微增但营业收入小幅下降 财富管理收入显著复苏成为亮点 但净息差收窄和零售信贷风险上升构成主要挑战 [1][2][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699.69亿元同比下降1.72% 其中净利息收入1060.85亿元同比增长1.57% 非利息净收入638.84亿元同比下降6.73% [1][3] - 归母净利润749.3亿元同比增长0.25% 较一季度同比下降2.08%明显改善 [1][3] - 大财富管理收入208.57亿元同比增长5.45% 扭转去年末同比下降16.84%的趋势 [1] -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76.02亿元同比下降1.89% 其中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27.97亿元同比增长11.89% 资产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54.53亿元同比下降6.91%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72.21亿元同比下降16.37% [4][5] - 其他净收入262.82亿元同比下降12.88% 其中投资收益218.94亿元同比增长12.28%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8.19亿元 汇兑净收益14.51亿元同比下降25.55% [7] 业务板块分析 - 财富管理收入三年来首次实现增速转正 代销理财、代销信托、代销基金收入快速增长 但代理保险收入同比下降18.76% [5] - 信用卡交易额20209.6亿元同比下降8.54% 信用卡利息收入306.12亿元同比下降4.96% 非利息收入104.71亿元同比下降16.23% [6] - 零售贷款余额36781.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92% 占比51.68%较去年末下降1.23个百分点 [9] 资产质量 - 零售贷款不良率1.03%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余额377.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78亿元 [9] - 信用卡贷款不良率1.75%与上年末持平 小微贷款不良率0.95%较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 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0.46%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10] - 公司贷款不良率0.93%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 [10] 净息差表现 - 上半年净利息收益率1.88%同比下降12个基点 第二季度净利息收益率1.86%环比下降5个基点 [15] - 生息资产年化平均收益率3.14%同比下降46个基点 计息负债年化平均成本率1.35%同比下降37个基点 [15] - 净息差仍高于行业1.42%的平均水平 领先优势达46个基点 [16] 管理层展望 - 公司预计三季度和下半年将实现稳中求进、逐季向好的发展态势 [3] - 零售信贷风险上升趋势未见拐点 但公司资产质量稳健可控 抵押贷款占比超八成且抵押物充足 [11][12] - 净息差仍面临下行压力 但将通过多重举措争取实现逐步向好态势 [17][18]
“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上半年日赚超4亿
36氪· 2025-09-02 05:41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699.69亿元同比下降1.72% 净利润749.30亿元同比增长0.25% 日赚约4.09亿元 [1] - 二季度业绩好于一季度 预计下半年呈现稳中求进逐季向好态势 [1] - 净利息收入1060.85亿元同比增长1.57% 非利息净收入638.84亿元同比下降6.73% [4][6] 净息差表现 - 净息差1.88%同比下降12个基点 但仍高出行业平均水平1.42%达46个基点 [4] - 存款成本率1.26%较上年末1.54%下降28个基点 因活期存款占比50.26%处于行业高位 进一步压降空间有限 [4][5] -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存量重定价对贷款端影响最大 [6] 存款结构变化 - 活期存款日均余额4.3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4.78% 占客户存款比例50.26%下降0.77个百分点 [5] - 面临存款分流压力 企业资金活化程度改善不显著 居民定期存款需求强烈 [1][5] 零售业务发展 - 零售金融业务贡献营收和利润占比均超55% [7] - 零售客户总数2.16亿户较上年末增长2.86% 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16.03万亿元增长7.39% [7] - 零售贷款余额3.61万亿元微增0.94% 占贷款总额比例53.43%下降1.21个百分点 [7]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贷款率1.03%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7] - 消费贷不良率从1.04%上升至1.41% 信用卡不良率1.75%与上年末持平 [7] - 零售信贷风险持续暴露 信用卡全市场不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未见拐点 [8] 财富管理业务 - 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1.89% 为三年来首次增速转正 [6] - 代销理财、信托、基金收入快速增长 成为非息收入重要亮点 [6] 股东结构变化 - A股股东总数38.36万户 H股股东2.68万户 较3月末43.50万户减少超5% [3] - 年内股价上涨6.85% 但股东数量持续减少 [3] 分红安排 - 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已获股东大会批准 现金分红时间为2026年1月至2月 [2]
信贷风险未现拐点、息差相对变化承压,“零售之王”招商银行如何保持定力?
