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监管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新华社· 2025-08-22 08:10
医药产业规模与创新 - 中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1] - 创新药在研数目达到全球30%左右[1] 药品安全监管措施 - 强化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1] - 建立药品安全风险会商机制 聚焦药品网络销售 委托生产 临床试验管理等重点环节[1] - 聚焦疫苗 血液制品等重点产品及农村 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1] -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 医疗器械2万余批次 化妆品2万余批次[1] - 对国家集采中选产品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100%全覆盖[1] 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 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 附条件批准 优先审评审批 特别审批4个加快通道[1] - 对重点品种实行提前介入 一企一策 全程指导 研审联动[1] - "十四五"以来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2] - 2024年1至7月批准创新药50个 创新医疗器械49个[2] 重点人群用药保障 - 优化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程序[2] - 加快儿童用药 罕见病药品上市速度[2] - "十四五"以来批准儿童药品387个 罕见病药品147个[2]
“十四五”期间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搜狐财经· 2025-08-22 06:25
监管改革与产业支持 - 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1] - 支持企业全球同步开展药物临床试验以缩短全球上市周期 [1] - 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将原研药品、生物制品和高端医疗装备引进境内生产 [1] 国际化与区域发展 - 拓展药品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出证范围以支持药品"走出去" [1] - 加快推进京津冀、华中、西南三个分中心组建工作 [1] 监管科学创新 - 实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并加快开发监管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 [1]
国家药监局: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03:32
核心观点 - 国家药监局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强化监管、深化审评审批改革及优化用药保障体系 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 全链条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覆盖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1][2] 药品安全监管 - 建立药品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体系 聚焦药品网络销售 委托生产 临床试验管理等重点环节 [1] - 重点监管疫苗 血液制品等产品及农村 城乡接合部等区域 实现风险排查 研判 处置常态化 [1] -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 医疗器械2万余批次 化妆品2万余批次 [1] - 对国家集采中选产品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100%全覆盖 [1] - 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1] 产业创新与发展 - "十四五"以来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其中2024年1-7月批准创新药50个 创新医疗器械49个 [1][2] - 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创新药在研数目占全球30%左右 [1][2] - 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 附条件批准 优先审评审批 特别审批4个加快审评通道 [2] - 对重点品种实行"提前介入 一企一策 全程指导 研审联动"机制 [2] - 构建中医药理论 人用经验 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审评证据体系 [2] - "十四五"以来批准中药创新药27个 [2] 用药需求保障 - 优化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程序 加速全球最新药物引入 [2] - "十四五"以来批准儿童药品387个 罕见病药品147个 [2] - 重点满足儿童 罕见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求 [2]
辽宁:加快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提质升级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09:21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提质升级 - 辽宁加快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提质升级助力辽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辽宁创新服务全链条支持药械创新发展支持研发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1] - 持续开展创新药械精准帮扶行动将3个新药和57个医疗器械产品纳入帮扶清单深入企业开展现场帮扶指导134家次 [1] - 清单中的1个产品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审查2个产品纳入辽宁省药监局优先注册通道获批上市 [1] 审评审批优化与创新成果转化 - 辽宁优化审评审批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制定出台多项文件压缩审评审批时限降低检查频次 [2] - 政策实施以来已对260余家企业的检查予以优化减少涉企检查3600余个工作日 [2] - 