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资本融合

搜索文档
300家上市公司与250余家国资顶流盛会!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在沪开幕
搜狐财经· 2025-09-23 02:50
01 大幕开启:800位精英齐聚,绘就产业发展新蓝图 2025年9月21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星光熠熠,800位产业与资本领域顶尖人士齐聚一堂。这场以"未来产业与国有资本赋能上市公司"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是 思想碰撞的平台,更是资源对接的桥梁,见证了国有资本与前沿科技赋能上市公司的新模式落地。 本届论坛是由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共同指导;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上 海天使会、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财中网等单位承办;并由广发证券、东北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天风证券协办; 上海市浦东新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基金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虹口支行等单位支持。 论坛核心目标直指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响应证监会"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促进上市公司质量全面提升"的要求,聚焦科技与产业融合、国资投资机构 赋能,为上市公司探索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及治理提升的新路径。 金秋九月,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迎来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9月21日上午9时,论坛准时启幕,重量级领导致辞为盛会定调——上海市 人民政府副秘 ...
超过12万亿市值,300家上市公司与250余家国资顶流盛会,共探前沿科技产融新范式 ——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在沪盛大开幕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2 02:24
本届论坛是由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 会陆家嘴管理局共同指导;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上海天使会、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等单 位主办;财中网等单位承办;并由广发证券、东北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天风证券协 办;上海市浦东新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基金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虹口支 行等单位支持。 论坛核心目标直指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响应证监会"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促进上市公司质量全 面提升"的要求,聚焦科技与产业融合、国资投资机构赋能,为上市公司探索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及治 理提升的新路径。 01 大幕开启:800位精英齐聚,绘就产业发展新蓝图 金秋九月,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迎来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9月21日上午9时,论 坛准时启幕,重量级领导致辞为盛会定调——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 英,中国科协原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国研未来产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勤先后发言。 张英表示,今天的论坛汇聚了我国优质的上市公司的代表,主要自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 能源、电子信息 ...
港交所“搭台唱戏” 助力全球资本加速拥抱中国科技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20:26
峰会背景及参与情况 - 2025年9月5日香港交易所未来科技峰会在深圳举行 吸引超过700名来自港股上市公司 拟IPO企业 投资机构 中介机构及监管机构代表参与 [1] - 峰会聚焦科技行业最新机遇 香港资本市场对科技行业的支持作用 以及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等议题 [1] 中国科技产业突破与全球资金流向 - 中国科技产业在过去一年实现显著突破 各前沿领域取得重大成果 增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投资信心 [2] -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掀起创新浪潮 展现中国企业在产品质量 成本效率及全产业链协同方面的明显优势 [2] - 全球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 推动港股总市值达46.6万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31.8万亿港元上升47% [2] - 港股前8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483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068亿港元上升132% 交易所买卖基金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337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19亿港元上升183% [2]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港交所迎来59家新上市公司 较去年同期43家上升37% [2] - 港股IPO集资金额达1345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98亿港元上升579% [2] - 国际长线基金加仓重点为有研发能力的科技和医疗企业 因港股聚集大量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公司 [3] 港股行业聚集与资产供给 - 港交所在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消费电子等领域已聚集大量优秀公司 [5] - 大量机器人公司正在赴港上市或已通过保密递交方式提交上市申请 优质资产供给将吸引全球资金 [5] 港股市场改革与制度优化 - 港交所过去两年推出"科企专线" 允许保密递交上市申请等改革措施 显著提升企业上市效率与体验 [6] - 科技板块已成为港股最大板块 占比达28% [6] - 港股IPO市场从融资额 认购倍数及上市后表现均呈现暖意 预计未来6至12个月市场持续活跃 [6] - 港股IPO融资金额及指数走势出现反弹趋势 但距离历史高点仍有差距 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且后续增长可持续 [6]
科技与资本的“双向奔赴”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寻找创投金鹰 发掘企业新苗”行动计划火热报名中
证券时报· 2025-04-30 09:32
评选活动背景与意义 - 全球科技革命浪潮推动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 成为产业创新升级的核心动力[1] - 证券时报主办第十三届"寻找创投金鹰 发掘企业新苗"计划 旨在促进创新与资本"双向奔赴"[1] - 该评选活动自2009年起已成功举办多届 见证创投机构培育行业领军者和创新企业崛起的过程[1] 评选活动创新与特色 - 新增早期投资机构与出海投资机构评选 聚焦前沿科技项目挖掘和企业国际化支持[1] - 特设并购交易相关奖项 针对资本市场并购升温现象 推动行业资源优化配置[1] - 采用硬性指标打分(85%)+专家评审+网络投票(15%)的复合评选机制[1] 评选机制与权威性 - 金鹰计划与新苗计划分别邀请母基金 创投协会 律所 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人士担任评委[1] - 依托评委团队丰富经验确保评选出具有行业引领性的机构和企业标杆[1] 后续传播与参与方式 - 证券时报将利用专业财经媒体资源对优秀参选对象进行深度报道 展示其创新故事与成长历程[1] - 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7日24:00 可通过证券时报网 App或微信公众号参与[1]
错过再等一年!“寻找创投金鹰 发掘企业新苗”只等你来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08:12
活动背景与目标 - 证券时报主办第十三届"寻找创投金鹰 发掘企业新苗"行动计划 旨在促进科技创新与资本深度融合[1] - 该活动自2009年起已成功举办多届 见证创投机构培育行业领军者和创新企业崛起历程[1] - 本届活动新增早期投资机构 出海投资机构评选 并特设并购案例奖项以应对资本市场并购升温趋势[1] 评选机制与流程 - 评选采用硬性指标打分 专家评审和网络投票相结合 网络投票权重占15%[2] - 金鹰计划与新苗计划邀请母基金 创投协会 律所 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人士担任评委[2] - 证券时报将在活动后对优秀参选对象进行深度报道 展示其创新故事和成长历程[2] 奖项设置 - 活动共设立17个奖项 分为综合类和单项类两大类别[3] - 综合类奖项包括年度投资人 年度VC/PE机构 年度产业/国资/早期投资机构等10个奖项[4] - 单项类聚焦细分领域 设人工智能 先进制造 医疗健康等6个行业卓越投资机构奖[4][5] - 新苗企业类设年度新锐企业 年度高成长企业2个奖项[5] 报名信息 - 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7日24:00 可通过证券时报网 App或扫描海报二维码报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