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优先政策

搜索文档
各项民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9-28 01:17
原标题:各项民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在9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 王晓萍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更 加完善。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截至今年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 务。城镇调查失业率前四年均值为5.3%,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在就业困难挑战比较大的时期,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王晓萍表示,就业优先政策体系不断充实,形成了财政激励、税费减免、金融支持 的系统性政策框架,构建了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创业补贴等全链条支持体系, 政策工具更足、针对性更强。"十四五"时期,年均创业担保贷款余额3000亿元,年均支出就业补助资金 超1000亿元。 这一时期,也是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力度最大的时期。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比"十 三五"末增加7300多万人,参保率从91%提高到95%以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6亿人、 3.02亿人,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2900多万人、3400多万人。与此同时,三项社会 ...
各项民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截至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
经济日报· 2025-09-27 23:44
这一时期,也是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力度最大的时期。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比"十 三五"末增加7300多万人,参保率从91%提高到95%以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6亿人、 3.02亿人,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2900多万人、3400多万人。与此同时,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 69.27万亿元,基金累计结余9.81万亿元,基金支撑能力稳中有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可靠更充分 的社会保障。 在9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 王晓萍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更 加完善。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截至今年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 务。城镇调查失业率前四年均值为5.3%,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在就业困难挑战比较大的时期,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王晓萍表示,就业优先政策体系不断充实,形成了财政激励、税费减免、金融支持 的系统性政策框架,构建了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创业补贴等全链条支持体系, 政策工具更足、 ...
人社部:截至八月底,城镇新增就业和控制失业任务均已完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9-26 08:53
谈及今年的就业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颜清辉介绍,今年首次印发岗位挖潜扩容实施方案, 把岗位细化到行业,把责任分解到部门,上半年已经释放岗位1224万个。各部门立足传统产业升级扩岗 位,结合新兴产业培育拓空间。比如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实施以工代赈、重大项目带动超过760万 个岗位;工信、文旅、体育等部门发展人工智能、冰雪经济都新增超过10万岗位。各地还积极扩大挖潜 领域,比如浙江围绕先进制造、基建维护等开发岗位超过90万个 王晓萍认为,通过各项政策,已经在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她称,各级政府把稳就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宏观调控优先目标,纳入民生实事重要内容,"管产 业就要管就业、促消费就要促就业、上项目就要扩就业"的意识不断增强。就业优先政策体系不断充 实,形成了财政激励、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的系统性政策框架,构建了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 岗返还、就业创业补贴等全链条支持体系,政策工具更足、针对性更强。"十四五"时期,年均创业担保 贷款余额3000亿元,年均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1000亿元。 南都讯 记者宋承翰 发自北京 9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就业和 ...
人社部:“十四五”时期年均新增经营主体超1000万
新浪财经· 2025-09-26 03:02
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 示,"十四五"时期年均新增经营主体超1000万。会上,谈及"十四五"时期促进就业的举措时,王晓萍表 示,"十四五"时期优化创业政策环境,坚持分类推进,注重"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 动"四创联动,推广"科技成果+创业""产业发展+创业""职业技能+创业""民生需求+创业"模式,形成各 美其美的生动创业局面。坚持协同发力,推行"个人创业一件事",开展"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举办各 类创新创业大赛。"十四五"时期年均新增经营主体超1000万。王晓萍还谈到,"十四五"时期,就业优先 政策体系不断充实,形成了财政激励、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的系统性政策框架,构建了社保费阶段性减 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创业补贴等全链条支持体系,政策工具更足、针对性更强。"十四五"时 期,年均创业担保贷款余额3000亿元,年均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1000亿元。 ...
人社部部长答一财:全力扩大就业容量
第一财经· 2025-09-26 02:56
近年来,中央专门印发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牢固树立大就业观,凝聚促就业合力,有力支撑了就业局势的总体 稳定,在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十四五"时期年均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1000亿元。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就业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就业困难挑战比较 大的时期。稳增长、稳就业的压力始终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不断凸显。 王晓萍表示,坚持就业优先理念,完善了就业优先政策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了新的就业增长点。注重精准施策分类帮扶,稳定了重 点群体就业基本盘。强化全方位就业服务,提升了人力资源的匹配效率。优化创业政策环境,厚植了创新创业潜力。 "下一步,将锚定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加强规划引领,完善就业政策,强化服务培训,注重权益保障,全力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不断 增进民生福祉。"王晓萍说。 五是优化创业政策环境,厚植了创新创业潜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坚持分类推进,注重"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 ...
山东加力优化服务稳就业市场,开展就业岗位定向开发投放专项活动
齐鲁晚报网· 2025-09-11 12:1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杨璐 加力优化服务稳就业市场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开展就业岗位定向开发投放专项活动。组织公共就业 人才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持续挖潜扩容就业增量岗位,通过开展网络招聘、直播带岗 等线上招聘活动和小型化、专场化等线下招聘活动,向调查失业率较高的城市和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偏低 的高校加大岗位定向投放力度。 山东提出,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面向重点企业 和重点群体开展专业化就业服务,按规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支持。 《若干措施》提出,各市各有关部门要强化稳就业政治责任,加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优先政策, 增强就业与产业等宏观政策的取向一致性和效果协同性,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份建设。加大就业补助 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等资金监管力度,提升资金绩效水平,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部门要加强职业指导、创业咨询等专业化就业服务队伍建设,"组团式"为企业提供用工指导、政策咨 询、劳动关系协调等服务。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 心、"社区微业"就业驿站、零工市场、创业孵化基地(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产 ...
挖潜扩容拓展就业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8-18 21:17
就业政策与成效 - 内蒙古自治区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2.3万人 完成年度目标的68.4% [1] - 坚持就业优先导向 注重就业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持续挖潜扩容就业空间 [1] - 就业是经济"心脏" 为全社会输送信心和经济养分 提升消费预期和市场需求 [1] 政策协同与服务体系 - 推动财政、货币、产业、就业政策协同发力 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 [2] -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升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避免政策落地效果不佳 [2] - 培育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政策 增强抗风险能力 [2] 教育与产业联动 - 建立"订单式培训"和"校企合作"机制 引导院校优化专业布局适应市场需求 [2] -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提升培训质效 [2] - 针对农民工等重点群体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围绕地方产业特色开展 [2] 产业升级与创业支持 - 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3] - 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政策 激发中小微企业活力 稳定用工需求 [3] -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扩大创业园和孵化基地规模 降低门槛简化流程 [3]
【理响中国·经视图】织牢重点群体就业保障网
中国经济网· 2025-08-04 08:30
重点群体就业政策成效 - 截至2025年6月底以工代赈中央投资达295亿元支持近6000个项目实施[3] - 外出农民工省内流动比重持续提高[3] -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3] 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措施 - 结合重大工程和扩内需举措开发高校毕业生专属岗位[7] - 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并完善就业指导课程[7] - 推进就业培训创业一体化服务[7] 农民工就业保障体系 - 消除不合理就业限制和歧视[8] - 提升外出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和就业质量[8] - 稳定建筑制造物流等传统行业岗位供给[8] 就业服务与技能提升 - 搭建全国统一就业信息平台[9] - 推动就业服务向农村和基层延伸[9] -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9] 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机制 - 通过技能培训帮助融入新产业新业态[10] - 分类推动就业帮扶车间向精深特转型[10] - 深化省际省内劳务协作开发公益岗位[10] 产业发展与就业联动 - 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8] - 在农业农村基建领域推广以工代赈[10] - 坚持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强化就业优先政策[4]