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数字化

搜索文档
中远海科:向航运数字生态赋能者目标持续迈进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1
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 - 航运业正从传统经验驱动转向数据与算法驱动 数字化成为优化航线 节省燃油和降低碳排放的核心工具 [1] - 行业面临数据协同难题 因多元主体存在独立数据系统与标准 形成数据交互壁垒 制约高效互联互通 [2] - 全球化特性要求港口 海关 代理等各环节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 为产业链协同创新提供空间 [2] 公司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2019年启动"建云 聚数 创智 兴业"行动 打造航运新基建 解决行业共性问题 [2]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024年达1.01亿元 近5年复合增长率23.03% 研发强度5.63% [3] - 2024年申请受理和授权发明专利102件 同比增长20% 近5年复合增长率50.28% 获得软件著作权52件 [3] 技术创新与产品落地 - 自主研发"船视宝"平台 融合大数据 云计算和AI技术 依托221种算法服务20多个行业2000多家企业 [4] - 推出航运垂直领域大模型"Hi-Dolphin" 实现从理解问题到执行规划的全流程智能化 [5] - 在特种运输场景实现90%问答准确率 查询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分钟级 [5] - 在青岛港3天完成部署 支撑智能客服 船期查询和堆场调度等功能 [5] - 修船报价场景自动解析30页以上工程单 耗时从1-2天缩短至10-15分钟 [6] 生态建设与行业协同 - 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通过数智技术确保数据流通可追溯和权属清晰 [2] - 参与全球标准制定 为ONE SEA智能航行联盟单位和船运贸易数字化创新联盟成员 [7] - 通过科技能力和平台产品提升客户安全管理 降低能耗 增强供应链韧性 [7] 未来发展规划 - "十四五"期间实现快速发展 "十五五"将锚定世界一流航运交通数智科技企业愿景 [1] - 顺应"数字 智能 绿色"趋势 聚焦"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机遇 培育新质生产力 [8] - 目标打造行业大模型 大平台和大数据 提升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产品和平台 [8]
如何让全球航运“快起来”?临港“一站式”服务有妙招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13:57
数字化平台建设 - 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集成一站式航运政务办理、数字化发展创新和高端人才培训等综合服务功能[1] - 中心配备三块墙面大屏幕实时展示数字船供服务、绿色能源认证、航贸数字化转型和海事一网统管四大数字化平台[1] - 数字化协同监管模块通过整合跨部门数据实现企业办事从"跑多窗、交多料"变为"一窗受理、一套材料"[2] 运营效率提升 - 数字卡口实现车辆无感通关 提前匹配入区信息推动船舶作业从"船等车"转向"车等船"效率大幅提升[2] - 中远海运科技创新中心展示"船视宝"平台实现船舶、港口、货物全过程追踪数字化[2] - 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为船舶备件、配件、保税油、保税LNG、绿色甲醇等提供一站式服务[2] 绿色低碳转型 - 航运绿色化转型创新策源中心设立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临港基地 具备原始创新、技术孵化和绿色认证功能[2] - 基地开发国际航运绿色能源认证公共服务平台 为提升绿色燃料认证服务能力提供重要支撑[2] - 实验室为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确定国内绿色燃料发展规模和工艺标准提供技术支撑[2] 专业人才培养 - 绿色高端海员培训中心以模拟、仿真、体感为特色 采用数字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实物体感训练[3] - 学员可通过电脑模拟船机舱操作 在航海模拟驾驶舱体验黄浦江等航道航行及复杂天气条件[3] - 培训体系要求学员经过三年培训并通过国际海事组织考试 再上船实习一年方可正式当班[3] 产业集聚效应 - 中心已吸引中远海运、上港集团、中波轮船、哪吒智慧科技等数十家航运服务企业入驻[1] -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核心载体 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线汇聚全球优质资源[3] - 中心不仅展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活力 更推动全球航运业变革和国际贸易发展[3]
临港打造国际航运数字服务平台 绿色甲醇加注业务实现突破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9:21
