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总和生育率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的生育率“低于”韩国?别被数据误导了
虎嗅· 2025-09-25 05:29
某著名公众号近期推送了一篇以"大涨0.03,韩国生育率超过上海了"为标题的文章。文章将上海市与韩国进行比较,并讨论了韩国2024年生育率较2023年 有所上升的原因。但问题是,上海市和韩国的生育水平真的可比吗? 因此,不宜直接比较上海市和韩国的生育水平,要比较两个地区生育水平的高低,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合理选取指标的口径。若想讨论中国和韩国的生育水 平,可直接比较中国和韩国整体生育水平的大小。而若想讨论中国和韩国(大)城市生育水平的状况,可比较上海市(或北京市)和首尔市的总和生育 率。数据显示,首尔市2024年的生育水平仅为0.58,远低于同时期韩国的0.75,也低于上海市的0.72。因而,仅从(大)城市的视角看,中国的总和生育 率并不低于同时期韩国的水平。 上海市的生育水平低在何处? 2024年上海市的总和生育率非常低,从人口学的视角看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可归因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多孩的生育水平低,其二是生育的推迟。 从2024年时期出生人数中的孩次比例看,2024年上海市多孩占比显著低于同时期的首尔市。上海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二孩及以上孩次在总出生人数中的 占比分别为22.5%和29.8%,较首尔市31.1%分别低 ...
同比增长17%,湖北天门出生人口“逆袭”
搜狐财经· 2025-09-12 09:05
天门市出生人口增长情况 - 2024年天门市新生儿7217人 较2023年增长17% 2025年上半年继续同比增长5.6% [2] - 同期全国出生人口954万人 较2023年902万人增加52万人 增幅5.8% [2] - 对比2017年天门出生人口18019人 2023年降至6004人 2024年7217人仅相当于高位时期三分之一 [7] 生育支持政策内容 - 2023年9月实施《关于鼓励生育的五条政策措施》 生育二孩三孩且户籍在天门的家庭可获得产假延长及财政奖励 [4] - 现行政策下生育二孩最高可获287188元奖补 生育三孩最高可获355988元奖补 不含国家层面补贴 [2][4] - 2024-2026年预计投入3亿多元用于鼓励生育 2024年天门GDP为785.40亿元 [2][4][10] 人口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 龙年生育偏好与疫情放开后补偿性生育集中释放形成短期效应 [3][5] - 迁移选择效应导致外地工作本地户籍家庭返回天门分娩登记 [5] - 育龄妇女规模从2017年43万降至2024年约40万 降幅3%-5% 但出生数下降约65% 表明生育意愿系统性变化 [7] 数据统计方法论争议 - 总和生育率(TFR)是衡量生育水平核心指标 需以常住育龄妇女为分母计算 [3][5] - 天门外出务工人口比例高 户籍与常住地错位导致分母统计失真 [6] - 统计口径分散(公安户籍/卫健分娩台账/财政补贴数据)未进行有效校正 [7] 政策效果评估与可持续性 - 2024年出生人口17%增幅可近似看作生育率提升15%左右 若考虑育龄妇女下降则实际效果可能更高 [10] - 地方补贴政策边际效应会随全国推行递减 迁移刺激在封闭样本空间中失效 [10] - 投入占GDP比例需达5%才可能扭转趋势 当前天门投入规模远未达标(3亿元/785亿元≈0.38%) [10][11] 政策推广可行性 - 跨地区调研活动开展(如黑龙江省委会赴天门调研)试图借鉴经验 [9] - 中央层面需通过长期国债等财政工具投入 形成跨代际制度安排 [11] - 测算显示投入GDP的1%可提升0.1总和生育率 当前中国总和生育率约1.0 回升至2.1需十倍以上投入 [11]
人口16连降,日本绷不住了
虎嗅APP· 2025-08-14 00:18
