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生态

搜索文档
比亚迪、小米汽车、理想、蔚来、小鹏、赛力斯等车企,集体表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7:37
行业规范倡议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 围绕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对采购合同内容作出规范 [1] - 倡议明确货物验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 倡导合同签订有效期不少于1年 [1] - 工信部表示该倡议对促进汽车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车企响应措施 - 上汽集团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 [3] - 广汽集团自1997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不超过60天供应商账期"的支付原则 已严格执行28年 [7] - 长安汽车通过创新实施"按交付日起算+十日归集支付"方案全面兑现60天账期承诺 [10] - 小米汽车、理想汽车均承诺履行60天以内支付账期 严格执行货物及时验收和对账结算标准 [14][16] - 比亚迪汽车表示将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构建协作共赢发展生态 [5] - 东风汽车将在关键环节落实倡议要求以保障供应商权益和增强产业链韧性 [12] - 蔚来汽车致力于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 [17] - 赛力斯集团呼吁企业加强自律 共同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18] - 北汽集团持续优化订单确认、交付验收、支付结算等机制 反对不合理付款行为和恶性竞争 [20] 行业协同发展 - 多家车企表态积极响应协会倡议 包括上汽、比亚迪、广汽、长安、东风、小米、理想、蔚来、赛力斯和北汽集团 [2][3][5][7][10][12][14][16][17][18][20] - 车企普遍聚焦订单确认、交付验收、支付结算等关键环节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3][5][7][10][12][14][16][20] - 行业致力于构建健康稳定、透明高效、合作共赢的汽车产业生态 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5][7][12][14][17][18][20]
卡泰驰完成战略入股汽车之家 加速构建汽车产业新生态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13:18
交易概述 - 海尔集团旗下卡泰驰控股完成对汽车之家43.0%股份的战略收购 总价约18亿美元[1] - 交易后中国平安通过云辰资本间接持有汽车之家5.1%股份并保留董事会席位[1] - 交易已获得所有必要审批并完成交割先决条件[3] 战略布局 - 此次收购是海尔深化汽车产业生态布局的重要里程碑[1] - 汽车之家正式成为海尔汽车产业生态新成员[1] - 公司将构建"内容+交易+服务"三位一体的出行平台新范式[1] 业务协同 - 卡泰驰将依托全国线下服务网络与数智化运营能力全面支持汽车之家[1] - 双方将联合探索AI技术在内容生成、智能客服与场景化服务等多元场景应用[2] - 汽车之家将接入海尔开放生态体系与人单合一管理模式[2] 发展策略 - 加速构建线上线下高效协同的新零售模式 整合VR、AI技术打造一站式O2O汽车生态体系[2] - 借助海尔国际化经验拓展全球布局 支持中国车企"走出去"[2] - 推动家车智能互联与智能硬件研发 提升O2O全链路服务智能化水平[2] 管理团队表态 - 海尔集团董事称此次收购是构建汽车全链路生态的重要里程碑[3] - 平安产险董事长表示将通过平台最大化双方专业优势服务车主用户[3] - 未来将聚焦用户全流程体验 推动业务智能化转型[3]
大和解!理想汽车、中国汽研致歉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15:41
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于7月29日发布纯电SUV理想i8时播放重卡连环撞击测试视频 测试中理想i8与东风柳汽乘龙品牌卡车正面对撞 导致卡车四个车轮弹起且驾驶室与货箱明显分离[9][11] - 测试视频引发网友对乘龙卡车质量的质疑 大量评论出现在乘龙官方平台 如"不敢买 后轮都撞飞起来了"等[12] - 东风柳汽于8月1日发布公开信 指出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情况存在极大差异[12] - 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分别于8月3日发布说明 强调测试仅针对理想i8安全性 不涉及其他品牌质量评价[12][13] 各方回应 - 理想汽车致歉 表示测试目的仅为验证理想i8被动安全性能 非针对其他品牌 对导致东风柳汽卷入舆情表示诚挚歉意[5] - 中国汽研致歉 承认未及时阐明测试卡车仅作为符合特定标准的"移动壁障车"使用 导致公众误解[6] - 东风柳汽强调坚守企业精神与质量方针 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6][7] 联合声明核心内容 - 三方共同倡议严守自律底线 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行为[8] - 呼吁行业聚焦核心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优化 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8] - 倡导检测机构坚守科学客观原则 确保测试信息发布真实准确完整[6][8] 测试细节说明 - 中国汽研在市场端随机购买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式壁障车 仅以整备质量8吨作为选择标准[13] - 测试前对壁障车进行外饰伪装(车身红色改白色)并安装自动驾驶装置[13] - 测试场景为搭建交通事故场景 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13]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发布联合声明: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任何形式的不当竞争行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3:27