航运服务数字化建设 - 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实现船舶备件、配件、保税油、保税LNG、绿色甲醇等船供服务全流程电子化办理[1] - 平台通过智能调度和线上核销降低加注船舶空驶率30%以上[1] - 2025年1月至8月平台完成船舶备件供船451艘次,同比增长407%[1] 港口枢纽能级提升 - 洋山港国际中转和集拼箱量占比达19.2%,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2] - 外资班轮沿海捎带业务效应加快释放,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2] 绿色低碳转型突破 - 全国首单超低硫重质燃油和国产绿色甲醇加注业务相继落地[2] - 正在加快建设绿色甲醇船舶管理培训中心、燃料检测实验室和认证服务平台[2] - 构建燃料检测、认证、培训及风险管理一站式服务生态体系[2] 未来发展规划 - 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完善国际航运数字服务平台功能[2] - 探索建立航运碳排放监测体系,提供高效环保的航运服务[2] - 致力于打造智慧高效、绿色低碳的国际航运服务枢纽[2]
(活力中国调研行)临港打造国际航运数字服务平台 绿色甲醇加注业务实现突破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8:03
(活力中国调研行)临港打造国际航运数字服务平台 绿色甲醇加注业务实现突破 中新网上海9月12日电 (杨海燕)"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团11日走进上海临港新片区国际航运服 务中心,深入了解该区域在国际航运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综保处处长林益松向调研 团介绍,近年来临港新片区通过制度创新和服务优化,多项创新举措落地见效,为推动高水平开放和航 运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在航运服务数字化建设方面,新片区打造了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实现了船舶备件、配件、保税 油、保税LNG、绿色甲醇等船供服务的全流程电子化办理。该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整合供应链 资源,大幅提升了船舶供应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平台通过智能调度和线上核销,显著降低了加注船舶 空驶率(30%以上),为船公司节省了运营成本。2025年1月至8月,通过该平台完成的船舶备 ...
中远海科股价下跌1.48% 参与数字综保区建设取得进展
金融界· 2025-08-20 19:36
股价表现 - 中远海科股价报19.2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29元,跌幅1.48% [1] - 当日成交量为153290手,成交金额2.95亿元 [1] 公司业务 - 公司属于互联网服务行业,主要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物流信息化、航运信息化等业务 [1] - 作为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企业,公司参与了多项航运数字化项目 [1] 项目进展 - 公司近期参与临港新片区"数字综保区"平台建设,支持完成从电子燃料交付单到全流程作业单证电子化 [1] - 该平台通过智能调度算法,有效降低供油船空驶率30%以上 [1] - 平台每年为上海港节省10万小时以上排队时长 [1] 股东情况 - 截至7月31日股东户数为63294户 [1] 资金流向 - 8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270.69万元 [2]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1427.58万元 [2]
“北水”加仓 VS 汇丰、花旗席位大卖,谁在定价航运股的下一站?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06:55
外贸数据与航运板块表现 - 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同比下降2.7% [1] - 二季度单季进出口增速升至4.5%,比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1] - 6月进出口规模达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2.34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进口1.51万亿元,同比增长2.3% [1] - 外贸数据强劲推动港股航运与港口板块走强,中远海控、海丰国际、德翔海运自4月低点至阶段高点最大涨幅分别达35.4%、82.9%、233% [1] 关税政策与市场波动 - 6月航运板块高位横盘震荡,特朗普宣布对多国输美产品征收新关税引发市场对航运需求持续性的疑虑 [2] - 7月8日港股海丰国际、东方海外国际等多只航运个股盘中异动下跌 [2] 南向资金与多空博弈 - 南向资金在关税不确定性下加仓航运板块,中远海控港股通持股比例从5月22日的29.81%升至7月11日的34.68% [3] - 中远海能港股通持股比例从6月13日的55.90%升至7月11日的61.73%,太平洋航运持股比例从6.78%升至7.14% [3] - 空方力量显现,中远海控5月14日出现7.55亿港元转仓,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席位近10个交易日净卖出1208.91万股 [4][6] - 