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供应链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表态:中国机器人供应链崛起在即!“全市场唯一百亿规模”机器人ETF(562500)盘中跌出“黄金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03:53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截至10:13 机器人ETF(562500)下跌2.15% [1] - 近3个交易日连续获资金净流入超7.7亿元 最新规模达171.03亿元 [1] - 上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9217万元 [1] 机器人板块行情分析 - 板块长线成长逻辑未改 未出现明显利空事件 [1] - 当前下跌或为大盘回调映射下的超跌 [1] - 市场恐慌时握紧筹码 逢低买入等待超跌后补涨机遇 [1] 成分股表现 - 华东数控 博杰股份逆势收获10%涨停板 [1] - 奥比中光领跌6.59% 信邦智能 迈赫股份 凯尔达等多股跌幅超4% [1] 行业动态与公司业务 - 蓝思科技承接智元机器人全系列多款人形机器人业务 [1] - 推出工业 家庭领域全能X2系列机器人 预计明年量产上万台 [1] - 公司承接X2机器人整机组装 深度参与核心部件开发与制造 [1] 行业前景与投资策略 - 机器人龙头迈向0-1阶段 中国供应链崛起在即 [2] - 量是人形机器人核心矛盾点 有量就有产品和成本快速迭代 [2] - 关注高ASP和高壁垒的灵巧手 关节 丝杠等核心优质赛道 [2] ETF产品特征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 [2] - 成分股覆盖人形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 [2] - 帮助投资者一键布局机器人上中下游产业链 [2]
华安证券:给予科沃斯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19 09:15
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25Q2收入48.18亿元,同比增长37.6%,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62.2%,扣非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增长86.3% [1] - 25H1收入86.76亿元,同比增长24.4%,归母净利润9.79亿元,同比增长60.8%,扣非净利润8.60亿元,同比增长54.3%,略超中报预告中枢 [1] 收入结构分析 - 科沃斯品牌Q2同比增长60%+,较Q1的20%+显著提速 [2] - 外销增长快于内销,Q2外销同比增长67%,内销同比增长58%,欧洲市场同比增长89%,美国市场同比增长87% [2] - 添可品牌Q2同比增长10%+,较Q1的7%+有所加速 [2] - 增长主要由中高端产品带动,外销呈现量价齐升趋势,新品X11在海外市场有较大潜力 [2] - 擦窗机、割草机等新品类贡献增长弹性 [2] 盈利能力分析 - Q2净利率10.5%,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10.5%,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 [5] - Q2毛利率49.7%,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环比基本持平 [5] - 盈利改善受益于低成本平台策略,T系列和X系列新品毛利表现较优 [5] - 费用效率优化,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0.1/1.1/0.8/1.7个百分点 [5] 增长驱动因素 - 产品策略聚焦低成本平台,新品毛利持续优化 [5] - 公司注重增长质量和费率提效,经营改善趋势明确 [6] - 第三曲线产品包括擦窗机、割草机、泳池机等新品类组合 [6] - 机器人供应链布局赋能主业创新和成本效率提升 [6] 行业竞争与定位 - 公司在高中低多价格带以及线上线下、国内海外多维度布局 [4] - 短期竞争利好扫地洗地双龙头经营效率释放 [6] - 公司对标21年周期高点20亿元利润水平有望突破,净利率15%仍有提升空间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98.47亿元、220.69亿元、241.58亿元,同比增长20.0%、11.2%、9.5%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6亿元、24.39亿元、27.19亿元,同比增长158.8%、16.9%、11.5% [6] - 对应PE分别为25倍、22倍、19倍 [6] - 90天内17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目标均价95.93元 [9]
科沃斯(603486):25Q2点评:内外销提速,结构费效提升
华安证券· 2025-08-19 07:14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2] 核心观点 - 科沃斯25Q2收入同比+37.6%至48.1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62.2%至5.05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86.3%至5.04亿元,略超此前预告中枢[7] - 25H1收入86.76亿元(同比+24.4%),归母净利润9.79亿元(同比+60.8%),扣非净利润8.60亿元(同比+54.3%)[7] - Q2净利率10.5%(同比+2pct,环比-2pct),扣非净利率10.5%(同比+3pct,环比+1pct),毛利率49.7%(同比-0.4pct,环比+0.05pct)[8]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198.47/220.69/241.58亿元,归母净利润20.86/24.39/27.19亿元,对应PE 