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外政、企、学界代表共话绿色经济创新与全球合作
北京商报· 2025-09-12 14:20
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全球绿色转型进入创新驱动关键阶段 重点讨论绿色经济创新与全球合作以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 [2] 绿色金融工具发展 - 绿色债券及SDGs债券将成为重要金融工具 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2] - 多边开发银行在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 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解决环境及社会可持续问题 [2] 中国绿色产业全球化趋势 - 绿色产业全球化从产品出海深化为产业出海 通过海外建厂和技术授权加强本地化运营 [2] - 竞争优势从价格优势跃升为价值引领 核心是品牌竞争力 技术原创性和标准制定权 [2] -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和绿色贸易发展伙伴 [2] 碳市场发展影响 - 强制碳市场扩容在更大范围 更宽领域 更深层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构建碳减排激励约束机制新格局 [3] - 碳排放交易从单一市场管控向多元管控转变 纳入更多边际减排成本和不同主体 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 [3] - 碳市场完善催生碳核查 碳监测 碳咨询 碳金融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 带来新业务增长点 [3] 能源行业转型挑战 - 绿色低碳转型是多学科技术集成难题 需要跨专业多项技术整合的综合性方案 [4] - 低碳技术需要极强技术转换能力 从实验室到小试到中试 是技术与产业融合协同推进的产业创新 [4] - 需要整合资源 组织协调能力强的项目管理人才 [4] 人工智能驱动绿色转型 - 人工智能成为驱动绿色能源与装备制造转型核心引擎 [5] - 机器学习与大模型显著提升绿色能源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5] - 人工智能驱动绿色能源全链条智能化跃迁 实现降本增效与零碳目标协同突破 [5] - 人工智能驱动智能装备向自诊断 自优化 自进化跃迁 实现效能极限突破与全生命周期价值重塑 [5] 零碳园区建设重点 - 建设零碳园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 供给端调整能源结构 需求端提高能效 生产端改进生产工艺和优化产业布局 [6] - 零碳园区建设分为八个步骤:核算能源供应消费情况 核算碳排放 可行性分析预测 制定建设目标 制定阶段目标 清洁能源转型 调整基础设施 效益预测 [6] 零碳园区核心价值 - 最核心价值是实现降本增效和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降低用电成本 余热余压回收和智慧管控平台实现节能技术深度赋能 [7] - 提升品牌形象促进招商引资 满足低碳基础设施需求 应对国际碳贸易壁垒 [7] - 培育绿色产业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通过技术开发和产业链转型培育新兴业态 实现技术突破到产业升级良性循环 打造区域绿色发展核心引擎 [7]
1647亿,中国石油去年净利为何能创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4-01 06:0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国际油价整体下跌,中国石油净利仍实现增长,经营业绩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各业务板块表现有差异,公司推进转型发展并发布市值管理办法 [1][12][15]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4万亿元,同比减少2.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646.84亿元,同比增长2%;自由现金流为1043.5亿元,连续三年超1000亿元 [1]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25元,全年股息每股0.47元,派息率52.2%,总派息额约860.2亿元,同比增长6.8% [1] - 净利为“三桶油”之首,同期中国石化归母净利润503.13亿元,同比下降16.8%;中国海油归母净利润1379亿元,同比增加11.4% [2] 营收下降原因 - 营收下降主要因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等油气产品价格下降,以及汽油、柴油销售数量减少 [2] 国际油价情况 - 2024年国际原油价格先涨后跌,全年平均油价同比小幅下跌,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为80.76美元/桶,同比下降2.3%;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为75.87美元/桶,同比下降2.3% [2] - 截至去年底,中国石油原油平均实现价格74.7美元/桶,天然气平均实现价格约2.28元/立方米,均同比下降2.5% [2] “三桶油”业务结构及表现差异原因 - 中国石油是国内最大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业务涉及油气和新能源、炼油化工和新材料、销售等,上游业务营收占比超30%,该业务利润去年增长 [3] - 中国海油是中国最大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业务集中于勘探开采与生产,是纯上游油气公司,去年油气净产量达726.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2% [3] -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业务包括勘探开采、炼油、营销和分销、化工,业绩深受中下游情况影响,部分事业部经营收益有降有增,化工事业部经营亏损 [3] - “三桶油”财务表现不同原因之一是上下游结构和资产结构有差异 [2] 分业务板块表现 - 油气和新能源业务经营利润达1597.45亿元,同比增长7.1%,是经营利润最大来源 [5] - 天然气销售业务经营利润增幅最大,实现经营利润540.1亿元,同比上升25.5%,公司控制采购成本并开拓市场 [5] - 炼油化工和新材料业务经营利润213.86亿元,同比下降42.1%,其中炼油业务经营利润182.3亿元,同比下降49.7%,化工板块经营利润从6.84亿元增至31.56亿元,增长超3倍 [7][8] - 化工产品商品量为3898.1万吨,同比增长13.6%;乙烯、合成树脂产量分别增长8.1%、5.7%;化工新材料产量204.5万吨,同比增长49.3% [9] 勘探与储量情况 - 公司将勘探作为核心任务,去年取得六项重大勘探发现和10个重要成果,推动油气储量规模增长 [6] - 按SEC口径,原油储量替换率达到0.96,天然气达到1.04,油气综合替换率超过1,是近五年最好成果 [6] 未来规划 - “十五五”及未来在天然气领域提高储量替换率,实现“稳油增气”战略目标 [6] - 推进转型发展,坚持发展油气业务,加快新兴产业转型,2035年油气新能源三分天下,2050年油气和新能源半壁江山 [12] - 2025年计划原油产量为9.36亿桶,可销售天然气产量为5.34万亿立方英尺,油气当量合计为18.27亿桶 [12] - 炼油化工和新材料业务深入实施减油增化、减油增特,2025年计划原油加工量为13.3亿桶 [13] - 2025年预计资本性支出为2622亿元,相比上一年同比下降约5% [14] - 发布《市值管理办法(试行)》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