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监管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近期3家支付机构被"双罚"彰显严监管
证券日报· 2025-09-24 07:34
进入9月份,已有3家支付机构收到监管部门"罚单",分别为贵州汇联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汇联通支付")、上海金诚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诚通电子支付")、易通金服支付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通金服支付")。 受访专家表示,3家支付机构均被"双罚"(即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均被处罚),为违规行为付出了代价。 这再次为行业敲响了警钟。 监管广度、深度提升 汇联通支付被罚案例引发业界关注。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汇联通支付因 变更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经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批准,被警告、通报批评并被罚款10万元。时任 汇联通支付法定代表人的陈某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5万元。 资料显示,汇联通支付于2011年获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牌照,有效期至2026年12月21日,业务类型为贵 州省内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2024年支付业务类型重新划分后,该机构业务类型调整为储值账户运营 Ⅱ类,业务覆盖范围为贵州省。 "这样的违法事由在支付机构'罚单'中并不多见。"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 示,在数字技术加持下,监管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提升。 "监管对相关机构进行'双罚' ...
近期3家支付机构被“双罚”彰显严监管
证券日报· 2025-09-23 16:41
从行业来看,2025年以来,监管部门对支付机构的严监管态势持续,年内支付机构已收到超过50张"罚 单"(以公布日期为准)。其中,违反机构管理规定、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 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等成为违规主要情形。 资料显示,汇联通支付于2011年获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牌照,有效期至2026年12月21日,业务类型为贵 州省内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2024年支付业务类型重新划分后,该机构业务类型调整为储值账户运营 Ⅱ类,业务覆盖范围为贵州省。 "这样的违法事由在支付机构'罚单'中并不多见。"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 示,在数字技术加持下,监管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提升。 "监管对相关机构进行'双罚',体现出对相关违法行为的警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证 券日报》记者说。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显示,易通金服支付因违反预付卡管理规定、 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网络安全管理规定、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等5 项违规行为被警告、通报批评,并没收违法所得3346.05元,罚款180万元;时任易通金服副总经理毕某 杰被罚款4万元。 ...
大湾区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发展与安全白皮书(2025)
搜狐财经· 2025-09-03 01:19
大湾区跨境电商发展背景 - 全球贸易向数字化和碎片化转型 推动跨境电商成为国际贸易新范式[37][38] - 大湾区凭借世界级产业集群 国际一流港口物流 领先科技创新生态及"一国两制"制度优势 成为全国跨境电商核心引擎[39][41] - 2024年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达7454亿元 占全国比重超三分之一 大湾区内地9市外贸规模达8.75万亿元 增长10.1%[1][41] 供应链金融市场现状 - 2023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规模超40万亿元 市场形成多元参与主体生态[2] - 服务模式历经从线下人工到数字智能的四阶段演进 大湾区成为创新试验场[2][18] - 面临信用碎片化 技术应用不均衡 跨制度协同壁垒等挑战[2] 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 - 订单融资以数据替代抵押 应收账款融资借区块链重构信任[2][20] - 库存融资靠物联网激活动产 预付款融资优化贸易流程[2][20] - 呈现多模式融合与生态化发展趋势 存在数据孤岛和跨制度衔接瓶颈[2][20] 金融科技驱动作用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构建动态信用画像 实现智能风控[2][20] - 区块链解决信任与资产流转问题 物联网激活动产融资[2][20] - 隐私计算 生成式AI 数字人民币等前沿技术提供未来发展方向[2][20] 监管与未来发展趋势 - 提出构建"监管科技三位一体"协同网络 包括数字身份系统 协同交易监控中心 智能监管沙盒[3][22] - 未来十年自主金融 供应链数字孪生 绿色金融 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 自适应监管将成趋势[3][22] - 大湾区需构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 培育创新生态 力争成为全球数字贸易金融引领者[3][22] 典型案例分析 - 深圳创捷供应链开创"虚拟产业集群"模式 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聚合分散企业形成轻生产平台[26] - 利用银行授信为平台内中小企业提供全流程代垫代付服务 旗下保理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分别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和设备租赁服务[26] - 通过闭环数据透明交易场景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 实现融资自偿性和风险内生性化解[26]
数字人民币会充分尊重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
新华网· 2025-08-12 06:20
数字人民币隐私保护与监管框架 - 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数字货币充分尊重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并做好风险防范以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1] - 在实物现钞依然发行的前提下公众仍然可获得实物现钞所提供的完全匿名性 [1] - 可控匿名指防控风险和打击犯罪而非控制和支配是维护公众利益和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 [1] 数字人民币运营与信息管理机制 - 建立信息隔离机制明确运营机构开展数字人民币运营业务的独立性 [2] - 设立数字人民币客户信息隔离机制和使用限制规范客户信息使用 [2] - 运营机构需建立健全客户信息保护内控制度和监测工作机制 [2] - 只有在可能涉及洗钱恐怖融资和逃税等违法犯罪交易时才能申请获取相关客户信息进行风险分析及监测 [2] 数字人民币法律与监管制度 - 明确数字钱包查询冻结扣划的法律条件只有法律授权的有权机关基于法定事由才能执行否则运营机构有权拒绝 [2] - 建立相应处罚机制监管部门可依法对违规处理数字人民币客户信息的运营机构采取处罚措施 [2] - 完善数字人民币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法规制度结合FATF相关原则和数字人民币特点研究并适时出台监管规定 [2] 数字人民币监管科技应用 - 数字人民币监管将强化监管科技应用实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丰富金融监管手段 [3] - 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 [3]
吴清视频会见瑞士金管局主席马琳·阿姆施塔特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6
本报讯 记者杨毅报道 7月24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视频会见了瑞士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席马琳·阿 姆施塔特(Marlene Amstad)。双方就加强监管科技领域双多边监管交流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责任编辑:袁浩 ...
