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慢病防治
icon
搜索文档
关爱从健康开始 “人民健康之星”科普行动走进贵阳
人民网· 2025-09-13 03:11
企业战略与品牌活动 - 以岭药业支持第五届人民健康之星科普行动贵州站活动 通过健康讲座和咨询向社会注入健康正能量 助力实现人人懂健康人人享健康愿景 [2] - 以岭药业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该科普行动落地实施 把更多科学易懂的慢病防治知识带给广大居民 [2] - 贵州一品药业拥有直营门店千余家 业务覆盖慢病身心健康照护 中医中药 康养 电商等领域 [3] - 贵州一品药业致力于为居民构建安全用药-慢病管理-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闭环 将继续发挥科普纽带作用引导居民掌握防治知识 [3] 行业合作与市场拓展 - 科普行动由人民健康发起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学分会学术支持 以岭药业与贵州一品药业携手参与 [3] - 第五届人民健康之星科普行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 联动全国多个城市 数百位健康科普专家 数十万家连锁药店展开 [3] - 活动面向药剂师 药店会员及普通大众 通过科普讲座 健康咨询 健康达人分享等多种方式提升基层慢病防治水平 [3] 产品与服务展示 - 活动现场开展颈动脉斑块检测 血压检测等慢病筛查服务 多位医疗专家提供一对一健康咨询 [3][4] - 专家系统讲解通络养精动形静神核心养生理念 并带领居民学习中华通络操经典动作 [2] - 活动向到场居民捐赠科普书籍 健康达人分享健康管理经验和养生心得 [3]
潮安区龙湖镇开展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8-25 13:35
活动背景与组织 - 潮安区龙湖卫生院在龙湖镇人民政府及中山结对帮扶潮州驻龙湖镇工作队支持下联合社区居委会开展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聚焦慢阻肺防治与登革热防控[2][3] - 活动由龙湖卫生院党支部书记吕雪蕊主持属于"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五进活动中进社区的重要环节通过送知识送技能送服务形式延伸健康管理至群众家门口[7][8][9] - 参与单位包括中山帮扶工作队驻市尾村第一书记宋毅洋驻三英村第一书记徐志坪龙湖镇人民政府人大副主席吴林公共服务办主任曾碧君龙湖卫生院院长蔡界新书记吕雪蕊及龙湖社区居委会书记李桂华[4][5] 活动内容与实施 - 龙湖卫生院住院部医师沈光浩科普慢阻肺发病机制及早期典型症状如活动后气短晨起咳嗽痰多并现场演示吹气测试肺功能检测仪筛查等初筛方法邀请居民体验增强早筛早诊意识[18][19][20] - 龙湖卫生院防疫组讲师柯银叶进行登革热防控知识科普解读传播机制典型症状防控要点及防蚊灭蚊技巧通过查清防标准化流程演示强化清除积水消灭成蚊个人防护三位一体防控意识[21][22][23] - 医务人员向居民发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手册及"两热"宣传单等资料300余份为150余人次提供量血压测血糖服务同时中山结对帮扶工作队及龙湖社区居委会赠送防控物品和礼品[25][26][27] 活动目标与未来计划 - 活动旨在将专业健康指导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提升社区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与能力落实早防早治科学用药健康理念共同建设健康社区[9][11][12] - 龙湖卫生院院长蔡界新强调当前正值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高发季蚊媒传染病防控不可忽视此次活动是登革热防控科普下沉社区的具体举措[13][14][16] - 龙湖卫生院未来将聚焦辖区群众健康需求创新科普形式深化五进健康教育宣传提升服务水平持续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15][29][30]
从可穿戴监测到智能辅护:机器人及精准诊疗技术加速落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8-24 01:58
智能医疗技术发展 - 可穿戴监测系统依托先进算法实时监测老年人血压 呼吸 血糖等体征并在发病前预警 数据可上传至120急诊系统实现预处理[1] - 养老机器人在生活护理 康复辅助等领域潜力巨大 未来可通过指令完成基础护理工作替代部分护工职能[2] - 手术机器人可现场剥鹌鹑蛋壳 5分钟PCR仪亮相 广州实验室展示11项呼吸系统疾病防控突破性成果[2] 医疗人工智能应用 - 金域医学智能体应用"小域医"在3家三甲医院和15家县域医共体落地 月活医生数超6万名 报告解读数超360万次[3] - 医院计划共建养老科技研发平台 整合临床需求与技术优势加速成果转化[2] - 超百家生物医药企业 科研机构与超百家医院集中展示从实验室研发到临床应用的创新成果[3] 行业发展趋势 - 慢病防治成为未来十年医疗养老核心课题 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健康指标实时监测和预警结合个性化健康套餐与运动指导[2] - 广州实验室成果涵盖传染病防控 慢病管理 高端医疗装备等方向[2] - 呼吸健康实验室需发挥"总平台 总链长"作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2]
沃森生物: 关于签署微生态健康靶向技术独家再许可协议之修正案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30 16:45
