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业务

搜索文档
追觅科技大举跨界胜算几何?批量IPO仍需谨慎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11:46
【导读】追觅科技"跨界"胜算几何?批量IPO仍需谨慎 见习记者 荧墨 近日,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在朋友圈发文表示,从明年底开始,追觅生态旗下多个业务将会在全球各交易所"下饺子"般批量IPO。对此,有 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目前,追觅科技各个业务公司有单独的IPO计划。 "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太空采矿等领域的估值模型差异显著,分拆可避免业务协同性不足导致的估值折价。"9月28日,上海技术交易所 智库专家张新原向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追觅科技将生态内业务分拆上市,是利用资本市场对不同赛道的估值差异,最大化公司整体价 值。并且,公司可以通过独立融资缓解多元化业务的资金压力。 从扫地机器人到天文观测设备,从智能手机到超级跑车,追觅科技正在以惊人的速度, 跨度拓展业务边界。然而,资本市场是否愿意为它 的"批量IPO计划"买单? 批量IPO仍需谨慎 最近,追觅科技频繁做出"跨界"动作。9月19日,追觅科技宣布即将推出旗下首款智能手机。9月10日,追觅科技宣布成立天文BU(业务 单元),聚焦智能天文光学系统,要打造人类的"天眼"。8月28日,追觅科技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首款产品定位超豪华纯电车型,对 标布加迪威龙,计划 于 ...
东方材料去年净利下降超七成 实控人股份将被司法拍卖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07:46
公司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许广彬持有的702.4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9%)将被司法拍卖,起拍价8466.86万元,保证金1000万元,加价幅度30万元 [1] - 截至2025年4月30日,许广彬持有公司股份2476.6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31% [1] - 许广彬所持40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存在被动减持情形,尚未执行完毕 [2] - 许广彬所持13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71%)将于2025年5月12日进行司法拍卖 [2] - 若拍卖及被动减持均完成,许广彬持股比例将降至1.34%,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2] 债务及诉讼情况 - 许广彬最近一年涉及债务逾期金额约0.45亿元 [3] - 除轮候冻结事项外,其他处于诉前保全的诉讼或仲裁共6起,处于执行阶段的案件共2起,涉及案件金额约为12.79亿元 [3] - 上述诉讼或仲裁案件尚未审理结束,相关结果尚无法判断 [3]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油墨和聚氨酯胶黏剂等传统业务 [3] - 2024年公司积极拓展算力业务,携手中国移动等客户发展该业务 [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10.81% [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1395.74万元,同比下降73.17% [3]
华东重机新跨界业务陷诉讼纷争
中国经营报· 2025-03-24 08:18
新业务法律纠纷 - 子公司无锡光能和徐州光能因设备买卖合同及维修纠纷被"捷佳系"三家公司提起民事诉讼 涉及4起案件 合计涉案金额2.08亿元[2][3] - 纠纷源于2023年5月签署的三份《购销合同书》 总金额5.61亿元 后通过变更协议增至5.87亿元[4] - 争议焦点包括付款条件是否成就以及原告方延期交货等合同违约行为 目前案件均已立案但未开庭[2][4] 光伏业务发展状况 - 公司于2023年3月投资10GW太阳能电池片项目进入光伏行业 但随后因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导致业务受不利影响[4][5] - 2024年8月公司宣布终止亳州年产10GW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项目 该项目原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7] - 公司表示光伏业务产能不再进一步拓展 未来是否剥离业务将根据行业形势判断[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0-2023年营收连续下滑 同比降幅分别为44.16%、7.54%、79.11%和54.53%[5] - 同期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 分别为-10.73亿元、-14.08亿元、-1.79亿元和-8.11亿元[5] - 2023年计提商誉减值3.66亿元 主要因数控机床业务业绩不理想及应收账款回笼不及预期[6] 业务结构调整 - 公司原为全球港口装卸设备知名供应商 2017年通过收购润星科技100%股权进入数控机床行业[5][6] - 2024年成功剥离数控机床业务 并于12月17日完成过户手续[6] - 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至1.5亿元 扭亏主要得益于港机业务稳中向好及数控机床业务剥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