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搜索文档
信用债周报:收益率多数上行,债券购回业务有助于平抑波动-20250923
渤海证券· 2025-09-23 11: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期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增长,净融资额环比增加,二级市场成交金额环比增长,收益率多数上行,信用利差分化,中短端收窄、长端走阔 [1][61] - 绝对收益角度,信用债全面走熊条件不充分,未来收益率将下行,当前配置思路可转积极,交易适度乐观,关注利率债和票息价值;相对收益角度,评级利差低,信用下沉效果不佳,可拉长久期 [1][61] - 沪深北交易所优化债券购回业务,可平抑市场波动、化解信用风险 [2][64] - 房地产政策托举,市场朝止跌回稳迈进,地产债可关注央企、国企和优质民企债券,博弈超跌房企债券估值修复机会 [2][65][66] - 城投债违约可能性低,可作为重点配置品种,短期信用风险无虞,但部分城投债有估值波动风险,可关注“实体类”融资平台转型机会 [3][6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级市场情况 - 发行与到期规模:本期信用债发行 407 只,金额 3264.33 亿元,环比增长 25.20%,净融资额 886.38 亿元,环比增加 179.11 亿元;企业债零发行,净融资额 -42.41 亿元,其余品种发行金额增加,企业债、短融净融资额增加,公司债、中票、定向工具净融资额减少 [12] - 发行利率:交易商协会发行指导利率多数上行,整体变化 -5 BP 至 5 BP,不同期限和等级品种利率变化有差异 [14] 二级市场情况 - 市场成交量:本期信用债成交 8969.55 亿元,环比增长 22.76%,各品种成交金额均增加 [17] - 信用利差:中短期票据、企业债、城投债信用利差分化,中短端收窄、长端走阔,1 年期、3 年期收窄,5 年期、7 年期走阔 [20][28][38] - 期限利差与评级利差:不同品种期限利差和评级利差表现不同,部分处于历史中低分位或低位 [45][50][53] 信用评级调整及违约债券统计 - 信用评级调整统计:本期 1 家公司评级下调,为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7][58] - 违约及展期债券统计:本期武汉当代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信用债违约,违约债券余额 6.50 亿元,暂无信用债展期 [59][60] 投资观点 - 信用债投资:配置思路转积极,交易适度乐观,关注利率债和票息价值,可拉长久期 [1][61] - 地产债投资:关注央企、国企和优质民企债券,博弈超跌房企债券估值修复机会 [2][66] - 城投债投资:作为重点配置品种,短期风险无虞,关注“实体类”融资平台转型机会 [3][66]
蓝佛安:截至2025年6月末,超六成的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搜狐财经· 2025-09-13 09:26
9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5年6月末,超六成的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意味着60%以上的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经清零,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加快推进。 记者 杜涛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要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9月13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洪范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去年一揽子化债政策大幅度降低地方存量隐性债务负担。2024年11月中央推 出"6+4+2"一揽子化债政策,各项措施已经落在实处,地方化债压力大大减轻。从数据上看,2024年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额达到3.7万亿元,显著高 于以往其他年份,可见政策力度之大。 前瞻"十五五"期间如何化债,马洪范认为,会引导地方通过整合财力和资产盘活等"真金白银"的方式实质性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加快推动地方融资平台改革 转型,有力有序有效全面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依法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推进隐性债、法定债"双轨"合并管理,建立统一的长效监管制度,牢牢守住 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化债 去年四季度,财政 ...