北京商报· 2025-09-01 15:14
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在低利率环境下实现归母净利润转正 强调长期主义经营理念和零售业务压舱石作用 同时面临息差收窄和零售信贷风险上升的行业性挑战 并通过国际化转型寻求新增长点 [1][2][3][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49.3亿元 同比增长0.25% 盈利规模居股份制银行首位 [1][2] - 营业收入1699.69亿元 同比下降1.72% 其中净利息收入1060.85亿元同比增长1.57% 非利息净收入638.84亿元同比下降6.73% [2] - 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520.36亿元 同比增长1.64% 占税前利润比例58.53% 同比上升1.42个百分点 [3] 零售业务发展 - 零售客户总量达2.16亿户 较上年末增长2.86% 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563.23万户 增速达7.57% [3] - 零售贷款余额3.6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0.92% 抵押贷款占比超80% 三优客户占比达90% [3][4] - 面临零售信贷风险上升行业性挑战 信用卡贷款较年初下降233亿元 风险未见拐点 [3][5] 息差表现与负债结构 - 净利息收益率1.88% 同比下降12个基点 净利差1.79% 同比下降9个基点 [5] - 生息资产年化平均收益率3.14% 同比下降46个基点 计息负债年化平均成本率1.35% 同比下降37个基点 [5] - 活期存款日均占比49.72% 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1.26% 低于同业水平但进一步压降空间有限 [5][6] - 同业存款日均余额7530.66亿元 较上年全年增长32.85% 缓解存款分流压力 [6] 国际化转型进展 - 境外机构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6.56%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72% [8] - 香港市场表现突出:永隆银行零售AUM达6236.93亿港元 较上年末增长16.51% 招银国际港股IPO承销项目数位列市场第一 [8] - 对公涉外收支客户达7.86万户 业务量2226.35亿美元 [8] - 境外设有6家分行和3家全资子公司 在港机构总资产增长9.49% 营业收入增长25.28% [8] 战略发展重点 - 坚持零售三优策略(优质客户 优质区域 优质押品)筑牢风险防线 [4] - 通过财富管理转化存款分流压力 聚焦投资者教育与资产配置引导 [6] - 推动国际化 综合化 差异化 数智化转型 提升境外机构服务能力 [7][8] - 加强对公跨境服务 发展科技 绿色 新零售等新经济行业综合金融服务 [9]
净息差、行业“反内卷”、零售信贷风险……招行管理层最新表态!
证券日报· 2025-09-01 13:03
核心业绩表现 - 营收同比下降1.72%至1699.69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25%至749.30亿元 同比增速较一季度转正 [1] - 总资产较2024年末增长4.16%至12.66万亿元 不良贷款率下降0.02个百分点至0.93% [1] - 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16.03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7.39% [1] 净息差分析 - 净息差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至1.88% 绝对水平领先行业但相对变化承压 [2] - 存款成本远低于同业平均水平 活期存款占比50%为行业最高 高成本存款压降空间小 [2] - 零售贷款占比超50% 住房按揭贷款占比高导致重定价影响显著 信用卡等零售信贷需求不足 [2] - 外部环境利好息差企稳 内部将通过提升活期存款占比与资产处置力度收窄降幅 [2]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反内卷针对新经济领域民营创新企业 通过法治化市场化手段推进 [3] - 银行业曾存在贷款定价不计成本等恶性竞争 违背风险定价原则 [3] - 政策有利于贷款定价稳定 存款成本控制与资产质量提升 [3] 零售信贷风险 - 零售不良贷款率较2024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至1.03% [4] - 全市场零售信贷增量大幅下降 经济放缓导致居民还款能力下降 [4][5] - 风险仍处于暴露过程 预计将小幅上升但整体可控 [5] 客户资产配置变化 - 客户风险偏好边际改善 对权益类资产偏好上升 [5] - 低利率与资本市场回暖预计持续推动风险偏好改善 [5] - 公司将加强资产配置服务与全球资产配置能力 AI融入专业服务 [5]
招行副行长王颖:零售信贷风险仍将上升,行业未见拐点
第一财经· 2025-09-01 07:50
