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生育陷阱
icon
搜索文档
人口16连降,日本绷不住了
虎嗅· 2025-08-13 06:33
人口下降趋势 - 截至2025年1月1日日本国民人口为1.2065亿 较上年减少90.8万 创有统计以来最大降幅[1] - 自2008年以来日本本土人口连续16年下降 累计减少近700万人[3] - 2024年日本出生人数68.6万创历史新低 死亡人数近160万人创历史新高[6] 人口结构特征 - 日本中位数年龄达49.4岁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约29.6%[11] - 日本为全球人口年龄中位数最高国家 德国45.3岁居第二 中国39.6岁居第五[13] - 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中仅东京都人口增长 其他地区均下滑 东京都市圈人口超3000万[14][15] 政策干预措施 - 过去20年累计投入66万亿日元(约3.2万亿元)用于生育支持[4] - 构建0~18岁全方位补贴体系 平均补贴总额352万日元(约16.4万元)[31] - 2024年4月出台新政 三孩子女享受国立大学学费全免[32] 补贴政策细节 - 一次性生育补助金50万日元(约2.5万元) 部分地区追加补贴如东京港区加18万日元[34] - 育儿津贴分阶段发放:0~3岁每月1.5万日元 3岁至小学毕业一/二胎1万日元三胎起1.5万日元 初中至18岁每月1万日元[34] - 第三胎全国统一每月补贴3万日元 幼儿园至高中教育学费全免[34] 国际比较视角 - 2024年日本总和生育率1.15 创1947年以来新低 远低于2.1的正常世代更替水平[21][23] - 韩国生育率跌至0.75 日本在东亚地区排名倒数第三[20][24] - 欧盟2024年人口达4.504亿 净流入移民230多万填补自然人口下降损失[37][42] 社会影响表现 - 因人口减少年均关闭400多所中小学校 超半数私立大学招生未满员[17] - 鸟取县人口仅剩52万 跌破百万大关面临"消失"危机[16] - 在日居住外国人大增35万 总数达377万人创11年来最大增幅[48]
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迅速减少,将成为全球面对的最大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5-07 16:21
人口趋势 - 中国人口将在2050年锐减至13亿以下 [1] - 2023年新生儿数量跌破900万 仅为2016年的60% [3] - 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 比2023年反弹52万 但专家认为这是"龙年效应"和疫情积压需求的短暂释放 [3] 生育率与人口结构 - 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3 远低于人口更替所需的2.1 比韩国还低0.2 [4] - 中国家庭育儿成本与人均GDP之比高达6.9倍 全球第一 [4] - 60岁以上老人已达2.8亿 占总人口20% 预计2050年将突破5亿 [4] - 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峰值9.2亿后持续萎缩 预计2050年降至7亿 [4] 经济影响 - 2024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已达1.2万亿元 到2035年累计结余将耗尽 [4] - 过去十年中国制造业岗位减少1200万个 自动化设备安装量增长300% [4] - 服务业人力成本年均上涨15% 餐饮业用工缺口超过400万 [4] -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降至2.1% 创30年新低 老年消费占比首次突破25% [4] 全球影响 - 中国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30% 劳动力萎缩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重构 [5] - 印度、越南等国正承接纺织、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这些国家的人均GDP仅为中国的1/5 [5] -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的一半来自非洲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可能从18%降至12% [5] 应对措施 - 日本通过"超级智能社会5.0"计划 将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40% [5] - 德国实施"4.0工业战略" 使制造业岗位十年间逆势增长12% [5] - 中国推进"人才红利"战略 目标是到2035年将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2.5年 [5] - 法国通过每月2000欧元的育儿补贴 将生育率稳定在1.8 [5] - 瑞典的父亲强制育儿假政策 使男性育儿参与率从3%升至48% [5] - 中国三孩家庭每月500元补贴仅相当于北京月嫂费用的1/40 [5] 未来挑战 - 能否将14亿人口的存量优势转化为质量红利 [6] - 当机器替代人力成为常态 银发经济占比突破40% 中国能否走出一条不同于日韩的转型之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