人口趋势 - 日本人口连续16年下降,2025年总人口为1.2065亿,较上年减少90.8万,创历史最大降幅[4][6] - 自2008年以来累计减少近700万人,相当于两个大阪市人口规模[6] - 2024年出生人数68.6万创历史新低,死亡人数近160万创历史新高[8] - 人口中位数年龄达49.4岁,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9.6%,为全球最老龄化国家[12][13] 区域分化 - 2024年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仅东京都人口增长,其余46个地区均下滑[15] - 东京都人口突破1400万,都市圈超3000万,而鸟取县人口仅剩52万[15] - 年均关闭400多所中小学校,超半数私立大学招生未满员[16][17] 生育政策 - 2024年总和生育率1.15创1947年以来新低,远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20][22] - 过去20年累计投入66万亿日元(约3.2万亿人民币)刺激生育[6] - 构建0-18岁全方位补贴体系,平均每个孩子补贴352万日元(约16.4万人民币)[26] - 三孩家庭可享国立大学学费全免,基础教育阶段学费全免[27][28] 国际比较 - 欧盟2024年人口4.504亿创历史新高,净增107万,主要依赖230万移民净流入[33][39] - 日本2024年外国居民数大增35万至377万,创11年最大增幅[44] - 东亚国家普遍面临文化认同障碍,移民政策相对保守[40][45]
人口16连降,日本绷不住了
虎嗅· 2025-08-13 06:33
人口下降趋势 - 截至2025年1月1日日本国民人口为1.2065亿 较上年减少90.8万 创有统计以来最大降幅[1] - 自2008年以来日本本土人口连续16年下降 累计减少近700万人[3] - 2024年日本出生人数68.6万创历史新低 死亡人数近160万人创历史新高[6] 人口结构特征 - 日本中位数年龄达49.4岁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约29.6%[11] - 日本为全球人口年龄中位数最高国家 德国45.3岁居第二 中国39.6岁居第五[13] - 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中仅东京都人口增长 其他地区均下滑 东京都市圈人口超3000万[14][15] 政策干预措施 - 过去20年累计投入66万亿日元(约3.2万亿元)用于生育支持[4] - 构建0~18岁全方位补贴体系 平均补贴总额352万日元(约16.4万元)[31] - 2024年4月出台新政 三孩子女享受国立大学学费全免[32] 补贴政策细节 - 一次性生育补助金50万日元(约2.5万元) 部分地区追加补贴如东京港区加18万日元[34] - 育儿津贴分阶段发放:0~3岁每月1.5万日元 3岁至小学毕业一/二胎1万日元三胎起1.5万日元 初中至18岁每月1万日元[34] - 第三胎全国统一每月补贴3万日元 幼儿园至高中教育学费全免[34] 国际比较视角 - 2024年日本总和生育率1.15 创1947年以来新低 远低于2.1的正常世代更替水平[21][23] - 韩国生育率跌至0.75 日本在东亚地区排名倒数第三[20][24] - 欧盟2024年人口达4.504亿 净流入移民230多万填补自然人口下降损失[37][42] 社会影响表现 - 因人口减少年均关闭400多所中小学校 超半数私立大学招生未满员[17] - 鸟取县人口仅剩52万 跌破百万大关面临"消失"危机[16] - 在日居住外国人大增35万 总数达377万人创11年来最大增幅[48]
政策研究专题:投资于人,育儿补贴
天风证券· 2025-07-04 13:4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指出中国总和生育率逐年下降、育龄妇女生育意愿降低,人口缩减趋势预计延续,国家和地方已出台一系列育儿补贴政策,初步形成递进式框架且创新不断,财政支出正从投资转向民生,育儿补贴政策将按“中央保障基础+地方因地制宜”原则推行,不仅能提振生育意愿,还可通过“乘数效应”刺激消费 [2][3][53][58] 目前人口形势测算 总和生育率角度 - 总和生育率是衡量人口生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代前的6左右降至2023年的1.0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倒数第二,各孩次生育率近年来也呈下行趋势 [2][10][12] - 中性预测下,中国总和生育率2024年或反弹,2035年达1.1,2053年达1.2 [15] 育龄女性数量角度 - 中国育龄妇女规模正逐步缩小,生育意愿下降,预计2025年后生育水平或继续下降 [16] - 2024年结婚数量创新低,意味着2025 - 2026年新生儿人口可能大幅下滑,虽2024年出生人口有小幅增长,但主要可能因龙年生肖因素 [17] - 中国净再生产率自1991年开始低于1,2018年后下行至2024年的0.47,随后预计小幅反弹,人口缩减趋势预计延续 [20] 近年来补贴政策梳理 “托育基础支撑—经济减负—现金补贴”的递进式框架 - 中国育儿补贴体系初步形成“托育基础支撑—经济减负—现金补贴”的递进式框架,国家自2021年起出台一系列政策,2025年7月中办、国办公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自1月1日起对3岁以下婴幼儿发放生育补贴 [3][24][25] 地方育儿补贴政策创新层出 - 地方生育补贴政策探索始于2021年,政策创新聚焦补贴模式多元化、支持范围扩展化、覆盖群体下沉化三大方向 [28][30][31] - 部分地区政策取得一定成效,如湖北天门扭转出生人口连续7年下滑趋势,攀枝花出生率下降有所减缓 [32][33] 低生育率国家经验 - 日本生育补贴政策实施较早但家庭相关社会支出长期处于较低水准,总和生育率提升对出生人口影响有限,出生人数仍大幅下降 [36] - 韩国自2005年开始实施相关政策,2024年出生人口9年来首次正增长,或与生育补贴政策加码有关 [39] - 新加坡自2000年开始实施生育补贴政策,仅能减缓生育数据下滑速度,未能明显扭转低生育率形势 [47] - 北欧国家采取综合性家庭政策,生育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形成了以低收费、高质量和易获得性为特征的社会托育体系 [48][49] 中央+地方补贴落地模式设想 财政支出转型:从投资转向民生 - 近年来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不断调整,70%以上用于民生保障,2025年财政对民生领域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预计财政支出将从投资驱动转向民生拉动 [53] “因地制宜”补贴有利于扩内需促消费 - 育儿补贴政策将按“中央保障基础+地方因地制宜”原则推行,原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与生育意愿、财政收支状况的地区差异 [58] - 该政策能满足不同地区家庭实际需求,提高政策有效性和针对性,其消费刺激效果核心在于“乘数效应”,预计本轮育儿补贴可能遵循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模式,央地按比例共担 [59]
韩国4月出生人口同比增幅创34年来最高
财联社· 2025-06-27 05:54
韩国出生人口增长 - 韩国4月份出生人口同比增长8.7%至20717名,创34年来最大增幅 [1] - 总和生育率同比上升0.06至0.79,但仍低于世代更替所需的2.1水平 [1]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结婚率上升、30岁出头女性人口增加及政府生育促进政策 [1] 结婚数据与人口结构 - 4月结婚人数同比增长4.9%至18921对,连续13个月增长 [2] - 30-34岁女性数量从2020年151万增至2023年165万,形成生育主力人群 [2] - 非婚生育现象罕见,结婚数据被视为生育先行指标 [2] 低生育率挑战 - 联合国将韩国列为"超低生育率"国家,恢复代际更替水平的概率仅0.1% [2] - 住房成本飙升、教育竞争激烈、工作文化苛刻及婚育观念改变构成结构性障碍 [2] - 政府推出每月30万韩元育儿津贴及延长育儿假等政策应对危机 [2] 政策效果争议 - 经济学家质疑财政激励能否根本解决低生育率,需优先改善结构性社会问题 [3]
越南为何放宽维持了36年的生育限制?已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第一财经· 2025-06-08 09:25
越南生育政策调整 - 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人口法令》第十条修正案,删除了"每对夫妻只生育一个或两个孩子"的表述,改为由个人或夫妻自主决定生育数量 [1] - 越南1988年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每个家庭最多生育两个孩子,但2024年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 91,低于人口更替水平的2 1 [1][3] - 政策调整背景是总和生育率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2 