核心交易 - 公司与美国Notitia Biotechnologies签署《独家再许可协议之修正案》,获得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地区针对非患者人群的核心菌群分析、菌群靶向移植及营养配方技术的独占开发、制造及商业化权利 [1] - 此次修正案扩展了原协议范围,将合作从患者治疗领域延伸至非患者健康管理领域,实现"疾病治疗干预"与"慢病防治+大健康营养"双轨布局 [1][2] - 协议期限为以下最晚者:最后一项专利到期日、患者领域产品首次商业销售后10年或非患者领域产品首次商业销售后10年 [2] 财务条款 - 公司需支付总额150万美元的许可发放费,分三笔支付:100万美元(第一笔)、20万美元(第二笔)和30万美元(第三笔) [3] - 公司需按分许可产品净销售额的6.5%支付持续权利金,且自2027年起每年需支付两者中较高者:6.5%销售额权利金或年度最低权利金(具体金额未披露) [4] - 里程碑费用包括:50万美元(首项营养配方技术批准)、300万美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或治疗药物批准)、500万美元(年度净销售额超3亿美元)及3050万美元(连续12个月净销售额超10亿美元) [5] 业务义务 - 公司有约束性尽职义务:第一年启动两项患者领域临床研究,第二年累计启动四项患者领域临床研究,第三年在非患者领域实现首次商业销售,第五年在患者领域实现首次商业销售 [5] - 若公司未履行非患者领域义务,Notitia仅有权终止非患者领域部分协议,患者领域安排不受影响 [6] 战略意义 - 此举契合国家"未病先防"慢病防控战略,通过整合临床路径及技术平台,以多元化产品覆盖亚健康及慢病高风险人群 [1] - 公司建立覆盖院内治疗、院外管理及多场景干预的综合性健康解决方案,增强市场竞争力 [1] 协议方信息 - 协议方Notitia为美国特拉华州注册的生物技术公司(注册资本10万美元),主要股东包括Toong Yeuan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股36.18%)、Gongze Zhao(持股36.97%)及罗格斯大学(持股10.77%) [1] - 该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无需股东大会审议 [1]
中国科协年会举办重大慢病精准防治、脑机接口智慧康复专题论坛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00:40
临床重大慢病精准防治前沿进展 - 论坛聚焦重大慢病诊疗新进展 围绕呼吸 心脑血管 消化 血液 内分泌 泌尿等领域重大疾病的机理机制 创新药物筛选 诊治方案优化 慢病健康管理等热点问题深入研讨 [1] - 倡导系统生物医学全方位 立体化 多视角研究生命全过程和疾病全过程 在疾病个性机制基础上探索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共性机制 [1] - 重点关注慢型呼吸病从精准医疗到智能化管理 探索转变大医院的医疗模式为以社区基层医院为主的防控模式 实现院内诊疗 院外管理 全生命周期的闭环 [1] - 详细介绍氟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展示地方型氟中毒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 分享肠道菌源酶和代谢的系列研究 讲解肠道微生物在代谢疾病中的核心作用 [2] - 围绕下丘脑的细胞发生 组织发生 疾病发生研究下丘脑发育的时空调控 分享研究驱动肿瘤发生和进展的原因和调控机制等最新成果 介绍RNA功能基因组学新技术及应用 [2] 脑机接口与智慧康复 - 论坛核心议题为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前沿应用 探讨脑机交互 人工智能与智慧康复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2] - 8位专家围绕神经科学 生物医学工程 康复医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就脑机接口技术伦理边界 临床转化难点 神经调控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2] - 聚焦脑-机双向交互 精准康复评估 自适应算法等关键技术瓶颈 探索跨学科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 [2] - 报告议题包括脑卒中后脑机交互训练和功能预测 功能磁共振对异常脑活动的定位并引导精准定位TMS治疗 康复医学学科内涵与临床康复一体化等 [3] - 专题讨论围绕孤独症 肌少症精准神经调控以及经颅磁刺激精准导航等问题 形成多学科融合 协同推进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干预的新思路 [3] - 论坛成果将推动脑机接口 智能辅具和数字疗法的深度融合 为构建个性化 精准化的智慧康复体系注入新动能 [3]
十大新兴技术聚焦健康,技术融合重塑行业格局
第一财经· 2025-06-24 14:48