25/22/19X[9] 收入分析 - 科沃斯品牌:Q2收入同比+60%+(Q1为+20%),内销/外销分别+58%/+67%(Q1为+11%/+35%),欧洲/美国市场分别+89%/+87%,中高端产品带动量价齐升[5] - 添可品牌:Q2收入同比+10%+(Q1为+7%),内销/外销分别+9%/+14%(Q1为+5%/+11%)[5] - 新品类:擦窗机、割草机等贡献增长弹性[5] 利润分析 - 产品策略转向低成本平台,T系列和X系列新品拉动毛利,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1/-1.1/-0.8/-1.7pct[8] - 对标21年20亿利润及15%净利率仍有提升空间,主业超预期+机器人布局或推动估值上行[9] 财务数据 - 2025E关键指标:收入198.47亿元(同比+20.0%),归母净利润20.86亿元(同比+158.8%),毛利率49.6%,ROE 22.1%[11] - 2026E关键指标:收入220.69亿元(同比+11.2%),归母净利润24.39亿元(同比+16.9%),毛利率49.3%[11]
津上机床中国再涨近5% 日本津上中国分部Q1纯利增近四成 6月机床产量数据向好
智通财经· 2025-08-06 03:24
公司业绩表现 - 控股股东日本津上在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4.1%至268.82亿日元 分部溢利同比增长38.1%至76.97亿日元 [1] - 新财年销售收入目标挑战50亿元人民币 有望超越2022财年创历史新高 [1] - AI液冷接头及汽车电动制动系统等新市场开拓预计带动收入增长 [1]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5年6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同比增长35.6%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同比增长13.5% 金属成形机床产量累计同比增长10.4% [1] - 海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加速产品迭代 国内厂商陆续推出产品并加速应用场景落地 [1] - 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包括电机、减速器、传感器、丝杠等供应链环节值得关注 国内供应商有望长期受益 [1] 股价表现 - 股价单日上涨3.49%至22.54港元 成交额达2507.21万港元 [1]
机器人板块未来哪些方向值得关注?
2025-06-10 15:2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人行业 - **公司**:特斯拉、浙江荣泰、ST 中南、天外科技、三花智控、华为、3M 公司、道通科技、亿嘉和、麦迪、H 公司、小米、字节跳动、智源、宇树、T 公司、T2 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机器人板块投资时机**:机器人产业周期短于电动车,2022 年开始炒作已两三年,当前是配置和关注重要节点,需有仓位和关注度,否则易错过机会。论据为机器人迭代速度远快于电动车,产业周期约 5 - 10 年,而电动车从 2010 年开始经历了 12 年[1][2][3] - **机器人板块爆发催化剂**:智能化“大脑”的突破是关键催化剂,若特斯拉等头部公司证明产品经济性远超人类,赛道将大规模爆发,时间可能在 2025 年三四季度,依据特斯拉排产节奏推测。此前行业主要是结构性行情,市场情绪在 5 月更多挖掘下游垂直应用[1][4] - **海外链投资价值**:海外链商业化节奏快于国内,特斯拉 AI 更受关注且商业化节奏约快一年,目前处于从实验室定型到小批量生产再到批量生产阶段,认为产品能在某些场景完成商业化替代,所以海外链值得关注[1][5][6] - **特斯拉供应链影响**:特斯拉供应链自 2022 年下半年开始发酵,累计 3 年,经历多代产品和技术迭代,每个季度与中国供应链交流都会引起市场炒作,带来新技术方向和新工艺猜想[7] - **机器人板块结构性行情关注要点**:应重点关注尚未卖出的二级和三级供应链门票,如浙江荣泰、ST 中南等标的,以及触觉传感器、斜坡减速器、新型减速器等部件,这些环节价值量大但未锁定[1][9] - **国内与国外供应链差异**:国内与国外供应链在研发到大规模量产过程中存在一至两个阶段差异,国外 T 公司已进入大规模量产前期阶段,国内多数公司产品停留在 Demo 阶段,真正确定关系的小批量到大批量生产预计在 2026 年[1][10] - **国内供应链机会**:国内现阶段有机会,需关注国内 T 公司产业链中的千万级订单逻辑,如特斯拉板块中的三花智控[11] - **华为发展不确定性**:华为在机器人市场的发展路径存在不确定性,需关注其如何解决商业化路径问题,当前市场关注千万级规模机会[2] - **3M 公司商业化策略**:3M 公司机器人产业商业化策略分 ToB 和 ToC 两端,ToB 端优先与具备强大产品整机设计能力和渠道能力的企业合作,未来脱颖而出的标的应具备垂直细分赛道的渠道资源或强大转接能力[2][13] - **H 公司商业化步骤**:H 公司推进产业商业化先出现 ToB 端合作伙伴,如道通科技、易家和等,ToC 端可能在机器人成熟后启动[15] - **国内其他公司发展**:小米、字节跳动、智源、宇树等国内公司逐步迭代产品并锁定供应链,工业 4.0 分工未完成,值得关注分工过程和投资机会,供应链锁定过程影响未来发展方向[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此次特斯拉供应链拜访旨在将行业从 Demo 阶段推向量产阶段,实现工业级量产,是真正意义的“神厂”交流,上下游供应链须完全锁定和绑定,关键技术信息流出少,表明到了重要节点[8] - 整个板块发展方向需关注各公司商业化路径、垂直细分赛道标志性企业、供应链锁定过程及工业 4.0 分工情况[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