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投资

搜索文档
并购破局:存量时代的投退博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23:18
并购市场动态 - 7月29日在北京举办"并购破局:存量时代的投退博弈"闭门研讨会 [1] - 活动聚集50余位来自政府投资基金、产业资本、GP/LP及中介机构的嘉宾 [1] - 讨论主题包括并购市场政策趋势、机遇挑战及交易实践 [1]
曾毓群控股公司等成立并购投资基金 出资额16.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10:36
人民财讯8月8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厦门瑞远时代并购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 资额16.2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以自有资金从 事投资活动。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合伙企业由曾毓群控股公司厦门瑞庭投资有限公司、厦门金圆资 产运营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现在就是要Long China”!信跃升独家专访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04:54
募资与投资策略 - 信宸资本新一期人民币并购基金关账募资超45亿元,年初另完成45亿元宸曦共赢基金募集[2] - 新基金70%资金来自保险公司,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凸显险资与并购基金的天然匹配性[2][4] - 采用"双曲线策略":持有期通过分红或再融资获取现金流,退出时不单纯依赖IPO,契合险资对稳定收益的需求[3][4] 市场环境与政策支持 - 中国M2超300万亿元但流动性淤积,险资因固收收益从5%降至2%以下亟需新出路[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并购交易达1397笔同比增10.09%,其中超10亿美元交易19笔[7] - 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政策松绑,支持险资设立私募基金及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加速险资入场[4] 中国经济与并购趋势 - 中国经济进入"并购时刻":增速放缓推动企业依赖并购整合,银行并购贷款松绑及估值理性化构成三大条件[7] - 中国资产处于经济周期与估值双底部,并购投资将享受估值修复、业绩增长及政策红利[8] - 国内资产被严重低估,例如某科技公司国内估值200亿元,对标美国可达2000亿元[7][8] 行业竞争与头部化 - 并购基金未来将向头部集中,仅存5-10家机构,因资金端偏好历史业绩、项目端要求控股能力、人才需复合型团队[11] - 信宸资本通过"战略资产卡位"布局麦当劳中国、桂龙药业等标杆项目,形成现金流与产业链协同[11] - 控股型并购壁垒高,如麦当劳中国被并购后门店数量增两倍至7100家,数字化运营效率全球领先[10][11] 行业痛点与未来构想 - 中国资本市场缺乏未上市企业流动平台,需构建"基金买→整理→上市公司→基金再买"的闭环替代IPO独木桥[12][13] - 当前募资遇冷主因缺乏适销对路产品,需像工厂般研究客户需求灵活调整资源投入[5]
德弘资本王玮:中国并购市场迎来战略机遇期,穿越周期需回归价值本质
投中网· 2025-04-19 05:28
