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数字化
icon
搜索文档
亚洲最大动捕棚正式启用
经济观察网· 2025-08-08 09:58
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宫吉成在致辞中表示:"动作捕捉是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核心力量, 能为影视、动漫、元宇宙及非遗数字化提供关键支撑。CreateAI动捕棚落地中国影都,标志着影都产业 链条的进一步完善。这既是对怀柔影视产业生态的补充,更将助力我们建设世界级影视文化产业集 群。" 经济观察网8月7日,CreateAI(OTC:TSPH)宣布,公司位于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的影视级动捕棚正式 启用。这座集超大规模硬件配置、全流程制作能力、行业顶尖技术团队于一体的专业设施,重点聚焦影 视级动画、3A游戏等高精度动捕内容生产,标志着中国数字内容生产领域,尤其是3A游戏工业化,迎 来关键技术突破。 ...
AR动画、数字人、AIGC走秀⋯⋯从“指尖技艺”到“指尖流量”:非遗的数字化蝶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12:35
非遗节活动亮点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5月28日—6月3日举办 开幕式通过AR增强现实特效展示四川"竹编技艺"和"火龙灯舞"两种国家级非遗动画效果 [1] - "非遗新表达"展区发布行业首个非遗数字人"非非" 精通普通话 英语和四川方言 提供讲解和答疑服务 [2] - 展区依托豆包App打造AI非遗秀场和AI绘梦师互动玩法 观众可通过AIGC试穿融合蜀锦 蜀绣等非遗元素的虚拟时装 [2] 非遗内容传播与消费趋势 - 短视频和直播成为非遗传播重要渠道 年轻创作者通过探访 技艺复刻 特效创作等形式创新非遗内容 [3] - "跑酷拉面"将跑酷与打铁花 醒狮等非遗结合 单条视频点赞量突破1200万 获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转发 [3] - 非遗糖艺博主"糖柏虎"通过创意视频展示糖艺制作 体现传统手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3] 抖音平台非遗数据表现 - 过去一年抖音新增超2亿条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 同比增长31% [3] - 1400万网友在抖音分享非遗体验 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达7499亿次 [3] - 抖音电商非遗商品年销量超65亿单 抖音生活服务中非遗类线下商家数同比增长187% [3]
数字化语境下海南非遗传播路径探析
海南日报· 2025-05-14 01:46
行业数字化趋势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重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92年发起世界记忆项目推动非遗数字化[1] - 数字技术迭代推动非遗传播场景多元化 包括国家层面的非遗数字数据库 数字博物馆 数字化教育及社会层面的体验 交互和消费场景[1] - 新媒体平台驱动形成由活态传承 精英话语 大众参与构成的非遗传播数字共同体[1] 传播渠道表现 - 短视频和直播成为最具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非遗传播渠道 具备去中心化特性并提供广泛 多元 交互的传播情境[1] - 2023年抖音平台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播放总量达3726亿次 同比增长36%[1] - 直播通过电商 打赏等场景为非遗传播增加直接经济效益 2024年抖音非遗团购商品订单量同比增长356% 购买用户数同比增长328%[2] 受众与消费特征 - 90后和00后不仅是观看非遗类视频最多的受众群体 也是非遗商品的主要购买者 展现非遗活化的巨大潜力[2] - 非遗传播需要将生产-观看与生产-消费双链条整合为生产-观看-消费单链条 吸引信息接受者成为参与者并转化为实际消费者[4] 政策与产业生态 - 海南省2022年7月施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 围绕保护 运用 传承主线提出可操作规范 三亚等市县也出台相应保护规定[3] - 政策鼓励拓展国际市场 开展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跨境贸易 为激活市场活力和挖掘产业潜力提供支撑[3] - 初步形成以政府为指导 非遗传承人为主体 商业价值为驱动的非遗高质量传播态势[3] 内容与传播策略 - 需从直播和短视频的整体策划 内容挖掘 制作技艺等多方面完善 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4] - 传播过程中需形成以受众思维为导向 以信息为载体的情感互动 注重激发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4] - 非遗传播应把握其作为文化符号连接现实叙事与历史血脉的特性 激发受众对文化生命力的认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