联合声明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 中国汽研 东风柳汽三方共同倡议汽车行业严格自律 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行为 聚焦核心技术创新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9][10] 测试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进行理想i8被动安全性能测试时 意外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陷入负面舆情争议 [4] - 测试中使用东风柳汽乘龙二手车辆作为符合特定标准的移动壁障车 并非对其产品安全质量的评价 [6] 各方回应与措施 - 理想汽车对测试引发的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 向东风柳汽及相关公众表示诚挚歉意 [4] - 理想汽车明确测试不针对任何其他品牌 无意质疑东风柳汽产品质量与安全性 [4] - 理想汽车承诺进一步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引发类似争议 [5] - 中国汽研承认未及时阐明测试车辆用途 导致关键信息缺失与公众误解 [6] - 中国汽研将完善测试管理机制 坚守科学客观中立原则 [6] - 东风柳汽强调坚守高品质可信赖质量方针 通过持续创新强化核心技术 [7][8] 行业倡议内容 - 呼吁汽车行业在产品研发 测试验证及宣传推广中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 [1][9] - 要求检测认证机构确保测试流程科学严谨 信息发布真实准确完整 [1][9] - 倡导全行业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 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与用户真实体验优化 [1][9] - 三方提议共建以安全 技术和诚信为基石的汽车产业生态 [1][10]
理想道歉!中国汽研道歉!三方握手言和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3:03
事件背景 - 理想i8与第三方车辆东风柳汽乘龙品牌在碰撞测试中的内容传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并就汽车产品测试信息发布的规范性 标准执行的透明度以及企业品牌形象保护等议题引发行业讨论 [1] 联合声明发布 - 中国汽研 理想汽车 东风柳汽三方在充分沟通基础上就事件相关情况达成一致并发布联合声明 旨在澄清事实 消除误解 共同维护良好的行业生态 [3] - 三方愿与全行业同仁一道 积极行动 携手共建以安全 技术和诚信为基石的汽车产业生态 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 [3] 理想汽车表态 - 本次测试目的是验证和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 并不针对任何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和质量性能 [6] - 对测试过程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被意外卷入舆情争议表示诚挚歉意 承认对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 [6] - 理想汽车无意冒犯 也从未刻意想通过此次测试质疑或影射东风柳汽的车辆产品质量与安全性 将进一步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引发类似争议 [6] 中国汽研表态 - 作为测试委托执行机构 未能及时 清晰地向公众阐明东风柳汽乘龙二手车辆仅作为符合特定标准要求的移动壁障车使用 测试本身并非也不构成对其产品安全和质量性能的评价 [6] - 承认流程管控上未充分预判并规避因信息发布不完整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对此表示抱歉 [6] - 将进一步完善测试管理机制 坚守科学 客观 中立原则 切实履行检测机构维护行业公信力的核心责任 自觉接受行业监督 [6] 东风柳汽表态 - 作为东风汽车旗下重要的商用车和乘用车事业单元 公司始终坚守自立自强 创优创新 同心同德 为国为民的企业精神 坚持高品质+可信赖的质量方针 [7] - 将通过持续创新不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 一如既往地踏踏实实做好产品 勤勤恳恳做好服务 以更好的交通运输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价值 扎实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7] - 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 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为实现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贡献力量 [8] 行业共同倡议 - 呼吁汽车行业严格自律 在产品研发 测试验证及宣传推广中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 杜绝诸如贬损性对比等任何形式的不当竞争行为 [9] - 检测认证机构应坚守专业准则 确保测试流程科学严谨 信息发布真实 准确 完整 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市场秩序 [9] - 呼吁全行业将资源与精力更多聚焦于车辆安全性能提升 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与用户真实体验优化 以技术进步和产品实力推动产业升级 共同提升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9]
三方发布关于理想i8碰撞测试相关事件的联合声明
贝壳财经· 2025-08-06 12:14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 中国汽研 东风柳汽三方联合发布声明 针对理想i8碰撞测试相关事件提出行业自律与技术创新的共同倡议 [1] - 三方承认测试信息发布不完整导致公众误解 并就此事表示歉意 [4][6] - 三方呼吁汽车行业杜绝不当竞争行为 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与核心技术突破 [1][9] 理想汽车声明 - 公司对测试造成的误解表示诚挚歉意 强调从未刻意质疑东风柳汽车辆产品质量与安全性 [4] - 公司将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引发类似争议 [5] 中国汽研声明 - 作为测试委托执行机构 承认未及时阐明东风柳汽车辆仅作为特定标准要求的"移动壁障车"使用 导致关键信息缺失与公众误解 [6] - 测试本身不构成对东风柳汽产品安全和质量性能的评价 [6] - 公司对流程管控不足表示抱歉 承诺完善测试管理机制并坚守科学客观中立原则 [6] 东风柳汽声明 - 公司坚持高品质可信赖的质量方针 将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 [8] - 强调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 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 [8] 行业倡议 - 呼吁汽车行业在产品研发 测试验证及宣传推广中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 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行为 [1][9] - 检测认证机构需确保测试流程科学严谨 信息发布真实准确完整 [1][9] - 倡导全行业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 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与用户真实体验优化 [1][9] - 三方愿共建以安全技术和诚信为基石的汽车产业生态 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10]
