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维

搜索文档
善把困难变机遇(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9-25 22:12
核心观点 - 困难与机遇存在辩证转化关系 克服困难即抓住发展机遇 [1][2][3] - 通过科技创新和战略调整可实现困境突破 如浙江经济结构转型和华为技术攻关案例 [2][3] - 深入基层调研和创新思维是转化困难为机遇的关键路径 [4][5] 行业发展与转型 - 浙江面临资源环境制约后推进科技进步和先进制造业建设 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 - 首钢老厂区改造工业遗产为消费地标 完成从工业锈带到科幻新乐园的功能性转型 [4] - 通过"走出去"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内涵式发展 [2] 科技创新突破 - 2018年后美国科技遏制促使芯片/5G/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 - 将技术"卡脖子"清单转化为攻关清单 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3] - 华为等高科技企业在全方位围堵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3] 方法论与实践 - 需通过基层调研获取具体需求 将群众探索的新路子提炼为可推广做法 [4] - 以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突破条条框框 用全新思路化解困难 [4] - 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是化危为机的主观条件 反对宿命论和消极思维 [3][5]
呵护绿饭碗 擦亮金名片(连线评论员)
人民日报· 2025-08-17 22:01
防沙治沙技术创新 - 探索极度干旱地区飞播造林技术模式并创新微创气流造林法、甘草平移种植等新技术 [1] - 全面推广应用智能沙障铺设机械等新装备实现机械化作业和智慧化治理 [1] - 采用草方格稳住流沙再种植梭梭等耐旱沙生植物配合生物治沙技术形成立体式防沙治沙体系 [1] 新能源与沙漠治理结合 - 将光伏发电与沙漠治理巧妙结合部署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 [1] - 立足风光资源和沙戈荒土地资源优势把打攻坚战与发展新能源有机结合起来 [1] - 促进增绿增能增收多赢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1][3] 联防联治机制建设 - 省级层面与宁夏在毛乌素沙地208公里关联区开展荒漠化防治并与甘肃签署联防联治合作框架协议 [2] - 与辽宁共同建设防护林带打造联防联治示范区构建大范围多层次联防联治网络 [2] - 沿黄5盟市签署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区域联防联治合作协议携手阻击流沙入黄 [2] 生态系统综合治理 -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使大兴安岭挂斧停锯并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工程让草原休养生息 [2] - 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 [2] - 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对生态系统整体施治 [2] 多元化投入机制 - 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配套为辅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3] - 成立防沙治沙基金会拓展投融资渠道鼓励引导社会各界通过出资方式参与 [3] - 推广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合作社+管护等机制拓宽群众参与渠道 [3] 生态产业化发展 - 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拓宽以绿生金养绿引金点绿成金的渠道 [3] - 统筹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以保厚植绿色发展底色以治夯实基础以转提升质效 [4] - 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实现生态含绿量与发展含金量相得益彰 [4]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6-18 21:53
高质量发展战略 - 核心战略是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通过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 [1] -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经济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3]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3万亿元,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4] 实体经济与制造业 - 建成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2025Q1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45.4%/44.9%/26.0% [4] - 供给侧改革需破除无效供给,推动人工智能+实体经济融合,强化科技金融等五大金融服务 [13] - 新能源产业链全球领先,提供70%光伏组件和60%风电装备,清洁能源发展形成新竞争优势 [7] 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 - STEM专业年毕业生超500万人全球第一,研发人员总量居首支撑科技进步 [4] -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 [8] - 区域重大战略(京津冀/粤港澳等)优化空间格局,增强内循环稳定性 [10] 消费与投资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出30项措施,联动惠民生与补短板扩大内需 [9][12] - 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政府投资带动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 [12] 绿色转型与开放 -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14] -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领域开放试点,推进"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 [15] 制度保障 - 民营经济促进法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11] -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健全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与政绩考核 [5]
上海高考作文怎么写?有何现实意义?命题出处的作者点评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6-07 15:23
高考作文命题分析 - 2025年上海语文高考作文以学者胡晓明提出的"专""转""传"三类文章为命题核心 探讨专业文章如何转化为通俗传播内容 并引发对传世经典的思考 [1] - 命题要求考生结合社会生活 分析从"专"到"传"是否必须经过"转"的阶段 需体现辩证思维与对文化生态的观察 [2] 命题来源与学者解读 - 题目源自胡晓明2019年发表在《文汇报》的文章《古人说"文章九命"》 其曾多次被选为高考命题素材 [2] - 胡晓明认为题目难度适中 建议考生聚焦"转"字 结合多媒体互联网时代阅读方式变革展开案例分析 可批判或肯定新技术对传播的影响 [2] - 强调写作需具备两个关键要素:对当代文化/阅读生态的观察能力 以及正反论证的辩证思维能力 [2] 命题现实意义 - 推动古典著作与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认同 采用汉字思维命题有助于强化学生汉语古典学习 [3] - 引导学生关注AI与多媒体时代对阅读/学习方式的颠覆性改变 [3] - 针对性培养当前学生较缺乏的问题分析能力与辩证说理能力 [3] 技术辅助备考案例 - 有家长使用DeepSeek AI预测作文题 其提供的"价值认可度需理性甄别"等辩证观点与考题高度契合 [4]
上海高考作文怎么写?有何现实意义?命题出处的作者点评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6-07 14:45
高考作文命题分析 -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以胡晓明教授2019年文章《古人说"文章九命"》中提出的"专""转""传"三类文章为命题核心,探讨从专业文章到传世文章是否需要经过"转"的过程[1] - 作文题目要求考生联系社会生活谈认识与思考,需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可正面或反面论述[1][2] - 胡晓明认为题目较易,建议考生抓住"转"字结合多媒体互联网时代阅读方式变化展开分析,批判或肯定均可[2] 命题现实意义 - 推动古典著作和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与认同,采用古典汉字思维方式命题有助于学生汉语思维培养[3] - 引导学生关注AI及多媒体时代对文化生态、阅读方式的重大改变[3] - 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能力,弥补当前学生说理能力不足的短板[3] 社会反响与技术应用 - 部分考生反映题目难度较高,但胡晓明认为题目设计合理且易于发挥[2] - 有家长考前使用DeepSeek AI预测作文考题,其提供的辩证思考素材与高考命题论点高度契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