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售业务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平安银行中层调整涉及零售多部门负责人和分行行长
新浪财经· 2025-09-22 10:41
零售业务表现 - 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占比44.8% 较去年同期50.7%下降但出现拐点[1] - 个人贷款余额1.73万亿元 贷款规模降幅收窄基本止跌[1] -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24.66亿元 同比增长12.8% 其中银保收入增长46%[3] 客户数据 - 财富客户147.54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1.3%[3] - 私行客户9.99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3.2% 标准为近三月任意一月日均资产超600万元[3] - 零售理财产品客户持仓余额7637.52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0.9%[3] 组织架构调整 - 总行零售总监徐勤调任平安集团医疗健康服务委员会执行秘书[2] - 总行私行财富部总经理段军拟任大连分行行长 原大连分行行长周之超调任石家庄分行行长[2] - 深圳分行副行长邓长城拟任总行私行财富部总经理[2] 分支机构情况 - 共有110家分行(含香港分行) 合计1134家营业机构 较年初减少15个[10] - 在职员工40262人 较年初减员355人[10] - 业务及管理费192亿元 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经营效率[10] 分行人事变动 - 温州分行行长慈晨拟任厦门分行行长[3] - 厦门分行行长罗福孙拟任深圳分行副行长[4] - 北京分行新任行长助理王森腾曾任该行投银行部总经理[6] - 上海分行新任行长助理郑波曾任该行沪南片区总经理[7] - 天津分行新增两位副行长李涵挺和徐国明[8][9] - 汽车消费金融中心总裁由石锋担任 曾任汽车生态事业部总裁[10]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蹚过“灰暗时期”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19:36
零售业务表现与趋势 - 零售资产余额同比和环比跌幅放缓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存量高风险产品基本出清 [2] - 零售金融资产占比28.2% 较去年末29.4%下降 个人贷款余额1.726万亿元 较去年末1.767万亿元下降2.3% [4] - 二季度零售贷款余额环比降幅较一季度明显收窄 住房按揭贷款增长6.2% 信用卡 消费与经营性贷款分别同比下降9.2% 3.5%和0.9% [4] 业务结构调整 - 零售贷款结构从高风险高收益高成本向中风险中收益控成本转向 更倾向风险较低质量更优贷款类型 [4] - 主动压降高风险业务 新一贷余额从峰值1500多亿元降至100多亿元 信用卡余额由5000多亿元压降至3900多亿元 [6] - 建立千人规模自营销售队伍取代中介渠道 中风险中收益零售信贷产品市场规模数百亿元 目标每月投放50亿元至60亿元 两到三年内形成2000亿元至3000亿元安全垫资产 [7] 资产质量与风险控制 - 个人贷款不良率1.27% 较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 较一季度再优化5个基点 [6] - 零售金融业务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率从105.4%降至96.9% 零售不良生成额同比减少近100亿元 [6][7] - 管理零售客户资产规模4.2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0.4% 新增规模超千亿元 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及产品结构优化 理财 基金 保险等多元金融产品均实现正增长 [4][5] 营收与盈利能力 - 零售金融业务收入310.81亿元 占总营收44.8% 较去年同期50.7%下降5.9个百分点 [7] - 受净息差收窄与非息收入承压影响 短期内零售业务对营收和利润支撑仍显有限 [2] - 平均付息率1.79% 较去年同期下降46个基点 财务管理类手续费收入同比提升12.8% 银保渠道收入同比增长46% [8] 战略发展方向 - 零售业务已度过最艰难时期 处于爬坡阶段 前期改革为再次起飞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 未来推动零售业务更高质量发展 做优做强基石类贷款 推动中收益贷款稳步增长 提升盈利能力 [4] - 希望未来几年将零售业务息差维持高位 在股份制银行中跻身第二或第三 保持30至40个基点息差优势 对公业务将继续及时补位 [8]
平安银行中层人事调整涉及多家分行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0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93.85亿元 净利润248.70亿元 降幅较一季度有所改善 [6] - 资产总额58749.6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1% [6] - 不良贷款生成率1.64% 较去年全年下降16个基点 上半年回收不良资产186亿元 同比增长14% [6] 零售业务进展 - 零售业务度过最艰难时期 处于爬坡阶段 前期改革奠定良好发展基础 [2] - 高风险个贷产品压降接近尾声 零售资产风险高点已过 [6] - 二季度零售贷款余额环比下降31亿元 较一季度380亿元降幅大幅收窄 其中信用卡占比超95% [6] 组织架构调整 - 新任副行长方蔚豪和行长助理王军首次出席业绩会 [1] - 原招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曹慰加入并代为履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职责 [2] - 总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张娟拟任结算与现金管理部副总经理 [2] - 李怡代为履行香港分行行长职责 许红辉不再代为履行昆明分行行长职责 魏柔刚接任昆明分行行长 [2] 分支机构人事任命 - 樊丽获核准担任成都分行副行长 曾任西安分行行长助理及总行消保中心副主任 [3] - 张建勋获核准担任东莞分行行长助理 曾任总行绿色金融事业部风险总监 [4] - 徐自华获核准担任西安分行行长助理 曾任北京分行投行部及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 [5] 战略规划 - 下半年加强关注重点经营单位和重点分行业绩表现 提升营收和利润水平 [7] - 专注经济活跃度高、信贷需求旺盛的经济发达地区 加大资源政策支持力度 [7] - 经过两年改革调整 在战略梳理、风险化解、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6]
拐点已至,平安银行零售走向何方?