01,2023年1 96,2024年1 91),若趋势持续,2054年后人口将负增长 [3][5] 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 越南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2019年的11 9%预计升至2050年的25%以上,2038年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5] - 胡志明市等大城市生育率下降更快,年轻人因经济压力、社交圈缩小导致婚育意愿降低 [4] -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持续,2024年新生儿男女比为111 4 100,高于103-107的自然水平 [6] 政策应对措施 - 2020年越南推出新政鼓励30岁前结婚、35岁前生二胎,并提供减税福利 [5] - 越南卫生部提议将胎儿性别鉴定的罚款从3000万越南盾(8278元)提高至1亿越南盾(2 76万元)以遏制性别失衡 [6] - 政府计划从单纯控制生育转向综合人口发展视角,但短期内提高生育率仍面临困难 [5] 经济与社会影响 - 越南当前处于人口红利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增长,但老龄化加速可能缩短红利窗口 [5] - 专家建议在鼓励生育的同时提升人口素质,以延长人口红利效应 [1]
日本2024年新生儿数量与总和生育率均创新低
快讯· 2025-06-04 09:58
日本人口动态统计数据 - 2024年日本新生儿数量为68.6061万人,创1899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新低 [1] - 新生儿数量连续9年下降,较上年减少4.1227万人,首次跌破70万人 [1] - 2024年总和生育率为1.15,较上年下降0.05,创1947年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1] 地区差异 - 东京都总和生育率为0.96,在全国垫底 [1]
生育补贴怎样做更有效
2025-05-15 15: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未提及公司,行业为生育补贴相关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国生育政策演变**:自十八大以来,2013 年放开单独两孩政策,2016 年全面实施两孩政策,2021 年放宽至三孩政策并首次提出配套支持措施[3] - **各地生育补贴政策特点**:倾向三孩,一孩、二孩、三孩补贴占比分别约 3%、30%、70%;总体补贴金额较低,三分之一地区 123 孩合计补贴占居民年度收入比例不足 20%;部分地方将生育补贴与购房券结合,如湖北天门市[6] - **生育补贴与经济激励结合效果**:湖北天门市结合现金和购房券高额补贴,提高出生率,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开发投资和销售均增长超六个百分点[7][8] - **各地生育补贴政策促进出生率差异**:天安政策效果显著,2024 年出生率改善明显;鄂州、青岛、义乌等地效果可能不及天安;攀枝花有阶段性效果;克拉玛依出生率数据优于全国;云南和宁夏出生率趋势较好;杭州和郑州产业发展提升出生率;大部分地区效果有限,黑龙江出生率仍较差[9] - **评估地方生育政策影响因素**:需考虑经济条件、住房价格、生育意愿、人口结构等,总和生育率更合适但数据缺失,如黑龙江因年轻人流出出生率差[10] - **地方政府生育补贴政策效果**:效果有限,多数地区出生率未显著改善,原因包括人口流出、财政压力大、对流动人口包容性不足[11] - **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生育政策挑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缺乏明确考核指标,部分实施细则未出台[12] - **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原因及政策匹配性**:主要由一孩出生率大幅下滑所致,现行政策主要针对三孩补贴与实际不符,应转向一孩家庭并加大补贴力度[2][13] - **优化生育支持体系措施**:重点转向一孩家庭,加大整体补贴力度,中央统筹全面覆盖式补贴,各地结合特色产业推出额外激励措施[14][15] - **国际经验中高额生育补贴与出生率关系**:存在一定正相关性,但东亚地区需综合治理社会结构性问题[16] - **东亚地区生育率低原因**:经济成本高、生育养育成本大、文化因素、制度不完善、移民少、女性婚后就业瓶颈等[17] - **补贴政策对东亚地区生育率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但因特殊因素需更大力度补贴,总体出生人口可能仍下降[18] - **未来几年东亚地区出生人口趋势**:持续下降,2030 