新兴技术聚焦医疗健康领域 - 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中有四项直接与医疗健康相关,包括纳米酶、工程化活体疗法、GLP-1类药物和自主生化传感技术 [2] - 这些技术旨在解决慢病防治需求,尤其是老龄化背景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 [3] - 全球慢病市场规模庞大,药企和投资机构正积极布局慢性病领域 [3] 纳米酶技术发展前景 - 纳米酶在癌症治疗中可靶向递送药物,减少副作用,同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可能减缓疾病发展 [4] - 2024年全球纳米酶市场价值51.3亿美元,预计2034年将达到579.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7.4% [4] - 该技术还探索心血管疾病、传染病和伤口愈合等领域的应用 [4] GLP-1类药物市场潜力 - GLP-1类药物从糖尿病治疗拓展至肥胖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4] - 全球认知症患者超过5500万人,预计2031年GLP-1药物市场规模将达557亿美元 [5] - 需要进一步推动研发和监管科学进展以扩大患者受益范围 [5] 自主生化传感技术应用 - 穿戴式血糖传感器是自主生化传感技术最成功的案例,推动患者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健康管理 [5] - 该技术可促进基层慢病防控,使检测能力延伸至家庭和偏远社区 [5] - 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突破为出海提供机遇,但需应对各国监管差异 [6] 工程化活体疗法进展 - 工程化活体疗法通过有益细菌在体内完成治疗,涉及多种慢病防治 [5] - 与可穿戴技术融合可建立反馈回路,实现活体药物的实时监测 [7] - 需要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医疗技术的交叉支持以扩大应用规模 [7] 技术融合趋势 - 医疗领域的技术融合包括合成生物学与医学结合,以及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等多学科交叉 [7] - 技术融合代表从独立创新到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转变,重塑未来发展前景 [8] - 合成生物学在医疗领域应用最快,2023年市场规模64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133亿美元 [9] 行业资本动态 - 2025年全球制药行业并购总价值预计达500-700亿美元,最佳情况下可能增至900亿美元 [8] - 制药企业正积极寻求创新并更新产品组合,资本加持将加速技术融合 [8]
数智驱动 国家重大慢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全面启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5-13 15:37
项目背景与启动 - "四大慢病重大专项"是我国面向2030年部署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旨在系统性解决重大慢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的关键问题 [1] - 项目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牵头,汇聚了四川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等国内高水平大学、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和AI医疗企业 [1] - 项目线下启动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标志着项目正式启动 [1] 项目目标与特色 - 项目围绕四个具体目标:构建慢病防治技术推广机制模式和路径、建立数智平台和支撑体系、形成四大慢病综合防治方案并推广、构筑数智化全链条新范式 [2] - 项目以央地协同、医防融合、数智驱动、中西医结合为特色,平行设置6个研究子课题 [2] - 预期研究成果涵盖理论成果、平台工具、技术方案、研究报告、论文专著、专利、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2] 专家指导与支持 -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和张伯礼受聘为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主席 [4] - 郝希山院士强调项目以全人群、全社会、全疾病周期为核心理念,打造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防治技术推广体系 [4] - 张伯礼院士指出项目对推广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慢病防治技术意义重大,强调城乡结合、中西结合、防治康结合 [4] 数智技术与创新模式 - "数智驱动"成为解题钥匙之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医疗服务的结合为慢病防治提供新机遇 [6] - 项目将搭建大数据统一平台,制定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构建慢病综合防治技术大模型 [6] - 数字健共体是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效抓手,天津数字健共体已实现"两升一降"成效 [7] 实施与推广计划 - 项目研究成果将在全国60个区域城市医联体、农村医联体全方位实施 [11] - 微医控股将负责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智技术构建和推广数字化驱动的中西医结合慢病防治技术整合方案 [11] - 微医将为课题任务试点基地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促进慢病防治技术的广泛推广与精准应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