吴清主席视频会见瑞士金管局主席马琳·阿姆施塔特
证监会发布· 2025-07-28 11:41
监管科技合作 - 中国证监会与瑞士金融监督管理局就加强监管科技领域的双多边监管交流与合作进行讨论 [1]
什么是RWA?
搜狐财经· 2025-07-24 08:03
现实世界资产(RWA)定义与核心特征 - 现实世界资产(RWA)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实体资产数字化转换的金融创新形式,涵盖有形资产(如房地产、艺术品)和无形资产(如债券、商品)[1] - RWA核心特征包括资产锚定性(每个代币对应具体现实资产)、技术依托性(依赖智能合约和代币标准如ERC-20)、价值传导性(代币价值直接来源于锚定实体资产)[3] RWA与数字资产的区别 - 价值基础不同:数字资产(如比特币)价值源于网络共识和稀缺性设计,RWA价值锚定于实体资产[3] - 价格形成机制不同:数字资产价格完全由市场供需决定,RWA价格与标的资产价值相关联[3] - 技术实现不同:数字资产依赖原生区块链协议,RWA需要预言机等桥接技术确保链上链下数据一致性[3] - 监管环境不同: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尚在建设中,RWA需同时遵守传统金融和区块链领域的监管要求[3] RWA发展挑战 - 法律合规性:面临跨境监管协调难题[3] - 技术可靠性:需解决资产确权与链下验证机制问题[3] - 市场接受度:传统投资者教育成本较高[3] - 流动性深度:二级市场建设不足[3] RWA未来发展趋势 - 混合金融(HyFi)兴起:传统金融与DeFi深度融合[3] - 资产类别扩展:从金融资产向知识产权、碳信用等延伸[3] - 监管科技发展:合规自动化工具将出现[3] - 跨链互操作性:不同区块链网络间的资产流通将加强[3] RWA行业意义 - RWA代表资产形态的范式转变,结合传统资产价值稳定性与数字资产技术优势[2] - 提升金融市场效率,打破传统金融服务门槛限制,推动包容性全球金融体系建设[2] - 随着基础设施完善和监管框架成熟,RWA有望成为连接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核心纽带[2]
8月1日起,黄金交易戴上“紧箍咒”:现金超10万即触发反洗钱雷达!
搜狐财经· 2025-07-02 12:55
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要求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需录入反洗钱系统 [1] - 大额现金交易报告门槛从5万元提高至10万元,但对贵金属行业实际监管更严格 [3] - 从业机构需建立客户尽职调查制度,对单笔10万元以上交易登记身份信息并留存证件影像 [3] 行业影响分析 - 贵金属行业过去大额现金交易占比达30%,新规将改变传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模式 [3] - 中小商户面临合规压力,需配备合规专员,系统改造成本约百万,每年合规成本增加 [3] - 行业集中度可能提升,部分中小机构或因合规成本退出市场 [3] 国际监管背景 - 新规旨在履行FATF(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2019年评估提出的监管要求 [3] - 将贵金属交易商纳入"特定非金融机构"监管范畴,与欧盟《第五版反洗钱指令》接轨 [3] 数字化转型趋势 - 监管升级为数字人民币追踪可疑交易积累经验,贵金属领域成为监管科技试验田 [4] - 未来可能出现"黄金交易所+区块链"新业态,每克黄金或拥有数字身份证 [5] 监管平衡措施 - 新规设定10万元门槛覆盖多数洗钱场景,同时避免过度干扰正常交易 [4] - 对低风险机构采取简化监管措施,体现"风险为本"的监管思路 [4]
许晓征出任深圳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曾长期深耕普惠金融领域
南方都市报· 2025-04-27 12:16
人事任命与监管架构 - 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惠金融司副司长许晓征出任深圳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1] - 深圳监管局领导班子形成"一正四副一纪检"格局,包括党委书记任庆华、一级巡视员陈飞鸿、纪委书记龙翔、副局长范君宁、潘文波及许晓征 [4][6] 新任副局长背景与经验 - 许晓征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深耕普惠金融领域,曾任银监会普惠金融部网贷协调处处长及重庆银保监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2] - 在重庆主导建设"金渝网"金融综合服务网,整合19个市级部门政务数据,连接170余家银行保险机构,其监管模式被纳入国家监管科技应用试点 [2] - 强调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推动"金融报国"理念,参与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介绍普惠金融专项活动,并推动金融资源向脱贫地区倾斜 [3] 深圳金融业发展现状 - 截至3月末,辖区银行业总资产13.87万亿元,贷款余额9.79万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1.62万亿元(同比+5.05%),中长期贷款占比60.82% [7]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科技型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6.66%、7.23%和15.18%,均高于贷款平均增速 [7]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1万亿元(同比+7.49%),"园区贷"试点授信金额115.38亿元,平均利率降至3.50% [7]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386个"白名单"项目获审批金额5129.51亿元,已放款3709.15亿元 [7] 政策与市场展望 - 许晓征履新被视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深化"央地协同"的重要布局,其过往监管科技经验或助力深圳金融改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