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铃薯种植与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薯都:小土豆“长”出大产业 “科技芯”赋能新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8:24
中国薯都:小土豆"长"出大产业 "科技芯"赋能新发展 中新网乌兰察布9月25日电 题:中国薯都:小土豆"长"出大产业 "科技芯"赋能新发展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吉生太镇泉掌子村村民卜好收同样忙得不亦乐乎。他的900亩马铃薯田,种了大西洋、蒙乌薯6号和华颂 7号,预计总产量3600吨。"大部分是订单回收,预计能收入80万。"卜好收说,蒙乌薯6号是鑫雨种业的 品种,公司从种到收都提供科学指导,还提供全程免费植保,让他特别省心。 "小土豆"变身增收大产业 马铃薯产业的红火,不仅停留在田间,更延伸到加工环节。在四子王旗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内蒙古亿茗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茗公司)的厂区里,满载马铃薯的车辆有序排队卸车,原料池内"薯山"高 耸,全自动化生产车间机声轰隆。 "9月5日开始大量收薯,17日启动淀粉加工,每天收800吨,加工800吨,能出110吨左右淀粉。"该公司 总经理班晓娜介绍,公司每年要使用8万吨马铃薯原料,能带动1500多户种植户,每户年增收约2000 元。 金秋九月,"中国薯都"核心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31万亩马铃薯迎来收获季。田间地 头,机械轰鸣与农民笑声交织;加工车间,全自动化 ...
金融落子 黄土生“金”
证券日报· 2025-07-06 16:15
金融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 数字化平台使金融服务嵌入产业链各个环节,改变传统农村金融服务难以覆盖"最后一公里"的局面 [1] - 甘肃蓝天马铃薯公司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实时交易数据、精准金融授信、智慧化产业、智能化结算、可视化经营和普惠化金融服务 [1] - 金融科技推动农业从"松散"到"紧密"、从"线下"到"线上"、从"传统"到"智能"的转变 [1] 马铃薯产业升级 - 甘肃康勤薯业公司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和自动化系统精准调节大棚环境,培育优质马铃薯原原种 [1] - 马铃薯从昔日的"救命薯"转变为今日的"致富薯",凝聚智慧与汗水并承载金融赋能的潜力 [2] - 金融与科技结合培育适合当地土壤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振兴 [2] 区域经济转型 - 定西从"苦甲之地"转变为"中国薯都",体现金融与科技对传统农业区域的赋能作用 [1] - 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在当地孕育乡村振兴的希望,改变区域经济面貌 [2]
科技品牌双轮驱动 河北省张北县延伸马铃薯产业链条促增收
行业概况 - 张北县拥有140多年马铃薯种植历史 独特的高寒气候与砂质栗钙土为马铃薯生长提供天然优势 产出马铃薯具有个大芽眼浅 淀粉含量高 表皮光滑 口感沙绵等特点 [1] - 20世纪70年代引进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 显著提高产量 90年代推广后实现飞跃式增长 [1] - 2017年获评"中国马铃薯原种之乡"和"中国北方马铃薯之乡" 2018年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2023年确定为"一县一品"主导产业 2024年入选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 [1] 产业规模 - 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8万亩 总产量约60万吨 [2] - 马铃薯产业年增加值超10亿元 占全县总产值6.20% 已成为支柱产业 [1] - 全县有95家基础种苗组培企业 组培面积3.5万平方米 年产脱毒苗10亿株 可满足8000亩微型薯大棚生产用苗 [2] - 微型薯繁种面积6200亩 年产15亿粒 占全国总产量50%左右 [2] 产业链布局 - 采取"企业+合作社+科研单位+农户"模式 延伸种薯和商品薯生产 仓储 加工 销售等产业链 [2] - 发展5家马铃薯加工企业 年加工能力20万吨 [2] - 建成25家规模以上仓储窖和气调库 仓储能力75万吨以上 [2] 市场影响 - 除满足本地3万多农户种植需求外 每年向16个省市提供优良种薯和商品薯 [2] - 品牌知名度提升直接推动市场销售 带动3.2万余人就业增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