新浪财经· 2025-08-26 00:23
核心观点 - 平安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零售业务风险出现拐点 个人贷款不良率下降12个基点至1.27% 高风险业务压降接近尾声[1][3][4][5] - 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导致短期收入下降 但风险控制成效显著 净息差1.8%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7][8][9] - 中期分红保持稳定 每10股派现2.36元 合计45.80亿元 分红比例达20.05%[10][11] 零售业务转型 - 零售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至1.27% 企业贷款不良率上升0.13个百分点至0.83%[3][4] - 自营渠道人员增至1100人 零售客户数达1.27亿户 较上年末增长0.9% 管理客户资产(AUM)4.21万亿元 增长0.4%[5] - 高风险个贷产品压降接近尾声 "新一贷"余额从峰值1500余亿降至100余亿 信用卡余额从5000余亿压降至3900余亿[5][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 同比下降10% 归母净利润248.7亿元 同比下降3.9%[7] - 利息净收入445.07亿元 同比下降9.3% 净息差1.8% 同比下降16个基点[7][8] - 发放贷款平均收益率4.03% 同比下降76个基点 其中企业贷款收益率3.14%下降56个基点 个人贷款收益率5.04%下降86个基点[8] 战略方向 - 坚持"零售做强 对公做精 同业做专"战略 对公业务聚焦"做精行业 做精客户 做精产品"[1][6] - 资产负债管理方面 资产端鼓励优质信贷投放 负债端聚焦低成本存款吸收 控制整体负债成本[9] - 提出"反内卷竞争"理念 强调构建公平市场环境的重要性[11] 股东回报 - 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保持20.05% 与去年一致 合计派发现金45.80亿元[10][11] - 2023年资本充足率改善后大幅提升分红 2024年分红水平达27% 略高于行业平均[10] - 未来分红将综合考虑资本水平 利润状况和市场期待 兼顾股东回报与资本需求平衡[11]
直击业绩发布会|零售业务、分红、“反内卷”平安银行中期业绩发布会重点关注这些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4:28
零售业务发展 - 零售业务已度过最艰难时期 正处于爬坡阶段 前期改革为再次起飞奠定基础 [2][3] - 战略更加清晰 改变过去追求高收益高风险业务及依赖中介渠道的做法 加强自营渠道建设和风控能力 [2] - 战术更加精细 重视有效获客和精细化维护 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2] - 零售队伍精神面貌变化 从盯市场转向同时盯内功和专业 总行与分行配合更流畅 [3] - 个人贷款不良率1.27% 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较2025年3月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3] - 不良生成率连续六个季度下降 出现明显拐点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 同比下降10.0% [4] - 净利润248.70亿元 同比下降3.9% [4] - 将通过深化产品创新、优化客群结构、加强内部协同提升营收和利润水平 [4] - 专注经济发达地区 优化资产收益率和存款付息率 增加非息收入占比 [4] 分红政策 - 2025年中期每10股派现2.36元 合计45.8亿元 占普通股股东净利润20.05% [6] - 中期分红比例18%与去年持平 保持稳定和连续 [6] - 年底分红将根据业务和资本状况决定 兼顾股东回报和资本需求平衡 [6] 行业竞争策略 - 反对"内卷式"竞争 强调收益必须长期覆盖成本 维持合理盈利水平 [7] - 资产端坚持风险定价 针对不同客户确定合理定价水平 反对无序竞争 [8] - 负债端禁止手工补息和不规范存款利率 严格落实利率自律机制 [8]
冀光恒:平安银行不良生成率连降六季
第一财经· 2025-08-25 09:00
零售业务发展态势 - 零售业务已度过最艰难时期并处于爬坡阶段 [1] - 前期改革为零售业务再次起飞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风险控制成效 - 公司通过调整部分风险业务有效遏制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势头 [1] - 零售贷款不良生成率连续六个季度下降并出现明显拐点 [1]
21解读丨平安银行零售“止血”“造血”进行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8 02:57
文章核心观点 -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正经历转型阵痛,营收和净利润下降,但资产质量有积极信号,已采取措施“止血”,未来将打造中风险、中收益零售产品“造血” [2][8] 零售业务现状 - 2024年受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营业收入1466.95亿元,同比下降10.9%,净利润445.08亿元,同比下降4.2% [2] - 零售金融业务营收占比降至48.6%,净利润占比仅0.6%,批发金融业务营收占比增长11%达43.5%,净利润占比79.7% [4] 零售“止血”体现 零售贷款投放规模 - 2024年一季度降幅大,四季度降幅收窄至200亿左右,2025年逐步恢复增长 [4] 资产结构 - 2024年个人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0.6%,高风险贷款下降,抵押类贷款占比提升4.0个百分点至62.8% [4] 资产质量 - 2024年个人贷款不良率仅微增0.02个百分点,信用卡贷款不良规模和不良率“双降” [5] - 2024年零售金融业务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104.02亿元,计提同比下降16.4% [5] 零售“止血”措施 提升自主获客及经营能力 - 重构自营渠道,加大住房按揭、持证抵押、新能源汽车贷款投放,优化资产结构 [6] 重塑信贷产品体系 - 加大中低风险产品研发投放,提升优质客户占比 [6] 完善数字营销生态 - 打造服务和权益体系 [7] 推进财富管理改革 - 提升队伍综合化水平,优化付息率 [7] 零售条线人员调整 - 主管零售的总行行长助理张朝晖调任深圳分行,原深圳分行行长王军晋升分管零售 [7] 对公同业补位发展 - 加强中长期、项目、科技贷款投放,做好量价精细化管理 [8] 零售“造血”方式 打造中风险、中收益产品 - 产品体系以客户为中心,聚焦消费和小微企业经营 [9] 产品及风控逻辑 - 自主获客,减少对中介依赖,做好客户分层和产品组合 [9] - 打造集中风控和资产组合管理,精准控制风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