年前速度较快,2042 年左右加速下行,长期母婴相关需求或受益[19] - **生育率与出生人口关系**:增加补贴可能提高平均生育率,但适龄妇女人数减少使总体出生人口面临压力[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1 年四川攀枝花率先响应,每月为二孩发放 500 元补贴直到孩子三岁;2022 年 7 月 17 个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各地跟进出台政策;2024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文件,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生育政策和育儿补贴作为重点工作,下半年预计密集出台细则[4][5] - 2023 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为 28.2‰,一孩出生率为 13.4‰,二孩为 11‰,三孩为 3.9‰;2001 - 2023 年一孩出生率从 30‰降至 13.4‰[13] - 天门市 24 年财政投入占比约 2%,全国推广该比例每年投入约 2340 亿[15] - OECD 国家很多将家庭支持占 GDP 比例设定在 2.5%左右;日本自 2005 年以来 GDP 占比有所抬升并稳定维持[16] - 日本和韩国非婚生育比例为 2% - 3%,法国为 60%,德国为 35%,欧元区约为 40%[17] - 投资者应关注母婴相关需求领域,综合评估新生儿数量、适龄妇女人数及结婚人数等因素[21]
生育补贴有用吗?
远川研究所· 2025-03-24 12:10
生育补贴政策实施现状 - 呼和浩特2023年出生率从6.85‰降至5.58‰,死亡人口首次超过出生人口,推出全国最强育儿补贴:一孩1万、二孩5万(分5年发放)、三孩10万(分10年发放)并赋予择校权[1] - 攀枝花2021年率先推出育儿补贴(二/三孩每月500元发3年合计1.8万),但2023年出生率6.81‰仍低于2021年的6.95‰[1] - 天门2024年生育补贴政策使出生人口同比增加1050人达7217人,增幅17%,三孩家庭累计可获超22万补贴(含12万基础购房补贴)[2][3] 生育补贴类型解析 - 生育津贴属于生育保险范畴,相当于产假工资(如上海标准为半年工资)[4] - 生育补贴为一次性生育奖励(如天门三孩3000元),育儿补贴具持续性(呼和浩特三孩补贴长达10年)[5] - 其他补贴包括医疗补贴、学前教育补贴(甘肃临泽三孩2000元/学年)、托育补贴、住房现金补贴(天门三孩最高18万购房补贴)[5] 目标人群与成本分析 - 生育成本约束阶段(总和生育率<2)中,实际生育水平低于意愿生育水平的中低收入群体是核心目标用户[9] - 全国平均养育成本54万元(高收入家庭130万/低收入家庭13万),呼和浩特三孩10万补贴可覆盖10岁前30%成本[10] - 天门40万房产中购房补贴可覆盖近半,显著降低三孩家庭压力[3] 国际经验对比 - 韩国2024年总和生育率0.72全球最低,40年错过3次补救机会,现行政策(单孩两年9万补贴)仍不足应对高成本[14][16] - 日本政府生育支出占GDP比重从2000年0.5%升至2019年1.9%,现金补贴占比0.66%,有效托住生育率[17] - 法国政府生育支出占GDP达3.5%(现金补贴占1.3%),三孩家庭累计可获12.5-18万欧元(约90-130万人民币),维持总和生育率1.8[18][19] 政策有效性关键要素 - 法国经验显示需针对收入分层施策:低收入家庭侧重现金补贴(三孩月补最高506欧元),高收入家庭侧重税收优惠[18][19] - 补贴需满足"三早"原则:实施时间早(法国百年前启动)、覆盖人群准(聚焦中低收入)、金额充足(占GDP 3%以上)[12][17] - 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如日本2026年拟征"单身税")可实现资金从非生育群体向生育群体再分配[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