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包容性
icon
搜索文档
每经热评丨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 应从哪些角度去发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3 13:39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经济工作部署 -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1] -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1]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1] - 企业家需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竞争主动 [1] 资本市场吸引力提升路径 提升包容性 - 资本市场发展制约因素在于优质上市公司数量而非资本 [2] - 优质公司评判标准多样:成熟型(稳定利润现金流)、成长型(高收入增速)、技术突破型(高研发投入) [2] - 需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上市便利,通过市场估值筛选优质企业 [2] - 全球交易所正激烈争夺优质上市公司资源 [2] 提升投资者回报 - A股2024年现金分红2.39万亿元,股息率2.4%超银行存款利率 [3] - 高分红股票股息率更可观,部分银行股和芯片股股价创新高 [3] - 强化上市公司回报硬约束可解决"内卷式"竞争,要求企业维持利润率保障现金流 [3] 多方协同配合 - 政策一致性要求改善市场预期,多晶硅、燃煤、玻璃等商品期货及股价回升 [4] - 新能源电力政策落实、汽车行业账期标准化、公募基金降费及浮动费率产品推广 [4] - 公安、网信、证监会联合整治市场谣言,净化市场环境 [4]
用包容性重构股市吸引力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31 00:35
2025.07.31 本文字数:1749,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一财评论员 中国股市最近呈现出久违的行情。 历经多次盘整后,7月末中国股市出现"夏季突破",今年以来主要股指已上涨25%左右,市场活跃度显 著提升。市场估值压抑问题得到有效舒缓,市场定价出现进取迹象。这些积极变化受益于中美经贸关系 缓和、低估值周期修复和科技成长产业趋向等确定性因素,凸显确定性是股市健康发展的稳定锚。 确定性是杠杆化撬动的支点,这为投资者进行风险定价、风险配置和交易等提供了可量化的环境。正因 此,市场的恢复性增长,并没有导致出现明显的估值混乱和共识涣散等问题,市场的风险烈度和情绪表 达尚处于正常范围之内。相比过往,这是市场少有的理性,即上涨并没如过往触发暴风骤雨式的情绪表 达,也没有出现动辄千股涨跌停、散户排队入市的冷热度。 这种"润物无声"的成熟表达,反映各方都在充分吸取过往经验教训,这是市场健康成长的一个新注脚。 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这一基调的确立可谓正当时——中国资本市场如何锻造吸引力和包容性,避免急风骤雨式噪声交易的干 扰是当务之急。 增强资本 ...
用包容性重构股市吸引力
第一财经· 2025-07-31 00:32
中国股市近期表现 - 7月末中国股市出现"夏季突破",主要股指年内涨幅达25%,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1] - 市场估值压抑问题缓解,定价出现进取迹象,受益于中美经贸缓和、低估值修复及科技产业趋向等确定性因素 [1] - 市场恢复性增长未引发估值混乱或共识涣散,风险烈度和情绪表达处于正常范围,呈现"润物无声"的成熟特征 [1] 资本市场吸引力提升路径 - 需构建公平竞争秩序: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打击内幕交易,强化中国特色集体诉讼和辩方举证制度以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 [2] - 丰富交易产品结构:优化IPO与退市机制,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匹配供需偏好并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市场"植被"多样性 [2] 资本市场包容性建设 - 需正视投机与市场泡沫:市场定价本质为试错过程,难以事前区分投资与投机,监管应谨慎干预具体定价交易 [3] - 赋予市场更多自由度:允许不同偏好主体自由匹配需求,支持专业投资者跨期风险管理能力施展,促进未来产业挖掘 [3] - 避免政策相机抉择:对市场冷热保持中性态度,除非存在侵权行为或系统性秩序破坏,否则不主动刺激或降温 [4] 新兴行业市场动态 - 生物医药、芯片、具身智能、可控核聚变等题材受热捧,反映市场对跨期风险定价的探索,需避免用成熟行业标准衡量 [4] 政策导向与市场展望 -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需通过制度完善而非强刺激实现健康发展 [1][4]
政治局会议首提“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 最新定调有何深意?