中远海能6月3日发生4.37亿港元转仓,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席位近20个交易日分别净卖出4840.25万股和2502.52万股 [8][10] 行业基本面与长期逻辑 - 2025年二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120.81点,较上季度上涨14.77点,航运信心指数为123.22点,较上季度上升12.89点 [13] - MSC7月下半月下调运价,但市场对8月宣涨仍有预期,欧线旺季装载率好于预期且欧洲港口拥堵形成催化 [14] - 上半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51.8%,其中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6% [14] - 行业供给端优化,全球集装箱船运力增速放缓,头部企业注重运力与需求匹配,行业整合加速提升集中度 [15] - 环保政策与技术革新驱动行业转型,IMO碳排放新规推动环保船舶投资,数字化技术提升物流效率并降低成本 [15]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阿联酋开启高端对话,引领全球航运新征程——第五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10月将启幕
第一财经· 2025-05-08 05:45
上海与迪拜航运合作 - 上海和迪拜均以航运、金融与商业为核心经济支柱,近30年实现飞跃式发展[1] - 2025年5月6日双方在迪拜举办全球推介会,吸引150位全球航运精英参与,搭建合作桥梁[2] - 中国驻阿联酋大使指出2024年中阿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超90%货物通过海运完成,60%中国至海湾商品经阿联酋港口中转[6] 合作共识与倡议 - 上海交通委主任倡议两地加强机制性交流,强化全产业链合作应对绿色转型与数字化革命[5] - 多方认同深化合作可提升双方国际竞争力,迪拜环球港务集团高管强调开放合作是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关键[3] - 中阿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已在航运、港口、物流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6] 上海航运中心发展成果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全球排名从2014年第7位升至第3位,基础设施与发展理念领先[10] - 在绿色转型、数字化、航运保险、海事仲裁等领域持续创新,输出"上海方案"[10] - 高端对话聚焦数字化与脱碳议题,中国船级社、上港集团等企业分享实践经验[10]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影响力 - 论坛自2021年创办以来累计吸引11000人次线下参与,覆盖50多国,发布90余项成果[14] - 推动上海港与洛杉矶港、汉堡港等建立绿色航运走廊,贡献国际规则制定[14] - 2025年第五届论坛将聚焦构建全球航运思想高地与政策窗口[15]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阿联酋开启高端对话,引领全球航运新征程 ——第五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将于10月启幕
第一财经· 2025-05-07 09:01
全球航运合作与上海-迪拜联动 - 上海与迪拜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具有相似经济支柱(航运/金融/商业),近30年均实现飞跃式发展[1] - 2025年5月迪拜推介会吸引150位全球航运精英,搭建上海-阿联酋合作桥梁[1] - 中阿双边贸易额2024年突破1000亿美元,90%货物通过海运完成,60%中国至海湾商品经阿联酋港口中转[6] 两地战略合作深化 - 上海与迪拜将加强机制性交流,强化全产业链合作应对绿色转型与数字化革命[4] -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阿已在航运/港口/物流/船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6] - 双方计划通过优势互补在航运科技/绿色发展/服务网络优化等领域持续深耕[10] 上海航运中心发展成果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全球排名从2014年第7位升至第3位(新华波罗的海指数)[7] - 上海在绿色转型/数字化/航运保险/海事仲裁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7] - 上海港已与洛杉矶港/长滩港/汉堡港建立绿色航运走廊[11]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影响力 - 论坛自2021年创办累计吸引11000人次线下参与,4000万人次在线观看[11] - 前四届发布90余项成果,包括《上海倡议》和绿色航运走廊建设[11] - 2025年第五届论坛将继续打造国际航运政策与规则制定平台[12] 行业前沿议题探讨 - 圆桌讨论聚焦"数字化与脱碳",分享前瞻性实用解决方案[7] - 航运业面临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等挑战,需加速数字化与国际化进程[7] - 行业领军企业(如中国船级社/上港集团/IEC电信)参与实践经验交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