总投资50亿元,海口市综合交运设施物流集散枢纽建设项目启动
海南日报· 2025-06-18 00:58
项目概况 - 海口市综合交运设施物流集散枢纽建设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2700亩,第一期占地1117亩,总建设面积65万平方米 [1][3] - 项目选址海口市秀英区狮子岭工业园区,紧邻G98环岛高速,定位为海南自贸港最大的汽车消费体验聚集地 [2][3] - 战略定位为"一集群、三中心、一公园、一汽贸港",核心功能区包括物流产业服务楼、会展中心、智慧仓储物流中心及配套商业 [3] 战略意义 - 项目将重塑海南汽车产业格局,实现"购车、养车、玩车"全链条服务,打通汽车流通"物流大动脉" [2] - 响应省委省政府做强汽车消费产业链的战略部署,适应新能源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趋势 [2] - 通过"腾笼换鸟"优化城市空间,解决原有"低小散"产业布局与自贸港建设不匹配的问题 [2] 经济与社会效益 - 预计2027年运营后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提供超8000个就业岗位 [3] - 将形成"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激活一片区域"的乘数效应,辐射带动上下游产业链 [3] - 海南物流集团以2.83亿元竞得首批263亩核心用地,推动汽车流通与物流产业深度融合 [3] 产业生态构建 - 服务内容涵盖汽车贸易、后市场配套、低空飞行器销售、汽车金融等全产业链 [3] - 已与比亚迪、吉利、长安、大众、福特等车企及多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 - 致力于构建商旅深度融合的特色园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生态 [4] 发展愿景 - 项目将成为海南汽车消费升级的"核心引擎"和自贸港开放形象的"闪亮窗口" [3] - 通过深化物流枢纽与产业园区协同发展,加快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4] - 推动海南汽车流通和物流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4]
车圈版“我有一个梦想”火了:劝企业善良,不想再被压榨
36氪· 2025-06-03 11:30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汽车行业存在低价竞争和价格战现象,导致供应链利润空间被压缩[2] - 车企通过要求供应商降价、延长账期等方式转嫁成本,部分车企年降比例达10%以上[9][10] - 部分车企采用"长账期+承兑汇票"方式变相拉长回款周期,如恒大暴雷前拖欠供应商工程款[10] - 无序价格战被工信部定性为"内卷式"竞争典型表现[2] 供应商诉求 - 呼吁车企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换取自身发展,建立对等合作关系[5] - 要求车企按产品级别匹配供应商能力,而非单纯压低采购价格,建议将恶意低价者列入黑名单[5] - 主张货品验收后一个月内电汇回款,取消承兑汇票支付方式[5] - 供应商承诺成本透明化并主动申报降本收益,双方共享工程变更带来的额外收益[5] 孔辉科技行业地位 - 国内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首家供应商,打破海外垄断[17] - 2025Q1空气悬架市占率超35%,配套理想汽车占比达57.2%[19] - 2023年市占率44.5%,2024年41.3%,2024上半年接近40%[19][21] - 当前服务16家车企40多款车型,包括岚图、理想、极氪、长安等[17][19] 政策动态 - 2025年6月1日新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实施,规定大型企业需在交货后60日内付款[23] - 新规建立"失信名单"机制,限制拖欠账款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和融资[23] - 允许中小企业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缩短司法追偿周期[23] 行业生态展望 - 传统汽车强国产业生态被作为参考样板,强调健康产业生态的重要性[6] - 行业对价格战抵触情绪增强,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供应链环境有望改善[23] - 龙头企业公开喊话反映行业普遍困境,中小供应商处境更为严峻[22]
构建共生共融的汽车产业生态
经济日报· 2025-05-11 21:58
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 -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中外企业参展,超百款新车和前沿技术同台竞技 [1] - 跨国车企正以"真金白银"加力耕耘中国市场,宝马联合阿里巴巴推出定制化AI智能体,大众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研发L2++级辅助驾驶系统 [1] - 外资企业从单向技术输出转向协同创新,共同定义下一代智能汽车标准 [1] 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 - 中国连续16年稳居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连续10年位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 [2] - 中国已形成从电池材料、芯片设计到车用大模型的完整产业链,以及高度活跃的创新生态 [2] - 大陆集团针对中国复杂路况优化辅助驾驶系统,出光联合途虎养车推出混动专属润滑油 [2] 汽车产业变革与创新 -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技术融合与边界重构的深刻变革,高阶智驾、智能座舱等技术加速从概念验证向规模化量产推进 [2] - 科技不断推陈出新让跨界融合和构建开放的产业生态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 -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确定性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技术协同、资源优化和模式创新提出新要求 [2]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汽车产业需加强协同创新和技术交流合作,提升自身竞争力,解决海外市场知名度不高、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 [3] - 促进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推进生产流程优化、商业模式重构以及协作机制革新 [3] - 从卖产品转向建生态,从短期逐利转向长期耕耘,以高质量发展参与全球化竞争 [3] 全球产业链与中国市场 - 中国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合作共赢的理念需要多方共同实践 [3] - 全球产业链与中国的共振有赖于共建共生的产业生态 [3] - 中国车企需构建全球合规体系和本地化深耕,确保产业可持续和高效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