中国经营报· 2025-07-30 17:56
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的新定调 - 首次明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体现吸引优质资本和投资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 是对2023年9月政治局会议"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表述的由内而外深化 [2] - 较4月25日"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表述出现新变化 因上证指数从4月初至今上涨16%突破3600点关口 [6]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的战略意义 - 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 资本市场活力直接影响投资者预期与信心 有助于提振市场消费需求 [4] - 通过引导资本流向新质生产力 破解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4] - 应对国际资本市场竞争压力 在国际资本争夺战中占据有利位置 稳定国内金融环境 [5] - 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 当前居民存款超过160万亿元 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5][6] 具体实施路径与措施 制度规则完善 - 深化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 严格执行退市制度 [7] - 加大退市力度加快市场出清 严打财务造假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提高违法成本 [8] - 推动上市公司兼并重组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使资源向科技主导型和产业链协同型企业集中 [7][9] 资金端优化 - 鼓励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增加投资比例 [7] - 扩大险资、养老金入市规模 畅通私募"募投管退"循环 探索创投收益税收优惠 [8] - 放宽外资准入限制 优化QFII/RQFII制度 简化跨境投资审批流程 [7][9]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需求 推出绿色金融主题基金或债券 [7] - 研究推出宽基指数杠杆ETF等新品种 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管理需求 [8] - 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交易便利性和市场效率 [7] 国际化进程推进 - 深化互联互通机制 降低对冲工具使用门槛 配合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建设 [8] -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投行和资产管理机构 推动跨境监管合作 [7] - 加大A股与国际标准衔接 严格信息披露制度 [9] 风险防控机制 - 构建央行"再贷款+类平准基金"模式 如汇金增持ETF平抑市场波动 [8] - 强化地方政府债务化解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避免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 [8] - 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 建立健全投资者赔偿机制 [8]
一财社论:用包容性重构股市吸引力
第一财经· 2025-07-30 13:23
确定性是杠杆化撬动的支点,这为投资者进行风险定价、风险配置和交易等提供了可量化的环境。正因 此,市场的恢复性增长,并没有导致出现明显的估值混乱和共识涣散等问题,市场的风险烈度和情绪表 达尚处于正常范围之内。相比过往,这是市场少有的理性,即上涨并没如过往触发暴风骤雨式的情绪表 达,也没有出现动辄千股涨跌停、散户排队入市的冷热度。 这种"润物无声"的成熟表达,反映各方都在充分吸取过往经验教训,这是市场健康成长的一个新注脚。 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这一基调的确立可谓正当时——中国资本市场如何锻造吸引力和包容性,避免急风骤雨式噪声交易的干 扰是当务之急。 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至少需施力于两个层面:一是资本市场制度营造的公平竞争的交易秩序,二是 资本市场为各参与主体提供丰富的交易产品和结构,以有效满足各类不同偏好的诉求。 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至少需施力于两个层面。 中国股市最近呈现出久违的行情。 历经多次盘整后,7月末中国股市出现"夏季突破",今年以来主要股指已上涨25%左右,市场活跃度显 著提升。市场估值压抑问题得到有效舒缓,市场定价出现进取 ...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机制 提升资本市场包容性
快讯· 2025-07-30 11:03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认为,会议将资本市场改革置于"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与"加快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双重框架下,强调其服务实体经济、稳定市场预期的核心功能。王鹏建议,为落实 会议要求,可从三方面发力:一是优化制度供给,深化注册制改革,建立"硬科技"企业上市绿色通道,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机制,提升资本市场包容性;二是吸引长期资金,推动个人养老金入市、扩大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三是强化风险防控,严惩财务造假、内幕交易,健全退市补偿机制,同时加强 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上证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