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产价值重估

搜索文档
AI超级赛道驱动科技资产价值重估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16:27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创近10年新高 A股市值总和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1] - 沪指、深证成指、科创50指数均创年内新高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2.41万亿元 连续6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 [1] AI产业链表现 - 液冷、印制电路板(PCB)、AI眼镜等多个AI产业链细分板块指数创历史新高 [1] - AI超级赛道成为科技资产价值重估的核心驱动力 [1] AI技术突破与产业地位 - 国产大模型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成为推动AI超级赛道发展的重要力量 [1] - DeepSeek展现高效推理能力、灵活部署特性及对本地算力的良好兼容性 在企业级和端侧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 [1] - AI驱动科技产业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跃迁 [1] AI对科技企业的影响 - 传统科技企业通过引入AI技术实现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 AI催生"AI+医疗"、"AI+教育"、"AI+金融"等新产业与商业模式 创造全新投资机会与价值增长点 [2] AI对产业链的变革 - AI打破产业链各环节信息壁垒 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深度交互 [2] - 推动产业链从"效率优化"模式转向"生态协同"格局 [2] -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与创新协同 聚焦整个产业链生态的价值创造 [3] 资本市场认知重构 - 以AI为核心的技术突破重构产业链格局 市场重新审视中国AI领域技术实力 [3] - AI驱动的科技资产价值重估是全球资本对中国创新能力的重新认知 [3]
港股科技资产吸引力升温!恒生科技ETF(513130)近两日获8.51亿元资金加仓
新浪基金· 2025-08-19 02:52
南向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8月18日,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买入达9403亿港元,创互联互通启动以来年度净流入历史新高 [1] - 近一个月港股资讯科技行业位列南向资金净流入前二,科技板块成为资金加仓重要方向 [1] 恒生科技ETF资金动向 - 恒生科技ETF(513130)近两个交易日获8.51亿元资金净流入,规模增至326.28亿元,8月以来规模增幅超11% [1] - 该ETF份额增长至441.45亿份,规模与份额双双刷新成立以来历史新高 [1] - 8月18日成交额达60.09亿元,较前日环比增长超29%,8月以来日均成交额达42亿元 [1] 港股科技板块基本面 - 电商与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对板块形成短期压力,但龙头中报业绩验证产业逻辑,AI商业化加速提升板块吸引力 [2] - 恒生科技指数前五大成份股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网易-S、小米集团-W、中芯国际,均为互联网平台或制造业龙头企业 [2] 估值水平分析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仅21.97倍,处于近5年23.86%分位数水平 [2] - 相较科创50指数(149.57倍)和纳斯达克100指数(35.31倍)具有明显估值洼地优势 [2] - 指数基本面具有业绩支撑,估值存在进一步扩张空间与动能 [2] 交易机制与工具特征 - 恒生科技ETF(513130)支持场内T+0交易机制,流动性优势突出 [1][2] - 该ETF具备规模较大(326.28亿元)、流动性较优特征,是布局港股科技板块的重要工具 [2]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提速 境外资本投资中国热度攀升
证券时报· 2025-07-03 01:55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 - 证监会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资本市场生态,增强外资参与便利度 [1] - 持续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准入条件,扩大投资范围,优化境外上市备案制度,完善境内外上市联动机制 [2] - 推动A股纳入明晟、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国际主要指数,支持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在华展业 [2] - 计划发布QFII制度优化方案,将外资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总数拓展到100个,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 [4] 外资机构在华布局 - 外资券商数量显著增加,已有摩根大通证券(中国)、高盛(中国)证券、渣打证券等5家外商独资券商,以及星展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等外资控股券商 [2] - 城堡证券、花旗证券、瑞穗证券等外资券商申请设立审批已获接收 [2] - 外资机构通过独资模式整合全球资源,提升在华竞争力,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规则接轨 [3] 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 - 全球资本对中国市场投资热度攀升,欧洲投资者从低配转为中性或超配中国资产 [1] - 高盛维持对中国股票"增持"立场,预计外资流入力度增强 [3] -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股票指数目标,预计MSCI中国指数上涨5%、恒生指数上涨5%、沪深300指数上涨3% [3] - 科技与消费成为外资关注主线,高盛、富达投资等机构密集调研A股人工智能、医疗、消费行业公司 [4] 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 - 证监会推动跨境互联互通,提升外资参与A股的稳定性和便利性 [2] - 德邦证券建议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吸引优质科技企业和投资者,加强与国际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5] - 预计未来将持续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增强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话语权 [6]
