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化长江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宜昌:船舶“智”造助建“电化长江”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9:18
"相比传统作业模式,'晟航'系统拥有智能化优势。"中铁科工集团轨道公司总工程师陈家乐说,系统中 的"PLC协同控制+模块车编组运行"模式,可实现毫米级定位与异常秒级报警,而配套的智能视频监控 与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各受力点数据,确保全流程可视化、数智化管控。 中新网宜昌9月24日电 (董晓斌 兰亭秋 张科)"'晟航'系统不仅破解了沿江、沿海及内陆船舶建造中生态 保护与防洪安全的双重难题,也将助力宜昌推进'电化长江'建设。"中铁科工集团董事长李方敏24日在 湖北宜昌表示。 当日,国内首创新型集成式船舶反拉下水系统——"晟航"系统在宜都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顺利完成实船 试验,标志着我国在船舶建造特种装备领域实现技术新突破,也为船舶基地制造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装 备解决方案。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处,拥有232公里长江干线,是长江流域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湖北船舶 制造四大基地之一。近年来,宜昌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提出打造"电化长江先导区",加快形 成"电化长江"产业链,推进长江绿色航运发展。 "晟航"系统成功让船舶实现"翻堤越坝"(无人机图片)。董晓斌 摄 "晟航"系统由中铁科工自主研发,融合特种起重装 ...
湖北宜昌打造“母港经济” 促长江沿线文旅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1:49
中新网湖北枝江9月12日电 (付江山汪紫璇周雪梅)"'长江行·揽月'将充分发挥'母港经济'的辐射效应,有 力促进长江沿线文旅资源整合与产业协同发展。"三峡旅游集团副总经理、长江游轮公司董事长叶勇12 日表示。 当日,长江省际度假游轮"长江行·揽月"在湖北枝江鑫汇船厂正式吉水,标志着该游轮完成主体建造, 转入内装、软装、设备调试以及试验、检验等环节。 "长江行·揽月"在枝江鑫汇船厂顺利吉水。枝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长江行·揽月"总长约150米,型宽23米,最大载客650人,客房259间。游轮由三峡旅游集团投资建造, 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与德国PSD设计集团联合研发设计,设计以"亲近自然、宽敞、明亮、舒 适"为核心理念,可满足游客"食、住、行、游、娱"一站式高品质需求。 宜昌交运长江游轮公司市场营销中心负责人徐锦良介绍,该游轮以节能环保为核心设计理念,创新应 用"燃油+动力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结合增程式推进与智能能耗管理,可实现1500公里超长续航,同时 结合船舶二次能源利用技术,相较同等尺寸游轮可节能20%以上。 "长江行·揽月"游轮完成主体建造。枝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此外,作为一座移动的"水上度假综合体", ...
三峡坝区船舶用上“充电宝”
科技日报· 2025-08-12 02:23
在航行过程中,船电宝可利用船舶柴油、光伏设备或小型风电设备发电,进行电能补充;当船舶靠泊码 头时,只需将船电宝与船舶电力系统连接,就能快速为船舶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满足船上照明、空 调、厨房设备等用电需求,真正做到大容量储能、快速充放电。 清晨,阳光洒在三峡大坝上游秭归江段的江面上,"亲河1038"号散货船缓缓靠泊在码头。船长李安邦像 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准备安排船员接岸电。这一次,他的船舶试用上了船电宝,让他轻松不少。 船电宝全称为船舶储能电源系统。它就像一个"超级充电宝",是一种集电能存储、充放电、远程控制等 功能于一体的移动式、更替型、共享型大容量船用电源设备。作为岸电接入系统的一种补充模式,它能 在无岸电接入且不启动柴油发电机的情况下,提供船舶基本生活用电保障。 今年7月以来,通航在三峡大坝上游水域的10多艘大型货船完成船电宝的安装,100余艘船签约安装,船 电宝在三峡坝区水域快速推广。 "以前船舶靠泊时,接岸电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回忆起过去,李安邦不禁皱起了眉头,"那时候的 老式岸电设备还没有升级改造,岸电接插件标准不统一,不仅接电费时,还得安排专人时刻盯着,生怕 出现一点问题。" 说话间,他带 ...
猛砸1000亿,再造一个三峡!
前瞻网· 2025-07-01 02:02
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概况 - 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是三峡工程后长江干线上最大的综合性工程,集水利、航运、生态功能于一体 [3] - 项目包含三峡枢纽新通道工程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两部分,总投资766亿元,总工期100个月(不含筹建期12个月)[3][7] - 三峡枢纽新通道工程将建设6680米双线连续五级船闸,设计通航船舶吨级为10000吨级 [3] - 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将拆除现有三号船闸,新建可通行10000吨巨轮的两线船闸 [5] 项目背景与紧迫性 - 三峡老船闸设计通过量1亿吨,但2011年(比预计早19年)货运量已突破1亿吨,2021年达到1.46亿吨,远超设计能力 [7][8] - 船舶待闸时间从2016年44小时增至2021年190小时,高峰时段待闸船舶超1000艘次,每年造成水运行业增加成本20-30亿元 [8][9] - 成渝地区港口吞吐量2016-2021年年均增速仅2%,远低于长江中下游港口(武汉港6%、九江港8.5%、江阴港20%)[12] - 重庆90%外贸物资依赖水运,水运对直接和间接GDP贡献一度超30%,三峡堵船严重制约成渝经济发展 [10][11] 项目延迟原因与地方利益博弈 - 翻坝物流产业(汽车转运)成为宜昌重要产业,每年提供数亿元收入,解决数千人就业,地方层面修建新通道动力不足 [13] - 400集装箱货轮翻坝转运成本超30万元,通过新船闸成本"几乎为零",但湖北优先支持翻坝产业园建设 [13] - 重庆被迫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成为中欧班列首个开行城市 [14] 项目建成后的经济影响 - 新船闸通过能力接近1.8亿吨,是现有船闸的近2倍,将极大缓解长江航运压力 [7] - 重庆汽车产业将直接受益,万吨级船舶可直达上海,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17] - 2024年重庆汽车产量254.01万辆(新能源汽车增长45.3万辆),新通道将助力其快速抵达全球市场 [18][21] - 武汉作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地位将巩固,汽车、钢铁、电子信息产业获得更廉价原材料及产品 [16] - 翻坝物流产业园转型为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高地,建成全国首艘纯电动清漂货运船,实现产业升级 [2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双碳目标推动水运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22] -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出"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整体规划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