中国并购投资新机遇 - 随着经济增速换挡与资本市场理性回归,中国正迎来并购投资黄金期,成功关键在于深度价值创造[4] - 中国资本市场经历深刻分化,国内并购发展空间巨大,底层逻辑围绕EBITDA及自由现金流、估值倍数、净债务与杠杆率三大核心财务指标[4][10] - 德弘资本形成独特方法论帮助被投企业逆势增长,强调耐心资本需具备行业深度认知、投后管理体系和跨周期资金配置三大能力[5] 并购市场发展阶段 -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阶段并购机会增多,欧美成熟市场并购占比达60%-70%,中国当前不足10%但潜力巨大[13] - 推动并购的四大关键因素:GDP增速放缓、企业家进入传承期、行业整合需求、周期波动导致的资产出售[13][16] - 中国并购环境进入成熟期,市场回归理性,投资焦点从市盈率等转向自由现金流折现估值[10] 并购交易核心逻辑 - 并购交易核心围绕EBITDA及自由现金流增长、估值倍数提升、净债务与杠杆率优化三大指标[17][18][19] - 通过投后管理实现超额EBITDA增长,美华沃德医疗案例显示三年营收增长超50%[19] - 杠杆收购通过合理债务结构放大收益,典型案例显示两位数增长可带来20-25%年化收益率[19] 并购与早期投资差异 - 并购投资聚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改进,追求财务稳健与现金流产出[20] - 相比早期投资追求高增长,并购更注重经营效率提升与现金流改善,需长期耐心与纪律[19][20] - 德弘资本通过30年经验积累,形成覆盖消费零售、医疗、工业等多领域的并购投资能力[8]
146亿,黑石出手了
投资界· 2025-01-09 01:55
黑石收购Citrin Cooperman交易分析 - 黑石集团宣布收购会计及咨询公司Citrin Cooperman多数股权,交易估值超过20亿美元(约146亿元人民币)[3][9] - 黑石从私募机构New Mountain Capital手中接盘,后者2021年入局时公司估值仅5亿美元,三年间估值增长超4倍[6][10] - Citrin Cooperman成立于1979年,现服务超15000名企业及高净值客户,是美国前20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9] - New Mountain Capital控股期间,公司年收入从3.15亿美元提升至8.5亿美元,并完成十余起区域型会计师事务所收购[10] - 黑石看好会计咨询行业稳定性,认为其数字化转型和咨询业务存在增长机会[10] 黑石近期并购动态 - 完成240亿澳元(约1091亿元人民币)收购亚太数据中心运营商AirTrunk,创下亚太区最大并购纪录[11] - 联合高盛提供15.51亿欧元(约122亿元人民币)支持欧舒丹私有化,该公司为首家在港上市的法国企业[11] - 近半年完成包括80亿美元收购三明治连锁Jersey Mike's Subs、84亿美元收购软件商Smartsheet等多项重大交易[12] - 公司称当前处于"历史上最活跃时期",交易规模同比翻倍[12] 私募行业并购趋势 - 贝莱德、KKR等机构同步加速全球并购,行业进入活跃期[13] - PE机构利用现金流优势,偏好百亿级大规模交易以获取超额回报[13] - 低利率环境及估值回归推动交易活跃度,行业认为不确定性时期往往孕育最佳投资机会[13] - 中国市场并购活动同步升温,投资人预测未来1-2年将出现并购拐点[13]
“70%的企业愿意卖了”
投资界· 2024-12-16 07:37
并购市场现状与趋势 - 并购市场拐点已至,VC/PE机构积极参与,行业关注度显著提升[3][5] - A股上市公司成为国内并购主体,超半数市值低于50亿人民币,现金储备达11万亿人民币[6] - 国际并购以基金为主导(占比70%),而国内并购基金占比不足10%,存在结构性差异[6][7] 并购主体与模式 - A股上市公司内生增长放缓,并购成为战略选择,需与并购基金合作提升资产质量[6] - 并购基金角色关键,可提供"装修"服务,将标的升级为优质资产包[6] - 消费行业并购案例显示,跨国企业如路威酩轩、雀巢等均通过并购扩张,中国消费企业需借鉴[7][8] 驱动因素与挑战 - 退出渠道不畅推动并购需求,一级市场累计数万亿资产需通过并购退出[10] - 职业经理人群体增厚、产业链重构(如小家电、光伏、AI领域)为并购创造机会[9][10] - 标的数量增加但多为困境公司,交易结构复杂,对投后管理能力要求高[9][10] 资金与政策环境 - 人民币并购贷款成本降低,国有资本、险资、银行积极参与并购项目[10][12]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如国九条允许亏损企业并购、鼓励跨界并购[8] - 外资在华业务调整(规模达4万亿美元)及一级市场投资积累(4.5万亿人民币)提供标的来源[10] 未来展望 - 70%企业考虑出售,市场左侧价格分歧大,预计未来1-2年并购拐点出现[12] - 地方国资(如渝富集团)成为并购新力量,推动产业整合[13] - 消费行业家族企业理性回归,更易与基金达成合作共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