7家企业的9个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按照优先注册程序批准上市2家外省企业的2个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在辽宁省注册审评审批时限大幅压缩 [2] 国家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改革试点 - 辽宁全力争取国家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改革试点辽宁省10名专业技术人员已通过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考核 [2] - 东北地区第一家试点将于近期落户辽宁试点获批后将为省内药品持有人上市后重大变更申报提供前置指导核查检验和立卷服务 [2] - 技术审评时限由200个工作日压缩至60个工作日降低企业研发申报成本 [2] 下一步计划 - 辽宁省药监局将全过程深化药品监管改革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全链条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 - 让更多企业享受到辽宁省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释放的红利 [2]
FDA改革引发震荡,早期新药试验或“出逃”美国
智通财经网· 2025-05-14 09:39
行业趋势变化 -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考虑将新药早期试验转移至美国以外地区 如欧盟和澳大利亚 因担忧FDA裁员和政策变化导致监管审查延迟[1] - 对FDA稳定性担忧增加 促使更多公司向欧洲药品管理局提交申请和建立临床试验[2] - 欧洲战略因监管稳定性获得关注 但EMA尚未观察到科学建议请求或临床试验申请显著增加[2] 公司具体行动 - Dare Bioscience价值2500万美元的女性健康生物技术公司 考虑将某些产品首先推向欧洲市场 因美国监管路径不确定性增加[3] - 某生物技术公司计划向EMA寻求批准 在三个欧洲国家进行肿瘤治疗早期临床试验 预计额外花费100万美元用于文件和支持 外加数百万美元试验运行成本[3] - 另一家公司选择在澳大利亚进行两项早期试验 成本比美国低30%到40%[4][5] 监管影响评估 - FDA八人审查小组中至少两名成员离职 可能延迟对mRNA罕见疾病治疗试验数据的审查[5] - 大型制药公司包括葛兰素史克 默沙东和赛诺菲 表示目前与FDA互动尚未发生变化[5] - 公司通常优先申请美国批准以进入年价值约6350亿美元市场 但监管步骤可能延迟一至两个月[5] 战略调整动机 - 业务转移被视为应对FDA不确定性的必要措施 尽管违背"美国优先"原则[4] - 公司仍计划在美国进行后期试验以确保产品推出 但早期开发阶段寻求更稳定监管环境[5] - 欧洲监管体系因稳定性受益 而美国作为世界领先制药生态系统的地位可能受损[3][6]
健讯Daily | 郑州通报“健康证”办理有关问题;中国医药拟3.02亿元收购金穗科技100%股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00:03
政策动向 - 国家药监局强调全过程深化药品监管改革、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全链条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 [2] 药械审批 - 泽璟制药盐酸吉卡昔替尼片治疗重度斑秃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 该药为新型JAK抑制剂 目前国内尚无同类国产药物获批 [4] - 通化东宝精蛋白人胰岛素注射液在尼加拉瓜获批上市 有望进一步打开海外销售增长空间 [5] - 百济神州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片新适应症申报上市 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 已被纳入优先审评 [6] - 宜联生物靶向VEGF的抗体偶联药物YL242在美国获批临床 为首款针对胞外靶点的ADC药物 [7] - 正大天晴公布安罗替尼联合派安普利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3期临床数据 取得PFS和OS双终点阳性结果 [8] - 荣昌生物ADC药物RC278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具有First-in-Class/Best-in-Class潜质 [9][10] 资本市场 - 东方妍美拟赴港上市 专注于再生医学材料技术研发与应用 [12] - 中国医药拟3.02亿元收购金穗科技100%股权 拓展电商运营服务业务 [13] 行业大事 - 苏州工业园区发布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腾飞计划 聚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 [15] - 甘李药业与巴西卫生部签署PDP项目合作承诺书 成为首个进入巴西PDP项目的中国药企 [16] 舆情预警 - 郑州个别医疗机构因健康证办理违规被查处 涉及未按标准体检等行为 [18]
国家药监局:全过程深化药品监管改革 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
快讯· 2025-05-13 08:58
行业政策与监管 - 国家药监局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1] - 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1] - 全过程深化药品监管改革 [1] - 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 [1] - 全链条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目标是为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1]
国家药监局:2024年全国药械妆报告数量质量稳步增长
快讯· 2025-04-22 09:27
行业监管动态 - 2024年全国药械妆报告数量质量稳步增长 监测评价数据得到有效利用 风险防控处置卓有成效[1] - 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体两翼"格局持续完善 监测评价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1] - 2025年将深化药品监管改革 筑牢药品安全底线 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1] 政策实施重点 - 着力抓好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强化责任落实巩固"一体两翼"工作格局[1] - 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品种研判 强化风险控制机制[1] -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通过党建引领推进监测评价工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