行业零售信贷风险趋势 - 零售信贷风险从2023年开始明显上升 当前风险仍在暴露过程中且上升趋势未见拐点 未来一段时间仍会小幅上升 [1] - 信用卡风险形势变化可作为零售信贷风险变化的先导和重要参考 信用卡全市场不良率在2019年至今六年里仅2021年略有好转回调 其余时间呈明显上升趋势 [1] - 零售业务占比较高的银行近年都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1] 招商银行零售业务表现 - 截至6月底零售不良贷款余额377.1亿元 不良率1.03%较上年底上升0.07个百分点 较总体不良率高出0.1个百分点 [1] - 信用卡贷款不良率1.75%与上年底持平 较去年同期下降0.03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新生成不良贷款327.2亿元同比增加7.49亿元 生成率0.98%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1] - 零售新生成不良贷款总计接近305亿元 其中信用卡新生成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减少2.6亿元但生成规模达197.69亿元占比超60% [1][2] - 不含信用卡的零售贷款不良生成额107.30亿元同比增加43.01亿元 明显高于贷款总体不良情况 [2] 招商银行零售业务规模与盈利 - 截至6月底零售贷款余额3.61万亿元较上年底增长0.94% 剔除信用卡后为2.68万亿元较上年底增长2.16% [2] - 零售营业收入961.9亿元同比增长0.26% 占比56.59%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 [2] - 零售税前利润520.36亿元同比增长1.64% 占比58.53%同比上升1.42个百分点 [2] 零售业务发展战略 - 零售业务在第三方支付崛起、降费让利、房地产市场调整等挑战中持续成长 [2] - 零售体系包含每个层级客群和每个板块 从信用卡到个贷到财富到支付到私行 保持战略坚定和战术清醒 [2]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颖:零售信贷风险上升趋势未见拐点
贝壳财经· 2025-09-01 05:11
行业挑战与风险趋势 - 零售信贷全行业在发展端和风险端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风险上升趋势未见拐点 [1] - 零售信贷全市场增量大幅下降 受市场环境及信贷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1] - 零售信贷全行业风险呈上升趋势 受经济增速放缓 房地产市场下行 居民收入下降及还款能力意愿等因素影响 [1] 信用卡风险指标 - 信用卡客群相较零售信贷更加下沉 对风险敏感度更高 [1] - 信用卡全市场不良率仍呈明显上升趋势 未见拐点 [1] - 信用卡风险形势变化可作为零售信贷风险变化的先导指标和重要参考 [1] 风险暴露时间线 - 零售信贷风险明显上升始于去年 目前风险仍在暴露过程中 [1]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颖:零售信贷风险未来仍将小幅上升
北京商报· 2025-09-01 05:08
零售信贷风险趋势 - 公司零售信贷风险有所上升且未见拐点 信用卡客群风险敏感度更高 可作为零售信贷风险变化的先导指标 [1] -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风险仍会小幅上升 但公司资产质量总体稳健可控 [1] 风险控制措施 - 公司坚持稳健风险文化和"三优策略" 目前优质客户、优质区域、优质押品占比已达90%且持续上升 [1] - 零售贷款中抵押贷款占比超80% 抵押物充足稳定且抵押成数处于较低水平 安全垫相对充足 [1] 行业发展环境 - 国内经济基础稳固且长期向好 中央出台包括贴息补贴在内的一系列支持政策 [1] - 行业竞争将从价格战转向科技和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差异化竞争 为公司带来新发展机遇 [1]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在守住风险底线前提下 继续巩固提升零售信贷既有优势 [2] - 公司确保资产质量保持同业最优水平 强化零售信贷对银行资产配置的"压舱石"贡献 [2]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颖:零售信贷风险上升行业趋势未见拐点
新浪财经· 2025-09-01 03:37
信用卡风险趋势 - 信用卡风险形势变化可作为零售信贷风险变化的先导和重要参考 [1] - 零售信贷风险从去年开始明显上升 当前风险还在暴露过程中 [1] - 行业视角下零售信贷风险上升趋势未见拐点 未来一段时间仍会小幅上升 [1] 招商银行资产质量 - 招商银行资产质量总体稳健可控 [1]
准“十万亿”银行业绩发布!难中求成、坚持零售第一战略
券商中国· 2025-03-27 12:37
公司业绩概览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36.46亿元,同比增长3.76%,归母净利润685.76亿元,同比增长2.33% [2] - 资产总额达95327.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1%,突破9.5万亿大关 [2] - 董事长方合英用"韧性、稳定性"总结全年表现,强调"难中求成"的经营成果 [2] 息差表现与策略 - 净息差为1.77%,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但连续三年变动幅度跑赢大市 [5][6] - 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下降18个BP至2.02%,存款成本率下降23个BP至1.89% [6] - 存款成本与"标杆行"差距从59个BP缩小至32个BP [6] - 2025年预计行业息差压力仍存,公司将通过低成本存款、资产结构优化及手续费收入拓展应对 [6][7]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率1.16%,连续六年下降,但个人不良贷率上升0.04个百分点 [9] - 信用卡不良率下降0.03个百分点至2.51% [9] - 零售风险受宏观周期影响,已采取收紧信用卡准入、按揭贷款客户筛选等措施 [10] - 2025年计划信贷增量3300亿(增速5.9%),其中对公信贷增量2700亿(增速10.4%),零售增量1200亿(增速5.2%) [10] 零售业务战略 - 零售银行业务营收818.21亿元,同比下降2.08%,占总营收比重下滑1.9个百分点至40.1% [11] - 坚持"零售第一战略",个人客户数增长6.21%至1.45亿户,AUM余额达4.69万亿元(增长10.62%) [11] - 零售业务轻资本、弱周期特性未变,未来将强化体系驱动能力导向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