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债定价
icon
搜索文档
可转债周度追踪:转债两大定价核心:权益和资金-20250907
浙商证券· 2025-09-07 14: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转债定价核心为权益表现和资金行为,长期看大级别拐点与权益基本同步,资金行为决定趋势行情表现;短期看资金态度和行为决定阶段性拐点前后表现 [1][3][12] - 转债指数短期或转入震荡,跟随权益市场变化,市场振幅或加大,本次调整使转债平均价格回落、转股溢价率压降,估值偏贵问题有所缓解 [1][5][19]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转债周度思考 - 过去一周权益和转债市场调整企稳反弹,转债表现略优,上证指数 3800 点之上震荡,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涨 0.51%,正股等权指数跌 0.75%,市场整体溢价率拉升 [10] - 8/27 以来转债市场振幅加大,8 月 27 日和 9 月 1 日调整因资金流出,9 月 2 日下跌和 9 月 5 日上涨因权益市场变化,5 日资金转为净流入 [2][11] - 绝对收益资金对转债从直接持有转为间接持有,8 月除公募基金外机构减持,固收 + 基金 7 月中上旬流入拉升估值,近期态度因行情反复,前期调整或因止盈情绪,本轮修复弱势因价格和估值到高位 [4][15][16] - 9 月建议关注上银转债等 10 只转债 [20] 可转债市场跟踪 可转债行情方面 - 展示了万得各可转债指数近一周、近两周、9 月以来、近一个月、近两个月、近半年、近一年的表现 [22] 转债个券方面 - 展示近一周个券涨跌幅前十名和后十名 [24] 转债估值方面 - 展示债性、平衡性、股性可转债及不同平价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估值走势,还有高价券占比走势和转债价格中位数 [31][33][35] 转债价格方面 - 未详细提及具体内容
深度学习与转债定价:转债量化定价2.0
财通证券· 2025-08-20 01: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深度学习或能对转债定价,基于万能近似定理,若转债定价存在解析解,神经网络模型可拟合结果 [2][5] - 设计多层感知机模型(MLP),通过多层非线性变换学习定价模型,添加 11 种因子非线性拟合定价特征 [2][5] - 模型收敛性好且外推泛化能力出色,对样本外数据有强解释能力 [2][8] - 结合 MC 模型和传统 BS 模型,三个模型可在多场景辅助投资活动 [2][13] - 神经网络模型显示当前市场定价有高估,但仍有上行空间 [2][13] - MLP 和 MC 模型在新券定价上“高低搭配”,MC 适合大额高评级转债,MLP 对常规转债效果好 [2][16] - 模型在下修定价方面有较好效果 [2][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深度学习定价模型的思路与设计 - 参考 BS 公式,中国可转债是复杂期权,可能存在复杂定价公式,基于万能近似定理,神经网络模型可拟合定价结果 [5] - 设计 MLP 模型,建立有限隐藏层,通过多层非线性变换学习定价模型,添加 11 种因子拟合定价特征 [5] - 模型收敛性好且外推泛化能力出色,选择 2022 - 2023 年因子数据训练和测试,剔除异常数据,第 100 轮迭代误差收敛,对 2024 - 1Q2025 数据解释能力强 [8] - 与 BS 公式和 MC 模型相比,MLP 模型定价效果更强,拟合市场整体转债价格平均值和所有转债价格时误差更小、稳定性更强 [10] - MLP 模型批量计算定价结果速度快,考虑转债特性和市场环境,定价更贴近实际,但存在不可解释性和需大量历史数据训练的问题 [11] 转债量化定价 2.0——模型有哪些应用? - 结合 MC 模型和传统 BS 模型,三个模型可在新券定价、市场解释、条款定价等场景辅助投资 [13] - 神经网络模型显示当前市场定价有高估,但截至 2025 年 8 月 15 日,市场价格中位数估值高估幅度不大,转债估值虽在高位但仍有上行空间 [13] - MLP 和 MC 模型在新券定价上“高低搭配”,MC 适合大额高评级转债,MLP 对常规转债效果好,超 50% 转债上市价格在 MC - MLP 框定区间,2024 年 11 月后超 80% 被捕捉 [16] - 模型在下修定价方面有较好效果,2025 年一季度多数转债提议下修第二个交易日价格能被 MLP 预测价格区间框定或接近上下沿 [19]
可转债研究宝典之一:从零开始学转债
华西证券· 2025-07-21 15: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作为可转债研究宝典系列报告的第一篇,从现代角度详尽介绍转债基本特性、条款细则、定价思路等基础入门知识,帮助投资者了解可转债产品特性,后续报告将分专题深入讨论[7]。 各部分内容总结 初识转债,需要了解的事 - 转债是可转换为股票的债券,投资者可灵活选择债券或股票价值,具备股债二重性,其风险收益比介于股债之间,补充了中低波动中等收益产品空缺[8][9][13] - 转债主要参与者来自债券市场,如公募基金、企业年金等,因其身份认定为债券,不占权益仓位,且价格有债底保护,契合固收+产品需求[17][24][27] - 转债在二级市场核心为债市提供补充收益来源,也为权益和混合投资者提供投资选项,各行业均有标的分布[32] 转债的基本要素及条款说明 - 关注正股信息、发行规模、期限、信用评级等基本信息,发行规模影响打新、上市、存续等阶段,期限多为6年,信用评级影响机构入库出库[40][43][48] - 转股条款规定转股时间和价格,投资者转股受溢价率等因素影响,纯债条款决定纯债价值,采用累进利率和到期补偿,纯债价值可视为价格底线[55][63][68] - 赎回条款促进持有人转股,影响转债定价;回售条款是投资者保护权利,发行人会避免触发;下修条款可下调转股价,用于规避回售、配合减持和促转股[71][78][80] 转债定价的基本研究思路 - 不建议按平底溢价率划分股债属性,建议计算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划分,且转债股债特性随平价变化,平价越高股性越强[90][91][94] - 偏股型转债分析重点是正股走势和转股溢价率,转股溢价率反映市场对正股上涨预期,需结合平价分析,受正股预期、纯债收益、流动性等因素影响[106][107][119] - 偏债型转债以纯债价值为底价,有债底保护,衍生纯债底仓和低价配置策略,前者收益稳定,后者寻求不对称收益,筛选时需注意信用风险、正股波动率等[120][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