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售业务表现与趋势 - 零售资产余额同比和环比跌幅放缓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存量高风险产品基本出清 [2] - 零售金融资产占比28.2% 较去年末29.4%下降 个人贷款余额1.726万亿元 较去年末1.767万亿元下降2.3% [4] - 二季度零售贷款余额环比降幅较一季度明显收窄 住房按揭贷款增长6.2% 信用卡 消费与经营性贷款分别同比下降9.2% 3.5%和0.9% [4] 业务结构调整 - 零售贷款结构从高风险高收益高成本向中风险中收益控成本转向 更倾向风险较低质量更优贷款类型 [4] - 主动压降高风险业务 新一贷余额从峰值1500多亿元降至100多亿元 信用卡余额由5000多亿元压降至3900多亿元 [6] - 建立千人规模自营销售队伍取代中介渠道 中风险中收益零售信贷产品市场规模数百亿元 目标每月投放50亿元至60亿元 两到三年内形成2000亿元至3000亿元安全垫资产 [7] 资产质量与风险控制 - 个人贷款不良率1.27% 较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 较一季度再优化5个基点 [6] - 零售金融业务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率从105.4%降至96.9% 零售不良生成额同比减少近100亿元 [6][7] - 管理零售客户资产规模4.2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0.4% 新增规模超千亿元 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及产品结构优化 理财 基金 保险等多元金融产品均实现正增长 [4][5] 营收与盈利能力 - 零售金融业务收入310.81亿元 占总营收44.8% 较去年同期50.7%下降5.9个百分点 [7] - 受净息差收窄与非息收入承压影响 短期内零售业务对营收和利润支撑仍显有限 [2] - 平均付息率1.79% 较去年同期下降46个基点 财务管理类手续费收入同比提升12.8% 银保渠道收入同比增长46% [8] 战略发展方向 - 零售业务已度过最艰难时期 处于爬坡阶段 前期改革为再次起飞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 未来推动零售业务更高质量发展 做优做强基石类贷款 推动中收益贷款稳步增长 提升盈利能力 [4] - 希望未来几年将零售业务息差维持高位 在股份制银行中跻身第二或第三 保持30至40个基点息差优势 对公业务将继续及时补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