上市券商2025年一季报梳理分析:拥抱科技
五矿证券· 2025-06-03 06: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DeepSeek引发科技股崛起,A股走出结构性行情,4月特朗普关税政策扰动市场,短期内关税政策反复等因素冲击市场,但引入中长期资金、并购重组等政策改善资本市场稳定性和投资者信心,利好经纪及自营业务,券商板块业绩向好,截至2025年5月28日,券商板块PB1.25X,位于近十年22.41%分位,多重因素支持板块估值修复 [9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Q1上市券商业绩回顾 - 宏观经济稳中向好,2025Q1我国GDP同比增长5.4%,资本市场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引入中长期资金成改革重点,DeepSeek驱动中资科技股崛起,港股市场领涨全球,国内权益指数相对黯淡,10Y、30Y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债市主要指数多数回调 [15] - 资产规模上升,营收净利同比高速增长,截至2025年Q1,42家上市券商总资产规模13.11万亿,较2024年末增0.85万亿,净资产2.72万亿,较2024年末增0.22万亿,2025年Q1合计营收1259.30亿元,同比增19.00%,净利润534.61亿元,同比增74.93% [16] - 上市券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集中度持续提升,2025Q1营业收入CR5为41.74%,较2024年末提升0.21pct,CR10为63.01%,较2024年末提升0.21pct,净利润CR5为54.06%,较2024年末提升6.5pct,CR10为74.21%,较2024年末提升2.15pct,预计券商行业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2] - 自营经纪业务驱动业绩增长,上市券商ROE整体上行,2025Q1年化ROE为7.79%,相较2024年Q1大幅提升,自营和经纪业务营业收入占比分别由2024Q1的32.74%、21.61%提升至40.53%、26.00%,资管、投行及信用业务占比收缩 [23][27] - 行业供给侧改革深化,证券从业人员队伍“瘦身”,2025Q1证券从业人员32.83万人,同比降低5.83%,降本增效下,2025Q1上市券商管理费用率47.01%,同比减少3.48pct [32] 分业务线表现 经纪业务 - 交投情绪显著回暖,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大增,2025Q1A股日均股基交易额达17464.60亿元,同比大增70.94%,42家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27.36亿元,同比增加43.16%,并购重组是券商提升经纪业务收入及范围的方式 [38] - 债基发行规模缩水,股票型基金火热,2025Q1公募基金新发2587.49亿份,同比-15.01%,股票型基金新发1055.06亿份,同比+194.72%,债券型基金发行1165.67亿份,同比-51.19%,FOF及QDII型基金发行142.46亿份、38.09亿份,同比增加383.74%、62.46% [42] 资管业务 - 私募业务迈入存量竞争时代,2024Q4券商私募资管业务存续规模5.47万亿元,同比+3.04%,2025Q1 42家上市券商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01.31亿元,同比-3.32%,券商私募资管业务面临双重压力,FOF、中低波“固收+”产品或成转型发力点 [45] - 重视公募牌照价值,发挥全业务链优势助力业务转型,截至2025Q1,14家获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资管)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8130.79亿元,较2024年末降4.52%,券商资管可依托集团资源和健全联动机制转型 [51] 自营业务 - 金融资产投资规模同比上升,高股息资产仍是青睐方向,2025Q1 42家上市券商自营业务收入485.66亿元,同比大增51.02%,金融资产投资规模66212亿元,同比+8.51%,高股息资产受青睐,债权投资规模放缓,衍生品投资规模降低 [56] 投行业务 - 逆周期调节延续,IPO融资规模锐减,2025Q1 42家上市券商投行业务收入66.72亿元,同比小幅+5.39%,IPO融资规模164.76亿元,同比-30.24%,再融资规模1383.40亿元,同比+60.38%,债券融资与2024Q1基本持平,港股股权融资市场活跃 [61] 信用业务 - 规模回升,上市券商利息净收入同比大增,截至2025Q1,A股两融余额19186.70亿元,同比+24.76%,全市场股票质押市值27869.54亿元,同比+6.16%,42家上市券商利息净收入78.78亿元,同比+27.25% [64] - 融资类杠杆水平整体回升,权益市场回暖,上市券商融资类杠杆比率同比整体上升,42家仅6家降低,2025Q1共计提信用减值损失6.99亿元,19家进行信用减值损失转回 [69] 行业发展趋势 - 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引入中长期资金入市,中长期资金呈现资金来源多样化、久期长期化等趋势,新投资范式等因素使指数基金迎来发展期 [71][72][80] - 公募基金被动投资迎来发展机遇期,宽基ETF主导地位将进一步稳固,被动债基有望获更多政策支持 [84] - DeepSeek赋能金融机构创新变革,加速证券行业业态重塑,在量化投研、客户获取等多方面发挥作用,为中小机构提供差异化发展机会 [85] 投资建议 - 短期内市场受关税政策等因素冲击,但政策利好资本市场,券商板块业绩向好,当前券商板块估值较低,多重因素支持板块估值修复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