财政部:超六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2026年靠前使用化债额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9:1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北京报道9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以及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副部长王东伟、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并答记者 问。 蓝佛安回应记者提问表示,去年四季度,我国推出了一揽子化债举措。总的来看,各项措施如期落地并 持续显效。截至今年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元。各地置换以 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可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今年以来,全国已发行新 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其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支持地方用于化债。 这一系列举措,叠加前期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步收敛。 蓝佛安进一步指出,化债是手段,发展是目的。通过坚持化债和发展两条腿走路,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和 债务管理良性循环。一是增强了地方发展动能。化债打通了资金链条,地方腾挪出更多的资金资源、时 间精力和政策空间,用于解决经济发展的堵点、痛点和难点。二是推动了融资平台加快退出。截至2025 年6月末,超六成的融资平台实现退出,意味着60%以上的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经清零,融资平台改革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截至2025年6月末超6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经济观察网· 2025-09-12 07:59
经济观察网财政部部长蓝佛安9月12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 示,截至2025年6月末,超6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意味着60%以上的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经清零,融资 平台改革转型加快推进。 ...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5年第32期:宁夏、江西加快推进“退平台”,特殊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近万亿-20250905
中诚信国际· 2025-09-05 0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强调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推动城投企业改革转型[6][7][9] - 宁夏、江西等地加快推进融资平台退出,宁夏退出比例达76%,江西上半年205家融资平台完成退出[6][10][11] - 本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下降、净融资额上升,特殊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近万亿元;城投债发行额上升、净融资规模转正[5][15][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要闻点评 - 《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首次提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强调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统筹资金渠道,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推动城投企业改革转型[6][7][9] - 多地加快推进融资平台退出,宁夏2024年退出比例达76%,江西205年上半年205家融资平台完成退出,分别推动平台债务规模压降和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6][10][11] - 本周28家城投企业提前兑付债券本息,涉及29只债券,规模合计59.64亿元,以中部地区和AA级主体为主[13] - 本周有2只城投债取消发行,计划发行总规模6.23亿元,截至8月27日,今年共有86只城投债推迟或取消发行,规模合计516.99亿元[14] 地方政府债券及城投企业债券发行情况 - 地方政府债券:本周发行规模下降4.76%至3515.97亿元,净融资额增长16.61%至2345.08亿元;新增债累计发行38849.09亿元,完成全年限额的74.71%;再融资债累计发行37963.77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进度为96.84%;发行期限以10年期为主,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为11.86年;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下行7.66BP至2.05%,加权平均发行利差走阔1.80BP至22.03BP[15] - 城投债:本周发行额上升6.60%至1127.81亿元,净融资额由负转正至193.94亿元;发行利率为2.32%,下降1.25BP,发行利差为79.53BP,收窄1.11BP;发行券种以私募债、5年期为主;发行人主体级别以AA+级为主;城投境外债发行5只,规模合计19.36亿元,加权平均发行利率4.15%[18][19] 地方政府债券及城投企业债券交易情况 - 资金方面:央行本周净投放4961亿元,短端资金利率多数下行[22] - 地方债:现券交易规模共计4443.24亿元,较前值上升29.06%;到期收益率多数上行,平均上行幅度为5.60BP[24] - 城投债:交易规模为2855.44亿元,较前值下降1.38%;短端到期收益率下行、长端上行;3年期、5年期AA+城投债利差走阔,1年期AA+城投债利差收窄;广义口径下,9家城投主体的10只债券发生13次异常交易[24] 城投企业重要公告一览 - 本周125家城投企业就高管、法人、董事、监事等变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股权/资产划转,累计新增借款、名称变更,对外担保、经营范围变更等发布公告[27]
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新华社· 2025-08-28 16:18
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 - 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 统筹财政资金 社会资本和金融等资金渠道 [1] - 中央财政加大专项转移支付支持力度 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适当补助 涉及重大安全和基本民生保障领域 [1] - 创新财政金融政策工具 吸引和规范社会资金参与 稳慎推进公用事业价格改革 [1] 金融市场支持措施 - 强化中长期信贷供给 发挥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融资功能 [1] - 鼓励保险 信托等机构提供金融服务 [1] - 加快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1]
财政部李大伟:通过加快置换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实现融资平台数量大幅压减
快讯· 2025-07-25 07:41
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 发行置换债券推动了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1] - 通过加快置换融资平台承担的隐性债务实现融资平台数量大幅压减 [1] - 有效支持实体类融资平台改革转型、轻装上阵 [1] - 助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1] - 财政部将持续抓好一系列增量化债支持政策的落实落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